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強調「厭離心」的意義

凈土宗強調「厭離心」的意義來源:未知 作者:金鵬摘 要:凈土宗修學,應該說是目的性很強的,約略來說就是:念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求往生。而培養這個明確目的感的手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欣厭心的培養。凈土法門如此大張旗鼓地強調厭離心,讓許多有點大乘濟世情懷,以及禪門圓頓思想的學人覺得這樣似乎有點消極,凈土宗修學,應該說是目的性很強的,約略來說就是:念佛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求往生。而培養這個明確目的感的手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欣厭心的培養。凈土法門如此大張旗鼓地強調厭離心,讓許多有點大乘濟世情懷,以及禪門圓頓思想的學人覺得這樣似乎有點消極,不走中道,有點割裂,有點二元對待了。許多初研凈土法門的道友,也對教界多位大德法師的言教開示中反覆強調的厭離心產生了疑惑。任何一種宗教,一個教派,乃至一位聖賢,一期高士的誕生與興起,皆是社會、時代、文化乃至世情風物等諸多因緣和合的產物,凈土宗的創設與發展亦不例外。凈土宗之所以強調厭離心,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解讀。一、強調厭離心就是苦諦的具體體現作為大乘八宗之一的凈土宗,是佛法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理論淵源自然離不開最基本的通途教理。稍稍有點佛教常識的人應該知道,釋尊六年苦行,菩提樹下悟道之後,初轉法輪,便是對五比丘宣說四聖諦,第一諦便是談苦。讓人首先認識到娑婆紅塵間,終究是苦,畢竟是苦。《無量壽經》有言:「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惡之事,都不信之。謂之不然,終無有是。但坐此故,且自見之。更相瞻視,先後同然。轉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為善,不識道德。身愚神暗,心塞意閉。死生之趣,善惡之道,自不能見,無有語者。吉凶禍福,競各作之,無一怪也。生死常道,轉相嗣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顛倒上下,無常根本,皆當過去,不可常保。教語開導,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轉,無有休止。如此之人,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痴惑愛欲,不達於道德,迷沒於瞋怒,貪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當更惡趣苦,生死無窮已,哀哉甚可傷。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心意痛著,迭相顧戀,窮日卒歲,無有解已。教語道德,心不開明。思想恩好,不離情慾。昏蒙暗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計,心自端正,專精行道,決斷世事。便旋至竟,年壽終盡,不能得道,無可奈何。總猥憒擾,皆貪愛欲。惑道者眾,悟之者少。世間匆匆,無可聊賴。尊卑上下,貧富貴賤,勤苦匆務,各懷殺毒。惡氣窈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不從人心。自然非惡,先隨與之,恣聽所為,待其罪極,其壽未終盡,便頓奪之。下入惡道,累世勤苦,展轉其中,數千億劫,無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釋尊在《無量壽經》中對眾生的直筆披露和諄懇告誡,雖越數千年之久,於今世道人心現狀兩相對照,也是毫不過時。世尊的開示,旨在揭示「苦」這一娑婆世間的客觀實相,以及人之貪戀欲樂這一頑固習性的無窮禍患,繼而勸勉眾生速決夢醒,出離苦海。只有先從苦諦入手,看透了娑婆世間這一污濁不堪,熱惱苦逼的殘酷相貌,才能發起出離穢土,希求凈域的迫切願望。有了這般知苦了苦的強大動力,接下來,便可一步步的實踐集諦、滅諦、道諦。凈土宗經典中有關娑婆之苦的最古老最經典的案例便是《觀無量壽經》中提到的那位被自己親生兒子囚禁,一時間苦痛非常的韋提希夫人。多虧釋尊及時化現,教之以洞悉苦本,繼而念佛離苦的法門,並授之以凈業三福及觀想極樂勝境等修行方法。讓這位身陷囹圄,飽嘗悖逆親情的人倫悲劇的苦命婦人得以當下勘破世情,生起強烈的出離心,並且寄情極樂,心嚮往之。又方法得當,驀直行去,全力為之。然而,那些念佛精進,修行得力,有一定功夫和定力,甚至多多少少體會到些許極樂世界清涼法味的老蓮友們,大概心中也會有所體悟,先由體驗苦境入手,迅速生起對五濁惡世的厭離之心,欣求彌陀極樂凈邦的嚮往之念。隨著修行的不斷深入,功夫的日漸純熟,聲聲佛號所催生出來的法喜輕安,便會不知不覺的沖淡一些初發心時憤世嫉俗,惡苦欣樂的悲愁怨懣之感。並且,這個時候,菩提心也會不期然間愈發的透顯出來。這時節的凈土行人,大都非常希望別人也能體會到念佛法門的無窮殊妙,極樂世界的莊嚴美好。往往會不知不覺的悲憫眾生,心甘情願的幫助他人,以自己的修學實踐和真切體悟去引導後來人。這樣以來,便不會再像剛開始修學凈土時那樣,一味談苦,一心要厭離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飽滿的熱情、樂觀的態度、自利利他的行持,隨緣順世的穩步前行。由此可見,凈土法門,在接引初學,策勵眾生方面,側重於從苦諦談起,以此激發起厭苦欣樂的強烈願望和勉而為之的勇猛精進之行。二、強調厭離心是以真諦校正俗諦真諦就是事實真相,一切大乘經所講的都是實相,大乘經是以實相為體,佛所講的完全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真諦是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憑常識能夠體會得到的。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凡夫聽了疑惑,不能接受,佛就講俗諦。講俗諦,佛是依世間人的知見、世間人的常識,用這個做手段,誘導他入真諦。明末清初,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對「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一凈土宗核心理念作了特別的強調,何以故?因為從明朝中葉以後,隨著城市工商業、手工業的迅猛發展,資本主義原始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在中華大地的悄然萌芽,以及南宋以降,程朱理學中「存天理,滅人慾」之類的所謂正統思想、行為規範對人性久久壓抑之後的強烈反彈,催生出一大批渴望身心自由,追求性靈解放的社會精英與開明仕宦。諸如王陽明、李贄、王世貞等社會前沿士子才俊們,便紛紛著書立說,鼓吹知行合一,心性放達,繼而帶動世間氣象,自上而下地驟然鮮活明快起來。然而,只要是世間有為法,凡事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上層精英們或優雅或任俠的精氣神,傳導至坊間鄉里,普羅大眾以後,便大異其趣了。市井文化的蓬勃興起,使得當時社會的整體風氣,人心的普遍情質,徒然來了一個大轉向。由過去那種崇尚道義,褒揚風骨,溫婉大氣的民風,變得越來越市儈,越來越功利,越來越實用主義,越來越想方設法的追求滋潤生活。正如鳳凰網採訪著名畫家、文藝評論家陳丹青時,陳先生所說的那樣:中國人一會兒很熊、一會兒又很猖狂,但是無論怎樣的折騰,也總能過自己那關。因為,中國人有自己的處世哲學,那便是活下去最要緊。中國人為人處世,逐漸變得不講原則,得過且過,功利世故,甚至於恃強凌弱,唯利是圖。這種世道人心的微妙變化,大眾價值觀念的悄然轉軌,可以從明朝中後期非常流行的「三言二拍」之類的通俗小說中尋得端倪。這樣以來,受到世俗大環境的影響,佛門內部也不免腐化墮落起來。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驕奢淫逸之態,也便不期然應運而生了。蓮池大師的散文集《竹窗隨筆》中有一則故事: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余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本是遁跡空門,希求解脫的佛家僧寶,死到臨頭了,居然還要如此貪圖逸樂,恆執世法。泥犁苦趣,竟不能出,豈不可悲可嘆?《竹窗隨筆》中另有一則大師示語:古之學者,賓主相見,才入門,便以此一大事因緣遞相研究,今群居雜談,率多世諦,漫遊千里,靡涉參詢。遐哉古風,不可復矣!嗟夫!意思是說:古時候學道之人,道友相見,才入門,便把如何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之一大事因緣提出來互相討論、探索。哪裡像現在的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盡說世間雜話。即使漫遊千里,也很少真為參師問道。可嘆古之道風越來越遠了,恐怕再也難以復興了。溫柔鄉里恣肆逸樂,風流逍遙,使得眾人沉迷其間,樂此不疲。久而久之,倍受浸淫的緇白二眾,自然便不再那麼容易體會到苦,更不大可能再發起出離紅塵,往生凈界的強烈願望了。這該如何是好呢?於是,試圖補偏救弊,力挽頹局的大德祖師便站出來,大講特講苦諦,苦口婆心的開導眾生要認識到苦的根源,世間欲樂的真相,以及因果報應的毫釐不爽與可警可怖,繼而想辦法遠離苦,導歸樂。而這種大的氣候延續至五六百年後的今天,似乎仍然沒有根本性扭轉的跡象,眾生還是那樣市儈與功利。讀一讀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的著作,便會驚奇的發現,其間所描述的,被大德祖師痛下針砭的諸多現象,在今天仍然是大量存在的,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當代凈土宗的多位大德法師,有識之士,也便責無旁貸的擔當起先賢們誨人不倦的教化事業,繼續不厭其煩的諄諄教導我輩障重凡夫,要知苦了苦,要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修學佛道之人,應該懂一點佛教史的。只有將佛教的歷史沿革,遷流變化,以及與各個時代的人文背景,民族特性結合起來分析,或許才能比較客觀,甚至是達觀地看待每一個宗派誕生、遷沿、流變的脈絡與軌跡。建議大家不妨將凈土宗十三代祖師的著述,乃至溯及古印度關於凈土方面的經論,依次順序研讀下來,想必只有這樣,才能夠略窺凈土法門的全貌,並且真正做到心知肚明,豁然開朗吧。了知世間苦諦,生髮厭離真心,實為根性漏劣,貪染惡趣之末法眾生導入凈門,端正知見,樹立信願,勇猛行持,乃至最終離苦得樂,徹證法身的必經之途。大德法師們悲憫眾生,披瀝心血,反覆強調的「厭離心」,實在是切中時弊,洞達人心,繼而對症下藥,扶危濟命的霹靂手段,菩薩情腸。不發自內心的厭離娑婆,就不可能透徹肺腑的欣慕極樂。最後,節選善導大師那首著名的《歸去來》中的一段,謹以此偈提醒我們時刻生起厭離心: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隨喜恭請本文轉載藏經閣佛教印經網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八集)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3講: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四二集)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六集)
超度嬰靈往生凈土

TAG:意義 | 凈土宗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