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想發掘武則天的乾陵看一件稀世珍寶,周總理送他兩句話

前段時間,腦洞跟親們聊過明朝萬曆皇帝定陵的發掘情況。

其實,還有一個帝陵非常接近被發掘,那一座呢?就是一千多年來,無數人都想打開看一看的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在陝西干縣的梁山上。

當時還有一個故事,唐朝最有名的術士袁天罡和李淳風分別替皇家選墓地,游遍九州之後,都說自己選好了龍穴。再一對,都在梁山。

到了梁山。袁天罡說自己曾在龍穴上埋下一枚銅錢,李淳風說我打下了一根鐵釘。

挖開一看,鐵釘正好釘在銅錢的方孔上。兩人不謀而同。

可是,親們不要隨便上當啊。

史書可是一個謎語大全,裡面的門門道道多著呢。腦洞就不信這麼巧了。況且這兩本人本來就是一對CP,關係好到半夜三更你推我的背我推你的背。《推背圖》就是這麼來的。

從這個銅錢跟釘子,腦洞都猜到了他們誰是那啥,誰又是哪啥。

言歸正傳,這個梁山確實風水不錯,而且就像一個大姑娘躺在地上,北面的山峰像頭,南邊的二個峰像咪咪。

武則天一看,覺得朕躺下來,就是這樣啊。開造。

於是,就在這裡造了乾陵。這個梁山的風水好不好呢?腦洞覺得特別好,為啥?就憑古往今來,所有的唐帝陵都被挖了,就屬這個乾陵沒被挖。

一開始黃巢起義,把唐朝皇帝趕出了長安,黃老四就想挖武則天的乾陵,動用了四十萬大軍挖了三十米深的坑,半邊山都被挖掉了,都沒摸到武則天的裙邊。這說明盜墓是門手藝活,不是人多就可以滴。

到了五代十國,出了一個史上最大的盜墓賊:節度使溫韜。

這位仁兄把唐陵挖了個遍,李世民的墓都被挖了,可是挖到武則天時,一上山,就風雨大作。下山,就風停雨歇,來來回回搞了數次,溫韜也害怕,就算數了。

第二個被嚇跑的是民國軍頭孫連仲。

這位老孫看著另一個老孫孫殿英把慈禧和乾隆的墓給挖了,發了一筆橫財,也想照方抓藥,跑到梁山來挖武則天的。

結果炸藥一響,一道黑煙升起,就像黑風寨殺出山大王,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孫連仲雖然也姓孫,但顯然沒有孫猴子的法力,當下嚇得屁滾尿流。據說,當場就死了七個山西兵。為啥山西兵死呢?因為武則天就是山西人嘛,老鄉見老鄉,竟然來偷香,弄死算俅。

到了解放後,郭沫若先生想發掘一下乾陵。當時,已經把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給發掘了。趁熱打鐵,把這個千年大墓發掘一下。

這個時候恰好又出來一個事情,幾位民工跑到梁山炸石頭,結果一炸,把乾陵的墓道口給炸出來了。

黃巢四十萬大軍挖不到的東西,幾位山炮就搞惦了,不知道黃老四知道了會怎麼想。

這個墓道一出來,那發掘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啊。

當時郭沫若來考察,覺得裡面有很多珍寶,比如武則天的《垂拱集》,甚至有王羲之的《蘭亭序》。

裡面有沒有呢?當然有,乾陵裡面埋了高宗、武則天兩位皇帝,在位的時間又這麼長,又是唐朝鼎盛時期。珍寶肯定很多,而且後面經過一些探測,知道了乾陵裡面的情況,據估計,裡面大概有五百噸的珍寶。

想想就心動啊。

郭沫若打了報告,說發掘一下這個乾陵,當時陝西這邊都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報告打上去,沒有批。

周恩來否決了。

周恩來回復道:「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

這個話很關鍵,因為不但否決了 乾陵的,還否決了其它帝陵的發掘工作。明定陵開挖之後,地方上很多人都動了心思。周恩來這個批示可以說定了基調:所有的帝陵留給後人來完成。

接下來。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學術爭論。

1964年的時候,郭沫若發表文章,提出一個觀點:《蘭亭序》是隸書作品,不是行書寫的。

大家知道《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是用行書寫的。

郭沫若認為,不對,《蘭亭序》是用隸書寫的,我們看到的《蘭亭序》,不是王羲之本人寫的。他的論據是什麼呢?是最近出土了一些東晉的墓誌,都是由隸書寫的。

這個論據充分不充分呢?應該是不充分的,但郭沫若地位很高,可以說是學霸,他提出這個觀點,當然很有份量。

於是,有的人就寫文跟他爭論,表示《蘭亭序》怎麼可能是隸書,明明是行書嘛。

這一爭,就驚動了毛主席。毛主席當時正提倡百花齊放,就給郭沫若寫信,說「筆墨官司,有比無好」,表態支持他們學術爭鳴。

既然爭鳴,那就得有一個裁判,誰是最權威的裁判呢?

裁判就在乾陵裡面,據說,乾陵里就有王羲之的真跡《蘭亭序》。到底誰對誰錯,打開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郭沫若先生很高興,又給周恩來打報告,說我們是不是挖開看看。

周恩來回復:十年之內不開帝王陵!

這一次,比上次更為直接更為明確。周恩來經常帶外賓去定陵參觀,他的心裡對帝王陵的發掘工作有更為深刻的思考。

而這一句,徹底讓郭沫若斷了念想,因為這時已經是1973年了,十年後,就是1983年了。郭沫若是1978年去世的。

剛發現乾陵墓道時,郭沫若雄心壯志,寫了一首詩《游乾陵》

裡面有一句:待到幽宮重啟日,還期翻案續新篇。

這個新篇還是希望像周總理說的那樣,留給後人吧。

推薦閱讀:

揭秘毛主席為何沒有參加周總理追悼會
周總理逝世後的奇事
七律 緬懷總理
即使是周總理出面, 鄧力群為何還是不和高崗合作, 早知高崗會出事
《水調歌頭·祭總理》

TAG:郭沫若 | 武則天 | 總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