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俠?何謂武俠?遲來的影評《綉春刀》
06-09
一。叫好卻不叫座在近些年來的古裝類影片,能獲得一向尖酸刻薄的央視的近乎吹捧的褒獎的影片,可以說《綉春刀》是唯一一部。如果不是導演人微言輕是個新晉導演,搞不好都會有陰謀論者說導演給央視評論員塞錢了。不僅僅是官五,只要是看過《綉》的觀眾,絕大多數都是好評,曰:「拍得好!」拍得好。那麼拍得好不好看呢?問到上面那句話,不知道各位觀眾老爺的內心會不會愕然一下。「對呀,感覺確實是個好影片,但是好不好看呢?感覺好像回答不出來啊,好像挺好看的,好像又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好看。」其實對於《綉》這部嚴肅系的武俠片為何會遭遇票房滑鐵盧,網上一大堆理客中人士的分析,或是宣傳問題,或是導演演員名氣問題,或是乾脆把問題推到體制方面諸如古裝武俠已經不再流行了之類的,在此就不一一表述了。然而在up看來,往往最簡單的東西就是事情的真相,比如丈夫受害,兇手肯定是妻子之類的(出自《IZOMBIE》)……分析得太深入,或許根本就和真相擦肩而過變成過度解讀了。up覺得,類似綉春刀這種低魔甚至無魔的武俠片,票房一直就沒高過。看到這裡觀眾老爺肯定會強烈反對的發問了:up你口胡,你看看當年徐克的一系列低魔武俠片比如黃飛鴻,不都票房超棒嗎?!然而up把自己的私貨拋了出來。那些系列是叫武俠片還是武打片???有一次在ACFUN上看人撕《綉春刀》的逼,突然有一個言論拋了出來:「綉春刀作為一個武打片,我沒看出武打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爛片。「感覺好有道理啊,我竟然無言以對。突然又感覺不對。難道說瞬間爆炸送你升天,帶著媽媽在天上飛的奇幻場景就叫武俠片???咦等等,究竟武打片和武俠片能不能相提並論啊?二。刀,斷刀客,關中刀客,雙旗鎮刀客徐克當年有一部風格非常詭異的武俠片,票房與今天的《綉春刀》一樣遭遇了滑鐵盧。這部影片名字叫《刀》,英文名《Blade》,又名《斷刀客》。這部影片里角色們也不再仙衣裊裊高貴出塵,全部變成最底層的衣衫襤褸為了活命活著的人生的奴隸,。在香港古裝武俠劇一貫的瞬間爆炸送你升天,帶著媽媽在天上飛的視覺效果充斥屏幕的當年,《刀》也拋棄了這些瀟洒飄逸的高魔的設定,直接回歸了原始而野蠻刀刀入肉的力、快、狠,沒有劍氣,沒有輕功,沒有爆炸,沒有龜派氣功。有趣的是,up發現越是高魔的武俠越是喜歡用劍,越是低魔甚至無魔的武俠越喜歡用刀。確實的,在中國,劍這種武器不像西方,早已沒有了」砍「這種概念,取而代之的則是刀。若要體現回歸原始的力快狠,刀是最合適不過了。在第二段標題的四部影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劇里的主角作為」俠「,竟然根本沾不上70,80年代大人的童話里的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的標準。沒有顯赫的出身,沒有結交各路的英雄好漢,沒有高貴出塵的英姿。反而的,他們一個個與勞累奔波的普通人無異,甚至」懲奸除惡「這種行俠仗義的事,都是主角遭受迫害以後才發起的反擊。特別是雙旗鎮刀客,全篇的武打對決採用的是黑澤明的電影七武士的意識流,觀眾根本看不到他們過招,僅僅是幾秒鐘,對決就結束勝負分明了。而徐克的那部《刀》的器械對決場景雖然不是意識流,但是讓看慣了漂漂亮亮的一招一式的觀眾老爺覺得:」這打得都是些什麼玩意啊!?亂糟糟的啊?「而《綉春刀》雖然作了點改良,招式有板有眼,但是同樣的拋棄了雙方隔著八丈遠互相做體操的對打方式,也變成了樸素流力快流的方式。但是在up心目中,這些武俠片無疑是真正的武俠片。然而,這些武俠片,卻一個個都遭遇了慘淡的收視率、票房。說了這麼多,觀眾老爺可能不耐煩了,會質問up說:你說這麼多廢話結果解釋了什麼了嗎?究竟什麼是武俠片,究竟什麼是武打片,你倒是說啊!三。市儈市民的武俠,墨子之徒的武俠金庸的武俠,嚴格說是香港的生意文化,黑道文化。中國人做生意除了誠信,也講究關係,講究結交各路道上人物,而香港這個文化混合所里,又融入了黑道上的忠義文化。或許是巧合,或許是有意為之,金庸武俠里的英雄好漢從骨子裡透著簡直就是為討好香港市儈而存在的生意人氣息以及黑道人氣息。只是把生意交易會上香檳吵鬧喧嘩給改成了前輩後輩拱手行禮的吵鬧喧嘩。把生意場上看不見的戰場變成了武力對決的看得見的戰場。在統治者的角度看來,或許俠只能得出」俠以武犯禁「這種狹隘的結論。然而墨子的俠,都是出身於底層,服務於底層。沒有叱吒風雲,只有奔波勞累。「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以裘褐為衣,以支鞽為服,日夜不休,以苦為極。」在up看來,金庸之類的小說,稱之為「古裝類魔幻武打經營養成「小說更為恰當吧。四。大俠沈煉張震作為《綉春刀》的主角沈煉的主演,曾經說自己演的不是大俠。不符合行俠仗義的定義,不是英雄好漢,有的只是作為小人物的悲哀。作為一個底層的公務員錦衣衛,空有一身武力,做不到拯救一個小小的弱女子(劉詩詩飾演的明朝官營肉便器周妙彤),做不到拯救自己的兩個兄弟,甚至差點連自己都拯救不了。與絕大多數觀眾老爺心裡中可以呼風喚雨無敵天下的定義的大俠相去甚遠。沈煉唯一做到的,卻只有將罪魁還叛明投金的東廠提督趙靖忠給手刃了而已。他算是俠嗎?別說金庸小說了,他似乎連墨子之徒的俠都算不上?不是嗎?統治者眼裡,俠以武犯禁,固然的是一個狹隘的定義,可是多少也反映了作為一個俠的必要條件。在墨子之徒的俠義中,以武犯禁者,則是作為一個底層犯了統治者的禁,讓統治者無法維持底層對他們的「禮數」了,讓統治者無法隨心所欲的擺布底層了。而沈煉,則是犯了趙靖忠他的大禁,讓他假傳聖旨謀殺魏忠賢的目的破滅了,讓他安穩當東廠提督的目的破滅了,讓他叛明投後金的目的破滅了,可以想像,假如趙靖忠安穩的當著東廠提督,這個見到後金軍隊甚至感動得落淚的人,大明還會多活幾年?雖然事後諸葛亮的看,沈煉殺了一個趙靖忠,並沒有拯救多少黎民,後金該入關還是入關,後金該殺漢人還是殺著漢人。正是如同墨子之徒們一樣,奔波的結局仍然是大國吞併著小國,弱肉仍然被強所食。但是這90分鐘的影片里,沈煉仍然還是為「俠」了。俠者,似乎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局。五。最後後金兵的滿語怎麼就不是影片亮點所在了?同一個AC文章的影片撕逼戰,有一句又是把我噎得感覺好有道理竟然無言以對。「說幾句少數人語言就是亮點了?那世界上僅有三人會說的達斯吶語拍個電影豈不是肯定拿奧斯卡了?」在這裡必須為了《綉春刀》說點政治敏感的東西。在中國的歷史教育里,後金的入關是個政治正確的事件,大明的滅亡同樣是個政治正確的事件。後金的入關在絕大多數國人心目中有個美好的畫面:先進文明的後金推翻了落後野蠻的大明,為明朝人帶來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說,假如影片里後金兵和趙靖忠說的是漢語的話,趙靖忠的叛明投金的行為會有個什麼樣的怪異的感覺?換成不太懂事的還在上初中的正太蘿莉們,或許產生一種怪異的念頭:「拋棄野蠻黑暗的大明投向文明先進的後金怎麼就錯了?殺掉大壞蛋魏忠賢是對的呀?趙靖忠是好人啊?為什麼沈煉要殺好人啊?沈煉和盧劍星還有靳一川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啊?為什麼趙靖忠這個好人演得像個壞蛋啊?」………………總之還是感覺撕逼戰里的那句話好有道理竟然無言以對……結尾。流氓的變遷有人說《綉春刀》這部影片回歸了傳統的武俠,在傳統武俠片沒落的現在,能獲得這麼好的口碑已經不錯了,雖然票房不理想。其實在up總結的以上看來,」傳統「的武俠片其實從來票房就沒好過,有的只是傳統的偽武俠片實武打片。如近年來的甄子丹的電影,武林事實上是武打林而非武俠林。武俠小說事實上是武林小說。或許武林原本的定義就是武打林,只要會武打者即武林。然而讓up忐忑不安的是,或許墨子之徒的俠本身就和武俠小說的俠是兩個不相干概念,強行以此俠定義彼俠可能是錯誤的行為。無論如何,最後以周樹人的一篇文章作為結尾吧,或許周樹人更能拋磚引玉一些《流氓的變遷》(複製於百度)孔墨都不滿於現狀,要加以改革,但那第一步,是在說動人主,而那用以壓服人主的傢伙,則都是「天」〔2〕。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3〕。「儒者,柔也」〔4〕,當然不會危險的。惟俠老實,所以墨者的末流,至於以「死」〔5〕為終極的目的。到後來,真老實的逐漸死完,止留下取巧的俠,漢的大俠,就已和公侯權貴相饋贈,〔6〕以備危急時來作護符之用了。 司馬遷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7〕,「亂」之和「犯」,決不是「叛」,不過鬧點小亂子而已,而況有權貴如「五侯」〔8〕者在。 「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是俠之流,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他們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9〕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10〕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滿洲入關,中國漸被壓服了,連有「俠氣」的人,也不敢再起盜心,不敢指斥奸臣,不敢直接為天子效力,於是跟一個好官員或欽差大臣,給他保鑣,替他捕盜,一部《施公案》〔11〕,也說得很分明,還有《彭公案》〔12〕,《七俠五義》〔13〕之流,至今沒有窮盡。他們出身清白,連先前也並無壞處,雖在欽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對一方面固然必須聽命,對別方面還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著加足。 然而為盜要被官兵所打,捕盜也要被強盜所打,要十分安全的俠客,是覺得都不妥當的,於是有流氓。和尚喝酒他來打,男女通姦他來捉,私娼私販他來凌辱,為的是維持風化;鄉下人不懂租界章程他來欺侮,為的是看不起無知;剪髮女人他來嘲罵,社會改革者他來憎惡,為的是寶愛秩序。但後面是傳統的靠山,對手又都非浩蕩的強敵,他就在其間橫行過去。現在的小說,還沒有寫出這一種典型的書,惟《九尾龜》〔14〕中的章秋谷,以為他給妓女吃苦,是因為她要敲人們竹杠,所以給以懲罰之類的敘述,約略近之。 分享者:http://site.douban.com/191976/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