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資料】盤點中國古代的交通工具史(馬)

第二節 車具和馬具的演變

早在原始社會,隨著生產的發展,人們就逐漸認識到可以利用牲畜來拖曳、馱載重物。車輛出現以後,人們又認識到可以利用牲畜來挽車。藉助畜力挽車,可運輸比原先馱載量重十數倍的重物。最早用來挽車的牲畜是馬和牛。馬和車結合的方法叫系駕法,即怎樣使馬拉車的辦法。

中國古代馬車的系駕法隨著車形制的變化,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即軛靷式系駕法、胸帶式系駕法、鞍套式系駕法。相應的使用時間約相當於先秦、漢至宋、元至今三個時期。先秦獨輈車採用的是軛靷式系駕法,在兩服馬頸上加軛,再用一條革帶圍繞馬脖子,繫結兩軛軥之下,將軛固定以防脫落,這條革帶稱「鞅」。軛底下襯以衵,即裹軛的軟墊。軛首縛于衡上以支撐車體。驂馬一般不負軛,偶有負軛者,皆遊離于衡外。二服馬通過兩條靷繩來挽車。「靷,所以引軸也。」(《說文·革部》)兩根靷繩,一端分別繫於兩軛內側的軥上,另一端系在車輿前的一個環上,此環稱為「鋈續」。環後部連接有一根粗繩,繫於軸的中部。此套繩名「靳」。有軛者,靳的前端則分別繫於兩驂內側的軥上。這種以軛駕車,以靷、靳拉曳的系駕法,就稱為「軛靷式系駕法」。

中國古代獨輈車的車輪大,自軛軥至軸的連線接近於水平狀態,以靷傳力曳車,馬的力量能夠集中使用,減少無謂的分力。馬的承力點在肩胛兩側,軛是受力的部件,鞅雖縛圍於馬頸上,但因不傳力,所以不會壓迫馬的氣管,車子進行速度加快時,也不至影響馬的呼吸,從而使馬奔跑自如。同一時期地中海地區的馬車系駕法卻是採用「頸帶式系駕法」,即將馬頸用頸帶直接綁在車衡上,頸帶是馬拉車行進時的主要受力部位,這樣,馬的氣管由於受到頸帶的壓迫,馬跑的愈快,呼吸就愈困難,從而大大影響了馬的力量的正常發揮。

因此,先秦時期,我國不但具有卓越的造車技術,而且還具備合理的系駕方法,因而使我國古獨輈車的性能較同期西方古車為優越。秦漢時期,我國制車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其標誌就是一種新形制的雙轅車出現,它改變了獨輈車必須系駕多馬才能行進的狀況,僅用單馬即可曳車。車形制的變革必然帶來系駕方法的變化,古老的軛靷式系駕法終於被一種新式的系駕法——「胸帶式系駕法」所取代。這種系駕方法就是將原先系一服馬的單靷繩變為雙靷繩,兩靷前端不再繫於軛軥上,而是連接一條繞過馬胸的寬革帶,此革帶稱「當胸」,是曳車時的承力點。而軛這時僅僅起著支撐衡、轅的作用。這種系駕法較之前者既簡便也更科學,它將支點(軛)與曳車時的受力點(當胸)分開,使馬體局部受力相應減輕。胸帶式系駕法是我國古代系駕技術的一大進步,在當時是最為先進的一種系駕方法。這一系駕法在西方出現整整比我國晚了近一千年,即到了公元八世紀才開始應用。而這時,我國古車的系駕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開始向更為新式的系駕法——鞍套式系駕法過渡。在馱鞍出現以前,馬車的系駕方式曾一度效仿牛車的槅,即去掉當胸和靷繩,將衡、軛直接壓在馬鬐甲前部,馬以鬐甲受力拉車。由於馬的鬐甲低於牛的肩峰,所以採用這種方法曳車很勉強。後來又產生一種用軟材料填充起來的肩套,把它套在駕車馬的頸部以增加馬鬐甲部位的高度,使馬曳車時衡軛不再滑脫。至南宋時,則完全去掉了衡、軛等挽具,直接用肩套曳車。與此同時,小鞍也出現,只是還局限於牛車使用。最遲到元初,肩套和小鞍就有機地組合起來,用於駕馬挽車,於是一種新式的系駕法——鞍套式系駕法由此產生。這種無衡軛的系駕法完全免除了木軛給馬造成的頸部磨傷,降低了支點,放平了車轅,從而降低了車的重心,增強了車的穩定性。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馬體最強有力的肩胛部及其兩側,擴大著力面積,增強了馬的挽車能力。這種方法到13世紀已完全固定,以後代代相傳,沿襲至今。系駕馬車的工具分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轡的統稱,挽具則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車的器具。對於一輛快馬輕車來說,鞁具、挽具的齊全,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馬車的鬐挽具除上述鞅、靷等以外,還有束馬頭的勒,控制馬的轡等。為了美觀,馬身上還加有各式各樣的裝飾物。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勒 也稱絡頭,俗稱馬籠頭。一副完整的勒由革制的項帶、額帶、鼻帶、咽帶、頰帶和銜、鑣組成。銜鑣多青銅製(也有銀制的)。銜,俗稱馬嚼子。多呈長體弧曲狀或「S」形,其中央的部分叫鏑。「鏑,銜口中央鐵,大如雞子中黃,所以制馬口也。」(《淮南子·泛論訓》高誘注)鏑的兩端有環,環外系馬韁繩。銜置於馬口中,用以制馭馬的行止。鑣是與馬銜配合使用的馬具,最初用骨、角制,因此也可寫作「」。西周后常用青銅製,呈牛角形,後世則有多種形制。鑣貫於馬銜的兩環中,以防馬銜脫落。先秦時,隨著騎兵的出現,馬車的馬絡頭,也逐漸被移用於騎兵的戰馬上。轡即馬的韁繩,一頭繫於銜環上,一端握在御者手中,御者的意圖通過轡傳達給馬。轡與絡頭、銜、鑣合在一起,統稱「轡頭」。

鞧 也稱後鞧,指套車時絡於服馬臀部的革帶。、游環 是繫於馬腹的一條革帶。帶上常貫有鱗形銅飾。後來其上端系鞍。「游環,在服馬背上,驂馬之外,轡貫之游移前,卻無定處也。」(《釋名·釋車》)一般安在服馬背上帶處,以穿系靷繩。繁纓 一種綴於馬鞅或馬當胸下的纓絡狀裝飾物。按乘者的身份高低。繁纓可分為十二條、九條、七條不等。左纛 裝在右驂馬頭上的飾物。其下有半圓形底座,座上有高約二十厘米的銅桿,桿頂飾有纓絡。《續漢書·輿服志》:「左纛以氂牛尾為之……大如斗。」它是為了便於使四匹馬一起轉彎而設置的部件。以上是漢以前我國古代馬車最基本的鞁具與挽具。

後世多有變化,或增或減,或同為一物而異名,或同為一名而異物。如清代轎車的鞎挽具就極為複雜,有夾板兒鞍子、套包、搭攀、後鞦、套靷、滾肚、嚼子、前靷、韁繩等等。我國古代騎馬的歷史(指中原地區)遠比乘車的歷史要晚。即所謂「駕車在前,乘騎在後」。而單騎的出現則是與戰爭分不開的。在春秋戰國之交,即公元前307年,趙國為對付「三胡」(即東胡、林胡、樓煩),拋棄了傳統的車戰,變服騎射,組建了騎兵部隊,揭開了我國中原地區古代單騎歷史的序幕。歷史上著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行動就是指此。至秦漢,騎兵已成為軍隊的主要兵種之一。以後歷代相沿,軍隊的建制均包括騎兵。到隋唐時,乘騎之風,已自上而下,普及整個社會。不但男子在隆重的場合騎馬,就是貴族婦女出遊時也熱衷於乘騎。

唐代著名畫家張萱,在所畫《虢國夫人游春圖》中,描繪了唐玄宗時顯赫一時的王親虢國夫人和其從監、宮女共八人騎著雄健的驊騮馬出遊踏青的情景。民間騎馬之風,要到唐中期以後才算真正確立。為什麼民間乘騎之俗的形成比騎兵的出現晚這麼久?

究其原因,一是受社會風俗習慣之約束,因騎馬的姿勢很類似當時世俗認為不禮貌的踞坐。二是馬具的不完善造成乘騎難度較大,不經一定的訓練,是難以駕馭住馬的。而我國古代單騎的馬具也和馬車的鞁挽具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一套完備的馬具,是由絡頭、銜、鑣、韁繩、鞍具、鐙、胸帶和鞧帶幾部分所組成。其中絡頭、銜和鑣基本上承襲了馬車的馬轡頭形制,無大變化。其它的馬具則有別於馬車的鞁挽具。現簡介如下:轡 即馬韁繩,繞過馬頸,兩端分別繫於銜兩側環上,呈封閉式半圓狀,騎者握韁以馭馬。鞍具 「馬鞁具也。」(《說文·革部》)鞍具的出現較之轡頭要晚。

一般說來,古人將馬繫上轡頭後,便直接騎裸背馬,而騎光背馬,很難控制馬的動作,而且時間一長人也會感到不適。所以就出現了一種類似褥墊或坐墊的東西,將它放置在馬背上。這種原始的鞍具稱為「鞍墊」,在秦始皇陵二號俑坑裡的戰馬和陝西咸陽楊家灣西漢初年騎兵俑戰馬上均裝備有這種鞍墊。及至西漢晚期,一種凹形馬鞍始出。兩晉南北朝時,馬鞍前後起橋,因兩鞍橋均直立,所以稱之為「兩橋垂直鞍」。隋唐以降,鞍橋的形制又有了新的變化,表現為前鞍橋高而直立,後鞍橋向下傾斜,可稱之為「後橋傾斜鞍」。

這種調整,方便了乘者的上下。鞍具一般為木製,也有用革制的。其上多飾銅泡,鎏金包邊,高級的則鑲嵌珠寶。鞍下墊鞍褥,也稱「韉」,多為毛氈製作,以防磨損馬背。講究的則用皮毛製作。鞍韉下有障泥,是一種設於鞍韉之下垂懸馬腹兩側障塵擋泥用的馬具。備好鞍具的馬,如暫不乘騎,則在鞍上蒙蓋一塊絲綢緞,稱「鞍袱」(也寫作復),以避塵埃。唐代稱之為「帕」,「銀鞍卻覆香羅帕」(杜甫《驄馬行》),即指鞍袱。胸帶和鞧帶 都是固定鞍具的革帶。胸帶也稱攀胸,唐代則稱之為「鉤臆帶」。唐詩中「銀收鉤臆帶,金卸絡頭羈」(白居易詩),即指此帶。鞧帶也可寫作鞦帶,自鞍後繞過馬尾下兜過尻部,再連結在鞍上,以免鞍具前斜。除胸帶和鞧帶以外,腹帶也是固定鞍具的重要革帶,它的產生時代較前兩種要早,商周馬車上已有,稱為「」。自馬鞍底下繞過馬腹,兩端卡扣在馬鞍中部的兩側。這樣,馬鞍和馬韉被從馬的胸、尻、腹三個部位引出的帶子牢牢固定在馬背上,以免向前、向後或向兩側偏斜。這種固定鞍、韉之法,至唐代已成定製,後世均相沿用,無大變化。 馬鐙 可以說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件。它是隨著高橋馬鞍的出現而產生的。在馬無鞍具或只裝置低矮的鞍墊時,騎手們上馬都是一手抓韁,一手按住馬背(或鞍墊),偏身跨腿躍上馬背。西晉時,鞍橋變高,且直立,這樣就使騎者上下馬更為不便。一般如不踏踩墊物,是很難從地上飛躍上馬的。於是一種供騎兵上馬時蹬踏之用的馬鐙出現。1976年甘肅武威南灘一座魏晉墓中,出土一件鐵馬鐙(已殘,形制不詳),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時代為3世紀左右)。(17)另外,長沙西晉永寧二年(302年)墓出土的陶俑坐騎上也有鐙(18),(圖9)呈三角形,只在人上馬的左側前鞍橋處系掛一隻,而右側沒有。垂系馬鐙的革帶很短,只及人腿部的一半長,而且俑的腳並未踩在扣里,所以說,這種馬鐙只是供乘者上下馬時蹬踏之用,上馬後便無用處了,可視為馬鐙的原始形態。但它的出現僅僅提供了上下馬之便,並未解決騎乘時的安穩問題,因馬飛奔時產生的慣性,極易將騎者拋下馬去。所以,古人在這種原始馬鐙的基礎上,又製作出真正的馬鐙。北燕馮素弗墓(馮素弗死於415年)出土的兩個三角形、木芯外裹鎏金銅片的馬鐙即是其代表物。(圖10)(19)從單馬鐙到雙馬鐙,即為我國古代馬鐙產生、發展和成熟的兩個階段。馬鐙的產生和使用,標誌著騎乘用馬具的完備,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軍事上,使騎兵上下馬迅速,人騎在馬上不易墜地,控制戰馬也更自如,使複雜的戰術動作和列陣的訓練變得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使許多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上下馬和駕馭馬,甚至婦女也能穩騎馬上。騎馬者的姿勢也由以往的踞坐式改為挺身直腿。其時所謂「騎士之風」較之「乘車之容」更具風度和瀟洒大方。隋唐以後的馬鐙形制改進得更為實用,其鐙柄變短,鐙體上部呈圓弧形,踏腳處改為微有弧曲的寬平沿,便於乘者蹬踏。 蹄鐵 為了不使馬蹄受傷,漢代曾使用過「革」,就是給馬穿上皮製馬鞋。但因行動不便,不久就被淘汰。唐代以後有「踠促蹄高如踏鐵」(杜甫《驄馬行》)和「鐵馬」的描寫,有人認為此即指蹄鐵。但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只是詩歌中所用的比喻,難以確定。我國普遍採用蹄鐵的時間,大約不會早於元代。(20)而正式文字記載則要到明代。明《增補文獻考·經籍志》說:過去沒有蹄鐵,用編葛護蹄,尹弼商東征建州時,為防凍傷馬蹄,用鐵片製成圓的馬蹄形,分兩股釘在馬蹄上,蹄釘像蓮子形,頭尖尾大,每蹄8個,在冰上行走可防滑,從此以後,「有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具裝是防護戰馬的鐵鎧。漢代即有皮製的「當胸」,三國以後開始出現馬鎧。至南朝時期,「甲騎具裝」的重裝騎兵已成為騎兵部隊的主力。「甲」是指騎士的鎧甲、兜鍪。「具裝」即馬鎧,包括護頭的「面簾」、護頸的「雞頸」、護胸的「當胸」、護體的「馬身甲」、護尻的「搭後」等等,均為鐵制,因此笨重不堪,雖有護體之長但有負重之短,所以,至隋唐時,沉重的具裝便廢而不用,矯捷迅猛的輕騎兵則重新得到發展。我國古代馬具和馬飾的發展,經歷了戰國、秦漢的產生,兩晉南北朝的發展,隋唐以後的完備這三個發展時期。而馬具的日臻完善是促進古代乘騎之習普及的主要原因。自此以後,具有矯健英姿的駿馬、風度翩翩的騎士、富麗華美的馬具,便成為歷代文人墨客、詩仙詞聖書畫和謳歌的對象

推薦閱讀:

中國製造里的工匠精神
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
中國歷史上突然消失的4個人,至今迷霧重重!有3個到了國外
蹭紅毯的靠邊站 在戛納拿過獎的中國人都有誰
中國有北京、南京、東京,為什麼沒有西京?

TAG:中國 | 交通 | 古代 | 工具 | 盤點 | 交通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