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及其社會歷史作用 【文化散論】
06-09
人性及其社會歷史作用 前言 改革開放的成果,不僅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也表現人性方面。當前提出的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就包括人性的回歸。 人性是個古老的有關人的話題,古今中外談論者眾。問題的關健是,這個問題同國家的統治和社會的管理緊密聯繫在一起。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它的組成員人的所作所為。其最終目標,不外有二:一是維持自身的生存;一是延續後代。其中包括發展與進步。生存不僅是活著,還有享受(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和發展(理想的實現)。繁衍不僅是生育撫養子女,還包括優生優育,並為其創造條件,使之超過自己。人的一切所作所為最終的目的就是如此。人類社會發達的標誌是物質財富增加,文化繁榮,人丁興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的。由此可見,人的一切所作所為,也就是人性的種種表現。 對人性的認識和解釋,不僅取決於研究者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因為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人們的認識和解釋是不同的;還取決於研究者的立場和目的。在我國,長期以來將人性與階級性等同起來,這是由於社會主義革命鬥爭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後,提出了科學的發展觀,,以人為本,和諧社會,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為此有必要對人性重新認識, 運用馬恩著作中提出的有關人性的論述和需要理論作科學的分析,為建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作理論上的論證。此外,在研究的方法論上,存在著混亂現象,將不同學科和不同角度的考察和分析混攪在一起,並用於解釋和解決社會問題,這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的。.因此也有必要從方法論上作些分析,以使問題清晰可辨。一。什麼是人性 1。人性的多種解釋人性,也稱人的本性,人的本質。用於學術領域,也用於日常生活中,含義是不同的。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人性,一般是指人的思想與行為符合社會的規範,特別是符合社會所公認的為人所應有的道德品質。比如說,說某人.無人性,不是人,不是說他不是人,而是說他的思想或行為不符合社會規定的倫理道德準則。在學術領域則複雜得多。在傳統文化中,有兩種含義。1)指人的本能。如: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戰國時告子提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荀子也認為「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2)從社會倫理角度,進行分析評價。孔子提出性相近。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人為)也"。即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人性本無所謂善惡,一切由環境決定。西方文藝復興後的歐洲學者,大都從人的本質存在、天然權利等角度,把人性看作感性慾望、理性、自由、平等、博愛等等。 文藝評論所經常提到的「人性」。一般指作為人所固有的不受時代和政治影響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是同階級性相對立的一種提法。馬恩著作中 ,人性通常指人的基本屬性,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這些特徵就是人的本質。這種本質表現在人的方方面面,在任何時代,任何情況下,任何人都是共同的。馬克思,恩格斯主要用人的需要理論來解釋人的本性。 2..人性的性質 人性,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沒有抽象的人性,只有具體的人性。另一種意見認為,人性是抽象的。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考察人性的,前者是從日常生活角度,人都是具體的人,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人性,當然也是具體的。毛澤東說 :「有沒有人性這種東西?當然有的。但是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就是只有帶著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麼超階級的人性。」.從哲學,語言學角度,人性作為一個概念,當然是抽象的,是從各色各樣的具體的人中抽象出來的,是對人類共同性的一種科學抽象,以區別於其他動物 。如毛澤東說:「人,這個概念已經舍掉了許多東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區別,大人、小孩子的區別,中國人、外國人的區別,革命的人和反革命的人的區別,只剩下了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點。」 二、人性的具體內容 按照馬恩著作中對人性的解釋,人性是人的基本屬性,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徵。這些特徵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需要和為滿足需要而進行的活動;.二是人們為滿足需要而進行的活動中彼此之間的關係,即社會關係。社會關係也表現了人的本性。(一)人的需要表現人的本性 社會生活中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基於人的本性。馬克思指出, 「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的一切現象都是建基於人的本性「 。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需要就是人的本性。馬克思說,「在現實世界中,各人有許多需要」,「他們的需要即它們的本性「。需要在這裡指的是什麼呢?需要是人的一種機制,表現為人的慾望和要求,這種慾望和要求是人從事生活活動的動機,人之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社會中的一切現象,過程和事件都是為了滿足需要而進行的活動和活動的結果。人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應有的滿足,人和社會便不能存在和發展。馬克思說:「任何人如果不同時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和為了這種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麼也不能做。」 可見,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人類的歷史就是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進行活動的歷史。通過人的需要就可以解釋人的行為和社會現象產生的緣由 。應指出的是,人的種種需要都是通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表現出來的。兩者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比如說,人維持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是飲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表現是饑渴.。再比如說,男女結合的生殖,性慾是其生理和心理要求的表現。父母生育和撫養子女,其心理要求表現為父母對子女愛護的親情關係。由於這類心理和生理的要求,才使人自覺不自覺地進行相應的活動,即食飲,性交,撫育,以滿足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人的需要有哪些?在社會生活中,人都有那些需要呢?一般分兩大類,一類是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文化需要)。第二類是為滿足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而進行的活動。細分之如下: 物質需要:飲食,衣著,住宅,用具。精神需要:歸屬,安全,愛情,親情,友情,審美,理解,自我表現,自我實現。。。 .活動的需要;智力活動,交往,勞動,.社會政治活動,文化體育活動。。。這些表現人的本質的需要,同一般動物的需要有本質的區別,可概括為如下方面:.來源不同動物的需要來自動物的本能,通過來自本能的活動來滿足需要,以維持生命和延續後代。這種本能是遺傳的。當然不排除某些高級動物後天經過訓練形成的某些需要,但不能遺傳。人的需要不是先天就有的,不是遺傳的,是後天在社會中習得的,是社會化的結果。當然某些需要如吃,喝,睡,性慾,是人的本能,生來就有,在形式上與動物類似,但有本質的不同。如吃,吃什麼,怎麼吃,有嚴格的社會規定性。馬克思說;「用刀叉吃熟肉來解除飢餓不同於用手,指甲和牙齒啃生肉來解除的飢餓「。 2。複雜性的程度不同 動物的需要很簡單,只限於同維持肉體生命和延續後代有直接關係的範圍,永遠也沒有超出這個範圍。人的需要有無限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有自然需要,還有社會需要,除物質需要外,還有精神需要,活動的需要。任何動物都不能與之相比。馬克思說:「人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別於其他一切動物。」,動物的需要的簡單性還表現在,同一種類的各個動物之間在需要上沒有什麼區別。人則不同,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系統,從而形成社會中的各種各樣的人。3。滿足過程不同 動物的需要的對象直接來自自然界,是自然界現成的東西。因此,動物獲得生活資料的活動不是真正意義的生產勞動。人則不同,人獲取生活資料的活動是真正意義的生產勞動的過程,需要的對象不是自然界現成的東西,而是經過人的勞動加工與創造,是真正意義的生產勞動的產品。馬克思對動物的『生產』同人的生產的區別作了明確的說明 ;;"誠然,動物也生產,它也為自己營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螞蟻等。但動物只生產它自己或它的幼崽所直接需要的東西;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進行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時也進行生產,並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他的肉體相聯繫,而人則自由地對待自己的產品。』由於動物直接利用自然界現成的東西,不是生產和創造需要的東西,沒有對生產工具的需要。只是依靠自己的身體獲得需要的對象。而人不同,不是簡單地利用自己的身體,而是創造和使用工具以延長和補充自己的身體。這對人有重要意義,使人成為「製造工具的動物」,從本質上與動物區別開來。4。與自然界和社會的關係不同 動物的需要直接來自自然界,完全為自然界所制約,動物的生存與延續完全取決於自然界所提供的資料,如果不適應自然環境,其本身就不能存在。當然動物也會適應自然環境的變遷,但是一個長期,緩慢,漸變的過程,而是以自身的結構來適應變化了的自然環境。人的需要雖然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發展的早期階段,像衣食住行等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但人並不完全依賴於自然界,而是改造自然界。是人通過勞動生產,創造自然界沒有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動物沒有像人這樣的社會,也就是說未受社會的影響,人的需要受社會所制約,社會對人的需要有決定性影響,其種類,對象,手段和滿足程度等,都同社會有直接的聯繫。取決於社會的發展水平。社會的變遷,是需要發展變化的直接原因。5。滿足的方式不同整個動物界,沒有像人類社會這樣的社會分工,動物與動物之間沒有分工,而是各自滿足自己的需要,馬克思說:『不可能想像,大象為老虎生產,或者一些動物為另一些動物生產的情況。例如,一窩蜂實質上只是一隻蜜蜂,他們都生產同一種東西「。有的群居動物,如螞蟻,蜜蜂等,雖然有簡單的分工,但不能與人類社會相比。人類社會有廣泛的社會分工,在分工與合作過程中,相互滿足需要。馬克思說:『一個人的需要可以用另一個人的產品來滿足。""反過來也一樣,一個人能生產出另一個人所需要的物品,每一個人在另一個人面前作為這另一個人所需要的客體的所有者而出現「。 6。變化過程不同動物的需要是相當穩定的,成千上萬代可以沒有顯著的變化,更談不到發展。動物種類的形成,是千百萬年的演變過程。人的需要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速度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現代社會。馬克思說:「人的需要的產生和發展,也像它們的滿足一樣,本身是一個歷史過程,這一過程在羊和狗哪裡是沒有的。」 (二)人的社會關係表現人的本性人為了滿足這些種類繁多的需要和為了滿足這些需要進行的活動,都是在統一的社會生活活動中進行的。因此,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聯繫,結成一定的關係,被稱作社會關係。社會關係從性質講,也是屬於人的本性之列。人的社會關係表現了人的本質,馬克思講;「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1.社會關係的種類社會關係的類別有多種劃分 1)從來源講,分三種1/按照人的組合,有兩種;社會分層和社會群體,社會分層,是社會成員的橫向劃分,按照如性別,年齡,階級,職業,社會地位等。群體指人的各種組合,如夫妻,家庭,家族,政黨,國家等。2/按照人與人之間的具體的關係,又稱作人際關係。如;血緣關係、姻緣關係、情緣關係、地緣關係、時緣關係、業緣關係等。 應指出,人際關係中包括了群體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群體的性質決定了人際關係的性質。如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是姻緣關係和血緣關係。.3/按照關係的性質分兩種人們在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彼此之間的關係,總的講,是相互需要的關係.。表現為二:一是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必須滿足他人的需要,用滿足他人需要的代價來滿自己的需要。二是個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剝奪他人的需要。由此,按照關係的性質分兩大類,一是互助合作,一是爭奪和競爭。如家庭中的關係是互助合作的關係,敵我之間當然是爭奪關係,運動場上的參賽者之間是競爭關係。 互助合作在社會發展中起重要作用,人們之間互助合作,協調一致才能使共同的社會生活活動正常進行。可以說,互助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互助合作的廣泛發展,會使對立衝突緩和或者減少,社會力量不會因對立衝突而分散和相互抵消。社會中的合力的增加,將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 對立衝突是同互助合作相對立的社會關係,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為了滿足各自的需要,而互相爭奪。對立衝突,從這個意義上講,就是在滿足需要上的對立衝突。馬克思從宏觀上揭示了對立衝突產生的根源和歷史的必然性。馬克思說:「人們每次都不是在他們關於人的理想所決定的和所容許的範圍內,而是在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的和所容許的範圍內取得自由的。但是作為過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礎是有限的生產力;受這種生產力所制約的、不能滿整個社會的生產,使得人們發展只能具有這樣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數)得到了發展的壟斷權;而另一些人(多數)經常地為滿足最迫切的需要而進行鬥爭 ,因而暫時(即在新的革命的生產力產生以前)失去了任何發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見,到現在為止,社會一直是在對立的範圍內發展的。」馬克思明確指出了,對立衝突是由需要引起的,是人們對需要的爭奪。 這種對立和衝突在社會中的作用是同互助合作相等同的,用於調整人們在社會生活活動中產生的矛盾,激發人們的社會勞動的積極性,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如爭強好勝,表現自己,等等。三、人性的分類在社會科學中,常見的是兩種分類,一是倫理道德分類,二是階級分類。1。人性的倫理道德分類上述人和社會的種種需要,是普遍性的,表現了人的本質。.但是需要的具體目標和達到目標所採取的手段,是可以不同的,社會將它們分成對立的兩類:符合社會規範的和不符合社會規範的。前者叫善性,通常也稱人性。後者是惡性,還被形象地稱之為獸性。可見,人性的性善還是性惡,是人的主觀評價。因此,判定的標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是不同的。 無論是在人的行為,還是在社會關係中,各種需要的具體內容和採用的手段多種多樣,表現出來的人的本性自然也是多種多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 有極為豐富的道德規範。如符合人性的有: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正義、良心、 寬容、和諧、 民本、真善美、惻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不符合人性的如: 表裡不一、無情無義、卸磨殺驢、心狠手辣、惟利是圖、寡廉鮮恥、衣冠禽獸.男盜女娼等。 應補充說明,將惡性稱作獸性,不是指野獸的屬性。實際上野獸的本性,並不是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壞。撲食動物撲食其它類的動物,被稱作殘暴。這是動物的本能,是朴食動物的本性。人與之相比,人的本性中的殘暴,遠遠超出撲食動物。比如說,人不僅殺吃其他動物,還自殺同類。 人的惡性,從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來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具體的目標,一是達到具體目標所採用的手段。比如說,吃喝是維持人的生存的物質需要中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從吃喝的對象和滿足吃喝的手段來講,吃食品,喝飲料是正常的人性的表現。如果殺人,喝人血吃人肉,是惡性。性慾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如果是強迫的,則是獸性。人的種種需要和為滿足需要的活動,都可以表現出人的這兩種人性。也就是說,社會中無論是善的行為,還是惡的行為都是由於人的需要引起的。具體的需要的目標,為滿足需要而進行的活動,活動的結果,三者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如,需要是合理的,採取的手段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結果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在社會生活中,同一社會現象,可以是由一種或多種需要引發的,採用的手段及其性質自然也可以是多樣的,所引起的社會後果也是多樣的。對此,我們作些說明。同一種需要,出發點可以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自我實現的兩種形式,他們說:「共產主義者既不拿利己主義來反對自我犧牲,也不拿自我犧牲來反對利己主義」,「無論利己主義還是自我犧牲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必要形式。」 這就是說,人的最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出發點可以是利己的,也可以是利他的。 同一種需要,可以有諸多的手段和目標。以人的精神需要自我表現為例。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指出:「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它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能動地表現他們自己的「。簡單地說,人通過各種手段來表現自己,表現自己的所能表現的一切。這是人的本性。社會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都是這種需要的表現,或者是為滿足這種需要引出的結果。大的方面講, 如歷史上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戰爭,有的是由於帝王好大喜功,表現自己的威力引起的。小的方面講,幼兒在客人面前打滾放潑,目的是表現自己的存在。小學生,甚至中學生欺負他人,甚至打群架,用以表現自己的強悍。社會生活中有很多的活動是為人的自我表現提供機會,鼓勵人們追求符合人性要求的自我表現。如各種競賽,表演等。.同一類社會現象可以是多種需要引起的。比如說, 成幫結夥,拉幫結派,是由於人的安全需要和交往需要,以及的自我表現引起的。 打人,罵人,欺負人是生活中常事。除了是自我表現以外,還可以是一種精神享受,有時是為了情緒的發泄。關於罵人這種人的精神需要,學者們研究得不多。在現代的社會生活中,在用語上,常見的是將人比作動物,如畜牲,狗,狼,狐,兔等。將人比作器物 ,如飯囊、酒桶、肉袋、壞蛋。混蛋。另一類是用人的生殖器和性交來罵人。這很使人難以理解.人類賴以繁衍的最為神聖的器官和行為,卻成為卑下之舉。有可能是由於對優生優育的自然要求,控制人們亂交。使人誤解為下流羞恥之事,產生厭惡感,以維護社會正常的倫理秩序。.. 對惡性的緣由,性質和作用的分析 人性的善與惡是人的主觀劃分,那麼人為什麼還作惡事呢?有關惡性產生的原因,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人類社會所固有的,是人的本性;一種認為是私有制和階級造成的。 我們的哲學和政治學教科書主張的是私有制和由於私有制引起的階級對立造成的。如果取消了私有制,沒有了階級,惡性也就沒有了。. 如果把人的需要和社會關係看作是人的本性,善性和惡性是人的主觀劃分,那麼無論是善性還是惡性,都是人的本質屬性。 我們通過對惡性的性質特徵的進行分析。主要特徵有:相對性,模糊性,隱蔽性,歷史性。 相對性。同一種現象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性質,如殺人,是人的本性。殺人的目的手段和作用眾多,在個人恩怨關係中是惡性。在戰爭中,對侵略者來說是惡性,對保衛者來說是善性。 用作法律的懲罰手段是善性。如遇災荒,相互屠殺,作為減少人口的手段以度過荒年是善性。 性交在夫妻和情人之間是愛情,稱之為做愛。對強姦犯來說,則是獸性。 模糊性。模糊性指人的善性與惡性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甚至難以區別。如嫖客與妓女做愛,都沒有愛情,是金錢與肉體的交換。但兩廂情願。是獸性還是人性,兩者難以區別。再如古代游牧民族在秋收以後,對農耕民族的財物的劫掠。對游牧民族有利,對農耕民族無利。可是兩種民族的不同是由自然環境造成的,並非個人之所願。作為人,游牧民族有理由有權利獲得農耕民族的農副產品。如果不能通過貿易,則通過戰爭強行獲得,理所當然。 隱蔽性。人的本性中的惡性,在正常的社會控制的環境下,有的不會出現。如盜竊有很多是在無以為生的條下發生的。如果社會一旦失控 ,惡就也會自然出現。如地震後,國家治安機器癱瘓,橫槍亂奪就會發生。因此維持社會治安,是社會的常態,.歷史性。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人性朝著更有利於人類社會進步的方向發展,趨向於文明和人道。遺憾的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趨於文明,有的只是局限於形式,本質上依然存在。 比如說野蠻人世世代代犯下的那些罪惡, 現代文明人仍也在繼續,如屠殺,一顆原子彈瞬間就以消滅20萬人 。, 社會和人對惡性的態度的矛盾性。 一方面反對和限制,制定社會規範.,進行多方面的教化, 還利用宗教勸人為善,如基督教提倡"愛人如己",佛教主張"慈悲為懷"。 另一方面又加以利用, 作社會控制和社會發展的手段.。.如對犯罪者監禁,判刑 ,一直到酷刑,極刑。特別是用作社會革命鬥爭的手段。 如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就是暴力革命,武裝奪取政權。即使在奪取政權以後,社會主義改造也是如此,蘇聯和中國的的社會主義革命,都是如此。由此可見,惡性的活動在社會中起同善性一樣的作用。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地表達了這種思想。他說:「在真正的歷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殺戮、暴力起著重大作用。」(《馬恩選集》2卷2790頁 ) 2。人性的階級分類長期以來,存在有兩種相互對立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人性作為區別於動物的特性,對所有的人都是共同的,階級性只是社會關係人性的中的一種。另一類觀點認為,人的階級性,就是人的本性,本質。在階級社會裡就是只有帶著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麼超階級的人性。第一種觀點 。人性作為區別於動物的特性,對所有的人都是共同的, 人性中有階級性的成分。人性與階級性是兩個不同的範疇。階級性並非人的唯一特性。 它只是人的社會關係體系中一種類型。 人性概念的外延遠遠大於階級性概念的外延。上述表現人的本性的種種需要,都與階級劃分無關,是屬於任何階級的人的。比如說,在人的社會關係中表現人的本性的互助合作和爭奪競爭,不僅是存在於不同階級之間,也存在於同一階級的內部。何況即使 在階級社會裡,社會關係除階級關係外,還有其它關係,如民族關係、血緣關係、 鄉里關係、師生關係等等。這些關係不是由於人所從屬的階級的不同造成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在階級社會中,人是劃分為階級的。每個階級各有自己階級的本性。人們由於各自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因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各自的利益和要求,各自的心理、思想、習慣、觀點等等。這就形成了人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觀點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因此說,人們的一切思想、言論、行動,一切社會制度,一切學說,都貫串著階級性。貫串著各種不同階級的特殊利益與要求。 這種階級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均摘引自有關歷史文獻):1.各個階級都具有自己的特殊的階級性,表現在各個階級的要求、學說及思想、言論、行動中。如封建階級的特性有:封建割據性、互相兼并性、以及奢惰性、殘暴性、社會制度上的等級性等等。 資產階級的特性是:競爭性、壟斷性、奢侈性、組織上的集中性、機械性等等。農民階級的特性是: 散漫性、保守性、狹隘性、落後性,對於財產的私有觀念,對於封建主的反抗性及政治上的平等要求等等。無產階級的特性:團結性、互助性、組織性、紀律性、進步性,對於財產的公有要求,及對於一切剝削者的反抗性、戰鬥性、堅韌性等等。 2。階級性另一表現是判斷人性的善與惡的標準上。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的善惡觀念就各有不同:剝削者認為善的,被剝削者認為惡,被剝削者認為惡的,剝削者認為善,離開階級關係而來討論人們的性善或性惡,自然鬧不清楚。 各個階級的確都有帶有自己一些傾向性的特性和善與惡的評價標準。但這不是絕對的,如奴隸主階級具有無情的殘暴性,其他階級又何尚沒有。地主階級有貪婪和吝嗇的特性。可農民階級特性之一是努力奮鬥當地主。資產階級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博愛的特性,無產階級也有,如此等等。而且,即使在相對立的階級之間,他們的階級性也不是絕對相對立的。比如說,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大對立的階級,但不能說,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在階級性上,處處都是相對立的。比如說,資產階級是自私、貪婪、虛偽、個人主義 ,而無產階級則是無私、奉獻、真誠、集體主義 。 這種對應的關係是不存在的。把人的本性的具體內容全部按照階級進行劃分,是不符合社會生活實際的。 因為任何階級都是處於統一的社會生活之中。由統一的社會規範來協調社會生活。如果沒有共同的善惡觀,沒有共同的法律,道德標準,社會怎能運轉和管理。 人性即階級性觀點的出發點和作用 應指出的是,人性是客觀存在的,但對人性的解釋則取決於政治目的需要 。近幾十年的革命鬥爭中提出,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具有決定意義,每個人的思想和是行為都是由他的階級性決定的。 於是人的階級屬性非常重要,講究庭出身,個人成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先是階級關係。 這一切都是由於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決定的,是革命鬥爭的需要。無產階級革命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和以後的共產主義社會。其中的關鍵是,消滅千百年來通行的各種形式的私有制,建立統一的,取消個人一切財產的公有制的經濟制度,及相應的政治制度。為達到此目的,首先是武裝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只有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才能逐步實現。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不僅是同有產階級的鬥爭,而是更為廣范的全社會的徹底的大變革,涉及到社會的每一個人。說白了,每一個人都是革命的對象。有的是政治上的,有的是經濟上的,有的是觀念上的,有的是思想上的,有的是感情上的,有的是生活習慣上的。。。。。。因此革命的每走一步,都會遇到幾乎是來自全社會的阻礙,甚至是抵制和反抗。具體的講, 建國以後的土地改革,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農村的合作化和公社化, 革命的對象不僅是農村的地主富農和城市的資本家,還包括農村的全體農民,和城鎮的一切個體經營的小生產者。知識分子隸屬於有產階級,與農村的農民和城鎮的大小私有者在社會關係,政治信仰,甚至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不僅是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是融為一體的。特別是在政治思想方面,也自然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對象。相應是有針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學術批判,反右等政治運動。如果沒有這一系列的政治運動。三面紅旗中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在黨內的組織管理方面也是如此。由於認為是處於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汪洋大海的包圍之中,階級鬥爭必然反映到黨內來,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在黨內尋找自己的代理人。這些代理人他們對黨的方針路線表示不滿,不理解,執行不力或者抵制,表現為路線鬥爭和黨內的反黨集團,反黨分子的不斷出現。反右傾 ,四清和文化大革命是集中解決這些問題的政治運動。這一切都是由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決定的,是歷史的必然,無可非議。現在看來,強調「用階級鬥爭的觀點分析一切、觀察一切」,導致階級鬥爭擴大化, 給社會帶來深重的災難。 可喜的是,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證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唯一的正確道路。 小結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中的一切社會現象都是由人的本性所驅動的人的所作所為。人的一切所作所為,總的講是為了人類的生存與延續的需要,對個人講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生存,享受與發展的需要。社會就是在不斷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過程中發展的。因此說,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正是人的需要表現出人與動物的區別。對人性的善與惡的評價是人的主觀評價,因此具有相對性。人性囊括了人做為人的一切特性,人的階級性只是人性在具體情況下的一種表現。人對人性的認識和解釋,不僅取決於社會發展的歷史條件,還取決於論述者的社會觀和具體的目的。將階級性代替階級社會中的人性,是為了論證社會主義暴力革命和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必然性。 改革開放,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這些巨大的變革,使中國徹底改變了面貌,對此引用馬恩著作中的有關論述,做理論上的論證,是必要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讀了才知社會感悟(10)
※如何看待文在寅特赦?
※廣西防城港市城投公司:立「貞節牌坊」給誰看?
※政治倫理與社會公德
※中國美國的兩個判案:於歡殺死辱母者一審無期;韓裔流浪漢捅死人被無罪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