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內觀

受隨觀  我們之所以囿於輪迴,是因為我們系縛於世間的欲樂。何為欲樂?欲樂不過是快樂的感受而已。世間不僅有快樂的感受,還有不快的感受,還有非快樂非不快樂的感受。我們如要斷絕使我們遭受輪迴之苦的快樂的誘惑,就必須對感受的本質了了分明。  感受有三種:快樂的,不快的,中性的。在通常未經修習的情況下,我們只是粗略地感受到快樂與痛苦,我們迷戀那些快樂的,反抗那些痛苦的,對於中性的我們一般沒有意識到。這就是說,我們對快樂的感受發生了貪慾,對痛苦的感受產生了恨,對中性的則處於無明。《大念處經》教我們在感受生起時觀察感受,這就是「受隨受觀」的含義。觀受時,要依借當下生起的感受而觀受,而不是觀想像中的、希冀中的,或是記憶中的感受。同時,弄清觀受的生理機制也有助於我們回歸生活的本有傳統。在做觀受修習時,應該作幾分鐘安般守意。緬甸有一種觀受的方式是這樣的:觀受應從頭頂開始,應用定力逐漸掃描感受,從頭頂到身體末端,然後作反方向的觀想,從身體末端到頭頂。練習必須作得緩慢有方,從頭頂到臉,到頸部,然後右臂、左臂,之後才到頸部、胸腔、腹部、骨盆、右腿、左腿。觀受時,重要的是留意全身各個部位當時現前的所有感覺,不使遺漏。在某些部位,可能沒感受到什麼,但這並不是說在那些部位沒有產生感覺,而只能說明修習者的感知功夫還不夠,還不能覺察當下生起的極細微的感覺。我們的身體遍布著錯綜複雜的神經纖維網,所以在周身各處會產生數不勝數的感覺,但當我們的關注力遊盪到別處時,就會失去在特定區域的感受。我們不必擔心缺少感官知覺,也沒必要去尋找感覺,只要做到警覺現時感覺的生起與動向就行了。這種上下掃描感覺的時間長短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用定力來系統周遍地觀察色身各處的感受。在此修習之初,一個人可能只注意到一些粗略的感受,或頭疼,或腿疼,他不應該留駐久觀這些疼痛,而應當按觀想的順序繼續做下去,留意疼痛感的生起。堅持鍛煉,就會注意到越來越多的身體內外的微妙的感受。他會吃驚地發現竟會有如此大量的感覺生起,其中很多是修習前從未注意過的,諸如:抓撓、刺痛、灼熱、涼爽、搔癢、震顫、壓迫、螞蟻爬、蟲咬、麻木、疼痛等等,還有些難以描述的。練習時,不必把它們加以分類、標示,而要專註於它們的生起變化。假如身體某處的感覺感受到了,就立即忽略它們,繼續循序前進。假若感到有壓迫感朝向頭部,就作從頭到腳的觀想,這樣據說可以安全地把壓力從色身底端排出。

  在修習受隨觀時,還必須鍛煉個人極大的耐心與平靜。我們一生之中,事實上是生生世世之中,習慣於遇樂受而喜,遇苦受則惡,對非樂非不樂受則是無知。在內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培養以專註與平常心來觀察感受而不要作出反應,這樣作,我們才能明了我們自身此時此刻的真正實際。若沒有專心與平常心,我們就會根據個人的好惡偏見而產生出不實際的意想出的觀念,而不能了知我們自身的現實。修定的目的就在於明了我們自身處於時時變化中的實相。當我們的敏感度提高時,我們會越來越清楚受的本質,我們始知每一個微細的感受都有生、住、異、滅的過程,這是不容質疑的、順理成章的,或說這是思所成智的實踐。當我們明了了苦、樂、中性所有感受的生滅本質,逐漸地、自然地擺脫了由於貪痴而對受作出反應時,當我們真正明了了我們如此執著著的感受的無常性時,我們就體驗到了覺悟的法味,就會發生態度的轉變,就會產生心智健全的快樂。  認清人們對受的反應是有助於心智修養的。請看下面這個例子:我們通常喜歡享受快樂,因而變得迷戀它,當我們品嘗甜果時,就對它產生貪意,談論它,把它與以前吃過的相比較,說這個比以前吃過的如何如何好。吃過之後,還回味著口福之樂,憧憬著再得美食。就這樣我們所作的遠不止品嘗舌上之味了,而是瞻前想後,因而我們並沒有活在當下,而是混淆了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因而也就失去了當下感受的實相,而是對想像中的樂受作出反應。這樣的反應稱之為「行」。藉著每一個感受的生起,與之相似的感受也從以前的受的記憶庫中被喚起,於是整個「行」的鏈隨著每一個感受而活躍起來。  心智修習如何來解決這種情況呢?專註於身體實際體驗到的感受,不是想像中的,也不受好惡的干擾,當感受當下在身體發生時,觀照它的生、住、滅而不作任何反應。若能如此專註,則過去感受不會干擾下一個感受生、住、滅。當我們一心一意、安之若素地觀察這個過程時,「行」的鏈就按它們應有的順序生起而不隨意現前。我們由於貪、、痴而對感受所作出的反應就逐漸減少乃至不生。對受的反應的斷滅就叫「順法輪」,當這個良性過程不斷運作而不退失的時候,這個修行人就融入了法的川流,叫作入流或預流。  以上是在緬甸通常實施的內觀訓練方法,此法已在世界上被廣泛接受和採納。 心隨觀  當心之迅變由於安般守意修習而得到控制,情緒也達到波瀾不驚的地步時,修習者就要警覺情緒最易激動的時刻。比如生起氣來,自然的衝動是惡言相加,或大打出手,或二者一起上來泄憤,而那些情緒自律的修習之人會立即警覺心中有氣,這就比讓氣憤影響理智前進了一大步。進而,他應該觀察氣憤情緒的身體表現,那就是:呼吸急促、渾身出汗、體溫升高、情感熾燃、抖顫不安等等。奇怪的是當注意力轉到觀察這些表現時,氣憤的情緒就削弱了。其實,道理很簡單,讓我們用實例來說明,假若A指責B,B生氣,經醫學實驗我們得知,氣憤情緒釋放一種無管腺腎上腺素分泌物,B對A的指責反應越強烈,就越生氣,就有更多的腎上腺素釋放出來注入血液;有更多的分泌物注入血流,B就更生氣。於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氣憤增加激素,激素增劇氣憤。打破惡性循環的唯一辦法是轉移注意力,比如轉移到外面的什麼事物。更有效的辦法是在這時注意觀察氣憤情緒的自身表現,就會使自我警覺意識加強。每一次都這樣警覺觀察自身,我們就會認知何為氣憤,而氣憤情緒就象迅速蒸發那樣迅速消失了。堅持這種修鍊,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就會變成一個心平氣和、態度友善的人。修習如此觀心之法,那些健康有益的情緒心態,如慈、悲、喜、舍就一定會逐步成長、加強,日臻完美。 法隨觀  法隨觀就是專心繫念,警覺觀察身、心的運作。修習此法,心理活動就會被清澈地覺察明了。首先,一些心理蓋障,如貪慾、怨恨、懶惰、焦慮、困惑被關注到了,它們出現時,一心繫念觀察它,它們消失時,則知它們已消失。如同心隨觀一樣,要精進警覺,一心觀照。然後觀照五取蘊,觀照色之生起與消失,觀照受之生起與消失,觀照想之生起與消失,觀照行之生起與消失,觀照識之生起與消失。明了了它們的生起與消失,就在修所成智的層次上明了了心理與生理的奧秘。我們感官的作用以及它們和外部世界的關係則是另一深層奧秘。現代醫學對於感受的生理機制以及進而發展為心理過程的奧秘還未闡明,有待進一步研究。在觀法修習之中,內部感官與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它們之間的接觸結合則被置於禪定的專註觀照之下,它們聯結的過程被觀察到了,這種聯結的消失被觀察到了。這種境界就接近了最終覺悟的內觀之境。  我們知道,一般人的行動受到感覺器官(根)的影響,感覺器官一詞在巴利文中稱為因陀羅,因陀羅的本意是主人或主宰,感覺器官就是人類的主宰。只要人類在感官的支配之下,就會在生生死死中遊盪輪迴。這些感官必須被精神因陀羅所取代,即以信、勤、念、定、慧來對治,這些感官就會生出力量或叫神通,即信力、精進力等等。在觀法修習中,這些根力就轉化為菩提分,修習者在修所成智的層次上開始觀見這些菩提分的有無,觀見它們的生起、增長、圓滿,最後就會在修所成智的層面上如實知見四聖諦。先前在聞所成智的層次上所得之正見就轉為如實智。這就是四念處修習(心智修養——內觀)達到的極點或最高境界。[斯里蘭卡]莉莉·德·西爾瓦著 趙桐譯
推薦閱讀:

何為內觀與四禪八定?
內觀:最踏實的解脫道路之一
內觀禪修:基本和進階練習

TAG: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