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14骨度原文和白話文翻譯
06-09
靈樞14骨度原文和白話文翻譯: 【原文】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 【翻譯】黃帝向伯高問道:《脈度篇》講經脈的長短,是怎樣確定的呢? 【原文】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翻譯】伯高說:首先度量出骨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然後就可測定經脈的長短了。 【原文】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 【翻譯】黃帝說:我希望能聽聽一般人的骨度。以人長七尺五寸作為標準,他全身骨節的大小長短,應該是多少呢? 【原文】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終折。 【翻譯】伯高說:頭蓋骨周圍長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頭髮所覆蓋的部位,從頭顱的前髮際到頸項後髮際長一尺二寸,從前髮際下至頤長一尺,明智之人還要參校計算。 【原文】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o膝腘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附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翻譯】從喉頭隆起下至左右缺盆穴中間長四寸,缺盆向下至胸骨劍突長九寸,超過九寸的為肺臟大,不滿九寸的為肺臟小。由胸骨劍突下至天樞穴長八寸,超過八寸的胃大,不滿八寸的胃小。天樞往下至恥骨長六寸半,超過六寸半的,迴腸就會又廣又長,不滿六寸半的,迴腸又狹又短。橫骨的長度是六寸半。從橫骨上緣至股骨內側的上緣長一尺八寸,股骨內側的上緣到下緣長三寸半。膝骨下緣至內踝骨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到地長三寸。膝腘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到地長三寸。所以骨圍大的身長就超過七尺五寸,小的就不足七尺五寸。 【原文】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翻譯】從額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於腋中看不見的,為從柱骨向下至腋橫紋處,長四寸。腋向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蓋骨外側中點到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到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到地長一寸。 【原文】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翻譯】耳後當兩完骨之間,寬九寸。耳前當兩聽宮處,寬一尺三寸。兩顴骨之間相距七寸。兩乳之間,寬九寸半。兩股之間,橫骨兩頭盡處寬六寸半。 【原文】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 【翻譯】足長一尺二寸,寬四寸半。 肩端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末節根部長四寸。從本節至指尖,長四寸半。 【原文】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眾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經脈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脈之於身也,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翻譯】從項後髮際到大椎,長二寸半。從脊骨的大椎穴向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每節長一寸四分一厘,奇零分數,在七節以下計算。所以從上七節到膂骨,共長九寸八分七厘。以上就是一般人的骨度,也是確定經脈長短的依據。因此觀察經絡在人身體的情況,那呈現浮淺而堅實的是絡脈,那呈現明顯而粗大的,為多血,細小而沉伏的,是多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詩經·國風·唐風·山有樞(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出關與畢侍郎箋》文言文原文閱讀答案翻譯註釋
※日出入原文、翻譯及賞析
※《淮南子·說山訓》 原文:
※詩經·國風·鄘風·相鼠(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