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熱衷相親, 高富帥已經過氣了!
如果你以為現在女孩子找對象的最高標準還是「高富帥」,那就out了!現在情況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高富帥」已經是個很low的辭彙,取而代之的,是「高趣帥」。
「讓姐為了一點錢而忍受一無趣的醜男?!」
「去他大爺的!」
沒錯,現在一線都市女性擇偶的首要標準是——「帥」、「有內涵」。
不論從媒體環境還是女性自身,在擇偶方面女人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很少有姑娘會把自己的命運栓到一個男人身上,她們渴望更注重感情中的愉悅感,至於生活層面的滿足,反倒願意靠兩個人的共同努力。這也是最近工作里跟不少姑娘聊到類似話題時,她們總跟我說:「蘇姐,教教我們相親時怎麼識別靠譜男吧。」
「相親?你們90後也熱愛相親這回事兒嗎?」
不少姑娘小伙兒嘴上是反感相親的,「太土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加入在周末相親大軍的隊伍里,甚至業餘時間的主要消遣就是相親,一姐們兒,北大女碩士,身材高挑,模樣不差,法語歌兒唱得正宗原味兒,一寒假總共二十多天,相了將近三十場。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中國式相親》,裡面也基本上清一色的90後青年才俊,為何標榜個性、彰顯叛逆的90後尋找婚姻的首要方式仍是相親呢?
一直有媒體在採訪時問起我這個問題。
進入全面信息時代後,網路增加了交往便利,一個社交軟體分分鐘幫你找到匹配的人,但隨之而來的是交往上的不確定性,相貌、品質、性格、實際條件……網路有時候很像一高級化妝師,每一個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塗脂抹粉。別看每個人手機上都有各種交友app,要真說到自己的另一半是那上面找來的,準保周圍一片擔憂聲「靠譜嗎?」
90後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擇偶的主力軍陣營,有趣的是,與當年媒體大肆炒作「80後是垮掉的一代」不同,第一批進入社會的90後身上,卻表現出難得的務實。最近關注了一則職場調查:90後平均的跳槽頻率是0.91次/年,也就是說平均每1.09年換一次工作。請注意,對於一個二十齣頭剛出校門的年輕人,這絕對不算一個過高的頻率。在一線城市的被訪者中,有87%的受訪90後的期望薪資在6000元以內,想想現在的物價房價,也不算離譜的奢望。與此同時,成長環境相對優渥的90後,對於一份工作更看重是發展前景,其次才是薪金,讓人驚訝的是,舒適的工作環境,竟然受到的關注最少。
70後已經成為了各行業的領軍者,80後也成為了職場中堅力量,90後其實面臨的生存環境並不太好,一切機會都是額定數量的,能者依然活躍著,埋頭工作、踏實生活、以待時機,是90後們的最佳選擇。可以這麼說,剛剛進入社會不久的一批又一批90後們,正以我們始料未及的務實態度生活著,換言之,他們比我們想像得更老練。
於是就不難理解為何「相親」依舊是他們最願意選擇的婚姻途徑,保險係數高啊。要知道一個始終有生存危機感的人,會更渴望情感上的安全感,尤其是婚姻。也就難怪,90後雖然嘴上調侃時不離「約炮」「撩妹」「搖一搖」之語,但真說到要發展一段長期穩定的感情,相親依舊是首選。
說到這兒,就不能不提到「父母」的話題了。《中國式相親》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爭議不斷,皆是因為金星一句「帶爸媽,更放心」,不少人因此反感「媽寶男,媽寶妹,父母在旁指手畫腳的婚姻不能要!」
不過十期節目看下來,倒覺得帶著爸媽來相親,效果也並不差,尤其在第十期里的李龍飛,一出場就引得全場父母和女兒們狂贊不已,最後他因為那位開朗的潮爸,而選擇了劉明月。其實這是很多婚姻中一個秘而不宣的潛規則:你會因為對方的父母,而對她/他的愛加分。也會因為對方的父母,放棄與一個人結婚念頭。
說白了,婚姻是一種家庭層面的再組合,所謂「我愛你,與任何人無關」,不過是句客套話,真信你就傻了!我們在婚姻中,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伴侶,更是一種生活的可能性,於是,父母是子女最清晰的一種可能性模板。在你們交往過程中,父母的表現,幾乎可以影響到你們戀愛的命運走向。
老人的智慧往往被年輕人低估,就《中國式相親》十期節目來看,有些爸媽能以身示範的給你些好經驗。
要麼做甩手掌柜。如果覺得自己修養有限,就儘可能地遠離子女的婚戀大事,可以關注、少做評論。要麼做朋友玩伴,如果身為老爸老媽覺得自己在追趕潮流的路上還算是有力氣,不妨跟孩子們玩兒到一起,絕對可以增加粘性,前提是別太頻繁,你要天天跟兒女打成一片,真要到了小兩口發生爭執需要你拿出威嚴來做決斷的時候,人家就不拿你的話當回事兒了。
一檔節目縱然不能涵蓋世間所有的情感,但展現的家庭百態卻有模有樣。我其實是把《中國式相親》當成是一檔家庭教育類節目來看的,因為你看,那裡面每一個男孩女孩身上,都流淌著他們父母來時的路。你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生。這話,我一直深信不疑。
推薦閱讀:
※婚內出軌,拋棄糟糠娶90後,結果反被綠,王迅的故事山路十八彎
※怎麼看90後姑娘新婚後火速立遺囑,百萬房產歸父母?
※管理90後員工:溝通先於管理
※我是一個讀紅樓夢的90後
※洪金寶90後漂亮新女友-後記-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