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萊塢」瞄準中國: 印度電影蛻變中拓展海外市場

這幾年上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等影片風靡全球包括中國後,不少人驚呼:「印度的電影也能拍這麼好?」其實,印度電影的海外收益遠超中國電影海外收益。

提起印度電影,很多人都會知道寶萊塢,但很多中國觀眾對寶萊塢的印象,認為這裡是一個「量大質低」的電影生產基地,包括其在電影中「載歌載舞」的風格很難為中國觀眾所接受,還很容易「齣戲」。

然而,當這幾年上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機器人之戀》等影片風靡全球包括中國後,不少人驚呼:「印度的電影也能拍這麼好?」其實,印度電影的海外收益遠超中國電影海外收益,不少影片還進入海外主流商業電影院線,最大的市場是英國和北美。但是寶萊塢似乎並不滿足於此,他們已經開始將目光瞄向對印度電影看法悄然改變的中國市場。

印度電影悄然崛起:不再是簡單的歌舞片

細心的影迷近日發現,在火爆的春節檔,往年國產片及好萊塢電影兩分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一部印度「神片」《新年行動》登錄國內各大商業院線。新年伊始,中國電影市場上這一微妙的變化,包括此前韓國電影《鳴梁海戰》登陸本土商業院線,預示著在進口片領域,好萊塢將面臨來自寶萊塢以及更多地區的挑戰。其中,寶萊塢或將成為一個有力的競爭對手。

雖然由於地域、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中國人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僅限於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上映的《大篷車》和近年來頗火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等少數影片。然而印度電影欲發力中國市場還是有其底氣的。

在政策層面,官方鼓勵中印兩國電影交流合作。去年年底,國家領導人訪問印度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提出要讓中印兩國加強影視交流與合作。按照中印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與印度信息產業和廣播部部長雅瓦德卡爾已於去年9月18日簽署一份電影合作協議。雅瓦德卡爾表示,這份協議的簽署,使兩國的製作人能夠有機會,利用各自的藝術創意、技術資金以及市場資源,共同拍攝電影,同時也能幫助印度的音視頻產品得以進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印度電影產業在這幾年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在中國觀眾心目中的印象不再是簡單的「載歌載舞」的歌舞片。講述三個叛逆學生在「印度清華大學」的求學故事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一度觸動了很多中國觀眾的心靈。不少中國觀眾看了這些影片後,常常大呼過癮,產生強烈共鳴,這背後是印度電影產業在敘事能力上有了很大改善,以往劇情單調、內容簡單的問題得到改善。此外,印度與中國現實密切相關,在兩個有著眾多共同社會問題的國度,印度電影講的社會故事讓中國觀眾「似曾相識」,也就引發了中國觀眾的「深刻共鳴」。

如果說「三傻」震撼了中國觀眾的心靈,那麼《機器人之戀》則震撼了不少中國觀眾的試聽。寶萊塢電影《機器人之戀》讓我們發現,印度電影不僅在於心靈或者說價值觀層面已經有很大進步,在特技、想像力方面,也已經有趕超中國電影之勢。印度電影的文化特色就是其中的載歌載舞部分,別國觀眾並不習慣這一點。《機器人之戀》卻將劣勢轉化成優勢,電影中的五幕大型歌舞讓大量海外觀眾大呼過癮,其原聲專輯首發即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itunes的世界專輯排行榜上一度排到第一位。片中機器人的神奇變身和各種殺招令人看到瞠目結舌,有中國網友評論,「秒殺一切科幻動作片,太有想像力!太震撼了!」。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部副主任譚政表示,印度電影工業非常發達,其國產片市場份額能打敗好萊塢等外來影片,始終佔到90%以上,其經驗值得中國學習,其電影藝術創作中的文化表達與風格探索也值得研究。

中國「行動」:內地電影市場前景大好

借著政策跟口碑的優勢,印度電影《新年行動》正式登陸中國春節檔,多年來,印度電影極少進入中國商業電影院線,寶萊塢這一「行動」被業內視為看好中國電影市場前景。

根據影視產業第三方權威研究機構藝恩諮詢發布的《2014中國電影市場影響力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中國電影票房達47億美元,同比增長36%。北美電影市場全年票房為103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下降6%。除印度、韓國和法國外,這種下降趨勢還發生在日本、英國、德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大多數國家。

中國電影市場這種舉足輕重的作用,吸引越來越多好萊塢來華髮展,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均已在中國內地設立了辦事處,謀求在中國長遠發展。吸引好萊塢的同時,也吸引了寶萊塢等其他地區的注意力,一場搶灘中國市場的登陸戰悄然開打。

藝恩諮詢研究副總裁侯濤向記者表示,目前,除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等因素外,擺在除美國電影之外的全球電影面前的是市場份額的有限性。「走出去」是中國電影及其他國家電影共同的難題。目前,中國、印度及其他國家都採用共同的辦法——文化交流,以此來擴大本土電影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也表示,雖然印度電影在本土有著很高的佔有率,但印度電影產業面臨的問題跟中國一樣,隨著本土電影市場的逐步飽和,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走出去」,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場並且票房增幅全球最快的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了寶萊塢視線。

寶萊塢的中國「行動」也得到了中國影視公司的支持。一位印度電影公司駐中國區域的代表向記者表示,去年12月中影集團等國內影視巨頭去寶萊塢考察,印度影視公司高層非常興奮,多年來印度電影一直很難在中國市場打開局面,中國影視公司的來訪讓這些公司看到了希望。

三重門檻:海外票房突破任重道遠

雖然印度電影在海外票房的票房高於中國,但有其特殊性。侯濤告訴記者,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英語的滲透率很高,而且在美國、英國有很多印度裔公民,這些印度裔的民眾有較強的民族自豪感,是印度寶萊塢的電影的「鐵杆粉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印度電影海外票房的提升。

印度電影的優勢放在中國就不大一樣了。陳少峰表示:「寶萊塢每年產出一千多部電影,每年票房大約20億美元,在全球排第四,但真正走向國際的並不多。」陳少峰看來,寶萊塢電影在中國發展面臨三個方面問題,首先,雖然近年來有所改善,但歌舞片比重依舊較大,從國內引進的印度電影來看,某種意義上比較單調,同質化比較突出;其次,印度電影類型太少,題材還不夠豐富;最後,印度電影相對簡單,時尚元素還不夠,缺乏為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大牌明星,印度明星的知名度在中國很低。

「一年引進一兩部還行,多了恐怕一時市場很難消化。」陳少峰表示。

陳少峰建議,印度電影應該針對國際市場的要素,更多關注娛樂,愛情,高科技,本土文化的內容可以有,但不能太突出,要找到國際市場上不同文化之間對電影欣賞的共性,然後加入一些本土元素,走出去難度就比較小。

寶萊塢電影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點,從寶萊塢即將在國內院線上映的影片《新年行動》來看,科技、時尚元素大大增加,這部票房超越曾經的本土票房冠軍《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印度本土超過一億人次觀看的賀歲片,內容到底如何,能否在中國市場也創造高票房,還得中國的觀眾說了算。不過,一位印度前五大電影公司駐中國代理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新年行動》得到了中國一些發行公司的支持,目前國內有五千塊屏幕上映,創印度電影歷史新高,如果能夠有五六千萬票房就已經很達到基本預期了。該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未來,中國每年將引入4~5部印度影片。


推薦閱讀:

愛心農場遊覽拓展,促進患者脫毒康復
《荷塘月色》拓展閱讀
元體驗丨無法HOLD全場?你需要一個合適的破冰遊戲
最經典適合的團隊小遊戲
拓展閱讀:一碗飯見一個人的修養(外一篇)

TAG:電影 | 中國 | 市場 | 印度 | 寶萊塢 | 印度電影 | 海外市場 | 海外 | 瞄準 | 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