QQ校友 - 日誌?-?治療頸椎病應從腰椎開始

治療頸椎病應從腰椎開始

轉載自: 李哲豪 轉載於:2010-07-22 23:43 | 分類:個人日記 閱讀:(0) 評論:(0)

 

 隨著電腦的普及,患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北京市曾有一項抽樣調查,自述有腰頸脊柱不適癥狀的比例高達43.7%。其高發人群已經從中老年人,下行到年輕白領,甚至是埋頭苦讀的學生。很久以來,人們認為患頸椎病是因為肩頸部位長期勞損所致,預防與治療也順理成章地從頸椎著眼。然而,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會長、中醫脊柱外科專家、北京光明骨傷醫院院長韋以宗教授卻告訴大家—— 治療頸椎病應從腰椎開始「頸痛醫頸、腰痛治腰,從思路上就錯了」  勞損性脊柱疾病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包括了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脊柱骨關節錯位等。自從上世紀30年代美國人發現椎間盤突出以後,世界脊柱外科學就開始了「椎間盤王朝」,特別是當CT、核磁共振出現以後,椎間盤突出直觀可見,成了勞損型脊柱疾病的歸因,新的療法也都圍繞著局部手術展開,如微創術、消溶術、燒灼術等。但是,這些療法痛苦大、風險大、複發率高,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頸痛醫頸、腰痛治腰,從思路上就錯了。」韋以宗說,勞損型頸椎病、胸椎病的基礎病因在於腰椎。  韋以宗對人體脊柱功能做過一系列深入的實驗分析。他曾對28位健康青年的動態X線照片進行人體力學解析,發現人在端坐1小時後,腰椎比立位整體下沉短縮平均1.2cm,腰椎自然前曲的弓形面積平均縮小53%,頸椎前曲的弓形面積也縮小48%。而當人體站起後,腰曲恢復,頸曲也恢復了。韋以宗解釋說,人坐下後,髖關節屈曲,腰大肌鬆弛,腰曲受後緣豎脊肌牽拉而變直。在這個動態過程中,腰椎通過維繫整條脊柱的縱韌帶和棘間、棘上韌帶,將力向上傳導,帶動頸椎曲度變化,從而維持了中軸力線的平衡。  韋以宗對337例頸椎病患者進行的腰椎X線片調查也證實了他的上述觀點:98.7%的患者頸曲狀態與腰椎狀態是同步的,無論是曲度減小、消失變直還是呈反弓狀。而這些患者中,97.3%是坐位勞動者。  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韋以宗還發現,82.7%的頸椎病患者同時伴有第3至第6節胸椎超過10度以上的左凸右彎,而正常人胸椎只有3~5度的側彎。他分析說,胸椎側凸也是源自腰椎。當腰曲變直後,椎體向右旋轉側彎,自腰椎向上,胸椎為維持中軸力線平衡則會反向旋轉、側凸;與胸椎銜接的第6、7節頸椎,其結構形態與胸椎近似,因此胸椎在左旋的同時會帶動第6、7節頸椎同步旋轉,而再向上,為維持直立狀態下的中軸力線,第5節頸椎會再次向相反方向旋轉。  韋以宗說,中國傳統醫學的核心精神在於對人體以及疾病的整體觀、動態觀和系統觀。具體到勞損性脊柱疾病,雖然在解剖學上24個椎體被分為了頸椎、胸椎和腰椎,但是脊柱是一個整體,各部位的疾病必然有著連帶關係乃至因果關係。表面上看,頸椎病以及胸椎病的主要起因是長期伏案,然而實際上,頸椎出問題,其力學根源是在腰椎,是長期久坐而致。  脊柱是整體,運動有「四維」,治療也須「系統工程」  在北京光明骨傷醫院,記者看到,在病房的白牆上,貼著一張「四維整脊療法」的挂圖,旁邊還有文字說明:第一維牽引是俯卧加壓牽引法,第二維牽引是俯卧外展牽引法,第三維牽引是腰骶樞紐懸吊法,第四維牽引是胸腰樞紐懸吊法。  在挂圖下方,一位患椎間盤突出症的老人正俯卧在治療床上,她的右腿用厚厚的綁帶連接在「四維整脊治療儀」上,一位年輕的醫生正在調整牽引鋼絲,把她的右腿向外側牽引;另一間病房,一位剛入院的患椎管狹窄的女大學生正在接受針灸治療。韋以宗大夫一邊行針一邊告訴記者,針灸的目的是松解長期久坐而緊張勞損的腰大肌,為下一步的整脊治療創造條件。  韋以宗運用傳統醫學思維模式和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創造性地提出「四維」平衡理論。為什麼說「四維」呢?他解釋說,過去醫學認為人體脊柱的運動是三維的,即前後俯仰、左右彎曲和左右旋轉。經過深入研究,韋以宗證實人體脊柱的椎體間還存在著第四維——上下運動方式。相對微小的第四維運動的失調,才是勞損型脊柱損傷的根源。所以,韋以宗把他創立的中醫整脊療法,又稱為四維整脊療法。  四維整脊療法強調對脊柱進行整體調整,使脊柱骨關節對位、對線、對軸,並提出理筋、調曲、練功三大治療原則以及手法、針灸、內外用藥、練功康復四大療法,其中包括8種整脊手法。  韋以宗說,他的這套中醫整脊療法和理論體系,是在繼承我國傳統中醫防治脊柱疾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醫對脊柱勞損疾病的認識已有2000多年歷史。從《黃帝內經》的「脊柱法」、「按脊法」、「腰痛」專篇,到孫思邈以牽引屈伸法治療急性腰扭傷,李仲南以布帶懸吊法和過伸牽引法快速複位頸椎、腰椎骨折脫位等,逐漸形成了牽引、旋轉、懸吊、側扳、過伸、屈曲、整盆、按摩推拿等整脊手法。  韋以宗系統整理研究了祖國傳統醫學治療脊柱疾病的寶貴經驗,於1983年編寫出版了《中國骨科技術史》。1988年,他又主編出版了我國第一套中醫骨傷科教材《中國骨傷科學》10卷本。正是有中醫骨傷學的深厚基礎,使得他開創的中醫整脊學與美國的脊骨神經醫學等其他整脊療法有了明顯區別。  著書立說,無私推廣,開創脊柱外科里程碑  探明了勞損性脊柱疾病的發病根源,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韋以宗在脊柱外科領域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椎管狹窄症是一種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嚴重的脊椎病,以高發率、高複發率、高後遺症率成為醫學難題。此病輕者四肢發抖、「間歇性跛行」;如病症發生在頸椎,可致頭痛頭暈、胸悶心慌,重者甚至癱瘓。長期以來,該病治療主要靠手術擴大椎孔,但術後常有複發。韋以宗根據椎曲改變導致椎管狹窄的病理成因,以「四維懸吊牽引法」改善病人的脊椎曲度,讓椎骨關節對位,錐孔自然不再狹窄。尤其是治療頸椎,從調整腰椎曲度入手,不僅直接針對病因,而且更為安全。通常經過4至6周治療,即可明顯消除癥狀。2003年以來,韋以宗和他的學生治療椎管狹窄症4萬餘例,有效率達97%,臨床治癒率達90%,3年隨訪優良率達88%。  腰腿痛是我國人群中的多發病,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椎間盤突出所致。一般而言,正常人的椎間盤也有輕度突出的,資料顯示,佔38%的人們椎間盤突出但沒有癥狀。據韋以宗觀察,骨關節錯位,神經根孔移位,把神經根推向前方與椎間盤產生卡壓,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使用四維整脊療法,複位椎骨關節,神經根不再碰觸椎間盤,疼痛也就消失了。除了突入椎管內,由於血管植入而增大壓迫脊髓神經的病人需手術之外,絕大部分病人可以通過複位椎骨關節治癒。不過,韋以宗提醒廣大患者,脊椎疾病比較複雜,不了解具體病因而盲目在局部推拿按摩是很危險的,往往會加重病情;而不經恢復椎骨關節錯位而採取切除、燒灼、消溶等治療方法,雖能暫時減輕癥狀,卻容易複發。  此外,青少年脊柱側彎、腰椎滑脫症等,運用四維整脊療法也能取得理想療效。  韋以宗對自己開創的勞損性脊柱疾病的獨特療法毫不保守,他不僅自己帶徒,還在廣西、長春中醫院校兼任教授,帶教研究生,而且多年來堅持公開辦班,至今已經舉辦了43期培訓班,培訓海內外學員1280多名,全國各地已有600多家醫院把這一療法用於臨床;他編著的我國首部《中國整脊學》以及他任總主編的高等中醫院校教材《整脊學系列》,已於2006年和今年7月出版;他承擔的國家中醫局「人類腰曲形成機理及其與頸曲關係的生物力學研究」、「調曲整脊法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的診療技術規範化研究」也即將於明年結題。  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葛寶豐曾寫信評價韋以宗所取得的成果:「富於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中國整脊學』,是我國脊柱外科里程碑中一個很大的進步。」 (黃萱)  專家名片:  韋以宗,男,63歲,廣西平南人,主任醫師,北京光明骨傷醫院院長,兼任廣西中醫學院、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會長等,從醫數十載,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骨病。
推薦閱讀:

各位校友在江西農業大學求學是什麼樣的體驗?
我的名校同學們:為什麼你這麼優秀,卻感覺不到幸福?
孔慶勛:全民推廣時代,真的已經到來了?
在北師大附中上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頸椎 | 頸椎病 | 治療 | 校友 | 日誌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