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我所認識的佛教(上)-潘宗光-浙江在線-人文頻道

潘宗光:我所認識的佛教(上) 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09/01/07/015157147_07.shtml
www.zjol.com.cn  2009年01月07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曾經有人問我:「作為科學家,也是大學校長,你為什麼信奉佛教?」我想,要是我信基督教或是天主教的話,可能就沒有人提出這疑問。這反映了人們對佛教仍然不大了解,甚至認為佛教是不科學的、是迷信的、是消極的。這類誤解依然很普遍,當看到拜佛求福,殺雞還神等儀式,人們就認為佛教是迷信的宗教。很多故事、電影里的角色,一旦看不開就出家當和尚、當尼姑,令人們以為佛教是避世的、消極的宗教。其實,那些東西只是附會於佛教上,並不代表佛法,甚至應該說是和佛法無關的。   在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向西方看,以為西方就是科學的,因而以為西方的宗教也是科學的,所以下意識便認為東方的宗教不科學。西方文化,包括了科學、管理、思想、宗教等各方面都有其本身的好處。各位希望以專業知識來充實自己,唸完書後可以找到工作,再追求事業和名利,這西方式的發展是無可厚非的,但相對而言,較容易導致精神空虛,若不斷發展下去的話,對人對己都很危險,很容易失去平衡。雖然世間學問可以增加你們畢業後的競爭力,但假如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將來遇到問題時便不懂得取捨,迷失於人生的旅途上。我希望今天跟你們講一講這些問題,因為作為大學生,你們是未來社會的棟樑,應該對傳統的中國文化和佛教,有正確和全面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它的特色,是幾千年的智慧結晶,與我們的生活、思想、價值都較為協調和統一。近年國家經濟發展較快,社會變化迅速,每個人都肯定受到不少壓力。政府也很重視這方面的問題,所以積極提倡建立和諧社會,加強推廣傳統中國文化,讓年輕人對社會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面對西方衝擊的今天,我們應該大力推廣中國文化,尤其是儒、釋、道三教,好讓年青人多加接觸,領悟其中價值。把佛教推廣出去,讓更多人對佛教有正確了解,是我個人的興趣和意願。   大約兩三個月前,國家在杭州及普陀山舉行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這是首次在國內正式舉辦這麼大規模的佛教活動,國家統戰部部長、國務委員劉延東主持這次開幕典禮,並作了重要講話,可見中央政府也大力支持佛教發展。我所撰寫的書《心經與生活智慧》、《心經與現代管理》,最近亦通過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我也經常應邀到大學──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講佛學。去年底,中央教育電視台訪問我對佛教的體會和看法,也提及佛教在管理上的應用,訪問分五集播出。這證明在現時大氣候下,佛教在國內的推廣是受到歡迎的。為了幫助大家對佛教有正面的了解,今天我希望就關於佛教是否迷信、消極及不科學這三方面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理解。

  真正認識佛法的人,便會明白佛教絕不迷信,也不消極。佛陀覺悟成佛後的第一次說法謂之初轉法輪,就是對五比丘講四聖諦。我給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基礎教理,從而闡明佛教的積極性。四聖諦──苦、集、滅、道──是解決問題的程序,幫助我們有效地處理問題。我們每個人經常面對很多問題,痛苦有痛苦的問題,快樂有快樂的問題。面對問題時,有些人會變得很消極,怨天尤人。可是,消極的態度是不能改變現實的,我們要有勇氣面對及接受問題的存在,這就是四聖諦的第一步──苦──問題的存在。接著,要找出問題的成因,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也就是四聖諦的第二步──集──問題的成因。問題的成因找出後就好辦事了,我們可以找出針對成因的方法來解決它,甚至超越它,這是四聖諦的第三步──滅──訂立目標。最後,我們制定解決方案並加以執行,這是四聖諦的第四步──道──執行方法。   舉例說:日後你們畢業,就業便成為問題,也就是苦。面對這個問題,當然不能以為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解決。要找出問題的成因,便需要一個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弱點,同時也了解工作的要求,這就是集。當了解整個情況後,便可以制訂合適的方案,例如應該集中找什麼工作,突顯自己那方面的長處等,這就是滅。最後,要切實執行,不可粗心大意,這就是道。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四聖諦。它指導我們勇於面對問題,不逃避,找出根源,想辦法超越它,堅定向前邁進。可見佛教是很積極、很進取的,不是逃避現實的。   台灣星雲大師講過一個故事,有位太太向大師訴說她的丈夫有外遇,大師就要求她嘗試找出丈夫離開她的原因。她說可能由於她經常跟朋友去打麻將,沒有時候好好陪伴他、侍候他,所以丈夫回到家裡也沒有家的感覺。大師勸勉她要改變生活方式,不要再打麻將了,用心搞好家庭,讓丈夫回到家裡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家的感覺。太太就照著做,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丈夫也就慢慢回到了她的身邊。如果這位太太只顧自怨自艾,不去找出問題的成因,她的苦惱就只會加深下去,永遠停留在痛苦的狀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勇於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問題,而更重要是找出問題的成因,它為什麼會發生?只要找出成因,就可以對症下藥,找到根治問題的辦法。雖然依據智慧的層次,看問題的深淺就有所不同,但是只要遵從佛陀的教導,我們便可以提升智慧,更全面和更深刻去理解問題

  佛教是積極的,它令我們明白要勇於接受問題的存在。雖然對已發生的事情我們不能改變,但對於將會發生但不能接受的事,我們要盡量改變它,這點很重要。生、老、病、死是苦,佛陀教導我們怎樣超脫苦的態度是積極的,而不是逃避的。人與人的關係、愛與恨,乃至整個社會的動蕩等都是煩惱。無論是自己的、社會的、國家的煩惱等都是煩惱。怎麼樣來擺脫煩惱呢?簡單來說,最重要的是安我們的心!為什麼我們會苦惱?人的本性有貪念,好聽的話就要多聽,好的東西就要擁有,無論你給他多少,他還是不滿足的。可是,人的本性亦有強烈的排斥心,不好聽的話就一句也聽不進去,心早已被貪婪和嗔恨所充斥,被塞滿了!消除煩惱不能靠神,只能靠自己覺悟。佛陀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幫助我們改善自己,提升我們的智慧。修行就是為了增加智慧,把自己的心安好,把問題處理好。可見,佛教完全不是迷信的,而是很積極的,鼓勵人們努力精進的。   什麼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沒有一個主宰一切的神,教主釋迦牟尼佛不是神,而是個覺悟了的人。他是公元500多年前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雖然生活美滿,但還覺得人生仍有懸疑未解的問題――生、老、病、死等,所以毅然離開王宮去修行。終於他在菩提樹下開悟,覺悟了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明白到我們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生活的一切流程應該跟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融合起來。佛法和科學都是對宇宙自然規律的了解和運用,可以配合得很好。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霍金(《時間簡史》作者)的宇宙理論等等,也和佛法的空吻合。佛陀在兩千多年前講的道理現在陸陸續續被科學一一驗證。在最後的部份,我們會談談佛教與科學的關係。   佛陀透徹了解宇宙規律並將之演化成哲理,即是佛法。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很複雜,只能領悟,不能通過語言概念來學習,講出來就會有所偏離。但是不講出來,又怎麼能令我們明白呢?佛陀既有智慧,同時也很慈悲。他一方面,把自己覺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另一方面,也告誡我們不要執著語言文字,要親自修行領悟。故此,大家也不要執著我所講的東西,只要用心領悟就好了。   佛陀所講的自然規律就是因緣所生法――緣起。人的苦惱、世界的問題往往是由於人沒有根據自然規律而造成的。現在環保的課題就是要改變我們過去不正確的做法,從新依據自然規律來維護大自然。什麼是自然規律?怎麼樣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態度,來維護自然?只要我們按照自然規律做事,問題就會解決。中醫是根據這個道理髮展起來的,它的觀念是,人可以通過調整自身來治好疾病。身體有毛病就是協調不好,不夠融合。中醫把脈,就是為了找出身體哪裡不協調不融合;我們吃藥,就是幫助調整身體,得到康復。所以,中醫的方法是幫助我們維護自然規律,健康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緣起是什麼呢?緣起固然很深奧,但現在從簡單的體會來給大家介紹。總的來說就是每件事情的發生總有一個原因,有了因後再配合其它的條件――緣。因和緣結合就會產生結果。比如蘋果是怎樣產生的呢?首先要有蘋果種子――因。種子被放到泥土中,並有水、空氣、陽光、肥料等等,這顆種子才能發芽成長,慢慢變成一棵樹,然後結出蘋果。這些環境條件就是緣。如果種子放在倉庫里,沒有遇上適當的緣,即使放上很長時間,它也還是一顆種子。種子的因,配合環境的緣,產生了蘋果的果。種籽是因,產生的是蘋果,不會變的,但緣由很多條件――例如泥土、水分、陽光、肥料等――組成,是會變的。只要其中任何一項條件發生變化,蘋果生長的過程都會不同,可快可慢,可好可不好。如果其中一個條件消失了,例如沒有水或沒有肥料,蘋果樹也會慢慢死掉。這就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因和緣產生了結果之後,不會停下來。有了蘋果,賣出去可以賺錢,相對於賺錢這個結果,蘋果就是因,賣出去的整體條件就是緣。因產生了果,果又成為了新事件的因,然後又產生新的果。沒完沒了地演變下去,這就是緣起。   我們可以從動態的時間觀念來了解緣起。如果能夠控制某些條件(緣),就可以控制事情發展的流程,例如在化學實驗中,只要能控制有關條件,便可以決定實驗的結果。但在現實生活里,條件是不受控制而經常改變,故此事情也不停在變。例如,人不斷在變,現在的你跟一秒鐘以前的你是不一樣的,因為細胞不斷新陳代謝。肉體生、老、病、死的改變無可避免,有些改得比較快,有些則較慢。除了身體外,思想也是不停改變,而且變得更快。成語「曇花一現」 的改變是快的,「滄海桑田」 則是慢的。去年,我去雲南石林,兩億年前那裡是一片汪洋,故此現時仍可在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中找到貝殼化石,這證明地球在不斷改變,其實宇宙中沒有一件事能夠停下不變。怎麼改變呢?那要看周圍的環境怎樣互相影響,因為萬事萬物是根據因和緣的組合而成。做人做事也是這樣、我們跟身邊朋友的關係的小氣候,乃至社會國家的大氣候都會影響我們。你們畢業後投身社會,遇上經濟景氣,找工作便沒有問題;如果經濟不景氣,找工作就會很困難,那就是受到大氣候的影響。每個人都和周邊的緣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說,朋友之間是緣,人際關係是緣, 甚至物體跟精神的關係也是緣。   能看到的東西固然有因果,即使不被看到的亦同樣有因果。佛教說:「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是肯定的,也是很重要的。什麼時候出現怎樣的果呢?要看緣!有時雖然種了善因或惡因,現在還看不到果,但不等於永遠不會結果,只是因為緣還沒有到,所以暫時沒有結出果來。只要緣一到,果一定會結出來的。有些人做了很多壞事,卻很有福報、很富有;相反,有些人經常做好事,生活卻很辛苦,這現象難免令人覺得很不公平。但那只是片刻的現象,因果不一定是剎時的,可以是多生多世的,所以佛教講輪迴有前世也有來世。做了善事,就是種下了一個因,只要緣分一到,自然就有果產生,雖然那可能是明天,或明年,甚至下一生。   我們每天做的事就是在種因,不論善惡,只要緣一到便產生果,所種下的因就馬上消失。至於沒有結果的因是不會消失的,它隨著我們投胎到下一世,倘遇上適當的緣,還是會結出果來。現時的經歷是好是壞,都是從前或過去世種下的因在這一世結出來的果。如果想知道前世種下什麼因,只要看看今世的生活是怎樣就可以。假如今世活得很苦,證明過去種下的因很惡,現在就要承擔這個果;相反,如果生活美滿,就證明過去種下的因很好,現在來享受這個果。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故此,希望明天好、後天好、將來好,生生世世好,現在就要廣結善緣,多種善因。只要種下好的因,將來遇到適當的緣,一定會結出好的果來,保證將來一定美滿幸福。有些人不明白這道理,為了謀取暴利而造假東西來賣,雖然可能賺到了錢,卻害了很多人,種下了惡因,將來一定要承擔苦果。雖然不知道苦果什麼時候出現,但肯定的是他一定要承擔。各位學員,看看你們自己,其實你們的福報很好,因為雖然大家還只20歲左右,但就有機會聽聞佛法,參加夏令營。我就沒有這麼好的福報,我是十三年前才有機會接觸佛教,開始修行。你們過去世種下了善因,今生遇上好的緣分,現在結出這個善果。   總結一下剛才從時間觀念來講緣起。佛教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亦謂之「諸行無常」。即是說,宇宙的運作是一個變動的流程,是無常的。變成什麼樣,就要看緣怎麼發展,才能明白整個宇宙怎麼發展。有改變,整個世界才有希望。雖然現在我是窮,但只要我努力爭取,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認真做學問,經常幫助別人,那麼我種下的因和培養起的緣就能改變目前處境,將來達至成功。惟世事無常,我們才有機會改變目前的情況。只要努力,我們便能培養好的緣,改變壞的果,創造自己的未來。這樣改變我們的未來,改變我們的命運,未來控制在自己手裡,所以佛教是積極的!   現再從具體的空間觀念來了解緣起,即因和緣是怎樣組合而生成種種事物。譬如一個人,他的生理狀況、思想、取向、人生觀是不停地改變的。人不能離開周邊的環境生活,人要有食物,就必須有人耕種,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是可以獨立存在的。科學的萬有引力就是指,兩個東西必須相互吸引,假如沒有吸引力,世界就無法運轉。這相互吸引的力量令地球圍著太陽轉,令人造衛星圍著地球轉,所以每件事都是互相影響的。在生活的情理中,你影響我,我影響你,雖然這種影響不容易看到,但確是存在的。例如,我幫很多人,很多人也幫我,這就是互相影響。可見,世界上萬事萬物是互相依賴的,不能單獨存在。我們的自身和環境都是不斷改變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又例如,潘宗光是我的名字,代表現在的我。但每個人聽到潘宗光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了解,我太太對我的感受,或是同事對我的感受是不會一樣的。究竟我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可能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佛教說「無我」。   「無我」不是說我不存在,只是說沒有固定不變的我。我根據周邊的環境不斷在改變,隨著自己的思想、學問的改變而改變。既然如此,就沒有兩個人對事物的評價是完全一樣的。看事物是基於個人經驗,從個人的角度去看,故此不同人得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做大學校長,我們經常要做許多決策配合學校發展,副校長或院長都會提出很多方案。學佛以後,我認識到單從管理階層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策略未必最理想,因為方案制定後,還必須能有效率地執行。方案由誰來執行呢?是學校的老師!方案又由誰來接受呢?是學校的學生!所涉及的人不同,對問題看法就不一樣,故此有關方案的制定、執行、接受便可能會出現不協調的地方。所以,現在學校的方案定下來後並不立即執行,而是先諮詢老師及學生們,讓他們發表意見,看看有沒有值得修改的地方,待方案完善後才推行。這樣執行起來較順利,較易成功。這例子表明,人看問題往往是片面的,故不可能永遠正確、或不正確。我們要放棄對立看問題的方式,以中道的方法找出最理想的方案。所以,看問題一定要捨棄兩邊而取中道。佛教的中道就是教導我們,看問題不該主觀而應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才有可能找出最理想的解決方法。  讓我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無我」。水是很普通的東西,但誰能告訴我水是什麼呢?我相信所有人對水的了解都不一樣。從科學的角度看,水是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的結合,除了有日常的液態外,還有蒸汽的氣態和冰的固態。在乾燥的沙漠里水可以救命,有水飲才可以活下去,水比黃金鑽石更珍貴。可是在水災時水又變得很可怕,可以把人淹死,是殺人的兇器。那麼到底水是怎麼樣的?是救命的、還是是殺人的呢?那要看當時的緣,看它當時的情況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故此,沒有固定不變的水,水的含義無窮無盡,不能一下子全部講出來,水是「無我」的。  總結一下剛才從空間觀念來講緣起。佛教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亦謂之「諸法無我」。就是說事物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不能獨立存在的,必然和周邊環境有關係的。同樣的因和果,好壞的程度則依賴於緣,好的助緣會加強善因的果報,而減低惡因的苦果;不好的緣便會減弱善果,而加重苦果。   根據時間的「諸行無常」和空間的「諸法無我」這兩個最重要的佛教思想,我們可以積極地生活,改善我們的環境,影響我們的未來。我們多做善事、廣結善緣,只要緣夠好就不用太擔心果。即我們抱著「不問收穫,只問耕耘。」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還剩下一些時間,就讓我簡略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心經》。   佛經雖然有很多,但都是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只是重點不同而已。當對經有所了解以後,就可以應用到生活中。每個人的知識水平、經驗背景和其他人不一樣,不可能有一種方法能適合所有人,但只要我們明白佛教義理,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中選取一部經、一種方法來修行,便可以達到同樣目的。   佛教義理最重要的就是緣起性空,剛才講過緣起,現在講《心經》,它就是講空的佛經。空源自於緣起,是佛教很重要的思想,很難講,但不講大家就不知道什麼是空。講解一個題目,我要根據對象不同的程度來進行,就好象一個學科的對象可能是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的同學,我們要用不同方法來給他們講解,好讓他們明白。空的智慧必須在修行中體會,要講解的話,我惟有嘗試從生活及科學的角度來講一下,我希望提供一個較顯淺的方法,讓初學者有入門的渠道。各位要深入體證空義的話,就必須親自修行、向大德參學。  《心經》雖然篇幅不長,只有260字,但卻流傳最廣。因為它字數少而簡潔,理解上難免會產生困難。註解《心經》的書很多,側重點不同,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讀起來可能仍感吃力。我希望幫助那些初學佛的人能對《心經》產生興趣,所以以《心經與生活智慧》做書名,讓讀者能從生活的角度來解讀《心經》。書中我歸納經文的整體含意,用簡單的例子來講解。   《心經》開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是修為很高的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能完全了解空,把空的智慧應用自如,因此自己沒有煩惱,同時亦能幫助他人解除煩惱。換言之,只有觀自在菩薩的境界才能「照見五蘊皆空」,要修到他們的層次才可以真正了解空。我們修行就是學菩薩一樣,深入了解空,把空的智慧融入生活當中。   《心經》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受、想、行、識」是「五蘊」。「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思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肉體和思想兩部分組成的,這些都是空的,是無我的。這是人無我,很重要的思想。   經文接著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的法則或現象是空的,是無我的。這是法無我,也是很重要的思想。   經文接著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在這裡將空應用於六根、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等各方面,指出它們都是「無」的。要留意的是,《心經》說的「無」 不是指沒有,而是不執著的意思。   其實我們應該先要鑽研了解六根、十二處、十八界 、十二因緣、四聖諦等教理。現在時間有限,就簡單地說,六根、十二處、十八界是講一個修行的人,經文之所以強調「無」 就是指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捨棄執著,不要執著我這個人在修行。修行是人生很自然的過程 ,所以「我在修行」沒什麼了不起,不應把它作為概念放在腦中。要明白修行是在我們生活當中,在我們行、住、坐、卧當中都可以進行的,所以不要執著我在修行這件事。惟有不執著於修行,修行才能行之有效。

潘宗光:我所認識的佛教(下)
www.zjol.com.cn  2009年01月07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十二因緣、四聖諦則是指修行的方法,無十二因緣和四聖諦,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是固定的。不要覺得現在所修的法是最好的,其他人的就不好。修行沒有好或不好之分,只要能幫助我們順利改變心理狀態的就是好的方法。所以,《心經》強調不要執著任何修行的方法。了解佛法後,就要將其融入生活當中,而發自內心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修行。   經文接著是「無智亦無得」。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想去追求什麼結果。如果你強行追求,就不能得到。你不強求,自然地發展下去,就更容易達到修行的境界。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因為沒有執著,一切的菩薩,一切的佛,都是透過智慧得到解脫,得成正覺。「般若」是智慧,「波羅蜜多」就是達到圓滿的解脫境界。「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通過智慧達到我們修行的最高境界。   在整部《心經》,最樂為人傳誦的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不容易理解,我在這裡給你們講解一下,好讓你們對「空」有基本認識。在現今社會裡,人們已習慣將自然規律融入生活中,所以面對某些規律我們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奇怪。比如說重量,是一個普通名詞,每個人一定會有一定的重量的。它其實是一種自然規律,就是地心對我們吸力的多少,吸引力越大,就越重;吸引力越小,就越輕。重量是無常的。假設你在地球表面是六十公斤,當身處海拔很高的地方時,地心吸力會減弱,你就沒有六十公斤了。所以,當環境改變了,重量也隨之而改變。認識到這些自然規律後,我們對重量這回事就不再覺得奇怪。   除了地心吸引力外,宇宙還有很多不為我們所熟識的自然規律。例如,根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的規律,它指出事物是不能單獨存在,而且是不停的在改變。事物是包容的,有些東西包容性比較大,有些則比較小。比如說你給人罵,假如罵你的是你的父母、老師,你可以容忍下來,包容性較大。但假如罵你的是敵人、仇人,你就不會接受,包容性較小。每個人內心的包容性會根據不同情況而有所所改變。我們姑且用「空」這個名詞來代表事物的無獨立性、變化無常性、包容性,等等一連串宇宙共通的性質。我希望這樣解釋空能有助大家初步的理解,若要更深一層體會空理,便要多看佛經、多修行。

  什麼叫包容性?我用「零」來解釋。零這個字很有意思,看來什麼也沒有,但變化卻很大。譬如說一個坐標,把它放在哪裡零就在哪裡,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零。零這個字有很大的力量,用它來乘任何數字都等於零,用它來除任何數字都可以變成無窮大。在100後面加個0就變成1000,但減一個0就變成10。但零也可以不改變其他數字,一個數字加一個零或者減一個零都是不會改變的。所以零雖然表面看來是什麼都沒有,但卻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空的英文是「emptiness」,意思也是什麼都沒有,但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包容性亦最大。要是一個杯裝滿了東西,不空掉就不能再加水進去。或者以上所講仍未能把空的特性全說出來,但暫時我們可以集中在無常性、無孤立性、互相依存性、包容性等佛教基本概念來理解。   《心經》說「色不異空」,那「色」又是什麼呢?「色」不是顏色、女色,而是物質,佔有空間的東西。既然是物質,就必定擁有物質的共通性,即是重量、體積及空性。「色不異空」 就是說色不能離開空性,就好像說色不能離開重量、體積一樣。平常說「四大皆空」, 人們以為四大是酒、色、財、氣。但其實四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物質的狀態――液體、固體、氣體,和能量。例如水是物質,在正常的狀態是液體,當它的能量在加熱後增大,到攝氏一百度時變成氣體。當溫度降到零度,能量降低它就變成固體的冰。四大指物質,更指身體,地代表固體的堅硬性,如身體的肌肉和骨頭;水來代表液體的濕潤性,如體內的血液和汗水;火代表能量的溫暖性,如人的體溫;風代表氣體的流動性,如人的呼吸。   現在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物體的重量是怎麼樣被人所體會呢?一定要透過某種方法表達出來,才能令人感受到有重量。如果沒有物質,就不可能有重量。所以重量一定要通過物質來感受出來,所以重量不能離開色。同樣原理,透過認識每件事的變化,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便可以體會到空性。因此,空亦必須通過物質的變化才能被體現出來。所以說「空不異色」,空不能離開色,沒有色就同樣沒有空。表面看來色與空好像是兩件事,其實兩者是分不開的,互相牽連的,就好像人﹙色﹚跟重量不能分開一樣。故此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經文有很深奧的道理,但學佛不僅僅靠唸經就可以,如何將理論演變為我們的修行方法,即怎樣將經文運用到生活當中,這才是最重要的。  發慈悲心幫助他人,從他人修行過程當中,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修法和空的關係,這樣同時增強自度的效果。當修為越高,就越有智慧自度,也越容易發慈悲心度他,所以自度與度他是互為因果,相得益彰。經文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之後,就立即跟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合共成四句偈以強調自度與度他的互動關係。   現在嘗試從現代管理的角度來闡釋《心經》這四句偈。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的《心經與現代管理》。「色不異空」是提升智慧。我們做管理要當領導的角色,要制定策略性計劃,有效地帶領整個團隊向前邁進並超越既定目標,是領導式的管理。「空不異色」是慈悲心,就是幫助我們的員工,増加他們的歸屬感,發揮他們的力量和團隊精神,是支援式的管理。什麼是支援式的管理呢?管理者要明白員工是人,不是賺錢工具,雖然員工要賺錢,但也有自尊,所以做老闆的不僅要給他們工資,還要幫助他們達成心愿,促進他們成長。支援式管理著重建立有人情味的機構,建立員工歸屬感,例如提供培訓機會、幫助員工解決個人問題、表揚員工成就,總之令他盡量投入。要是員工覺得公司不好,不服氣,可以產生很大的破壞。例如一所高檔的餐廳,其中有一兩個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很差,客人去了一次就不再有第二次,這樣就會對餐廳帶來很負面的影響。要是員工對公司有歸屬感,這情況就不會出現。   綜合而言,空的管理是一個全方位的管理,即領導式與支援式的互相配合,互動互補。英明的領導再加上慈悲的關懷才能激發員工士氣,讓他們可以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增加機構的工作效果。   現代管理應該採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除了對員工個人外,管理層還必須對社會負責。因為,每個機構都是整個社會的一分子,大家息息相關。過去有些工廠為了賺錢就隨便將污水倒到河流里去,對環境產生的惡果要由大家來承擔,整個社會要投放很多資源才能把它清理好。作為公司的管理層必須要考慮工作流程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向社會大眾有所交代。

  最後,讓我講講佛教與科學的關係。科學告訴我們,任何物質均由分子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質子、電子等微小的粒子組成。它們組成了微觀世界,科學家運用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來探究其中運作。量子力學有兩個基本的原理,一個叫「物質的二重性」,一體二元,在這微觀世界裡,物質的表現可能是佔有空間的質點(particle),也可能是不佔空間的能量,即微弱的波動 (wave)。質點和波動同是物質的表現,一時看它是質點,另一時看它卻是波動。兩者代表相同的東西,但到底是以那種方式表現出來呢?那要看當時的環境(緣)。   量子力學的另一個重要原理是「測不準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我們測不出粒子的準確位置在哪裡,因為無論用什麼方法都會影響到粒子的位置,所以沒有客觀的方法可以找出它在哪裡。剛才講過,每一種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原子可分為電子跟原子核,原子核裡面是中子與質子,再分割成為夸克,微子,就已經很小很小了,微小到好像不存在。但肯定又是存在的,要是不存在,怎麼會有電子、原子等物質?只不過太微小了,顯現為一種能量或波動,故此也是空的。根據量子力學,物質不能離開空,即「色不異空」。微子粒子從「無」慢慢結合起來,演變出來,變成電子、原子核、原子、分子,最後變成物質。《道德經》也說,物質是從無中慢慢產生出來的,這統統可以說是「空即是色」。   另外,根據愛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能量和質量是互相變換的,這是科學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與佛教的空、無常、無我等思想,可說是非常吻合。他的相對論很深奧,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闡釋,假如一艘宇宙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作星際旅行,根據相對論,飛船的速度加快,行程距離便會縮小,距離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變動的。因此,可以推想,只要宇宙裡面有活動,整個宇宙也在變、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雖然佛教和科學有很深的關係,但可惜很多人不了解,甚至認為佛教是神秘的東方宗教、不科學。希望你們聽過後,對佛教跟科學的關係能有所了解。   總結而言,佛教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不是迷信的,而是科學的。我們修行就是要把心安好,通過安心以提升智慧,增長慈悲心。禪定可以幫助我們安心,但並不單在打坐時才是禪定,我們只要每一刻的心都屬於自己,思維不被外面環境影響便可算作禪定。惟有在禪定的狀態下,我們才可以增長智慧及慈悲。《心經》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種境界是佛菩薩達到的境界。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智慧,安自己的心。大家不妨在晚上問問自己:「今天所做的都問心無愧嗎?」如果答案是肯定,心便安了!要是人人都這樣做,盡自己的責任來建立和諧社會,那麼人間凈土就會在我們面前出現,不用跑到老遠的西方去。

推薦閱讀:

《舌尖》前導演陳曉卿在浙江吃了一個星期,他喜歡的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行政區劃網資料-浙江 02
烏鎮自由行2日游攻略!這樣玩才不留遺憾!
值得了解的浙江十家大型民營醫院有哪些?
浙江美爆的六條自駕公路,避開人潮去兜兜風吧!

TAG:人文 | 浙江 | 佛教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