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客家人日節習俗及其文化意義
[摘 要] 人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歲時節日,在客家地區有著較廣泛的流傳。本文結合有關歷史文獻和田野考察材料,從人日節的歷史起源入手,詳細介紹了不同客家地區的人日節習俗的具體內容與差異,著重分析了客家人日節習俗的文化與意義內涵,以此豐富對客家文化特別是客家民俗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 人日節; 客家; 習俗; 意義
人日,又稱「人辰」、「人生日」、「人日節」,也有稱「人勝節」、「人節」的,是中國傳統歲時節日的一種,時間為農曆春節的正月初七日。人日節習俗內容豐富,有「占卜」、「吃七樣菜」、戴勝、祝壽、祭祖、宴會親友及忌刑殺、忌出門等,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信仰習俗等方面。其節日習俗在各地表現不一,在北方多表現為占卜測驗,求子,如在山東、陝西、山西等地,正月初七是老鼠的迎親日,老鼠俗稱子神,是動物中生殖能力極度強的一類,將正月初七日為老鼠嫁娶日,由此可見人們求子的意圖之強烈。[1]在荊楚地區,人日節這一天,人們多貼勝招魂、禳鳥忌行、祭祖祝壽以及食「七寶羹」等,如唐代韓鄂的《四時纂要》中記載道: 「初七日夜,俗謂鬼鳥行,人家槌床打戶,捩狗耳,滅燈以禳之。」
南方地區特別是客家地區的人日節習俗的主要內容是吃「七樣菜」以及忌出門等行為,習俗有著本地區、本民系的獨特性。本文試以客家地區的人日節為例,結合有關歷史文獻、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民俗調查材料,通過剖析客家人日習俗的內容形式,提示其深含的意義內涵。
一、人日節的歷史溯源
人日節源於何時? 目前尚無文獻的準確答案。相傳遠古時期,天地一團混沌,茫無萬物。女媧感到很寂寞,便捏泥巴玩,將泥巴做成各種形狀,前6天依次捏成了雞、狗、豬、羊、牛、馬的模型,然後用嘴一吹,就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動物了。到了第7天,為了看管這做好的六畜,女媧又用泥巴捏了一個人的模型,從此人就造成了。後來為了讓人生存,女媧又先後造了五穀、瓜果等。根據古人將人日節與遠古時期的女媧補天、造萬物的神話傳說相揉合的情況表明,人日節起源歷史可謂久遠,故袁珂主編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將「人日」這一條目列入「原始開闢之神話」欄目。據筆者所知,西漢時期東方溯撰寫的《占書》為人日節的最早文獻之一。其書雲:「歲正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豬、四日佔羊、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其日清明,則所生之物育,陰則災」。由此亦可見人日的起源與古人的「干支記日法」有密切關係,古人以七日為一個輪迴,以七日為一周,依次以雞、狗、豬、羊、牛、馬和人這七種動物命名。晉朝董勛的《答問禮俗》也有人日的記載。「人日」一詞,始見於南北朝時期。據《北史·魏收傳》記載:「帝宴百僚問:』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對曰:』晉議郎董勛答曰:』俗雲,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魏收,北朝北齊人,為編修國史,著有《魏書》,《北齊書》、《北史》皆有傳。[2]( P3500)後來,南朝梁國的宗懍撰寫的《荊楚歲時記》正式提出了「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之說,「以七種菜為羹,剪綵人為,或縷金箔為人者,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髻; 又造華勝以相遣……剪綵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從新也。」《荊楚歲時記》在為晉朝董勛《問禮俗》注曰: 「今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狗、三日不殺豬、四日不殺羊、五日不殺牛、六日不殺馬、七日不行刑,亦此義也。」在這裡,宗懍第一次將人日節習俗內容,比如吃「七樣菜」、戴勝、忌殺生、禳鬼鳥等記載下來,成為日後人日節人們遵循的準則。
由於在正月初七日這一天有如此豐富的民間習俗傳承,所以人日節也為歷代詩人所詠嘆,為古今所盛稱。《燕京歲時記》曰: 「初七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晴朗者則人生繁衍。」隋朝詩人薛道衡在《人日思歸》詩句中說: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兩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南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人日》詩亦云: 「縷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3]( P1)此外,有關人日記載在地理典籍、方誌史料中也屢見不鮮。如《太平御覽》卷三十引成書於南宋的《談藪》一書注曰: 「一說,天地初開,以一日作雞,七日作人。」又據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載「 (陝西)七日用糠著地上,以艾炷灸之,名救人疾。俗疾,七聲相近也。」「 (浙江) 初七謂之人生日,以秤稱人。」又如曲江縣,「正月七日為`人日』,事如元旦。」[4]赤溪縣,「正月初七日,曰`人日』。婦女擷菜園菜煮之,和以年糕、米餅、花生,召諸女伴聯飲,名曰`飲菜茶』。」[4]再如羅定縣,「『人日』,以粉糍祀神,為酒食家宴。各村落架竹為棚,凡生男者出彩燈懸其上,兒童擊鼓燃爆為樂。」[4]西寧縣,「七日,謂之『人日』,作粉糍以祀先。」[4]而在福建省的泉州,據《閩書》記載:「泉人以是日(即人日) 取菜果七種作羹,名『七寶羹』。」 另據清道光《廈門志》記載:「 (廈門一)『人日』,取果蔬作七寶羹。」[5]
上文之所以引用如此多的關於人日的歷史文獻材料,無非是想說明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人日在全國流行範圍廣,影響大,有著普遍的共同性。第二,人日習俗的內容豐富,各地表現不一,形式各異,有著鮮明的地域性。特別是在廣大的南方尤其是華南地區,人日節習俗內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吃「七樣菜」和祀神祭祖,這與客家地區的人日習俗有著更多的共同處。然而令人感到奇怪與費解的是,在偌大一部《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中,在收錄的客家地區的民俗資料中竟沒有一條是關於正月初七日人日節的記載。而遍檢康熙版《程鄉縣誌》、乾隆、光緒版《嘉應州志》以及同治《贛州府志》、《南安府志》等客家地區方誌的「輿論」、「風俗」等相關條目,均不見「人日」的記載。這種情況表明,是客家地區的人日節較之其他地方的人日節不甚重要,還是編纂者無意或有意的疏忽? 其原因使人不思其解。事實上,客家人對人日節十分重視,比之鄰近的潮汕、福建的漳泉等地不會遜色,但為什麼其他地方的方誌文獻都有「人日」習俗的記載,唯獨客家沒有? 下文將客家地區人日習俗的內容及意義進行分析,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這也是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之一。
二、客家人日節習俗表徵
客家地區的人日節與其他地區的人日節共同之處,就是在人日節這一天吃「七樣菜」。但吃「七樣菜」同時又是其差異最大的地方,為什麼這樣說呢? 人日節吃七樣菜,始見於南朝梁宗檁的《刑楚歲時記》一書,其記雲: 「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以七樣菜為羹。」客家地區每到正月初七這天清晨,客家婦女早早起來,到菜園裡採摘芹菜、青蒜、大蔥、芥菜、韭菜、蕪荽等青菜,將它們放下鍋一起烹炒,然後全家一起食用。民間認為,人日吃了七樣菜,借其諧音,希望家人勤勞工作(芹菜),會劃善算(青蒜),聰明敏捷(大蔥),計多謀深(芥菜),幸福久遠(韭菜),有人緣(蕪荽),富足有魚(肉、魚)。但客家人所吃的「七樣菜」,在不同的客家縣區,有不同的叫法,粵東梅州地區稱「七樣菜」,陸豐縣稱「七樣菜茶」,江西石城等縣稱「七樣羹」,寧都縣則叫「七寶羹」。菜的品種也不盡相同。不僅如此,不同的客家地區,人日節這天的慶祝內容也有所不同。
在以梅州為代表的粵東客家縣市,人日節所吃的「七樣菜」的菜色品種在各縣各地又有不同。正如嘉應詩人黃樂三的《新年竹枝詞》所云:「人日俱餐七不同,芥芹蒜菠菖蔥。者般俗套從何說,父老傳言是古風。」如梅縣,人日節所吃的七樣菜,具體是指蒜、蔥、芹、蕪荽、韭、芥、肉丸等; 亦有說應是芥、芹、蒜、菠、韭、菖、蔥。豐順縣大部分鄉鎮都過正月初七日人日節,只有豐良、建橋兩鎮沒有此習俗。傳說正月初七日吃蔥、芹、蕪荽、韭、蘿蔔、蕪荽、大菜等七樣菜(湊齊七樣就行)。[6]蕉嶺縣,白菜、豆腐、菖等。廣東陸豐縣的客家人在人日這天,吃「七樣菜茶」,即用蒜子、芥蘭菜、荷蘭豆、脈子菜、茴香菜、白菜、薄荷七樣菜混在一起,然後拌以豬肉、香菇等配料炒飯吃,有的則把七樣菜炒後配粥吃。陸豐客家人的人日習俗以八萬鎮最有特色。八萬一帶的客家人用七樣菜茶佐以蝦米、魷魚炒熟,然後用嫩菜、芝麻、薄荷放入瓦缽中,用擂茶棍擂細,衝進沸水使之成為一缽芝麻花生鹹菜。吃時,以七樣菜、炒米花為主,泡上芝麻花生茶。這種茶具有消食、清熱解毒等功效。[7]
江西客家地區正月初七人日習俗。根據朱人祉先生的調查,贛南信豐縣客家人在正月初七日有吃、煮飽羹的習俗。根據當地的傳說,我們陽世的人都是陰間的祖宗送來的。正月初七日是陰間買賣人之日,因此婦女在此日要起早床,趕早煮好飽羹,讓祖宗吃飽了,早點上路,就可以買到聰明能幹、漂亮之人。如果去遲了,只有獃子與殘疾之人。人日這一天飽羹的煮法是: 先用大米煮粥,等粥煮熟後,再放各種腊味、果子、青菜等,樣品與數量均不限,各人所愛。然後放油鹽、辣椒、醬油和蔥等調料,這樣煮出的羹香甜可口。然後用此羹祭祀祖宗,千萬不能超過午時,最後全家方可飽食一頓。[8]寧都客家人在人日這一天,用米、豆、花生、香菜、芋頭、大蒜、生薑煮在一起,稱正月初七日為「羹湯日」。俗謠雲: 「吃了七種羹,各人做零星」。意味著過了正月初七日,就要開始做零星活計了,實際上也是年後的一種開工儀式。
就正如客家地區的俗諺所說,福建省閩西客家地區,正月初七日叫人日節,這一天早上,婦女採集菠菜、芹菜、茴香、蒜、蔥、韭、芥、白菜等七樣菜共煮而食。連城縣客家人,「有吃無吃,聊到二十」 ; 寧化縣客家人,「正月玩過,二月趟過,三月雷公猛雨也要做。」
陳運棟的《客家人》一書對於台灣客家人的人日節習俗有著較詳細的描述: 「初七早上,迷信的婦女採集菠菜、茴香、蒜、蔥、韭菜、白菜等七樣蔬菜共煮而食,就叫`七樣菜』。據說吃了就會得到財利,並且認為吃芹菜可使子女勤奮,吃蔥可使子女聰明,吃蒜可使子女精於計算。正月初七意味著新年的基本結束,告一段落。春節喜慶氣氛日見淡化,來回拜年串門的人也日漸減少。人們還認為初七以後去拜年是不熱情、不懂禮貌、不尊重對方的表現。但人日節過後並不意味著春節的結束,而是農村的過年活動推向高潮,如探親訪友、廟會、請新年飯,各種文藝活動也方興未艾,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之後才開始降溫,但`請客、做客』之風要到正月二十日乃至月底才結束。」[9 ]( P373)
廣東的三大民系中,潮汕人與客家人的人日節習俗相近。正月初七,潮汕人有吃「七樣羹」習俗。這一天,人們以當時出產之蔬菜七種,如菠菜、芥菜(當地叫大菜)、白菜、君達菜(也叫「百合」或「厚合」 )、蘿蔔、茼蒿、芹菜等煮成一鍋,異香誘人。家中人人吃之,以圖吉利。其中「百合」這樣菜平時是用來餵豬的,但這時必不可少,因「百合百合,百事好合」。而廣府人家與客家人的人日節習俗相差較大,廣州人在人日節這一天主要是「游花池」。「人日」游花池也是廣州人春節的一項活動。過去世俗以正月初七為「人的生日」,傳說這一日天氣晴好,主所生之物盛發。南國春早,正月初七前後各種花卉正在盛開,人們舉家出遊,到郊野去「尋春」,或登白雲山、越秀山,或到廣州的花卉基地「花地」去遊覽,品花局,作花詩,別有一番情趣。
客家地區人日節習俗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忌出門,詳見下文有關客家人日習俗的數字禁忌內容,此不贅。
三、客家人日節習俗的文化意義分析
1. 數字禁忌
客家人正月初七日吃「七樣菜」的習俗,是出於對數字「七」的禁忌,這種禁忌明顯地屬於危險之物,不能隨意觸犯的。現代文化人類學認為,不論是在史前社會還是在文明社會,普遍存在著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那就是某些數字除了本身的計算意義之處,還兼有某種非數字的性質,它們在哲學、宗教、神話、巫術、詩歌、習俗等方面作為結構素反覆出現,具有神秘或神聖的蘊涵頑強持久的傳承力量,人類學家稱之為神秘數字或模式數字。[10]「七」就是一個世界性的巫術數字,自古以來,東西方的人們都有這麼一個共同的民俗信仰: 人的一生中周期性的日期是其健康與命運的轉折點。這一信仰是建立在人們對人類生長的規律的破譯和某些神秘認識的基礎上,日積月累,相繼成俗。「七」就是這樣一個決定人類命運的周期性的數字,它往往被稱為「關」、「坎」、「劫」。如西方人認為,人生關口多與「七」有關: 人體每七年改變一次特性,因此其生命就由「七年周期」構成,故每隔七年便是一個關口(包括「七」的倍數的奇數年如7、21、35、49等)。[11]「七」 也是中國民間生命迷信的數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在人的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是一個屢屢出現的神秘數字。除「七」外,還有「二十」及其倍數。早在漢代,人們就用「七」概括女性周期規律,「女七月生齒,七歲毀牙(換牙),二七十四陰道通,七七四十九陰道絕。」[12]在古代神話中,女媧「一日七十化」( 「七十」是「七」 之十倍數的擴展)。中國民間傳說有「五男二女」 之說,是「七子團圓」 的換言,體現了人們「多子多福」 的觀念,民間素有「三魂七竅」 之說。可見,人日之「七」, 並非巧合,注重「七」 的生命巫術意味並將其神秘化是這一切的文化心理基礎。客家人對數字「七」很禁忌,除了因七樣菜的諧音象徵表示人們祈願聰明勤勞、幸福長久之外,還隱含著客家人對數字「七」的禁忌。因為在客家話中,「七七八八」就是麻煩的意思。客家人的喪葬習俗中有「走七」、「四七」、「七七」、「做七」 禁忌之俗,也反映了客家人對於「七」 這個數字的忌諱。「走七」 俗稱「撞七」, 報喪後第28天(俗稱「四七」 ) 忌逢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撞七」 的當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鄰居都要清早離家出外避煞,午後才能回來,俗謂「撞三沒撞四,撞得生人沒點氣」。「七七」 (即報喪後49天) 內禁孝子孝孫理髮; 忌碗筷疊放以防喪事層出不窮。「四七」俗稱「妹子七」,有孝女備物祭奠的風俗。「做七」是指從死者去世那一天算起,每七日,孝子孝孫即須穿著孝服拜靈,又稱「篩七」。以「三七」、「五七」、「圓七」 (即七七) 為大七,一般中上家庭,常備果品延僧誦經,儀式如同臨喪「做齋」。此外,凡逢農曆七、八之日,鄉間不相親,有「七不出行,八不回家」的規矩,如客家歌謠所唱「初一就系初一頭,初二還系新年頭。初三就系窮鬼日,初四就系妹家日(回娘家)。初五又話出年卦,初六又喊男女男一日。七不去,八不歸,九九十十看找獅。十一十二龍燈到,索性月半正月來歸。」[13] ( P486)
客家地區的人日節吃「七樣菜」等習俗,實際上體現了用一種儀式性的辦法來祈示平安幸福。李亦園先生《人類的視野》一書中關於巴西亞馬遜流域印第安土著的「產翁」風俗,就是一個運用文化人類學中的「生命關口」觀點去解釋奇風異俗的精彩個例。當地人認為,「初為人父」是一個特別難過的關口,而「產翁」風俗讓為人父者坐月子,使他有一段空白時間不與外界往來,好讓別人承認他的新角色。同時,坐月子這段時間也具有「分界」的意義,顯示前後兩個階段的不同。[14](P98- 100)客家人日節習俗有沒有南美印第安土著「產翁」風俗所深含的順利渡過「生命關口」的意義,目前還很難下定論。但聯想到在正月初七日,圍繞著這個「人的誕生日」,而吃七樣富有含義的菜肴,特別是它又與神秘數字「七」緊密相關,這不能不引人深思。
2. 諧音象徵
從嚴格意義上說,諧音象徵是隱喻象徵中的一種,它是一種運用得多、廣泛流行的一種象徵方式。所謂諧音象徵是根據諧聲、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實現意義的轉換、傳遞和擴張,使兩個本來毫不相關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繫,成為文化創造與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客家地區的習俗活動特別是歲時風俗中,有許多諧音象徵,正月初七日吃七樣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例如,七樣菜中的芹菜與「勤」字諧音,比喻「勤勞、勤快」; 大蒜與「算」諧音,比喻「精打細算、會划算」 ; 蔥與「聰」諸音,比喻「聰明、能幹」 ;韭菜與「久」諧音,比喻「長長久久」 ; 芥菜在客家話中,與計劃的「計」字相近,故比喻「有計謀」 ; 此外還有蕪荽,與「圓」音近,故比喻「團團圓圓」 ; 魚與「余」諧音,故比喻「年年有餘」。在客家地區,正月初七日吃的「七樣菜」雖然其品種略有不同,但意思都是以其諧音比喻吉利、平安、祈願幸福安康。[15]
3. 客家婦女勤勞自律精神
客家地區人日節吃七樣菜還突出反映了客家婦女勤勞、刻苦和勇於自我約束、節律的優秀品質。由於客家人大多居住山區,田園稀少,土地貧瘠,謀生不易,因此男人們多數遠走他鄉,外出營生。於是種田、家務事、教育小孩等均落在客家婦女肩上,形成「男外出,女留家」的家庭模式。所以客家婦女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罕見的勤勞、刻苦儉樸。客家婦女的這種形象屢見於文獻典籍,如光緒《嘉應州志·禮俗卷》記載:「州俗土瘠民貧,山多田少,男子謀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婦人。故鄉村婦女,耕田、采樵、織麻、縫紉、中饋之事,無不為之,契之於古,蓋女工男工皆兼之矣。」《清稗類鈔· 風俗類》描述大埔婦女之勤儉情形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奉儉約,絕無怠惰驕奢之性,於勤儉二字,當之無愧。至其職業,則以終日跣足,故田園種植,耕作者十居之七八。即以種稻言之,除犁田、插秧和用男子外,凡下種、耘田、施肥、收穫等事,多用女子。」久而久之,在客家地區形成以是否勤勞能幹衡量一個客家女性的首要標準的風氣。客家民間歌謠《客家好姑娘》,以地道的客家方言很生動而又具體地反映了這一習俗。
「勤儉姑娘,雞啼起床。梳頭洗面,先煮茶湯,灶頭鍋尾,抹得光亮。煮好早飯,剛剛天光。洒水掃地,擔水滿缸。未食早飯,先洗衣裳。上山打柴,急急忙忙。養豬種菜,熬汁煮漿。紡紗織布,不離間房。針頭線尾,收拾櫃箱。唔講事非,唔亂綱常。愛子愛女,如肝似腸。礱谷做米,無殼無糠。人客來到,細聲商量。歡歡喜喜,樂道貌岸然家常。雞春鴨卵,豆腐酸姜。有米有薯,計劃用糧。粗茶淡飯,老實衣裳。越有越省,唔貪排場。米房有米,甘耐用風霜。撿柴去賣,唔蓄私囊。唔偷唔竊,辛苦自當。不怨丈夫,唔怪爹娘。人人讚賞,客家姑娘。」
在客家地區,懶惰的婦女則要被人譏笑為「懶屍女麻」。客家民間歌謠《懶屍婦道》,以形象而又辛辣的語言諷刺了懶惰貪讒的女人,
「懶屍婦道,講起好笑。半晝起床,喊三四到。日高半天,冷鍋死灶。水也不挑,地也懶掃。發披髻禿,過家去男女男。講三道四,呵呵大笑。田又不耕,又偷谷糶。家務不管,養豬成貓。上墟出入,一日三到。煎堆扎粽,樣樣都好。無錢來買,偷米去教(換)。老公打哩,開聲大叫(哭)。去投外家,目汁(眼淚) 像尿。外家伯叔,又罵又教。爺罵無用,娘罵不肖。歸不敢歸,男女男不敢男女男。送回男家,人人恥笑。假話投塘,瓜棚下男女男。當年娶她,用銀用轎。早知如此,貼錢不要。」
這些長期流傳下來的客家民間歌謠,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客家人們喜怒哀樂、愛憎好惡等思想感情,也是客家人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的真切的體現。
客家人的傳統春節,從臘月二十五日開始,稱為「入年架(嫁)」,意即新年的開始,一直到大年正月初五,稱為「出年架(嫁)」歷時十餘天。在這段時間裡,客家婦女忙裡忙外,特別是在正月初三、四,客家婦女要「轉妹家」 (回娘家),客家婦女為了在正月初七這天一大早弄好七樣菜,於是常常提醒自己不能在娘家久留。「轉妹家,害自家,鍋蓋上塵菜打花」,這是常掛在客家婦女口頭的順口溜。不然,正月初七八日節這天,誰家沒有準備七樣菜,誰家的婦女就會被人指著脊背譏笑為「懶屍女麻,菜園裡摘不出七樣菜」。因此,正月初七日的「七樣菜」實際上即是對客家婦女勤勞、刻苦精神的認可,同時又是對她們的一種社會氛圍的無形的約束和自律。
人日節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民間便有此俗了。但此俗在中國不少地方逐漸被淡忘乃至遺棄,而客家人卻世代沿襲下來,一直至今,並藉以寄寓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激勵奮發進取。現在不少客家地區,特別是在客家農村,人日節依然是人們祈求幸福平安、順心如意的一個重要的節日,仍然流行著由客家婦女負責採摘、煮炒七樣菜,全家共食的人日節傳統習俗。如今在客家人本營的廣東省梅州市城區,每年正月初七一大早有菜農在市場上售賣一把把由七種不同青菜組成的「七樣菜」。因此,研究人日節習俗及其內在的意義內涵,有利於了解過去客家人的生產生活風俗以及心理心態,進而豐富對客家文化特別是客家民俗的認識和理解。
[參考文獻]
[1 ] 謝昌一. 年畫《老鼠迎親》的情趣[ A] . 葉又新. 山東民間剪紙中的《老鼠迎親》[A ] . 中國民間美術研究[M ] , 貴陽:貴州美術出版社, 1987.
[2 ] 辭源[ S ] .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5.
[3 ] 中華民族風俗辭典[S ] .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88.
[4 ] 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 中南卷(下) [M ] . 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1.
[5 ] 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彙編: 華東卷(下) [M ] .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5.
[6 ]文衍源. 豐順建橋鎮建橋圍的宗族與民俗[ A] . 房學嘉. 梅州河源地區的村落文化[M ] .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1997.
[7 ] 彭玉楨, 鍾文管. 陸豐客家民俗調查[ A] . 99』 嘉應大學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 C] . 梅州: 1999.
[8 ] 朱人祉. 信豐客家歲時節日與信仰習俗[ A] . 載羅勇, 林曉平. 贛南廟會與民俗[M ] .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1999.
[9 ] 陳運棟. 客家人[M ] . 台北: 台灣聯亞出版社, 1983.
[ 10] 許龍. 古代神秘數字觀念與《詩品》品評結構模式[ J] .嘉應大學學報,2000, ( 1) .
[ 11 ]基思· 托馬斯著, 芮傳明譯. 巫術的興衰[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2 ] 史記· 孔子世家[M ] .
[ 13] 劉佐泉. 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M ] . 鄭州: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1.
[ 14 ]李亦園, 人類的視野[M ] . 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
[ 15 ] 周建新. 客家民俗的象徵意義分析[ J] . 嘉應大學學報,2000, ( 1) .
作者簡介:周建新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