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行己有恥」的道德自覺

「行己有恥」的道德自覺:人有恥 則能有所不為騰訊儒學陳金海2017-06-12 11:01

文/陳金海

明末清初的洪承疇,因叛明降清而成了為人不齒的貳臣。據說,有一年過年,他在自家的門上貼了一副對聯:「詩書傳家久,禮義繼世長。」不料,第二天卻發現對聯被人調換了。那新換的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洪承疇一見,頓時氣得暴跳如雷,急火攻心,隨即大病一場。

古有八德,第八為「恥」(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一副對聯,為何有如此的殺傷力?原來,這是一副掐尾聯,上聯暗含「忘八」,下聯隱喻「無恥」。古有八德,「忘八」即忘卻第八德——恥,也是無恥的意思。當時人就用這副對聯,來斥責洪承疇叛國投敵、賣主求榮的無恥行徑。

人人皆有羞恥之心。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常常體會到羞恥之心的存在,如做了錯事,受到責罰時,會感到一種羞恥。

但有了羞恥之心,並不意味著就一定擁有恥德。我們探討恥德問題,必須首先對恥的緣起及其價值評判標準進行審視和界定。

有了羞恥之心,不意味著就一定擁有恥德(資料圖 圖源網路)

作為八德之一的恥德,大致形成於春秋戰國時代。我們從文獻中可以看到,孔子對於恥已有一些論述,並提出了「行己有恥」的命題。到了戰國時代,孟子對恥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詮釋,使恥真正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德範疇。但是,恥意識和恥觀念的出現要更早。

「恥」,原本寫作「恥」。《說文解字》解釋「恥」:「辱也。從耳,心聲。」從字形來看,恥是一個會意字,原義主要是表示一個人有聞過和行過而心生慚愧的情感狀態。當原始人類知道用樹葉或獸皮遮蔽隱私部位的時候,恥的意識就開始萌芽了。從這個意義上講,「衣」代表了人類的道德自覺,可以說是人脫離動物界的重要標誌。

恥感的萌生,表明人類已經初步具備了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的意識。這是因為,恥感實際上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自我判斷,即當意識到自身行為之非、惡、丑時,就會自然而然地生髮出羞愧的情感。《六書總要》釋「恥」曰「取聞過自愧之意。凡人心慚,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表述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感。

恥感的萌生表明人類已經初步具備了辨別是非善惡美醜的意識(資料圖 圖源網路)

古人最早談恥,是將恥與人的過失相聯繫。《周禮》中說:「凡民之有袤惡者,三讓而罰,三罰而士加明刑,恥諸嘉石,役諸司空。」意思是說,凡民有邪惡的,三次譴責如果不改的,就加以撻罰;三次撻罰仍不改的,就要交由司寇施加刑罰,讓他坐在嘉石上羞辱他,再交到司空那裡罰服勞役。人們認識到了過錯,才會有所愧疚;有了這種愧疚之情,才有了道德的自覺。

在西方,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在其《修辭術》中,也將「羞恥」界定為「一種與壞事相關的痛苦或不安」,並列舉了懦弱、不檢點、吝嗇、卑賤與諛媚等五種與恥有關的情感活動。

恥是一種社會性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個體關注他人評價的結果。一個人只有通過社會交往,或者人在社會中,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才會產生相應的恥感(道德自覺)。由此,人們才會發現自己的道德良心,從而實現對自己行為的不斷約束和完善。

雖然恥首先表現為人的一種情感,但透過人的這種情感體驗,我們發現,在這些恥感的背後,潛藏著一種非情感性的因素。這種非情感性,即表明了人的某種理性,而這種理性則集中表現了人的道德自覺。也就是說,恥感的生成,離不開人的理性因素作為支撐。這種理性因素與人們的價值判斷標準有關。

恥感的生成離不開人的理性因素作為支撐(資料圖 圖源網路)

宋代學者朱熹說:「恥,便是羞惡之心,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這裡強調「人有恥」,即指一個人做人行事,要有知恥之心,要能夠比德上進,即要有恥德。之所以如此,究其根本,是因為恥德是人之為人的基本要求。而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恥德,才知道有所不為,才明白見賢思齊,比德遷善,才能夠循禮而動,暢行天下。

明儒顧炎武說:「博學於文,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行己有恥」是一個社會人重要的立身準則。

《中華傳統八德詮釋叢書》書影


推薦閱讀:

齊之芳的愛情自覺之路
愛你的人會自覺和異性保持距離
省級衛視:多點文化自覺
讀經要自動自覺﹗

TAG:道德 | 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