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人生智慧處人之難處者,正不必厲聲色與之辯是非,較短長。才舒放即當收斂,才言語便思簡默」

中國人的人生智慧173(2011-08-15 10:22:17)

標籤: 雜談 分類: 中國人的人生智慧

原文:

才舒放即當收斂,

才言語便思簡默

新解:

生物物種的多樣性造就了我們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僅就人類社會而言,不同性別、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習慣等等的差異,也使我們的人類社會變得豐富多彩。從一個固定的地域範圍內的情況而言,就以我國社會的情況而言,在十三億人口中,就有大大小小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又有每個民族不同的風情,有的內斂,有的外放,即使是在一個小單位里,人與人也各不相同,有的含蓄、有的外向,有的性格直來直去,有的性格拐彎抹角,有的是膽汁質,有的是粘液質,有的是抑鬱質,等等,正所謂「龍生九種,各不相同。」

面對著性格差異如此之大、做事風格如此不同的人的集合,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每一個不同的人,顯然是不客觀、不現實的。因而,陳繼儒先生關於做事和說話要「才舒放即當收斂,才言語便思簡默」這兩個做人、說話的基本要求,也應該區別對待才好。總之是做事不可太張揚,說話不可太直接、鋒芒不可太外露。

其實,除了陳繼儒先生的這兩句話以外,古人關於人為人處事要謹言慎行的論述還有很多,如以下這段話:「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多事。須有包含,則有餘味,發露太盡,恐亦難繼。故慎言語,養德之大」(明高濂《遵生八箋·清修妙論箋》)。又如,「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沸騰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不能也。」「處人之難處者,正不必厲聲色與之辯是非,較短長。才舒放即當收斂,才言語便思簡默」(明末清初 黃宗羲《明儒學案》)。

人說話總是和做事聯繫在一起的。不同的事情影響著人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緒,情緒平靜時,人們對自己所說的話或者還能把握得住,但一到情緒激動的時候,說話就往往沒了分寸,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有的沒的都說,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被動。正所謂「言多必失,語多傷人。」「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裡面的利害關係,我們不可不察。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這話可能是針對大人物、針對能夠對國家全局性問題作決策的大人物而言的,似乎與我們這些草根平民無關。其實不然,小人物如何說話、會不會說話,也對自己的前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生活中我們不是常見身邊的人為了自己說的可能是一句錯話引起別人的誤解、讓別人不高興的話後悔不已嗎?所以,我們小人物為了讓自己心裡舒服,也一定要學會說話。掌握說話的技巧,該說的說到為止,別多說,別墨跡,不該說的必須三緘其口。

俗話說,「好馬在腿,好人在嘴,」如果我們小人物能有一張好嘴,再把馬的好腿學到身上,那麼,我們的人生這路,就會平坦得多吧。


推薦閱讀:

智慧在高處,淡定在內心
《菜根譚》智慧: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法王法語】上師相應法:灌頂—安住在不可思議的光明智慧中
馬星:人生成功的密碼
7種智慧 決定女人一生

TAG:中國 | 人生 | 中國人 | 智慧 | 言語 | 是非 | 收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