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正確艾灸

昨天有的讀者問到,如何艾灸,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這艾灸,到底怎做,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一、艾灸的形式分類

艾灸的形式分為直接、間接、溫針灸、艾卷灸

(一)、直接艾灸

將細艾絨捏成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溫度可達達70℃。

方法: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皮膚約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和燒傷皮膚為宜。

(二)、間接艾灸

利用其他藥物將艾炷和穴道隔開施灸,這樣可以避免灸傷皮膚而致化膿,另外還可以借間隔物之藥力和灸的特性發揮協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

【常見的隔物艾灸】

1、隔附子艾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餅(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厚約0.5cm,直徑約2cm)作間隔,上置艾炷灸之。

功效:由於附子辛溫火熱,有溫腎補陽的作用,故用來治療各種陽虛證,如陽萎、早泄以及外科瘡瘍竇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膿又不消散的陰性虛性外證。

注意:

①根據病情選取適當部位灸治,餅乾更換,直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

②灸時在葯餅下襯墊紗布,以防燙傷,葯餅灸後可重複再用。

2、隔姜艾灸

取新鮮的老生薑,切成比一元硬幣略厚的薄片置於選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從艾炷尖點燃

功效:生薑性溫味辛,具有助陽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

注意:

感到灼痛時,可以將薑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後,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覆進行直至局部皮膚潮紅為止。

3、隔蒜艾灸

用獨頭大蒜切成約0.5cm厚的薄片,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放在穴位或腫塊上(如未潰破化膿的膿頭處),用艾炷灸之

功效:隔蒜灸有清熱解毒,殺蟲等作用。多用於癰、疽、瘡、癤、疣及腹中積塊等。近年來還用於肺結核等的輔助治療。

注意:

1、用鮮大蒜頭,切成厚約~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或搗蒜如泥亦可),置於應灸腧穴或患處,然後將艾炷放在蒜片(或鋪就的蒜泥)上,點燃施灸。待艾炷燃盡,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規定的壯數。一般每日灸治1次,達到痊癒為止。

2、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後容易起泡,故應注意防護。

(三)、溫針灸

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症。

功效: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方法:

1、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時,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

2、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將針取出。

(四)、艾卷灸

艾卷有加中藥的,有不加中藥的。

艾卷灸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實按溫熱灸法,資深針灸醫生偏愛使用,另一類是懸起溫和灸,最為常用灸法,一般有葯無葯之艾卷均能使用,比較方便易行。

方法:

由施灸者手持燃著艾卷垂直懸起,約離皮膚3~4厘米,直接照射在穴位上,使病人覺得溫熱舒服,或微有熱痛感覺。

二、艾灸的方法

點燃後炙患處,一日2~3次。

A、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進行熏灸,病人感到舒適無灼痛感。

B、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象鳥雀啄食一樣,一起一落,一遠一近。

C、迴旋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施灸部位上方2-3CM處,左右移動,往返迴旋。

三、艾灸的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3、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5、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6、飯後一小時內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炎部位禁灸!

7、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想要知道更多養生之道、健康資訊、生活保健

就加微信:kangqiaoshequ 和小編交個朋友吧~」


推薦閱讀:

改變虛寒體質的艾灸方法(夏季推薦)
??今日小寒,艾灸扶陽補腎祛寒邪,百病難侵!
艾灸治療神經衰弱
失眠——艾灸療法
【國醫錦囊】艾灸的宜與忌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