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世良言:佛言祖語(佛子必讀)_宇宙從何來?宗教為何而創?地球人類將往何方?朋友們,讓我們...

【轉】 勸世良言:佛言祖語(佛子必讀)2010-06-25 22:11轉載自 星雲匆匆過客最終編輯 星雲匆匆過客

勸世良言:佛言祖語(佛子必讀)選編:凈善   (之一)△過去諸如來,只是明心的人;古今諸賢聖,亦是修心的人。  △佛陀在世的最後教誨:你們要降服自己的心,要遠離貪慾,要使自己清凈,要使自己忠誠。你們要記住,形軀生命是短暫的,如能這樣思維,你們將可遠離貪慾,遠離瞋恚,你們可以遠離不善。當你們發現自己被貪慾引誘的時候,一定要自我降服!你們要作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僕。要知道,一個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為畜牲。「心」悟,這個人成佛;「心」迷,這個人可以成為邪魔。所以,你們必須降服自心,不要使它離開正軌而入歧途。你們要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研究,在一起修行。你們不要虛耗精力,糟蹋時間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無益的爭論中,你們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實為樂,這是法樂。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軀,形軀的必然消逝,是無常,法身卻永恆,不生不滅。見到形軀的我,他們未見佛,依循我的教誨,即是見佛。△凡夫通過修行,克服了自身的束縛,明了自己的本性,亦即開悟,亦即明心見性。見性後,狠除習氣,就能永遠脫離六道輪迴。△釋迦如來深知佛法中凈土一門,實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曉喻眾生曰: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如來覺智難量,神通無礙,定慧究竟,於法自在。如來所說,真實不虛,萬勿輕疑,但當仰信。佛是果覺,我是凡夫,焉可以凡夫愚昧之分別心,妄測如來聖智?但當信受,必滿所願。  △一信如來金口誠言,萬勿輕疑。二信因果不昧,決定相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無虛棄,果無浪得。△有福方登賢聖地,無緣難入涅槃門。△佛是人生的最高階段——覺悟了的人,是理智悲心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是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如來,是佛的通稱。    △釋迦世尊當年在菩提樹下目睹明星開悟時說: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皆得顯現。」△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切眾生無不具有佛性,靈明空寂與佛何殊!但以無始劫未曾了悟,妄執身為我相。故生愛惡等情,隨情造業,隨業受報,生老病死長劫輪迴,然身中佛性未曾生死,如水作冰而濕性不易。  △涅槃之體非本無今有。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則非無漏常住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住。以諸眾生煩惱覆故,不見涅槃,便謂為無。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己,便得見之。  △是佛性中,分別眾生自有三種:一者不證見佛性,名為凡夫。二者能證見佛性,名為聖人。三者證至此理究竟清凈,說名如來。  △《法華經》所尊貴的就是毫無隱秘地直示我們「一切眾生本具與佛同樣的靈明、微妙、圓滿、廓徹的寂滅心體」,以之修行,無不成就。  △六祖慧能說: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學法作佛莫向外求。自性悟,眾生是佛;自性迷。佛即眾生。  △凡聖一如,生佛等同,迷之則生死無端,悟之則輪迴頓息。  △山僧向汝道,五蘊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毫許間隔,何不識取。  △宋比丘尼的那首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是開悟的寫真。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佛法中的凈土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特別法門,只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皆可仗佛洪慈,帶業往生,都可即生成辦了生脫死這一大事因緣。△禪宗說見性成佛、密宗說即身成佛,特別如凈土宗的念佛往生凈土,即生可成辦了生死大事。  △學佛修行,每不知修者何物,修為何事,若能自知修者為心,是超第一阿僧祇劫。阿僧者,言多也。  △法國盧梭說:我覺得人類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又最完備的,就是關於「人」的知識。我敢說,戴爾菲城神廟唯一碑銘上的箴言——「你要認識你自己」,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著作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人請求佛解答一些既是形而上學,又並非此人的智力水平所能理解接受的問題。這個人還對佛說,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答,他就不再接受佛的其他教誨了。佛為此人打了一個比方:  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親人帶他去看醫生,假如當時他說:「我不願拔出此箭,要等我知道是誰射我的,他是什麼種族人,他的姓名和氏族,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白是黃還是黑?他來自哪一城市鄉鎮?箭是哪一型的?箭羽是哪種毛制的?箭簇又是什麼材料所制……」那麼,這人必當死亡,而不得聞知這些答案。  釋迦如來對提問人說,如果你死扣住還不為你所能理解接受的問題上,那麼,在你還未得到如來的答案時,就要死掉了。  △佛法是修出世法,出世並不是脫離世間,逃避世間,而是在世俗中超出世俗的知見。如他人打我罵我,凡夫認為是冤家,學佛人認他是善知識。貧苦痛厄,凡夫認為是壞事,學佛人認為是好事。名利恭敬,凡夫認為是好事,學佛人認為是壞事。佛法根據因果循環的道理,對一切事物平等看待,如打我罵我可消宿業,貧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可障菩提。所以說,好即是壞,壞即是好,煩惱即菩提。  △修行有真與假之分,我們的色身本來是假的。為了求真,於是要修行,故說:「以假求真。」因為能舍假,才能得真,如果處處執著我相。不在真我上下功夫,這叫做假修。在任何時候,任何處所,對一切事物不著相也不離相(不愛著,不厭惡,也不逃避),心行不二,始終如一,這才是真修。  △欲得佛力加被,必須先發菩提心,視萬物為一體,六道為同命,依法精進,不允許有剎那違背慈悲的心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自然能感動佛菩薩而感應道交了。  △只有以無相為本,對一切有相的事物看成是虛妄,那麼,得失不足以動其心,困苦不足以退其志,危難不足以傷其氣,這樣,自然能大雄無畏,勇猛直前,菩提不求而自得了。  △佛眼觀之,沒有一法不是在「因緣聚合」時而生,也沒有一法不是在「因緣別離」時而滅,更沒有一法能離開因緣的範圍而獨立生存者。萬物皆從因緣起,緣起性空,佛陀把此理為世人演說即是佛教。我們明白因緣,明白緣起性空之理,即是明白佛教。  緣起性空,是著重於本質的分析透視,從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而不是否定了現象的存在。但如果悟透了緣起性空的真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誘逼,不做一切幻景的奴僕,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種解脫生死功夫。人,一旦不為外在的境界所轉,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業而能解脫生死或自主於生死了。  △學佛本意,是在去迷求覺,依般若法門,方可登彼岸,得解脫,此義萬勿動搖!  △修行當依法不依人。倘由人情轉移,即是以性命為人情。法如當機,切不可因人而疑法,轉為自誤。  △修行當活計,不可拘執死法,如一時無善知識為我決定,我當審量自己之地位與機緣,所修由博而約,層層推進,必得一究竟者。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法法無上,門門第一。因此,初學階段應以專一深入一門為主。  △無論修什麼法門,都要注重持戒。  △千里求師,不如在家持戒。  △如果以戒束身,則悖理違德之事不敢想,無益有損之言不敢出。  △出家人真學佛人,衣食住行、日用動靜都是有戒的。不要說殺盜淫,你的心在那動一下,都是犯戒。難是難,但心戒是最上乘的。  △持戒也有很多善巧,並不是那麼呆板,既要嚴肅又要方便。若把那些戒基本上守好了,你去修定,那快得很。  △人都怕患執著,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無論學什麼,都須對所學之事感興趣,才能學成。興趣達到頂點,便成了執著,猶如煉鐵,不斷地煉,就能成鋼了。至於執著的害處,是指有些人刻意執相分別。這錯誤的執著,便成了障道因緣。但是如果一概認為「執著」不好,終日悠悠蕩蕩,不思進取,決無益處!故對執著二字必須分清,如果因執著不舍而障道則不可有,如果為了進道鍥而不捨則不可無。  △除執著,只是要你除去執著心,除去不對的事。可是,對的事就不能不堅持。「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合乎道者不要執著,合乎道者要持誦不忘。  △莫視解悟知見、經教文字為畏途。知解無過,文字無過,過在於學者執著文字相,徒誇知解而不銷歸自性,於本心上領略。   (之二)△言語可以障道,亦可以載道。執之,則美酒即為糟粕,了之,則糟粕皆為美酒。  △出家在家都沒有什麼區別,只看你是否執著外在的一切。執著外在的一切,便像水結成冰,處處有礙,於是就有痛苦。不執著外在的一切,就象冰化成水,自由流動,無拘無束,這就是幸福的彼岸。  △要真出家:  明心菩薩,大事已了,入無學位,心無出入亦無煩惱,出家一事,出亦得,不出亦得,總勿自欺欺人,名真出家。  又有居士,示有妻子財產,日居煩惱之中,無所染污,心離塵勞,是真出家者,故居士宜「在家出家」。言身雖在家,心已出離。  比丘則應「出家出家」。言身心兩出家,永斷煩惱。回俗一事,佛制所允。若比丘身不回俗,心常惱亂,不忘名聞利養者,即是回俗,並是大破戒,與惡人不異。  △心不隨境轉,就無來無去,心不住著就能得勝妙境界。可是現在的人都是心隨境轉,甚至隨著神通的境界轉,他不知道這是一條危險的路,偏差的路。  △神通之事絕對不可說,不可露,否則必遭魔障。故意顯露是著相以求,即是自心不靜,即是自心入魔境。  如果根本未空而開天眼等五神通,遇有力之外境前來,或喜或悲,魔即乘入。比如開天眼無隔,能見諸切已惱怨之事,不覺瞋怒,遂致墮落;或見男女愛悅之事,不覺情移入胎,因貪痴之根未除故。  學佛人,第一不許求神通,坐時見光見佛等等,皆幻心所起,懸為大戒,應防其稍得勝境,喜魔來入心肺也,應先證得漏盡通,有本不愁末。  △戒急於求成,「但事耕耘,不問收穫」,功到自然成,切勿以急躁心希望立即見效早日成就,要知道,種下善因,必結善果,只是因緣有遲速罷了。  佛法的實踐活動主要是指個體精神自我凈化與升華的過程,亦即超越世俗的功利慾念以及由此而來的諸煩惱痛苦,而達到徹底覺悟的精神自由境界。這一精神的自我凈化、自我升華的過程,並不是說個體要與世界裂割開來,獨善其身,恰恰相反,個體應當在充滿喧嘩與騷動,煩惱與痛苦的人間生活中,砥礪自己的意志,達到凈化人生、凈化心靈的目的。這一過程是入世而出世的過程。說入世,是因為個體不脫離社會生活,不逃避責任;說它出世,是因為個體超越世俗的混濁污染,保持自己清凈純潔的心靈與覺性。  △信、願、行  「信」是出世和入世法的根本。要時時審查自己,是否信因果不二,信自己之本體是佛,信憶佛念佛必定見佛,自得心開,要如是信,才是真切。  「願」與發誓同,要願此生決定往生西方凈土,永脫輪迴,直成佛道。願發四無量心,精進精修,不退本誓。  「行」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  △如今或得剎那在世,須蘊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惡。書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間逆順種種因緣,空受身心妄苦,皆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論云: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須以禪定冥合。如經云: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若能諦了自心,以此定慧相應,則能不動塵勞,便成正覺。  △四皈依  必須自心常覺,方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覺。一心念佛,專仗佛力,常使此心王惺惺不昧。  要真正知正見,立正言正行。佛說的一切皆不出自心,心正則一切正,所謂一即一切故,故皈依法,既是皈依自心正。  僧者,凈也,要掃除一切煩惱種子,纖塵不染,回複本來的面目。故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凈。  自心本具恆河沙功德,與諸佛一體故。若不在自心中時時檢點省察,又何能與師心相應,故皈依師,即是皈依自心師。  凈土宗之持名念佛  △現在處於末法時代,我們的善根少,習氣重,靠修凈土的持名念佛一法,可以借阿彌陀佛的願力帶業往生凈土,到了極樂世界就是入了不退地,永離生死苦海。  △持名念佛,就是信願持名。一要信釋迦如來不會誑語,二要信我信願持名,必然與彌陀大願相應,相信我與阿彌陀佛佛性無二,我是佛心內之眾生,佛是我心內之佛,憶佛念佛,必定見佛。佛是充滿一切處的法身,所以能入一切眾生的心念中。我與阿彌陀佛水乳交融,水中有乳,乳中有水,相融相攝,毫無間隔,如磁吸鐵,念佛自然感應道交。  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信心一深你的願就切了,願切你念佛就更專誠了,信願如果真了,乃至十念而往生。  持名,也就是行,信願持名是正行,至於禮拜供養等是助行,正助齊修,如同眾寶齊備,而持名念佛是寶中之王。  △念佛法門,非他人所說,乃是釋迦如來至極悲心,觀機設教,無問自說。佛為萬德至尊,言不虛妄,豈有欺騙眾生耶?畢此一生,直下持名、誓無改變,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自己多念佛,才能往生極樂國。  △世人終日說東道西,閑話是非,虛度光陰,真是可憐,須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二六時中,單將一句佛號橫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單只將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子,咬緊牙關,決不放舍! △若念到煩惱上作得主,則於睡夢中作得主;若於睡夢中作得主,則於病苦中作得主;若於病苦中作得主,則於臨命終時,事事分明,便知去處矣。  △倘若遇到不如意事,即撥轉心念急急提起這一聲佛,再迴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奈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瞋作喜,一心念佛。  △念佛用心真切者,不問苦樂、順逆、靜閑、鬧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接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  △念佛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  △臨終一念,不生佛界,便生九界,可不慎乎?求生凈土之一念,不可僥倖而至,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千念萬念,以致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也。果得一念純熟,臨終則能見佛往生。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們一家老少都念佛,將來同生西方永遠在一起,就不受生離死別之苦,永久在一處修行直至成佛道。  △禪,具體稱禪那,譯為「靜慮』,就是用禪定的方法,去平息我們波動的妄心。我們流動的心識(任何普通人的心識都是心猿意馬剎那不停的),經過一番平靜的鍛煉後,會發生許多質的、相的變化,以定生慧,就能制服妄心。(至於禪宗的禪,雖以禪為名,但其體為涅槃妙心,與色界之禪有本質的區別)。△略舉禪的方法:觀心。此修行法不光限於靜坐著,行、住、坐、卧,工作也好,休息也罷,隨時隨地地觀察你的每一個念頭,每個念頭來了,自己要知道,思維一件事,要能自主,不許念頭操縱自己,這就是觀心。觀得念頭不出現了,就保持心的自覺。(之三)  △什麼人適合學佛?  他是光明磊落的人,只求心安的人,既不求神通,亦不求任何福報。  他一定要對於打破生死苦樂的問題有著執持不變的一貫興趣。  他是不甘被埋沒的人。人人皆有佛性,就象金礦石都有黃金一樣。佛是千錘百鍊去掉了雜質的純金,我們是原封不動的金礦石,我們沒有凈化自己,故雖然含有很高的生命屬性,卻被埋沒了。如果自我生命凈化,則不但解脫自在,而且可以發揮扭轉乾坤的力量。  他是矢志追求永恒生命的人。對這有興趣的人,才契合學佛。  他是迎風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因襲生活的慣性,一定會好逸惡勞,怕苦怕難,貪吃貪喝。活在這種慣性中的人,是不可以學好佛的,必須反其道而行之,逆風而上,否則,永遠擺脫不了機械性,也永遠不能改變自己!學佛,如果不是逆流而上,迎風而立,把過去的慣性完全扭轉過來,我們就不會成功!  △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節儉時間就是愛惜生命。我們浪費了多少時間在懈怠、放逸和散漫上面?有多少寶貴時間在頹唐、隨便、馬虎中消逝?我們把大好年華、青春、生命都虛擲浪費掉了,世界上還有什麼比這更浪費的事呢?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歲月如梭,年方幼壯,切莫磋跎;世務日多,家事日拙,而今不學,老大奈何!  △三延四拖,你就是時間的小偷。  △「一寸光陰一寸命光,」我們把握時間,精進用功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做不必要的事?哪有時間做無謂的事?你這樣簡直是拿自己的命光在開玩笑,浪費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石火電光的人生,今日雖存,明天難保,有心人當勤精進!  △君子不恤年之將暮,而憂志之有倦,故末路晚年,君子更應精神百倍。  △有福無福,不在窮富。窮人而肯修行,是真大富大貴之相。  △自聞佛法,世上一切學說,不足惑我,一樂也;自修佛法,一切聖賢功夫,包羅無遺,二樂也;自悟佛法,曠劫生死之謎,一旦打破,三樂也。我如佛菩薩有無量智慧光明,然非學佛,無以啟發,故真學佛者,乃真英雄、豪傑、聖賢、丈夫。世人每笑佛徒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世間無論千萬最大事,都抵不過一個死:常把死字掛在眉頭,道心自然增長。此一大事因緣,於一生關係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難與比擬於萬一。  △六度、四攝、四無量心是大乘行者修菩薩道的主要課程,為了拔濟眾生,荷負正法和邁向佛道,舍頭目腦髓,難行能行,「菩薩心腸」,使人肅然起敬。  △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  △須知人我一體,自他兩利,何有先後?蓋度人即是度己,度已正為度人。  △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見,末能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薩發心。  △要看待任何人都是菩薩,不起一點我執心,要認為自己是個愚痴人。別人強,讓他;別人硬,讓他。我們只求了脫生死,不把人間是非來爭執。  △貴賤、美醜、剛柔、智愚、強弱、是假相的區別,聰明者要除去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等執著,要看待物我一體,但知為大眾謀利益,這就是行乎中道,實行佛教的教義。  △眾生皆因欲貪故,於平等法中,妄分親疏,從劫至劫不知醒悟。幸我人夙植善根,得遇無上甚深佛法,可謂萬幸!又應知平等法中,眾生與我無異,我欲出離苦海趨永樂之境,眾生亦爾,故應發同體大悲心,方便濟度。至父母子女屬眾生數攝,應度應濟,更不待言矣。  △學佛應該擺脫七情六慾,所有的恩愛牽纏、怨恨交織、刻骨銘心、夢魂縈繞……都等於作繭自縛,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九是情感的因素。如果擺脫不了那些情愛牽纏、恩怨結縛,乃至於許多低級趣味,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修行了,修亦不會成功,這一關很難突破。  △學道是越學越小——先縮小自己,不貢高我慢。越學越少——脾氣少,壞習氣少。越學越大——心量大,能包容一切譏毀辱罵。越學越多——知道自己的習性毛病很多,知錯能改。  △弘一大師隨緣,他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的生活很嚴謹,所以說隨緣之中有嚴謹,隨緣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則,不隨俗浮沉,才是隨緣的真義。  △要懷抱了脫生死的壯志,要具備遠離染欲的趨向,要擁有忍辱謙和的氣度,要養成喜好寂靜、不樂喧鬧的性格,要含存寧願自己吃虧、對待別人厚道的美德。  △凡人造業者百,而為善者一二。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堅久者又一二。堅久者百,而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成果,心不退轉者又一二,如是最後,名真道人。  △有德有識的君子,樂天知命,不做份外妄想。如處富貴,則行道於富貴之中而不驕不淫;居貧賤,則行道於貧賤之中而不諂不懼;居夷狄,則行夷狄之道,雖入境隨俗,但仍守正道;身處亂世,則行道於患難之中,臨危不懼,為保善道而死。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修行進德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世事紛擾處要閑得下,胸懷牽纏處要割得下,境地濃艷處要淡得下,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稱心,則大不快事在後,知止此理可以免憂患。  △各種煩惱,皆為我煉心之助。重重危險,皆為我煉膽之處。  △一個人處在不如意的境遇中,會被逼著發憤惕勵,所以彷彿周圍都是治病的針灸、良藥一般,儘管本身沒有什麼感覺,事實上自己的缺點卻時時刻刻在接取矯治,而在進德修業上大為長進。  △只要心能轉境,則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一個人,只要本心清凈,不執著於外境的侵染,雖處於塵俗狂流世界中,亦能潔凈自身,自得其樂,猶如居於清幽靜寂的仙境之中。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實在我們的閑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覺得「人間」沒有「好時節」。  △真實的修行者是最開心不過的人,他既無怖畏,也沒有煩愁,他永遠是寧靜安祥,不因災變而煩亂沮喪,不因有苦難而鬱鬱寡歡,也不因此而失去耐性。他必須對苦難問題有所了解,而不該對它憤怒不耐。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苦難是通往快樂的途徑。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富厚福澤,不過厚吾之生;貧賤憂戚,乃是玉汝於成。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不合理的遭遇、打擊或窮困的生活,是鍛煉優秀人物時所使用的烘爐,若能經得起考驗,必然有益於其人的身心。  △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面,都標誌著你前進的一步。  △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你生命的新的水源。  △唯堅忍者能遂其志。古之立大業者,不惟有超世之才,更有堅忍不拔之志。  △不論苦惱如何伴隨人們而不離,倒不如面對苦的事實而坦然接受,如此才能堅強地生活下去,並且以此為踏板而奔向人生的光明。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精進乃是不死之道,放逸乃是死之道也。  △修行亦應取中道,一方面反對順世外道的享樂主義,一方面反對極端的苦行主義。「弦緩不鳴,弦急聲絕,緩急得中,諸音普矣。」  △修行以精進為苦修,非入深山惡衣食為苦修也。凡一切法,皆屬對治。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厭塵俗,工作生活,一切照舊,但心已出離,種種境界,無所粘著,喜怒安樂不動於心,大心者當從這裡下手。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煩惱日用處煉出,更為得力也。  △修道之人不宜貪著富貴,亦非定欲棄離富貴,不貪著罷了。富貴是人之因緣法,真修道者,必善處富貴者也。世人貪戀富貴,二乘厭惡富貴,菩薩不廢富貴。但方便取得為利他故,佛則無可不可,富貴貧賤,如一而已,故能享大富貴者,唯佛能為。  △離開種種妄想、執著,如對一切語言的執著,怨親的執著,愛情的執著等等,能夠比較隨緣;自在,不患得患失,得大安樂。△ 處處隨緣、處處自在。痛苦的根是妄想執著。(之四)  △學道還須參世務,修真何必遠人寰。  △欲得見正道,行正既是道。  △自煉自修,莫道此間非彼岸;即心即佛,須知東土是西天。  △一個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自私自利、不能覺悟,就是在佛法中行世法;反之就是在世法中行佛法。世法和佛法的區別是你的心。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自性如虛空,真妄在其中,悟徹本來體,一通一切通。  △世態有炎涼而我無一喜,世味有濃淡而我無欣厭。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刻刻自反,秒秒觀心,以表現並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修心的關鍵是攝心,不是挑環境,既然身處娑婆世界,焉有清凈之處?只要使此妄心隨時隨地都能歇。  △觀心,簡言之,就是時時刻刻照顧當下的一念。  △把持住心,不被周圍的浮光掠影所牽制,心不動搖,就不為物所累。這就是無住。  △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也就是斬斷過去、現在、未來之際,而安住於現前清凈明覺的一念。能安心於當下,也就能安心於時時處處,古來禪德「飢來吃飯困來眠」、「無處青山不道場」就是這個道理,這種安住等於無住。  △定者,動定一如之謂也。不能不見,不能不聞,硬要他不見不聞,是外道斷滅,硬壓功夫,必成大病。若隨順他見聞流轉,是凡夫攀緣。故一切仍要了了覺知,加上一個照見功夫,「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此難難在一個知字,其中包括覺照、證空、不惑、不動種種境界在內。  △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錯,即是自性不動。能在外邊見一切境界而心裡不亂,這就是定。  △止,制止精神的動亂而使之澄清,也即是定。觀,觀照一切對象的實相,也即是慧。修行要定慧雙運,寂照同時,才可達於悟境。  △修行之時,豈限於禪坐。晝夜六時恆居願海,時時警惕,隨境觀心,斯名正修,多練則純熟也。上座名修止,由止得定,下座則隨時隨地修觀起用,定慧交資,雙輪並進,又如磨刀,前為磨,後為用,不用不知利鈍,不磨不能鋒利。簡言之,要無時無刻不觀心,即行住坐卧,處處是修,在在起妙用耳。  △修法之妙,乃在不修而修。云何不修而修?言不修時亦修也。不僅打坐時修,而且處處習照觀空,運用般若,乃至入於遊戲之地,練得攝心歸一。故而,出佛堂下座後,行住坐卧,在一切人事,一切行為中,才是正修行,而種種修法為助行。  出佛堂後之正修行,應先明起用之妙,其妙訣在「不忘」二字。無論何時何地,不離警惕,處處照顧,只是要用慣這個心。用,便是覺照,「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遲便被境奪,便是流浪。凡人對於貪瞋痴,已是熟極,亦非一朝一夕可奏效,到刻刻不忘時,便是功夫純熟,入欲罷而不能之化境。  △不念佛念法念僧,即念貪念瞋念痴。應念念存著正念,日日時時正念橫在胸中不間斷,所謂初而勉強,久而自然。  △無修無得無證,非離修離得離證。不取有為法,亦不離有為法,不取不舍,斯是如來涅槃之境,可見有無不二,雖即於事,未染於心,此名曰空。  △但云不住著者,非頑空如木石之無知,正是了了覺知而不執著,故云「無住』。「無」言不執,非空無也。  △事來則應,事去則凈。  △如果自忖習氣甚深,熟處難忘,解行分裂,就必須下一翻觀察,修正想念行為,做「洗心退藏」工夫,才有光明解脫的一天。離開腳踏實地修心功夫,「保任」便是件極難的事。事實上,「不經一番寒徹骨」,又「怎得梅花撲鼻香」呢?  △五種人  一、有意識犧牲他人利益而實現個人利益的人,是卑鄙的人。  二、無意識但客觀上有損於他人利益的人,是缺乏道德的人。  三、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無損於他人利益的人,是有道德的人。  四、在追求個人利益時,兼顧他人或社會利益的人,是高尚的人。  五、犧牲個人的部分利益;或在特殊的情況下犧牲自己的全部利益,以追求他人或社會利益的人,是偉大的人。  △一點慈愛,不但是積德種子、亦是積福根苗,試看哪有不慈愛的聖賢;一念容忍,不但是無量福德,亦是無量福田,試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奉獻,不一定是講究物質的給予,而是在於付出一片真誠的心,為世人奉上慈愛心,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氣概。雖然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但我們可以利用短暫的生命來完成具有無限價值的事業。  △在盡責中求滿足,在義務中求心安,在奉獻中求幸福。  △凡一言一動,惟恐有損於人,不惟積德亦是福相,謹之慎之。  △做善事的人現在感到快樂,以後也會感到快樂的,這種人會得到兩度的快樂。象這樣走上善良的途徑,心裡就會永遠快樂的。  △一個人是否有真實的德行,不是一時就能夠看出來的。當外在的環境有變的時候,是否還能把握自己的原則,那就要看他的定力如何了。只有在環境順利時才能保持平靜的心而行善,還不能稱為好人。當我們聽到厭惡的話語,或別人明顯地向我們表示敵意,或逼迫我們時,還能繼續保持平靜心及善良的行為,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善人。  △似海的悲心,是能量的源泉。  △此心不改終成道,為民造福欲何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不要傷害他人。  △人只有空去內心的不潔,以純潔的愛心去擁抱世界時,世界才會擁抱他。  △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我們只要時時感到虧欠別人太多,時時慚愧懺悔,時時想去報答別人,自然能獲得很大的法喜。  △你知道修大福報不一定要花錢嗎?只要用你的善口,說一句好話勸人,看到人家做善事,發個隨喜心,讚歎心,令對方成就,都是修大福報,乃至勸導別人發心種福田,自己也同樣得福報。  △代他人辦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業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與人相處之道,第一要謙下誠實,同幹事則勿避勞苦,同飲食則勿貪甘美,同行走則勿擇好道,同睡寢則勿佔床席。寧吃人虧,勿使人吃我之虧;寧受人氣,勿使人受我之氣;人有恩於我,則終身不忘;人有仇於我,則即時丟過。見人之善,則稱揚不已;聞人之過,則絕口不對人言。人之勝似你,則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則謙待之,不可有傲慢之意。  △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不但對朋友、親戚存恭敬心,就是對不認識的人亦要和藹相待,尤其對最不好的人,你應該對他最好,這才是真正學佛人的本色。  △越能為人就越能為自己,那邊為人一分,這邊自己的煩惱就斷一分;全體為人,那麼自己的煩惱也就全斷。  △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

推薦閱讀:

宇宙中存在神級文明,控制宇宙中的行星沿軌道運行!
生命進化與宇宙意識——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生命在宇宙中是常見的嗎?已知最古老化石微生物提供有力新證據
宇宙之精彩天體二十三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像《三體》中所寫到的神級文明?

TAG:地球 | 宇宙 | 人類 | 朋友 | 宗教 | 佛言 | 何來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