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行:「負債荒」,缺錢!

近日,監管機構公布了商業銀行2017年總負債增速,數據顯示,銀行2017年負債增速只有8%,而2016年銀行負債增速高達17%,相比之下,2017年增速降低了一半左右。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商業銀行缺錢,流通領域內貨幣相對不足,如果要維持原有規模非常有壓力,甚至需要收縮規模,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無疑是一場「負債荒」。

早在2013年的時候,也引發過銀行負債荒,那麼,2017年為何再一次引發銀行負債荒呢?

銀行為何缺錢?

這次銀行「負債荒」的觸發,一方面是由於2017年央行規定,將資產規模5000億以上銀行發行的一年以內的同行業存單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同行業負債考核。

這意味著同業負債口徑改變了,原口徑是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三項的總和;新口徑是在原口徑的基礎上,再加上1年以內到期的同業存單後的數額。

如此一來,同業存單作為銀行擴充負債的利器,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該政策直接限制了超標銀行發行同業存單的空間,在存款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進一步影響總負債的增速。如果負債規模受限,資金來源受阻,也會抑制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

另外一方面,在金融去槓桿的大環境下,央行為實現降槓桿的目的,保持銀行間資金利率處在相對高位。但這樣一來,理財和貨幣基金吸引力大增,無疑從銀行的個人存款中分走了一杯羹。

2017年4季度以來,規模前20大貨幣基金收益率基本都在4.0%以上,而目前銀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顯然貨幣基金相比存款吸引力要高。

此外,貨幣基金的規模由年初的4.33萬億元,上升至6.68萬億元,餘額寶的總規模也已經由年初的8000億元出頭實現翻倍。大量存款脫媒後轉變為同業負債,銀行的負債成本從活期的0.35%至少提升至4.5%以上,使得一般性存款增長乏力。

商業銀行怎樣應對負債荒?

銀行作為金融的風向標,面對負債荒這樣的局面,相應對策還是有的。

一方面銀行可以發行結構化存款,發行結構化存款簡單來講,就是把部分資金投向衍生產品,從而獲取比存款更高收益的存款產品,例如黃金、股票。

從數據上來看,2016年銀行結構化存款新增只有1200億,2017年銀行結構化存款新增1.79萬億,今年前2個月已暴增1.41萬億。

另外一方面,雖然央行將同業存單納入MPA考核來抑制銀行擴張的動力,但實際上,大銀行正通過同業存單來重新擴充自身的負債。因為央行有規定,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的銀行,其同業負債和同業存單佔總負債的比率不能超過1/3。對於大的商業銀行來說,同業負債和同業存單佔總負債的比率遠遠低於紅線水平,所以有充足的空間去提升同業負債。

2017年下半年,國有大行的同業存單月發行量大約在430億的水平,但今年1月和2月的發行規模達到1200億和630億,3月前20日發行量更是達到1600億元,創出新高。

大家要做好思想準備,在資產報表調整的這個時刻,可能表面數據看上去會相對矛盾,但實際情況還不會有那麼糟糕。


推薦閱讀:

食神制殺,青壯年發跡致富,官沖劫財中年負債,劫財合財晚年再富
十八 調整心態
五 賬單全面爆發
十五 掩耳盜鈴
四 身體心靈的雙重摺磨

TAG:銀行 | 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