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見聞 25  風格各異的民居信箱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在布里斯班看到的民居信箱,竟然和房子一樣多。只要有民居,門前肯定會有個信箱,不管它是大是小,是新是舊,是木頭的,還是鐵的,是塑料的,還是磚砌的,都會標有醒目的門牌號。當你剛一走近一棟民居前,馬上就會與它迎面相對。仔細端詳這些風格各異的信箱,不難發現,有的做工粗糙,有的製作精細,有的完全外露,有的安裝隱蔽。從這些小小的信箱上也可以看出,民居建築時間的長短,民居主人的性格愛好、藝術修養等等。

沒到澳洲以前絕對沒有想到,小小的信箱竟然是澳洲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這種認識隨著在澳洲生活時間的延長,感覺越來越深刻。

初到小兒子家時,每天都能看到小兒子從信箱中拿回一些廣告彩頁,免費報紙,免費雜誌。我以為信箱的主要用途就是方便商家投放這些東西,可實際上信箱的作用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一天,在整理兒子的書架時,發現有幾封沒有拆封的兒子同學的信,收信地址寫的是兒子的信箱。我很奇怪,同學的信件為什麼要郵到兒子家?兒子跟我解釋:同學租的房子經常更換,通信地址老有變化很不方便。原來,在澳洲,有很多向政府或者移民局提交的各種材料都要看來往信件的原件,看接收信件的地址,以此來證明你是不是長期生活在澳洲,是不是有固定的住所。無論政府、移民局、銀行,還是錄用單位,都把你的通信地址做為審查你的依據之一,同時他們也會根據這個地址來和你聯繫。說起來我都不敢相信,就連百姓的婚姻狀況也要用這個地址來證明,比如,在認可你是否有與配偶有同居的歷史時,就要求你提供你說你同居的時間,他們將用你提供的時間內雙方的通信地址是否一致來分析真假,因為澳洲是認可同居也是婚姻關係的一種表現形式。

信箱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政府的各個相關部門,和居民聯繫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比如,涉及居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政策的通知,告示,治安部門的一些通報材料等等,也可以通過信箱來傳遞。

有一天,類似於我們國內社區治安管理的居民代表,一個當地澳洲人來到兒子家,說他最近要出差,可是警察署有個會議他不能參加了,請我兒子代替他去開會,如果有什麼工作先替他做一下。於是兒子替他去開了會,並且拿回來許多居民怎麼加強和警力聯繫以及治安建設方面的傳單。晚飯後,我們利用散步的時間,把傳單一家一張地塞到我們居住的那條街的民居信箱中。由於各家都是獨立的院落,每棟樓之間都有些距離,整條街一共才80多戶,卻用去了將近半個小時。有了信箱還是方便多了,要是沒有,發送這些資料,挨家挨戶敲門可就更費時間了。

當我知道兒子與政府以及移民局打交道的許多來往材料,除了電子郵件以外,有些是通過門前的那個整天開著門,誰都可以隨便拿走的信箱來完成時,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擔心。我問兒子,那麼多重要的材料要是丟了怎麼辦?他說,在這生活了這麼多年還沒聽誰說丟了郵件的。這一回答,讓我不僅想起在國內與信箱打過交道的一些情節來。

我剛退休的那年,被社區居民投票選舉為業主委員會的副主任。在廣泛徵求居民意見後,準備給每家都安裝一個信箱。於是在有了經費後,我們到郵電局去聯繫投遞、購置、安裝等事宜。聽郵局的人介紹說,居民的信箱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最大的特點是安全性高,從外觀上看,沒有任何縫隙,除了郵遞人員以外任何人是無法往信箱里投遞東西的,連一跟火柴棍都塞不進去。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防止有人搞惡作劇往信箱里塞個恐嚇信或把火種扔進去等不文明事情的發生。

對於這個「第三代信箱」的優點,我當年沒太大的感覺。現在和澳洲的信箱一比較,自然多了幾分感慨。要是國內的信箱也像澳洲這樣,那在信箱上發生的故事就會層出不窮了,每天被塞進的那些厚厚的報紙、廣告、雜誌,沒準會被拾荒者或者什麼人劃拉個乾淨。誰敢保證他們不會順手牽羊,帶走業主重要的信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王澍在洞橋鎮文村所主持設計的農居群落?
傳統民居建築保留在當下城市中,有必要經過翻修後重生與利用嗎?其利與弊何在?
兩百年客家民居傳承良善賢孝家風
瓦的發明和使用對中國建築的影響是什麼?
穿斗檐廊

TAG:風格 | 見聞 | 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