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歲寶寶不聽話怎麼辦?(下)
---------------------------------------------------------------
百依百順或武力解決只會使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壞。比較妥當的辦法是當孩子發脾氣時,爺爺奶奶和父母親要齊心協力,步調一致,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遷就,而要乾脆地拒絕他,甚至不要理他,連看也不看他一眼,把他孤立起來,使他不抱任何幻想。 幾次以後,孩子也就不會再用發脾氣來實現自己不合理的願望了。例如孩子在幼兒園門口無緣無故地哭鬧著不肯回去,家長就要"硬著,心腸"送他進園,不要沒完沒了地好言相勸,甚至幾步一回頭,放不下心。即使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也要讓他:先轉變態度,再滿足他的願望。另外,在孩子發脾氣時,一方面要冷處理,不要被他牽著鼻子跑,另一方面要注意觀察他的動態,轉移他的目標,不妨對他說,"你嗓子也啞了,先去喝口水吧"或:是"你臉上這麼臟,先去洗洗乾淨" ,以讓他逐步冷靜下來,當你看到孩子有不愉快的情緒露頭時,絕對不能對他說:"看,你又發脾氣了。"這樣,等於從方面提醒他:你現在可以哭鬧了。 有心的家長還可以採取主動,注意"防患於未然",盡量避免一些促使孩子發脾氣的客觀因素產生,凡事力求事先提醒,講清道理,儘可能不要出現"短兵相接"的局面。
---------------------------------------------------------------
孩子哭,父母滿足孩子,孩子不哭。那麼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我的不到滿足的,我就哭,要是不滿足孩子,他哭的就更厲害。根本的問題孩子出現在父母身上,其實很簡單,合理的滿足,不合理的不滿足。孩子哭了,你沒有管他,做父母的是不是心理很難受,長痛不如短痛。現在對孩子「狠」一點,總比一直苦惱好吧。
---------------------------------------------------------------
肯定是家長您在最初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對孩子的反應就是他一哭你就給他了,讓他發覺這一招很好使,所以才會屢試不爽哦!家長的態度是處理這類問題的關鍵,如果你真心想要為孩子好,就不能一時心軟,滿足了孩子,這樣是害了孩子。如果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建議您要分清楚什麼是孩子必需的,什麼是孩子需要的。孩子必需的東西,可以給他買,但是孩子內心需要--即想要的東西,可以不買。但要注意處理的方式,不買的理由要跟孩子說明,別覺得他小就可以忽視他心理的需要,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跟他講明為什麼不能買,如果孩子哭鬧,不要說什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可以跟他制定一個規矩,就是您跟孩子之間,每個星期或者每個月可以滿足他三個額外要求的,像阿拉丁神燈一樣,就是一段時間內孩子只能要求三個願望,如果再多了就不能給了,當然願望要切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跟孩子之間建立了約定,管起孩子來就會容易很多。但是這個約定能正常執行下去的前提條件是,家長一定要履行自己的承諾,不能滿足完了三個又多滿足一個,信守諾言很重要。總之,跟孩子間的互動就要讓孩子知道你說一不二的,而不是說的跟行動不一致,這樣孩子就會自覺遵守了。
---------------------------------------------------------------
看來媽媽意識到寶寶發脾氣是獨立意識的一種體現,這一點非常關鍵。您不妨對寶寶的內心世界再多些了解,以便更好地面對與處理問題。寶寶1歲以內,走路和說話等獨立技能還不能掌握得很好,需要依賴父母獲得滿足,這時他會表現得聽話、順從,目的是獲得情感上的安全。2、3歲時,她已經具備了獨自探索世界的基本能力,追求自主性,經常跑東跑西,到處觸碰擺弄,漸漸產生了「我無所不能」的錯覺。然而,隨著碰壁、挫折以及父母的干涉接踵而來,寶寶的自豪感被打破,她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就用摔東西、和大人對著乾等方式表現他內心的沮喪、羞愧、憤怒,以及更深層次的受傷感。這就是寶寶發脾氣背後的心理機制。所以您必須了解:寶寶不聽話、發脾氣是其成長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必然現象。如果您希望寶寶少發脾氣,或者發脾氣的時候適可而止的話,父母的態度和介入方式至關重要。建議您可以這樣做:第一、用心仔細觀察寶寶發脾氣的具體情況:如在什麼時間段、由什麼事件引發、發展過程如何等,進而根據寶寶發脾氣的心理機制來分析真實的原因,弄懂「究竟發生了什麼」,從而增強父母處理此事的把握和信心。第二、當寶寶平時東摸西碰的時候,在考慮安全的前提下,堅持支持與鼓勵的態度,滿足她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新鮮感;當寶寶多次嘗試最終失敗,開始焦躁時,父母應及時介入,不動聲色地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協助,讓寶寶自己發現新的解決之道,重新激發她的興趣。這樣就可以把寶寶的精力引導到有積極意義的方向上。第三、發脾氣是種心靈傾訴的方式,父母要做到全身心地傾聽,安靜地陪在她身邊,保持一定的身體距離,溫柔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輕輕拍拍她的背,告訴她:「我感受到你很難過。」寶寶覺得被接納和理解之後,情緒自然就緩解過來了,她自己會轉移注意力,開始新的探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