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七問之五:新興經濟體如何脫掉「通脹」外衣?

中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丁華艷)據經濟之聲報道,去年以來,包括亞洲新興經濟體通貨膨脹形勢趨於嚴峻,消費價格指數持續上升。越南CPI指數一度高達25.26%;中國的CPI指數也一度達到6.5%,進入四季度後才明顯回落。進入龍年,通貨膨脹會不會繼續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共同面臨的挑戰?新興經濟體該如何脫掉「通脹」這件外衣?通脹這個詞,2011年挑動著多個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神經。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8年和2009年幾乎所有國家都開始執行寬鬆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2010年大宗商品開始暴漲,傳導到發展中國家。在輸入性通脹和自身寬鬆貨幣政策的雙重攪拌下,一些新興經濟體的物價暴漲了兩位數,比如越南和印度,分別一度達到25.26%和10%。清華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呼籲警惕新興經濟體形成泡沫。錢穎一:這些年來,新興經濟中的流動性大量增加,通貨膨脹率遠高於發達國家,政府的借貸成本也在降低。比如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政府債券利率低於發達國家。有一些泡沫形成。不過在去年7月份,乘著經濟危機短暫喘口氣的時機,中國、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相繼開始改變寬鬆的貨幣政策,半年過去,效果顯現,CPI相繼回落。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分析:祝寶良:比較富裕的發展中國家,農產品佔GDP的比重相對低,物價下降地相對快;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從去年7、8月份開始慢慢回落,那麼這些國家的輸入性通脹也在慢慢下降。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像巴西、中國、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在回落,所以物價也出現了回落。但是越南、印度、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雖然通脹壓力在下降,但是仍處在高位,當前越南的CPI指數接近20%,印度CPI位於9%,主要是受農產品價格的影響。
推薦閱讀:

TAG:經濟 | 經濟體 | 新興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