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格律詩第五講

凡學詩,須有門徑。入門一步走差,以後弊病無窮。《紅樓夢》中香菱學詩一段:香菱見過眾人之後,吃過晚飯,寶釵等都往賈母處去了,自己便往瀟湘館中來。此時黛玉已好了大半,見香菱也進園來住,自是歡喜。香菱因笑道:「我這一進來了,也得了空兒,好歹教給我作詩,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舊詩偷空兒看一兩首,又有對的極工的,又有不對的,又聽見說""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詩上亦有順的,亦有二四六上錯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後再把陶淵明、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這一段文字,今天很多倡導詩詞「改革」的人都引用過,其意旨主要在前半段,以說明必要的時候應打破格律。後半段,談的是學詩門徑,今人卻往往忽略。黛玉所講的學詩先當學五律,次則學七律,次則學七絕,是學詩的不二法門。古代塾師授詩,也是如此講法。先看看《<歷代七絕精華>序》:七絕易學難精,古賢是嘆。司空表聖云:「絕句之作,本於詣極。」非有別才者,不能為之。試觀歷代詩家別集,或有長篇古風,陽開陰闔,氣勢恢弘者;或有五七言律,掞藻摛辭,工緻妥貼者,皆不失為合作。然求其二十八字絕佳者,每不可得。何也?蓋古詩可以學問閱歷養之,律詩可以工力詞采足之,而七絕則純乎天籟,不容假借也。每有民間婦人小子,信口而歌七言四句,自然成韻,而魁士鴻儒,竟不能道其片言隻字者。噫!七言絕句殆真詩人獨擅之體,烏得不謂之最尊者乎?學詩,當先由王維五律入手,次則求杜甫之七律,而七絕作法,我以為不可學李白,因為李白是天才,他的詩是天籟,絕不可學。而應當學一位清人:王漁洋。王漁洋絕非天才,但他的七絕富麗精工而有神韻,即是從學問中來。多學漁洋七絕,詩作自然工妥。以後我們學七絕時要慢慢介紹【漁洋絕句法】。五絕更難學了。至於五七言古風,則端須思想識力學養以為基,功夫斯在詩外矣。所以我的學習安排:五律---七律 ,在七絕,最後五絕。如果為湊字、還是五絕,七絕字少。至如學詞,有學者認為應當先填小令,次填長調,這是禍人不淺的說法。詞之難於小令,正如詩之難於七絕。歷代詞論家,都主張學詞先由長調入手,而長調尤當先以南宋入。今人無知淺妄,才說學詞先學小令。所以大家填詞還是從中令、長令開始。言歸正傳,下面我們開始學習:三平尾、三仄尾大凡格律詩,首先要強調的就是不能犯孤平,不能三平尾,力避三仄尾,等等,這是通行規則。孤平問題下一講學習討論,今天我們學習什麼是三平尾和三仄尾。格律詩的所謂毛病,是指句中第一三五字的位置上,個別地方違反了平仄格律的要求。句中第二四六字是不能違反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二四六分明」的含義。三平尾三仄尾,「三平尾」即「三平腳」,又稱為「下三平」是指五言的「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句中的第三字七言的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劇中的第五字,本應該仄而用了平聲,致使結尾處三個平聲字相連。知道了嗎?「三仄尾」即「三仄腳」,又叫「下三仄」,是指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平)平平仄仄」句中的第三字,七言的「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中的第五字,本應該平聲卻用了仄聲,致使結尾處三個仄聲字相連。目前網路中對三平尾和三仄尾的爭論頗多。如:是對還是錯?是普遍現象還是特例?我們先來說一下三仄尾,歸納起來大致有一下兩個觀點。觀點1:有人認為三仄尾是合律。證據:唐朝律詩名家犯三仄尾的詩句比比皆是,故曰三仄尾不是病,而合乎一三五不論之訣。觀點2:也有人認為三仄尾不合律、是拗句。證據:律詩基本句型沒有包括三仄尾,而且前人很少用。不論目前大家的意見如何,大家用的方法都是「仿古對比法」,下面讓我們換一個科學的方法來研究一下:究竟誰對誰錯。網上有人用計算機程序統計,全唐詩中基本符合格律的律詩句子約有20萬句。其中五言「平平平仄仄」的句式有22901句,三仄尾1923句,約佔8%。其中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有14203句,三仄尾148句,約佔1%左右。平水韻中平聲字約為2200個,仄聲字約為2300個。我們根據以上資料做一點簡單的統計學分析。如果按「一三五不論」之口訣,五言第3字和七言第5字隨機取平或仄,用數學排列組合方法,結果三仄尾應該佔50%左右,絕不是8%和1%。兩者差別顯著(p<0.0001)。三仄尾顯然是古人有意迴避的!這一點應該不再有疑問!從格律詩的平仄規律看,平仄相錯,韻律感成就了韻律美,形成固有平仄格式。又因上下對平仄互粘,一般不易出現三平尾或三仄尾。這樣,按理寫詩時應無需刻意地迴避了。但是我們檢查一下唐代的格律詩,往往會發現一些犯忌的句子。有人做過統計,在全唐詩里,五言格律詩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佔1%左右,七言格律詩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佔0.2%左右。用同樣的方法分析,古人避「三平尾」猶甚於「三仄尾」,原因除了同三仄尾一樣,還和涉及韻腳有關,也就是說三平尾對吟詠的影響大於三仄尾!應該說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像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的大詩人都有「三平尾」的現象。現舉幾例: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王維)去年別我向何處,有人傳道游江東.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是無長風.(李白)渥窪汗血種,天上麒麟兒.(杜甫)昨日施僧裙帶上,斷腸猶系琵琶弦.(韋莊)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杜甫)水檻虛涼風月好,夜深誰共阿憐來.(白居易)振錫導師憑眾力,揮金退傅施家財.(白居易)祥雲輝映漢宮紫,春光綉畫秦川明.(杜牧)為了讀音和諧,三平尾是應該避免的,三仄尾是應該盡量避免的。如果偶爾遇到一些專有名詞,不好改動,特別是三仄,確實避不開了,如 「展覽館」之類,偶爾用一兩次,雖未盡善,也只好如此了!當代詩人劉兆彬《壬辰歲八月十八,錢塘潮直撲浙江蕭山美女壩,各國衝浪選手挺立潮頭(二首)》(一)水漫錢塘美女壩,濤聲拍遍弄潮兒。情深難耐相思苦,故駕輕舟不計危。(二)擊水弄潮逐水流,招來美女二回頭。錢江公主凡心動,塢里漁郎輾轉求。「美女壩」就是三仄尾,美女壩,是專用地名,沒辦法。這就是三平三仄,但是要盡量避免。唐朝的律絕,特別是早期的律絕,還殘存著古詩的痕迹,對格律的要求還不太規範,也有人稱之為「古絕、古律」。因而「三平尾」、「三仄尾」時有出現。例如:唐朝 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找找看,哪出犯了什麼?答:「黃鶯兒」--三平腳「黃」字用了平聲,致使整句出現了三平尾,也就是三平腳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千古佳作 唐 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詩有兩處,請找出來,並指出犯了什麼?答:「不復返」犯三仄、「空悠悠」犯三平。這是在格律詩還沒十分規範的時候的作品,所以我們不要對他吹毛求疵,隨著歷史的發展,格律日漸成熟,平仄要求日漸規範化,這已經成為詩人們共同遵守的準則,也就公認為「正格」。因此,我們學習詩詞創作一定要從「正格」入手。三平尾和三仄尾最好不用!但如果有好句、佳句且不影響吟詠時,不得已偶而為之也是可以的,畢竟詩「是以內容為主的」,律詩也是如此。古格律詩三平三仄現象的探討1、因為固定專有名詞是三仄或三平。前面已經舉例了。2、在古詩中發生三仄尾的句子,有許多部同調,多是含有入聲字的。我們知道:上、去、入三聲統統歸為仄。(入聲字在今音的大部分劃為二聲,做平聲)。所以同仄不同調。杜甫600多首五律中的100多個三仄尾。發現其中的句尾三同調顯著少於預期,也就是說杜甫雖「喜歡」用三仄尾,但他有意迴避三連上聲、三連去聲、三連入聲!絕大多數情況下,句尾三同調對吟詠效果有明顯影響(拗口,大家可以自己試一下。)!雖然三仄尾但不同調也就對吟詠影響不大,這才是老杜的三仄尾。所以不能簡單歸結為三仄尾,而應進一步細分是否為句尾三同調,或者直接就看吟詠效果。比如這幾個例子「浮雲一(仄)別(仄)後(仄),流水十年間」「江流石(仄)不(仄)轉(仄),遺恨失吞吳」。「草色全經細(仄)雨(仄)濕(仄),花枝欲動春風寒」。這裡的「別」「石」「濕」都是入聲字。入聲其實屬於挺複雜的一個聲系,岑麒祥先生甚至提出了「入聲非聲」的觀點,還有漢語研究文獻提到說,入聲並不具有聲調的性質。這有關漢語聲韻學的理論,這裡無法細說,但是,對三仄尾的形成是否有影響,在這裡可以存疑。如果是在當時是介於忽略的角色,或不參與聲調的排布。那麼,這三仄尾是否構成了真實的「三仄尾」有待於探討。只要不同調,是否可以三仄尾呢?有待後賢研究。這是醉月的個人看法,不代表權威。3、從唐詩中細細讀來,「三仄三平尾」可能有時為追求一種聲韻上的語氣的加強,用一種大起大落的方式,來表達出某種詩意的氣度或格調。好象一種寫作的方法,故意而為之。雖然與常規的約定俗成的格律不合,可以說是有意而為之。比如杜甫,格律詩人的典範,看他的「蕭蕭古塞冷,漠漠秋雲低」這裡的三仄對三平,我們整句聯繫起來讀,並沒有感到任何平仄聲調上的不適應,反而,有一種大勢上的「起」和「落」。「古塞冷」這樣的三仄尾,在「蕭蕭」的形容渲染下,意蘊幽然,「秋雲低」這樣的三平尾,在「漠漠」的籠罩下,悲涼無限。立意在句子之間的聲韻搭配,醉月認為也許是一種格局上的設計。未必就是一不小心犯下的格律錯誤。格律的初衷是為聲韻協調服務的,而這種獨到的設計,也許是一種特殊的設計手段。我們從大局上來看待,從聲韻本質來認識,也會有一定的領悟的。5、格律這種形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古詩發展過來的,肯定在格律的形成過程中帶有古詩的痕迹。唐時的近體詩,尤其是初唐時,多是以五言為多的。其實發生所謂的拗句,以及這類的三平尾和三仄尾,也多是在五律中出現的。那麼,我們可以把這看做是格律詩形成過程的初級階段。雖然被「格律」了,卻時而還帶有那種不羈的野性之不拘的味道。也就是還追求著或遺留著魏晉時的那種五言風尚。也許是這種三仄尾三平尾出現的原因之一。作業:1、五律,共八句,每句五字。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是對仗句;要求自學王維的五律《終南山》。終南山作者:王維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田園山水詩人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游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儘是詩人豪情萬丈。《終南山》是王維山水詩中的亮點之作,全詩共八句,層次分明,詩意明朗。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陝縣,東西綿延八百里,其勢之大,其峰之高是令無數文人騷客所折服和吟詠的,這些王維都把握得相當好,傳神之筆將其描繪得淋漓盡致。首聯詩人運用誇張的手法,給讀者一個終南山海拔高,延綿遙遠的整體印象。「太乙」為終南山主峰,其高何許,詩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或是大概數據,一個「近」字,還有「天都」,將終南山的「高峻」勾勒出來了。「到海隅」有又令讀者感到終南山延綿之廣,視野之開闊,意境之宏大。頷聯王維通過「白雲」作襯,虛實結合;「青靄入看無」一句帶讀者進入神秘的終南山的氤氳之中。其觀景視角又遠及近,先白描出終南山的遠景,爾後隨著遊蹤的變化,景色也迥異。原先白雲繚繞的山峰,此時卻沒有一點霧靄的蹤跡。神秘之境在詩人的「引帶」下「真相大白」,暢快之意油然而「升」。頸聯「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此刻詩人著眼於終南山的各個子峰,「變」字道出了終南山的山巒起伏之大,子峰之多。接著王維巧妙的對「眾壑」的陰晴對比,間接地把終南山的群峰相隔的距離點出,「殊」更意味深長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異。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到了尾聯,王維卻拋開寫景,轉向記事。面對如此美好的終南山,景色悠然,令無數遊客戀戀不捨,以至於他「欲投人處宿」,其愜意心境由此看出。一則可以舒緩遊走之累,二則,能飽覽山色只美,山野之趣,品味其幽靜,而自古終南山就是文人騷客隱逸休憩之地,王維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隔水問憔夫」有把讀者的注意力投向山中之水,山野之夫。那種生活該是多麼清明潔凈的山水啊,樵夫該是多麼淳樸和藹啊!此時又似詩人內心對終南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蟲一人的鐘愛。整首詩情景交融,寓心於山水,詩人心緒的愉悅如山泉般噴涌而出,沒有小女子的柔情描摹,展現的是一種恢弘壯大的氣勢,是終南山之壯美境象。
推薦閱讀:

例說詩聯的聲律及格律詩的分類
詩詞格律(摘自網路)
詩詞格律(FG)
詩詞格律選編
既然普通話中沒有入聲了,為什麼作詩還要講究入聲?

TAG:格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