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三合與太極拳架的關係 - 威虎山來的的角落 - 西祠衚衕

內外三合與太極拳架的關係

08-09-05 08:30發表於:《南京陳氏太極拳健身館》 分類:未分類

太極拳一代宗師陳長興公在《太極拳十大要論》中的第六章講:「夫所謂三合者,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 太極拳是心意相合,以心領意,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動靜結合,內外兼修的整體健康運動。心如何想,意思就如何隨;內氣如何引,勁力就如何走;全身筋骨、四肢百骸或順或逆、或上或下、或走弧線、或走圓圈,螺旋纏繞,動作或動或靜、或開或合、或剛或柔、或陰或陽地舞動;其身型穩如泰山,不偏不倚,外形規矩,拳架就此形成。因此,內外三合和拳架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以陳氏傳統太極拳的放鬆為例。首先是心靜下來,什麼雜念都沒有,只想太極拳,這是心的放鬆;心一放鬆,意隨其心指揮全身放鬆:松肩沉肘,圓襠開胯,眼平視正前,頭虛虛向上,五趾抓地,腳底湧泉穴虛空,呼氣下沉丹田,慢慢進入無極狀態。 陳氏太極拳傳人馬虹先生在講放鬆時,說放鬆有「松沉、松活、松展、松靜」四層意思。 而在放鬆的過程中,胯的放鬆尤為重要。只有胯放鬆了,虛實重心才能輕靈轉換,上下才能相隨;胯放鬆,丹田才能轉動,打拳才能以腰為主宰;胯放鬆,才能周身一家發整體勁;胯放鬆,陰陽才能對稱,勁力才能八面支撐,拳架才能中正。 胯的放鬆有四層內容:胯的下沉、胯的纏絲轉動、胯的外向展開即雙腿的重心移動、呼氣下沉丹田、腰轉正、雙胯的最後放鬆。這也正是馬虹老師所講的松沉、松活、松展、松靜的過程。 在這裡,心為主宰,意氣相隨,內外三合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之中。心想胯要松沉,在心意的指引下,內氣催動臀和胯垂直下沉;心想松活,力起於腳跟、行於腿,再催動膝和胯先微向右再向後螺旋順纏;心想松展,胯和膝的榫關節鬆開,內氣入於骨髓之中,充於肌膚而使肩肘手、腰膝胯節節貫串,重心向左或向右移動;心想松靜,呼氣下沉丹田,雙胯放鬆,眼看正前。松胯的全過程在內外三合之中完成,外形隨胯的放鬆必然是勁往上領、胯部鬆開、襠部撐圓、臀微內斂、上身中正、沉肩墜肘松腕,關節全部放鬆,從而形成規規矩矩的拳架。又如攬扎衣一式,心想先引進落空,再發放對方,意氣相隨,上下肢就表現為上合下開,出右腳外套對方的左腿,眼看右,丹田內轉,右肩右肘右手向右向上逆纏旋轉,走肩、肘、手的節節貫串勁,內氣引領內勁穿筋過骨向外發放。當右手推碾對方到我的右腳上方時,我塌掌根變順纏放鬆,使勁用到十分滿足,碾搓對方胸部,同時右膝扣擊對方膝蓋致其倒地。這時內氣達於小指掌側掌根,胸微左轉、左臀左胯螺旋下沉與右掌下塌碾推相對應,呼氣下沉丹田變放鬆,此時略微一停,但所停者只是外形放鬆的一瞬間,其內勁內氣實未停止。右腿弓步,小腿垂直地面,腳尖45。斜向右外;左腿蹬步,腳尖垂直扣向正前,襠撐圓。過程之中,心與意、氣與力、筋與骨合上了;定勢時,右手與右足、右肘與右膝、右肩與右胯也合上了。全過程心領意隨,四肢百骸皆聽其令,內外三合各就各位,剛柔相濟,陰陽對稱,拳架中規中矩。 著名太極拳理論家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論述道:「天地間人為萬物之靈,而心又為五官百骸之靈。故心為一身之主。心一動,而五官百骸皆聽命焉。官骸不循規矩者,非官骸之過,實心之過也。」

[回復] [引用]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u11910727/d76747931.htm [複製鏈接]

推薦閱讀:

馬禮堂養氣功之太極功
【陳雄聊太極拳 40】練功習拳的實用語錄
練太極拳的七階段
陳氏太極拳訓練要點——陳沛菊
太極拳最高境界是見「自性」

TAG:太極拳 | 關係 | 太極 | 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