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們的幸福?(轉載)

最近,一份來自中青報的調查報告稱,89.3%的人期待將「幸福指數」納入地方政府考核體系,接受調查的人對於自己是不是幸福的選擇中,38.7%的人感覺「一般」,30.2%的人感覺「幸福」,19.5%的人表示「不太幸福」,11.6%的人表示「非常不幸福」。關於「幸福」的話題,一直都有,最近國家統計局表示,幸福指數可能成為統計數據中的一環,並且作為統計數據發布。幸福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表示不幸福?在現代社會中,又如何才能讓人們更有幸福感?幸福是一種精神從調查和言論中可以看到,和幸福相關的東西很多,比如房子、收入等,不過在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呂隨啟眼裡,這些都不能算是幸福的條件。呂隨啟說:「幸福,從小的範圍來說,有一個和睦的家庭,有一份正常的感情和一份可以和家庭生活平衡的事業,財務上獨立自由,就可以算是幸福了。從大方面來說,對社會有用,你的存在能讓周圍的人乃至世界變得更好,有信仰和理想,並能為此奮鬥,也是幸福。」物質條件並不能成為幸福的前提,更多時候,純粹地追求物質,往往更加不幸,呂隨啟說:「有錢就幸福,顯然是這個物質時代造成的誤區,有的人上山燒香下山嫖娼,他很有錢,他幸福嗎?一個人開很大的公司,可是災難來時,他告訴員工捐10塊錢就夠了,他幸福嗎?不會,他們找不到快樂的源泉,找不到幸福的根源。所以,不幸福的不是物質,而是精神。」信仰失落的時代在調查中,總有人在說:「誰拿走了我們的幸福?」呂隨啟認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幸福並不是別人可以拿走的,而是我們自己失去了它。呂隨啟說:「就比如說希望把幸福和政府考核體系聯繫起來。實際上,政府只能夠創造一個讓人幸福的環境,但不能給人幸福。幸福,從根本上來說,是精神上的概念,而不是物質上的概念。外部的公平環境固然重要,但只要沒有人硬性地剝奪你的東西,你就不能說他摧毀了你的幸福。」不過,現代社會物慾橫流,呂隨啟說:「人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往往忘記了對感情的投入,而幸福感恰恰是和感情相關的。」幸福在於學會平衡沒有信仰、理想的追求幸福,呂隨啟認為這不現實,他說:「一個人抱怨沒有房子,不幸福。沒有房子確實是問題,房價高也是現實,但是它和幸福感的關係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密切。精神上缺乏信仰的人,錢越多,就越不幸福,因為他無法駕馭這些財富,不能更好地運用財富。是否幸福關鍵在於一個人內心如何定義這些外在賦予你的東西,讓兩者之間達到平衡,這樣才能夠得到內心的富足,才能幸福,快樂。」呂隨啟認為,找回幸福,就是學會平衡,他說:「精神上有信仰,有理想,並且可以為理想而奮鬥,即便是暫時的貧窮也會幸福,反之,物慾橫流,完全沒有精神信仰,再多的錢也不幸福。幸福和精神有關,對於沒有錢的人如此,對於有錢人更如此。」
推薦閱讀:

[轉載]孟氏始祖
(4)[轉載]***類象法及八卦萬物類象的破譯、點竅和斷卦思維
[轉載]北野武:覺得父母不容易了 才算真正成熟
2016好聽的唯美傷感句子(轉載)
[轉載]命理邊學邊聊(8)

TAG:幸福 | 轉載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