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境界的劃分,警惕未證言證!
按:本文內容是索達吉堪布講解《現觀莊嚴論》之摘錄,對於包括本博主在內的絕大多數讀者而言都較為深奧,因為頗為專業而細緻地闡述了修行者在進入資糧道、加行道乃至見道證入初地菩薩以後各個階段的現相(或標誌)(乃至超能力),而我們絕大多數師兄連小資糧道都沒有真正進入,更別說那些僅僅為了世間利益開始學佛、持咒的初入門者。讀了本文,您就會大致窺知真正的佛教修行者的內外相境界與普通凡夫俗子之差異。本文原出於智悲論壇,但本博轉載自康巴25大聖地之一宗學寺,鏈接地址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02f93f0100opbt.html
修行境界的劃分·警惕未證言證
摘自《現觀莊嚴論》講記(索達吉堪布開示)
修行路上歧途眾多,許多人得到一點覺受或者瑞相,不能分辨佛魔,自己認定自己已經證道,成為菩薩,甚至有自詡為佛者。
<<大佛頂首愣嚴經四種決定清凈明誨>>「......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種決定,清凈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彌勒菩薩慈悲傳授了《現觀莊嚴論》,詳細敘述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道十地的所修,所證以及內外相狀,摘錄部分於此,使得我們大致能夠有所辨別。
《現觀莊嚴論》索達吉堪布講解,本文節選自智悲論壇
1、修行者經歷資糧道,再入加行道,之後見道成為一地菩薩。那麼我們看看見道之前的部分。資糧道行者以抉擇諸法無自性的方式進行修持,從而獲證在所取無實方面的最初明相。明相的進一步增上,即是暖位與頂位;產生能取無實方面的最初明相之際,便是忍位;此相的進一步增上,即是世第一法。(暖位、頂位、忍位以及世第一法)諸等又可分為下中上(三品),故其分類有十二種。下面依次宣說四種加行道:
相續中已生起順解脫分的欣樂利他者,即會進一步產生順抉擇分。其中暖位等四加行之所緣,在此處則被詮釋或稱讚為是一切有情。
關於這一點,雖然在前面的遍智品中,將入定所證作為主要的側重點,而認為暖位等(加行)所緣,是以空性為特法的;但此處卻以後得為主要著眼點,而將作為大悲對境的有情安立為其所緣。
入定修持空性的收穫,是間接生起後得之大悲,並使利他行為格外增上。緣彼心平等 說有十種相
在下品暖位之際,將出現如下兩相:
(一)緣於彼等有情而無有貪嗔之偏執的平等心;用「等」字所表達的內容,(包括暖位所屬的下述九相:)(二)成辦當下利益的慈愛心。在中品暖位之際,將出現如下三相:(三)成辦未來利益的饒益心;
(四)因消除了自相續的我慢,故而對他眾的安樂無有嗔恚之心;(五)因不會惱害他眾,故而無有損惱之心。
在上品暖位階段,後得中(將出現如下五相):(六)將比自己年長的男女視為父母;(七)將與自己年齡相當的男女看作兄弟姊妹;(八)將比自己年幼的男女視作兒女;(九)把眾生當作於己有恩的伴侶,值得信賴的朋友;(十)把眾生作為父系的血親以及母系的血親。
其中每一對相算為一相,因而就出現了五種相。以上所述,即為《般若經》中所說的,(加行道暖位所有的)十種相。自滅除諸惡 安住布施等亦令他住彼 贊同法為頂在下品頂位之際,緣於作為所緣對境之眾生,為了彼等而自行滅除諸種惡業,並於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之行;
在中品頂位之際,自行安住於布施等六波羅蜜多,並於彼等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等等;
上品頂位之相,是以「等」字所概括的,自行住於修持空性以及甚深緣起之流轉還滅,亦通過以身安置,以語讚頌其功德,以意隨喜或以法以財來表示認同的方法,而令其他眾生(安住)於彼。
以上三者,即為(加行道)頂位之相。如是於忍位 依自他知諦(原譯:如是當知忍,自他住聖諦。)同樣[如是],於忍位的三個階段,也都是依靠自他二者(而成立諸相的)。
在下品忍位之際,自身住於知苦諦、斷集諦、證滅諦、修道諦之四聖諦,並於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
在中品忍位之際,雖然自知預流果等果位之修持方法,卻住於不令其現前的境界,並對他眾作(以身)安置於彼等種性之果位,(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等等;在上品忍位之際,自身住於生起菩薩見道之相續或道理,並對彼等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等等。
如是第一法 成熟有情等同樣[如是],在下品世第一法位之際,自身住於希望成熟諸有情與嚴凈剎土,並於彼等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等等;
我們應當知道,以「等」字所包含的是:在中品世第一法位之際,自身住於生起菩薩神通之境界,並於彼等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等等;在上品世第一法位之際,自身住於生起遍智與斷除習氣關聯之境界,並對他眾作以身安置,以語稱讚,且以意隨喜於彼相之行。
(我們要知道,)上述這些以智慧與大悲越發增上的方式而示現的能力大小,是從最主要的角度而安立的,(而並不表示是某一果位特有之相。)
2、壬一、(暖頂加行):夢亦於諸法 觀知如夢等以相狀[標誌]所表示的頂加行,可分為睡夢之時與醒覺之際分別各有的六種相狀,具體包括:
一、(睡夢時之相狀)(一)依靠醒覺時分以空性為緣而修持止觀,從而於夢境當中亦不離於觀知諸法如夢之境界;以「等」字所表示的相狀為:(二)同樣,仰仗修持之力,既便於夢中,也不會生起對聲緣地的歡喜之心;(三)於夢中,現見佛陀在重重疊疊的眷屬包圍當中宣說正法;(四)於夢境當中,現見佛陀示現神變游舞幻化之相;(五)於夢境當中,生起誓為被痛苦折磨的眾生宣說如夢諸法之心;(六)在醒覺以及睡眠之際,以現見地獄等為先導,而隨念自己成佛之剎土遠離惡道;
二、夢醒之際的相狀(七)通過言說:「如果我能獲得覺悟之授記,但願以此能熄滅烈火之燃燒!」,從而能熄滅村落等等被火焚燒的無生物之損害,為成就諦實語加持(之相);(八)同樣,能化解被作為有情的非人所糾纏的魔鬼之害的成就諦實語(之相)。我們應當了知,以此威力還能具備其他的成就諦實語之相;
(九)通過了知魔業來勝伏魔眾與惡友,從而能依止善知識;(十)以圓滿所調諸眾之願的意樂,而於入定出定的一切時分都依止於般若波羅蜜多;(十一)因徹底通達色等自性,而於染凈諸法皆無耽執;(十二)通過如理行持無有破立之法性般若,從而鄰近於菩提。
以上諸相,可以說是從本體層面而劃分的八種果相,以及四種自性相;也可以說是方便智慧方面的兩種主要相狀,修習皈依以及皈依之力已至穩固的兩種相狀,了知夢境的一種相狀,清凈剎土的一種相狀,能消除無生物與有情之侵害的兩種相狀,以及在學道之因、所學之境、修學方式及其功德方面的四種相狀。
以上所述,是經中安立的,以至達頂加行之標誌所表示的,暖頂加行所有之十二相狀。對此,佛經當中也以「爾時具壽舍利子問善現言,若(菩薩摩訶薩)夢中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增益不?(善現答言,)若(菩薩摩訶薩)晝時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增益者,彼夢中行亦有增益」等內容進行了宣示。
壬二、(頂頂加行):盡瞻部有情 供佛善根等眾多善為喻 說十六增長
以相增長所表示的頂加行[頂頂加行],也即安住加行道頂現觀之諸大菩薩修學般若的功德,若以盡瞻部洲的所有有情供養佛陀的善根等眾多善事為比喻,而從相增長等功德的角度來宣說,則有十六種分類。
關於這一點,佛經當中也以「(複次善現,於意云何。)假使於此南贍部洲諸有情類,非前非後皆得人身,圓證無上正等菩提。盡其形壽間,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此諸如來應正等覺)所獲福德,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大眾中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相應作意,由是因緣所獲功德甚多於前」等內容而進行了宣說。
具體內容包括:(一)正如(佛經所說),供養等同南瞻部洲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有情數量之諸如來應正等覺並迴向善根,與頂頂加行聖者安住並向他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比,後者所獲福德也遠遠超過前者;(二)比前者福德更為超勝的,是專註作意於般若波羅蜜多,使其成為殊勝之供養境;(三)比前者福德更為超勝的,是以獲得無生法忍,而使眾生得到徹底解脫;(四)比前者福德更為超勝的,是依靠頂加行之妙力,在不緣於所證菩提之果與能證菩提之因諸法的同時,仍然為之而精進受持;(五)與令南贍部洲諸有情安住十善業道,獲得四靜慮、四無色定或滅盡定之福德相比,頂頂加行聖者的福德更為超勝;(六)在頂頂加行聖者居所前,諸天尊為護持而前來,並勸請其住於菩提;(七)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而降伏一切魔眾;(八)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而將其他菩薩視如本師般尊敬承事。
上述「外在(福德)的主要八相」,是依靠其他比喻與其他補特伽羅,而從主要的角度來說明的。
內在(福德)的主要八相:
(九)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遠離四無色定、聲聞、緣覺等作意,並以善巧方便來清凈諸學處;(十)佛經當中以金礦罕見之喻來描述的,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從而獲得佛陀之殊勝決定種性;(十一)(佛經當中)以轉輪王稀有之喻來描述的,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而尤為增上獲證佛果之因——發心等等的能力;(十二)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而不產生波羅蜜多違品之心;
(十三)(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而不產生對從色法乃至一切種智諸法的實執遍計現行之心;(十四)(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從而了知以般若波羅蜜多中含攝一切波羅蜜多的方式來實修;(十五)(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所生之妙力,從而圓滿獲得三乘之所有證悟;(十六)(頂頂加行聖者)依靠修持般若波羅蜜多之妙力,從而鄰近真實圓滿正等覺。
此處所說的相狀與相增長等等,是以首先獲得上述諸法來作為界線的,並不表示於此之上的果位不存在上述諸相,而相似的清凈剎土加行等雖然之前也存在,但徹底清凈的殊勝之法,卻是在清凈地以後才獲得的,所以將其安立為清凈地,我們應當通達諸如此類的道理,以便能將本論前後上下的諸種含義融會貫通。
壬三、(忍頂加行):由三智諸法 圓滿最無上不舍利有情 說名為堅穩以相增長極其圓滿的方式而獲得自在的最究竟法相,便是決定堅穩(加行)[忍頂加行],它是由圓滿證悟遍智、道智與基智三智諸法的最無上自利證悟堅穩,與心行皆不捨棄成辦有情之利的他利大悲(堅穩組成,)所以被稱[說名]為「堅穩」。
壬四、(世第一法頂加行):四洲及小千 中大千為喻以無量福德 宣說三摩地作為以福德所表示的世第一法頂加行,由於從中可獲得心遍住之殊勝三摩地,因而在此期間,其隨喜方面也獲得了殊妙之成就。
依靠四洲、小千、中千以及三千大千世界諸等大地所稱量的數目為比喻,以比其更不可知量的無量眾多福德所宣說的,便是安住於一心不二之境界的世第一法三摩地。
關於這一點,佛經當中也云:「初發心菩薩摩訶薩、行正行菩薩摩訶薩、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一生所系菩薩摩訶薩,依次住於初地,(二)至七地,八地(以上)以及十地,於彼等四聖者發心善根,起隨喜心。」
從而以世第一法聖者隨喜上述四種對境之善根,功德極其廣大的道理,來宣說了世第一法三摩地。另外,依靠直接宣說的隨喜福德,從而也間接宣說了相應的三摩地功德。
3、一地菩薩。由十種修治 當能得初地也就是說,由十種修治,(就能)證得初地[極喜地]——前所未證的法性,從而獲得極大的歡喜;而已經證得的法性,則能成就更為殊勝的十種功德。
卯二、(廣說):意樂饒益事 有情平等心能舍近善友 求正法所緣
(初地的十種修治包括:)(一)不摻雜貪圖自利的聲緣發心之增上意樂;(二)在饒益自他的事業方面,以一切種智之因——大乘法而加以攝持;(三)以四無量心來修持對一切有情的平等心;(四)以三輪無分別而施捨自己所有的一切;(五)以愉悅之情親近[依止]將自己安置於一切種智的善友[善知識];(六)因精勤探求三乘所屬之正法所緣,而不墮於聲緣之地;
常發出離心 愛樂見佛身
開闡正法教 諦語為第十(原譯:常發出家心,愛樂見佛身,開闡正法教,諦語為第十。)
(七)時常發起不喜在家的佛教出離心;(八)渴望[愛]成就佛身並樂於見到佛陀;(九)開闡初善、中善、後善之正法;(十)如同誓言般不欺他眾的諦實語,被承許為是第十種修治。我們應當令上述這一切修治在自相續中生起。十二種百功德:菩薩在獲得初地時,出定位中所示現的十二種百功德:
一剎那頃現量見到百佛;獲得百佛加持亦能清楚了知;以自福德力,任運住壽經百劫;亦能證入前際百劫和後際百劫之諸事;一剎那頃能入起百種三昧,具備一剎那頃震動百世界的力量;一剎那頃體放光明遍照百世界;以神通力於一剎那間教化成熟百有情的相續;一剎那頃往游百佛剎土;以勝妙智慧力一剎那頃能正思抉百種深奧的法門;一剎那頃即能於自身上示現不同的百種身相;並一一身周圍皆有百菩薩莊嚴圍繞而為眷屬。
如《入中論》所云:「菩薩時能見百佛,得佛加持亦能知,此時住壽經百劫,亦能證入前後際。智能入起百三味,能動能照百世界,神通教化百有情,復能往游百佛土。能正思擇百法門,佛子自身現百身,一一身有百菩薩,莊嚴圍繞為眷屬。」
4、加行道與見道不退轉相。壬二、(生起不退轉相所依之補特伽羅)可分為二:一、略說不退轉相所依補特伽羅;二、廣說不退轉相之分類。
癸一、(略說不退轉相所依補特伽羅):具(不退轉)相的補特伽羅,可住於四加行道、見道以及修道的任何一個階段。
一般說來,利根者在資糧道以後,就不會再誤入歧途,所以在此階段,也存在普通的不退轉者,但殊勝的(不退轉者),則是在獲證大乘加行道頂位或者忍位以後,雖然(此階段)也必定不會退轉,但此時卻是通過以不退轉相來確定不退轉者的方式來安立的。
因為,如果自身與他眾不能以(不退轉)相的方式來確定,就表示即使不會推轉,但由於不具備安立為不退轉者的理由,故而也無法得到不退轉者之名稱。
由此可見,利根是從暖位開始,中等根器是從見道開始,無論根基多麼遲鈍,在八地以後,也必定會獲得不退轉相,所以才會說從暖位直至八地之間的此等不退轉相。
關於這一點,佛經當中也說道:「具此等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所謂「行」,是指如同火的熾熱與盛燃一般的,能夠現見的彼等菩薩相續所具之殊勝功德;所謂「狀」,也即果法。是如同以煙而知有火一般的,諸如以其果法成就真實語等等,從而推出彼等菩薩相續具備殊勝功德;所謂「相」,是通過因法來推知的,將未來能獲得的殊勝功德認定為相。
如同人們所認為的,在彙集了木柴、火鐮、燧石以及士夫勤作的條件下,就絕對會生出火來的想法一樣。如果有人認為:由於存在著阻礙因法的因素,所以僅僅由因法並不能推知果法。
雖然一般說來這是正確的,但依靠內外殊勝善知識的攝持而產生的上等菩薩行為,是具有強大力量的,任何阻礙也不可作梗,所以必然會產生自果。如同後盾強大的勁旅必定會輕輕鬆鬆地抵達目的地,以及年幼的轉輪王和佛陀(將來必定能成為轉輪王與佛陀)一般。由此可見,因法的匯聚必然會產生後後的自果,縱使違緣也無機可乘,這是由完整具備最終結果之因法的聚集所導致的。
因此,在論典當中說道:「猶如依憑手中的明顯輪紋,就可以預言其將成為國王一樣,依靠具備殊勝因法的條件,而將在未來產生的明顯之相,就可稱其為相。」
另外,位於道之階段的相,是諸如衣服等極其潔凈的彼等諸相。
由菩薩內在的殊勝意樂,包括遮遣了屬於自利部分的追尋寂滅義心念的大悲,以及與其相關的殊勝智慧方便之證悟境界的穩固與關聯,就一定會產生不退轉相。
從順抉擇分 見修諸道中所住諸菩薩 是此不退眾
如同聲聞僧眾通過住於道以及道之果法的分類,而可分為四對聖者[四果與四向]一樣,菩薩僧眾也可分為三類。換句話說,在從順抉擇分開始,加上以忍智所攝的見道,以及具備(見道)相續的修道當中所住的諸(利根、中根以及鈍根)菩薩,彼等即是此階段的有學不退轉具相僧眾。(三個階段各有的)二十相、十六相以及八相,都是以證悟之相來確立的。
癸二、(廣說不退轉相之分類)可分為三:一、加行道不退轉相;二、見道不退轉相;三、修道不退轉相。
子一、(加行道不退轉相)可分為二:一、略說;二、廣述。丑一、(略說):由說於色等 轉等二十相即住抉擇分 所有不退相由所說的逆轉了對於從色法等直至一切種智之間諸法的耽執,以及無有疑惑等二十相,即可表示即將宣說的住於加行道順抉擇分所有的此等不退轉相現行相。
丑二、(廣述)可分為四:一、暖位之相;二、頂位之相;三、忍位之相;四、世第一法位之相。
寅一、(暖位之相):由於色等轉 盡疑惑無暇自安住善法 亦令他安住
(一)由於逆轉了對於從色法等直至一切種智之間諸法的實有耽執現行,從而遠離了異體之想。也可以說,具備此等甚深之法的自相續,可以從與深奧法性不相違背的,具有理證的詞句中了知;(二)因(懷有)以勝解信而對大乘三皈依處滅盡了疑惑的誠信,所以不會再依止佛教之外的其他沙門、婆羅門為引路之怙主;(三)因斷除了不善之現行,故而永遠棄離了惡趣,又因為成就了不轉生無暇處的願望,所以盡除了無暇;(四)以緣於利他的大悲心而自行安住於十善法,亦精勤地令他眾安住於彼境界;
於他行施等 深義無猶豫身等修慈行 不共五蓋住
(五)以自他相換之心,而在無有報酬的情況下,行持於其他眾生傳講佛法等利他的布施等等,並將(善根)迴向菩提;(六)因對法性離戲甚深之義無有猶豫,從而一門心思地喜愛正法;(七)因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趨向他利,而恆時言說柔和之語等,修持慈愛的身體行為,以及「等」字所包含的語和意三種業;(八)因圓滿了精進於三學的行為,而不與遮障戒學的貪慾蓋和嗔恚蓋,遮障慧學的睡眠昏沉蓋,遮障定學的掉舉追悔蓋,以及懷疑真諦之理的(懷疑蓋)五種蓋障共住;
摧伏諸隨眠 具正念正知衣等恆潔凈 (九)通過觀修空性,而以令其俯首聽命的方式來摧伏諸種無明以及見之隨眠;(十)因在行、住、坐、卧的舉止威儀當中具備足夠的正念與正知,從而表現出雙目僅視一牛軛之距而行的心無迷亂等行為;(十一)因內外一切行止高潔純凈,而能恆久保持法衣清凈等徹底潔凈的狀態。以上十一相,即為暖位的不退轉相。
寅二、(頂位之相):身不生諸蟲 心無曲杜多及無慳吝等 成就法性行利他求地獄
頂位的不退轉相,包括以下六種:(十二)因善根超勝於所有世間,故不會在身體上衍生諸八萬種蟲類,從而使身體極為清凈;(十三)因清凈增上意樂之善根尤為清凈,故而無有奸狡諂曲之心,勝過了聲緣之作意;(十四)因不看重名聞利養,而真實受持著糞掃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次第乞食、但一座食、不作餘食、處阿蘭若、常住樹下、常露地坐、常住冢間、常期端坐、隨處而坐的十二杜多功德;(十五)因修持殊勝六度,而於自相續中無有慳吝,以及「等」字所概括的無有惡戒、嗔怒、懈怠、散亂以及惡慧諸法;(十六)以諸法不超離法性(之悟境),而於一切舉止行為中,(成就了)不違背法性並具備般若波羅蜜多瑜伽的行性;(十七)以自身代受輪迴痛苦之心,為了利益其他有情,即便是地獄之苦,也甘願自尋[求]或欣然代其領受。
寅三、(忍位之相):非他能牽引 魔開顯似道了知彼是魔 忍位的不退轉相有兩種:(十八)因徹底相信自證境界,所以能憑藉他緣不可操控之智慧力,而不會被[非能]惡魔等他眾牽引至低劣之道;(十九)因無誤通達獲得佛果之方便法門,而能將開顯其他被矯飾的相似之道,諸如(妄說)觀修不凈觀、白骨觀等等,修持(四)禪(四)無色等等為究竟之義的魔眾,了知到「彼即是魔」,從而超越於魔之行境。
寅四、(世第一法位之相):諸佛歡喜行(二十)因清凈了緣於三輪之塵垢,故而沒有微塵許的不凈。為了成辦二利,而行持一切行為皆令諸佛歡喜的稀有之行。由此二十相 諸住暖頂忍世第一法眾 不退大菩提由此等二十相,即可涵蓋住於加行道暖位、頂位、忍位,以及上等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位諸眾的不退轉於圓滿大菩提(之相)。
佛經所說的:「於色轉故,知為不退轉菩薩」等等,(即是對此等諸相的詮釋。)
子二、(見道不退轉相)可分為二:一、略述;二、廣說。丑一、(略述):見道中忍智 十六剎那心當知此即是 菩薩不退相
我們應當了知,在住於見道的中根菩薩相續中,以殊勝方便智慧所攝持的,包括八忍和八智剎那在內的此等十六智慧剎那心,以及由其所引發的殊勝身語之名言,即是不退轉菩薩的性相或者標誌。
此處將忍智十六智慧剎那,說成是見道不退轉相,是以因法的名稱來安立果法的結果,而並不是見道智慧本身。從正理可害的角度而言,入定智慧是不能以其他法來安立的。為什麼呢?(這樣安立的)用意是:由入定智慧所產生的果法,即是在後得之際出現的遣除色法等身語殊勝之相,這種關聯即為其原因。安立的必要:是為了通達除了根據所調諸眾的根基(而應機化現的情形)以外,得地菩薩諸眾的後得,與其入定之相是基本相似的。
綜上所述,依靠入定現見法性之力,而在後得當中出現的此等十六相,與見道之後所獲得的果法並沒有區別,只是在分別相對應時,才從反體的角度劃分為忍智十六智慧的能表之法,但卻並不是以分別各自的因法,而產生出分別各自的果法的。
丑二、(廣說):遣除色等想 心堅退小乘永盡靜慮等 所有諸支分
十六剎那依次包括:(一)因現證空性,從而遣除了對從色法等直至一切種智之間諸法的耽執之想,以及遍計種子在內的所有法(之苦法忍);(二)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從而令無上菩提心堅穩不退(的苦法智);(三)因修持大乘發心等殊勝法門,從而使內心退轉於(追求)名聲等今生利益,以及小乘追尋個人寂滅的聲緣境界,而不離開遍智作意(的苦類忍);(四)雖然憑藉善於辨別諸法的無分別智慧之力,而獲得了(四)靜慮,以及「等」字所表示的(四)無色和滅盡定,卻永遠滅盡了轉生以及趨入其道的所有諸支分(之苦類智)。
以上四相,為屬於苦諦的四個剎那。身心輕利性 巧便行諸欲常修凈梵行 善清凈正命(五)利用善法而使身體十分輕盈,內心因無有忿恨等諸纏而呈輕利之性(的集法忍);(六)即使成為在家人,也不會貪執一切事物,縱然享受[行持]諸種妙欲,也於其毫無耽執,並極其善巧於與眾生相應的諸種調化方便(之集法智);(七)因現見在家的過患,以及耽執外境受用的過患,而不會接觸女人,也不會使用與兇惡等等有關的猛咒。在自利方面,恆常修持清凈梵行(的集類忍);
(八)由於心無散亂,並獲得了信等諸根,從而遠離了為求名聞利養而諸根持律的詐現威儀,言說動聽之語的諂媚奉承,讚美他人財物的旁敲側擊,直接向他人巧取訛索,以及稱讚昔日所獲的假利求利(五種邪命),並遠離了殺生等(惡業),從而具備了作為聖者之法的賢善清凈之正命受用(的集類智)。以上四相,為屬於集諦的四個剎那。蘊等諸留難 資糧及根等 (九)因破除了耽執蘊界緣起等等的加行,以及安住於持續耽執彼等的隨加行處,從而住於空性之中,無論對任何法都無有高低勝劣之見(的滅法忍);(十)如同前者一般,以(不樂論說)盜賊語言,而破除了對證悟見道作留難之法——掠奪善財諸(加行),以及耽執善法是否被掠奪等等(的隨加行處之滅法智);(十一)如同前者一般,以(不樂論說)軍隊語言來破除了耽執布施等作為菩提之因的資糧隊伍之多寡等等(的加行與隨加行處之滅類忍);
(十二)依靠(不樂論說)村落語言來針對根,以及「等」字所包含的,以(不樂論說)城市語言來針對根之所依,以(不樂論說)市鎮語言來針對根境,以(不樂論說)君臣語言來對應我與我所,以「(不樂論說)戰事語言」來對應所斷與對治的交鋒,便將(對根、根之所依、根境、我與我所以及所斷與對治之交戰的)此等五種耽執等等,都如同前者一般地予以破除(了其加行與隨加行處的滅類智)。
以上四相,為屬於滅諦的四個剎那。在滅除這些所斷之際,由於已經斷除了作為因法的耽執,所以不需要斷除異熟果,就能自然而然地將其消滅。
在講述「為了不耽執上述所斷,而宣說了除開所謂的『語言』名稱之外,其真實意義根本無法成立」的內容之際,便以無有耽執的要點,直接宣說了(不樂論說)村落之事等比喻,其所表示的含義就是,由於息滅了根等貪戀,因而即使反覆言說這些語言,身體也不會依照此等(語言來)行持。
佛經當中也以「不住戰事語言之加行與隨加行」 等等,(而論述了上述滅諦諸相。)慳吝等 加行及隨行不得塵許法 安住三地中於自地決定 為法捨身命
(原譯:慳吝等,加行及隨行,破彼所依處,不得塵許法,安住三地中,於自地決定,為法捨身命。)
(十三)因證達布施等三輪不可得,從而分別破除了耽執慳吝、惡戒、嗔怒等等的加行,以及持續耽執彼等的隨加行處,並安住無緣之相——不會利用猛咒等等來侵害他眾(的道法忍);
(十四)因通達一切萬法為三解脫門之自他皆不可成立之相,從而於幽雅清靜的寂地,以法、道以及菩提妙果塵許不可得(的見解),長期精進修持般若波羅蜜多(的道法智);(十五)因為於自地或者三智決定獲得了不退轉之信心,從而安住於惡魔等不可分裂之基智、道智以及遍智三地當中(的道類忍);(十六)以堅定不移的發心全神貫注地趨入遍智,並因為證悟了空性,所以能夠為了演說遍智等正法的講解聽聞等等,縱然是身命也情願捨棄(的道類智)。
以上所述,即為屬於道諦的四個剎那。此十六剎那 是住見道位智者不退相
此等十六剎那,也即不耽執能所二取的入定自身,以及順同所緣諸相之果——由入定所引發的後得之心所攝的,成為其他補特伽羅分別對境的身語之十六種名言的世間部分,即是住於見道位之菩薩智者的不退轉相。
雖然此處所述內容,與《大般若經》中所說的十六相稍為有所不同,但其內在含義卻是完全一致的。
某些人說自己「不經地道而成佛」,當下開悟圓滿的固然有之,但是既然已經悟到徹底,那麼應該有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不共功德了。這些加行道,見道的相肯定具備而超勝了?!可以對照觀察之。
僅僅摘錄了部分,事實上內外諸相,還有更多的內容。詳情請參學《現觀莊嚴論》,目前索達吉上師講了「總義」和「略義」,不過也提供了麥彭仁波切和哦巴活佛等的全文注釋。
《現觀莊嚴論》
http://www.zhibeifw.com/study2.htm對照上面的標準可以看到,加行道都極難達到,更何況是見道?上師也開玩笑般地說《現觀莊嚴論》講的最低境界是小資糧道,可能大多數人最高的境界也才是小資糧道。
而我們這些在山下五欲六塵中貪戀不舍的眾生居然許多自稱已經是幾地的大菩薩了?這樣只會造下將來墮落的廣大惡業,而且再難走上解脫之道。謹慎,謹慎!
推薦閱讀:
活佛轉世後,他前世的修行成果還在嗎?
開悟的十個標準(南懷瑾)
佛弟子修到能在空中飛翔能見佛形象是大成就嗎?佛弟子修到什麼層次可以喝酒?
嘎瑪上師關於成佛、凈土、雙修的幾個重要開示
什麼是空性?——宗薩仁波切
證悟空性後還會對異性產生愛情嗎?
宗薩仁波切談愛情
證悟空性後,太不可思議了!
證悟了空性就能穿越岩石、飛入天空
初地菩薩從極樂世界投胎到台灣農村?
初地菩薩有什麼神通?
從初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境界與神通差異
沒開悟之前神通會成為我們修行的障礙
親歷索達吉堪布三次示現神通(轉)
絕世美女自毀容顏出家苦修終開悟
中國80後第一帥哥正式出家
神變月的由來:佛陀示現大神通降伏外道
顯神通到底有沒有過失?
佛弟子應該如何對待神通與感應
修行到什麼層次才有能力超度亡靈?
略談佛法中的開悟或明心見性——快樂遠超女性高潮?
女尼開示:出家後我如何對待兩性慾望
抉擇:做一名美女還是做一名修行人?
誰向一般女人提出雙修,誰就是騙子
推薦閱讀:
※最新世界十大奢侈品——美國人的境界真有這麼高?
※學佛之後 生活好了不少 心理問題也解開了不少 佛菩薩的慈悲也有所感觸 現在卻有些迷茫?
※何謂修行
※為什麼很多時尚人士手腕帶著108粒念珠卻平常根本不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