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這種無聊的理由生孩子
譯者:何靜雅 作者:Peg Streep來自:PsychologyToday
我花了大約十年的時間與許多未得到母愛的女性進行訪談。現已成年的她們經常問:「母親為什麼要生下我?」這個令人心痛的問題屢次出現,僅次於「母親為什麼不愛我?」這些問題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然而「為什麼這些做女兒的受到如此對待?」這個沉重的問題一直縈繞在那裡,懸而未決。
「人們為什麼要孩子?」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千百年來,人們生育是因為避孕失敗,即使在古埃及也是如此——現存最早的有關控制生育的文獻就出自古埃及(實際發源時間一定更早)。在農耕和部落社會,孩子不僅是未來的勞動力,還是氏族的成員。男孩肩負著保護部落財產代代相傳的重任。女孩(尤其是處於適婚年齡的姑娘)則經由通婚與其他家族建立關係,獲取財富和地位。在那個時候,毫無疑問,人們生孩子是因為他們想要孩子。
「孩子讓你更幸福」這一說法頗受爭議。現有一系列關於孩子與幸福程度的研究,結論莫衷一是。其實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有孩子的人們幸福感更低。最近,Angus Deaton與Arthur A. Stone指出有孩子的人們自述壓力指數與幸福指數都比較高。毫無意外的,這一類人通常學歷更高、更願意結婚、信仰宗教比例更高,這一系列因素都有可能提升幸福指數。而Chris Herbst與John Ifcher在一項大眾傳媒上做過一項名為「為人父母幸福度」的調查,結論則恰恰相反:有些沒孩子的人自述幸福感逐漸降低,而自從有了孩子,幸福感則逐漸增強。他們推測,或許有的人經濟狀況並不穩定,或者有點孤芳自賞,而孩子的出現有可能緩解這種現象。
更重要的是,得益於有效的避孕手段,人們在生育這件事上有了空前的自由。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4年的數據,在15-44歲的婦女中,無孩的比例高達47.6%,這是1976年以來的最高值。在25-29歲年齡段,有近半數的女性(49.6%)沒孩子,而30-34歲年齡段的女性中沒孩子的比例為28.9%。
在21世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不要孩子」的生活方式。沒錯,是「不要孩子」而不是「沒有孩子」。我不知道「不要孩子」這個說法是不是更偏重於「孩子是額外的負擔」——這麼說有點誇張了。舉個例子,我知道有許多男女出於各種原因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有許多近親晚輩,比如侄子侄女兒、外甥外甥女、朋友和鄰居的孩子、還有他們的學生。在我看來,這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丁克」。
有意思的是,我們的文化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轉變。在過去,夫妻如果沒孩子,人們會在背後議論他倆不孕不育,而現在,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針對要不要孩子展開討論。我說「某種程度」是因為在我們的文化中,依然存在「女性天生就是做母親的料兒」這種理想化、不現實的觀念。現如今許多男士和女士都在或公開或私人的場合坦言他們對於孩子、以及養育孩子的失望。比如一位男士,他有兩位而立之年的孩子,父子之間聯繫並不密切。他說:「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寧願不要孩子。如果我能誠實的面對自己,就會意識到:我太太是真的想要孩子,而我自己僅僅是應該要孩子。」一位女士也有類似的情況。這位女士已經八十多歲,有一兒一女。她發現如果可以重新選擇,自己寧可不要孩子。因為她覺得比起花二十年的時間養育孩子,投身於工作更能讓自己滿足。有一些做父母的很羨慕那些不要孩子的朋友、熟人。我在訪談中發現,在這些父母眼中,不要孩子的人們看上去更年輕,壓力更小,財務更自由。當然這麼說並不意味著這些做父母的不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反映一個現象:要不要做父母,逐漸成為選擇而不是義務。
坦白說,我現在養著一條狗。關於要孩子這件事兒,我真心覺得這是個很重大的決定,需要慎重考慮。我這麼說,並非因為自己的遭遇——為人女兒,自己也沒得到足夠的愛,也並非聽了數百個類似的悲慘故事——許多為人子女的人們都承認自己並未打心底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我曾經決定不要孩子,但是在年近四十的時候推翻了這個決定,這才是我說「慎重考慮要孩子」的真正原因。我認為,身為女人,做母親是一項榮耀。但我並非一直都是個成功的母親(問問我女兒就知道了),也並非從不犯錯。我也曾經犯過錯,把孩子當做是一件物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塑造她。許多研究都證明,壞事造成的惡果比好事要深重的多,正如俗話說的:「好事多磨,遺禍萬年。」
不管怎麼說,要孩子的理由有很多,有些理由很正當,而有些理由卻很糟糕。經過多年的訪談,採訪了許多父母子女,我總結了一些很壞的理由。
1、想要一個愛你的人
在我的來訪者中,有許多女性很年輕的時候有了孩子,她們承認要孩子就是為了得到愛。她們中大部分沒能在父母或者伴侶身上得到足夠的愛,想通過孩子彌補這些缺憾。一位女士自述,她幾十年前因為一夜情而懷孕,她決定獨自生下這個孩子,她說:「這是我做的最自私的決定。」另一位來訪者對此評價道:「孩子本來就不該生孩子。」因為她的情緒不夠穩定,心智也不夠成熟,尚不足以成為一名母親。毫無疑問,本應該無條件接受愛的孩子,此刻卻成了無條件提供愛的人。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
2、因為別人叫你生孩子
不管是誰——你的父母、伴侶、或者迫於社會壓力,都不足以成為你生孩子的理由。要不要孩子,得由你自己決定。生孩子是一項重大的承諾。要做個好父母,僅靠他人的期許和鼓勵遠遠不夠,只有發自內心的動力才能勝任父母的職責。那些稀里糊塗就做父母的人壓根兒沒想過做父母需要具備那些素質,更糟糕的是他們也不懂怎麼照料和回應孩子,而無助弱小的孩子恰恰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料和回應。這類孩子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當然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得有的吃、有的穿——但是他們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3、想更合群
有一部分女性確實承認自己會為了變得「合群」而要孩子。她們擔心,假如決定不要孩子,也許會被人看作缺乏女人味,會受歧視、沒朋友。如果我們細細想一想所謂的「正常」,就會發現這種擔憂確實合情合理,但是這個理由還不夠充分。一位婦女和她的丈夫一起決定不要孩子。她說:「在我家四姐妹中,我是唯一的一個不要孩子的。因此受到姐妹們的孤立、排擠,特別是我還能生育的時候。父母和親戚們都說我自私自利。父母去世之後,我分得的遺產也比少一大截。他們說我沒孩子,不用給我那麼多。」
4、為自己確立一個人生目標
養育一個孩子確實能給你的生活帶來目標,令你全神貫注。儘管如此,這還是個差勁的理由。能賦予你生活意義的人只能是你自己,沒有人能代替你完成這項任務,即使是你的孩子。抱著這種觀念的父母往往會以此拴住孩子。比如不給孩子留有獨立的空間,讓他們成長為獨立的個體;甚至完全突破孩子的情感邊界;或者無微不至的管控孩子。孩子來到這世上,可不是為了裝點你的生活。
5、讓你的遺產有著落
在過去,延續家族、保護財產、留下身後財富,這些都曾經是人們生孩子的理由。但是這些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沒什麼益處。有一些對財富很重視的母親會把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延續,她們會給孩子施加巨大的壓力,要求孩子們好好表現。在這種人生劇本里,孩子們要什麼,有何感受,在想些什麼,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忽略了。
在獨立自主的人們的眼中,這些父母通常是非常自戀的。不管如何評價,他們都在情感上給孩子造成了很深的傷害。
6、為了維繫婚姻(或者奉子成婚)
不管流行刊物、科學研究、小說電影怎麼勸誡,許多人仍然相信孩子可以彌補親密關係中的裂痕。夫妻之間關於孩子的分歧非常普遍(導致離婚的因素中,位列前三的分別是酗酒、嗑藥、錢,小孩的撫養問題還擠不進去)。事情是這樣的:伴侶們通常低估撫養問題,他們認為有錢就能搞定,因此不怎麼和對方討論育兒觀。一位老人告訴我:「我們為兒子的事兒發生過爭執,雖然這不是我們離婚的主要原因,但這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兒子小時候、青春期以及剛成年的時候,我前妻一直不肯管教他,結果兒子從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她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我實在看不下去。」
一位四十齣頭的年輕女性,離婚帶著8歲的孩子,表示道:「我們的婚姻有很明顯的問題。現在再回頭看,我覺得在當時雙方都不願面對事實。我們結婚7年,彼此交集越來越少。我們不吵架、也不交流,但是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有問題。兒子出生以後,我把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對於婚姻的關注更少了。很遺憾,幾年之後我才明白。」
當然,也有奉子成婚的情況。有一位成年女性說:「儘管我父母維繫著婚姻,後來又生了三個孩子,他們對我的態度還是不一樣。母親在大學低年級的時候懷上我,是我綁架了她的青春、她的學業。而父親當時還沒做好準備,是我給了他巨大的壓力。現在我已接近五十歲,而父母還不願原諒我。其實我沒做錯什麼。哦,不對,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當然情況並非無可救藥。你可以誠實的面對自己,認真的考慮究竟是什麼原因決定要孩子,你需要了解自己深層次的、難以被覺察到的需要——是你的需要,不是孩子的。如此,你就可以脫離自己初始的軌道,善待孩子。正如Daniel Siegel 和Mary Hartzell在《發自內心的養育孩子》一書(我真心覺得這是這方面最好的書)中寫的:
「若是為人父母,只需關注當下、覺察自己,此時此刻,孩子便得以全然的體驗自我。孩子會從父母的言行中學習。我們若是關注過去、擔憂未來,則忽略了此時此刻對孩子身心的照料。父母不必全天守候,但需要用心陪伴。覺察自己,就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即使你佔了前面的某一項、某幾項,甚至全都佔了,沒關係,你可以決定今後怎麼做。不管是什麼原因,既然你做了父親或者母親,從今天開始,用心學習這一課:關注自己、陪伴孩子。
參考資料:Baumeister, Roy and Ellen Bratslavsky, Catrin Finkenauer and Kathleen D. Vohs,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vol.5, no.4, 323-370.
Deaton, Angus and Arthur A. Stone,」Evaluative and hedonic wellbeing among those with and without children at home,」 PNAS (January 2014), vol.111 (no. 4), 1326-1333.
Herbst, Chris M. and John Ifcher, 「The Increasing Happiness of Parents.」 Working Paper No. 2014-05-SCU-ECON. Economics Department, Leavey School of Business, Santa Clara University. 2014.
Siegel, Daniel J. M.D. and Mary Hartzel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New York: Tarcher/Penguin, 2004.
責任編輯:Valar 圖片來自:123RF圖片庫
推薦閱讀:
※[轉載]生孩子的風水問題(二)
※順產如何解痛?
※結婚半年想儘快生個孩子,因為考慮到自己再過幾年三十歲身體不是很好,然而他不同意,因為沒錢,怎麼辦?
※「你生孩子時,老公在幹嘛?」男人腦筋總特么缺一根!還好不光我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