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雨花台頌》及其創作背景

傅抱石(1904-1965),中國現代國畫家、美術史論家。傅抱石的繪畫藝術開啟了現代金陵山水畫派的一代新風,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和時代感,個性突出,氣魄雄健,淋漓酣暢,豪放洒脫。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省南昌市。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得徐悲鴻之助赴日本留學,入東京美術學校研究部,攻讀東方美術史及工藝、雕刻。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頗得好評。翌年7月回國,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抗日戰爭時期,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三廳任秘書。定居於四川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執教。1942年9月在重慶舉辦壬午個人畫展。1946年返遷南京。1952年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西冷印社副社長、全國政協委員。作品介紹:傅抱石的《雨花台頌》,作於一九六零年三月,當年創作當年發表,該作品七十平尺,迄今為止是我們所見到的傅抱石獨立創作最大幅的作品,氣勢恢弘,博大深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力。作品通過遠中近景的描繪,用焦點透視處理的手法,突出了雨花台的主題,通過點綴於畫面的桃花、人物、工廠的煙囪,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充滿時代活力的畫卷,是傅抱石晚期山水畫中最為典型最為完美的一幅作品。傅抱石《雨花台頌》及其創作背景郎紹君雨花台,在南京中華門南,俗稱「石子岡」。相傳南朝梁代雲光法師在山頂築台講《法華經》,天上落花如雨,遂有「雨花台」之名。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裡成為國民黨殺害革命志士的刑場。解放初,在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園。從此,雨花台就成為革命烈士的一種象紉。1958年8月1日,傅抱石作《雨花台頌》(60×105cm,1959年曾在《人民日報》發表,並在南京等地展出,收入1985、1988年出版之《傅抱石畫集》。1960年3月,再作《雨花台頌》(240×360cm,參見葉宗鎬編《傅抱石年譜》第21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者即本文介紹的一件。創作《雨花台頌》的1960年3月,由傅抱石任院長的江蘇省國畫院正式成立(1957年開始籌備),同年6月,這件作品收入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江蘇省國畫院畫集》。傅抱石在為這本畫集寫的《前言》中說:「這本畫集,是江蘇省國畫院為了迎接即將大會師的文教戰線上的英雄們,為了慶祝文教戰線上的躍進再躍進、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在此較短的時間裡編印出版向全國、全省文教群英大會獻禮的。」同年五月,在南京舉行了「江蘇省文才群英會」,傅抱石當選為代表並在大會上發言。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創作《雨花台頌》的政治背景。《雨花台頌》尺幅巨大,是除了《江山如此多嬌》之外,迄今所見傅氏最大的作品。這應該與畫家向文教群英會「獻禮」的目的有關。整個作品分近、中、遠景三部分,近景是遮蓋著右上角畫面的濃密松枝,中景是鬱郁蒼蒼的雨花台,遠景是建設中的南京新城。近景松枝用大筆勾畫,雄建有力,最能顯示畫家的筆墨功夫,中景的雨花台被花樹和松柏樹簇擁著,主要用點染法,山體厚重,而春花爛漫。山頂上有高聳的紀念性建築。作品的整體氣象是莊嚴肅穆的。《雨花台頌》不是畫高山飛瀑,更非表現高士文人縱情山水,而是描繪一個人人都熟悉、帶有鮮明政治紀念意義的景物,畫家所追求的是一種紀念碑性,不可能像通常一樣以「往往醉後」的態度作畫,也難以應用亂毫飛舞的「抱石皴」,它的風格與傅抱石的其它山水作品有所不同,是很自然的。傅抱石是緊跟時代的,先創作了很多取材於毛主席詩詞和有革命紀念地風光的山水畫,這幅巨大的《雨花台頌》,就是一個突出的典型。因此它的價值,不僅在藝術自身,更在藝術的社會意義方面。傅抱石在前述畫集序言中特別談到了當時畫家的思想與創作狀態,他說:「有些老畫家,過去都是以畫山水為主的,不同程度的『一丘一壑,聊以自娛』,追求的無非所謂『意境』,陶醉的無非是筆墨。解放之初,改進較少,通過整風、反右派鬥爭,特別是自總路線、大躍進以,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諸家的畫面,基本上去除了陳舊的那一套而富於生活的氣息和時代的精神。」這裡說的「老畫家」的變化,就包括傅抱石自己。這些,可以有助我們了解這件作品產生的意識形態背景。郎紹君: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推薦閱讀:

電視背景牆想要簡潔收納,就這樣做吧!
王四新:應在大背景下看互聯網與人權
一帶一路啟動背景是?
《士兵突擊》背景?
沙發背景牆裝修效果圖大全2012圖片、2013圖片、2011圖片、2014圖片、沙發背景牆...

TAG:創作 | 背景 | 傅抱石 | 抱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