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金粟如來的總結
維摩居士是一位在家佛,他是金粟如來的化身,也就是妙喜佛,成佛很久了。這一篇佛經,就是他當時對善德菩薩的訓話,現在他作個總結: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他在這裡告訴善德菩薩,像我剛才講的這些,才是真正的法布施、法供養。學大乘菩薩道的人,能夠隨時做這樣的法布施法會,才夠得上是大施主。注意!不是你出兩個錢,甚至於捐個一百億美金也不算,那只是財布施,是世間法的施主。真正的大施主是佛,布施智慧。真做到了法布施,才是一切世間的福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德菩薩說,維摩居士教訓我這一頓之後,在當場的婆羅門眾,就是印度的最高階級的種姓,有兩百人受他感化,發了無上大徹大悟求佛道的心。
「我時心得清凈,嘆未曾有。」善德菩薩自己聽了維摩居士所說的法,就心得清凈。一個人學佛第一步,就是要心念清凈,這很難。大家學佛不管多久了,此心能夠常清凈嗎?
「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善德菩薩當時得了利益,心得清凈,就跪下禮拜維摩居士,把身上掛的很貴重的瓔珞珠寶,解下來供養維摩居士。當時印度規矩,身上掛了許多寶貝,你看菩薩的塑像,身上都掛滿了,中國就不掛,風俗不同。可是維摩居士不肯接受。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再說一次,古代居士同法師地位是並行的,年高有德,悟了道學問好,相貌莊嚴,樣樣條件具備,才夠得上稱居士。現在有些年輕人給我寫信,都自己稱起居士來了,我看了就往邊上一擺,一點道理都不懂,不管他信里寫得再客氣也都沒有寫通。善德菩薩就求維摩居士接受珠寶供養,而且隨便他怎麼處置。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櫻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台,四面嚴飾,不相障蔽。」善德菩薩說,維摩居士見我那麼樣懇求,才接受我的供養,拿到手就分成二份。首先拿一半供養給法會上最窮的窮人。另外這一半,維摩居士把它供養給他方世界的難勝如來,這是八十八佛中的一佛,最殊勝的佛。當時在場的大眾,馬上看到上方出現光明國土的難勝如來,維摩居士供養在佛身上的瓔珞,這時變成了四根柱子搭起的寶台,這宇宙沒有阻礙,大眾都看到了佛國土。
這裡不是述說神話,尤其你們出家的同學,更要注意這一段。《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是佛法傳入中國最早的三部經,你們要去看。《四十二章經》有講,供養十億個羅漢,還不如供養一個緣覺,供養百億個緣覺,還不如供養一個佛,供養千億個佛,還不如供養一個無修無證的道人,根據本經我說供養一個無心道人,還不如供養一個世界上最窮苦的人。你看佛法是出世的還是入世的?佛法注重社會的救濟。在本經中,維摩居士在法會中供養一個最窮苦的人。你能供養世界上最窮苦的人,就比得上供養一個佛。所以不要搞迷信,為什麼要燒什麼、化什麼東西?這錢為什麼不能拿去社會上多做一點好事?這就是佛法的真精神!因為你能供養下方世界這樣窮苦的人,就等於供養了上方世界的難勝如來,上下是一樣的。往往很多宗教徒只會向上供養佛,對於社會貧苦的人理都不理,這根本不是佛法。這裡維摩居士作個榜樣給你看。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維摩居士現神通,給眾人看了他方世界佛土,又告訴與會大眾說,假使布施的人,以平等心布施供養最下等的乞丐,所作的功德等於是供養了佛,是真正種了福田。我常講,學佛的人決不能起攀緣心,例如看到人時心想,也許這人用得著的,也許這人可以幫自己忙的,這都是攀緣心,要無條件的布施出去。好像到過年時,有些同學想來供養我,名字也不寫,紅包往我桌上一放,我看了火就大,不可以這麼做!當然我很感謝你的誠心,但是我不需要,我要的是你能真的去學佛,真的行菩薩道,乃至把這點錢去社會上做些有意義的事都好。我不是不要錢,我是最要錢的人,我要做很多的事,沒有錢怎麼做?我寧可上課收費,出賣知識而不弘法。但是如果家境不好又有心學的人,不但不收一毛錢,還要幫他。但是對有慳吝心的人,我非要他拿錢出來不可,即使勉強他,他不高興我也要做,這是為了使他養成布施的習慣。
維摩居士接著說,能這樣布施,等於大慈悲,不是為了求果報才去法布施。你一求果報,像是做生意的心理,就完了,是錯誤的。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時毗耶離城中有一個最可憐的人,看到維摩居士神通智慧的力量,聽了他的說法,也發起了無上的道心。要注意,現實的社會中,最富貴的人不會發心學佛學道的,因為他的環境沒有痛苦,沒有這個刺激嘛。再者,富貴中人沒有時間跟你學佛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的有錢人太忙,可以說他們一分鐘都不得空。不要說富貴的人,像我的忙碌你們就想像不到,有時眼睛在看東西,嘴裡吩咐人做事,耳朵還聽電話。所以我最受不了講電話長篇大論的不停,尤其許多女性都如此,兩三句話就解決的事,非要拖著講,這都是一種習氣。同樣地,最下等人也不會發心跟你學佛,因為被生活痛苦所逼迫,心裡沒有一秒鐘清凈。所以一個病到極點的人,你還要他念佛是外行空話,他念的只是痛,你先把他病痛解脫了,他才有時間和精神念佛。你們這些佛婆婆佛媽媽去探病,不要亂講外行話,病人痛得要死還能念佛的話,這個人也不用你勸了,他能把病痛丟得開,已經成功解脫一半了,他還要聽你勸?他不勸你念佛已經是客氣了。
記住,布施下等人、困難中的人,同供養佛一樣,這是《維摩詰經》上卷最末一段的精神所在。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推薦閱讀:
※南懷瑾老師開示:對「定」的錯誤認識
※南懷瑾老師談密宗 中
※按部就班五階學(南懷瑾《宗鏡錄略講》第一集 第七章)
※南懷瑾談生死:死沒有什麼可怕
※南懷瑾:「深入緣起,斷諸邪見」|邪見 斷見 性空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