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南京珠璣巷的青海漢族
在青海大地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耳熟能詳的傳說:明朝洪武年間,許多南京市民都在街上玩社火、猜燈謎。朱元璋也興緻勃勃地微服出遊,逛到珠璣巷,看到一戶人家在燈籠上畫了個騎著馬的大腳女人,懷裡還抱著個大西瓜,讓路人猜這個燈謎的含義。朱元璋一看,不禁大為惱火:這燈謎的意思不是在詆毀馬皇后嗎?馬皇后恰好是淮西人,且是大足。於是認定這戶人家有意侮辱馬皇后,一怒之下便擬一道聖旨將全巷的人發配到了青海。 這個傳說並非毫無根據,一些地方史學者的研究中,發現了許多青海漢族家譜中有關於祖先來自南京珠璣巷的記載。 青海漢族來自南京?
到青海漢族的老百姓家裡做客時,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堂屋正對的品字形面櫃最前面有一個米櫃,青海不產大米,也不以大米為主食,為何要放一個米櫃?而且米櫃常常是空的,後面那兩個面櫃卻經常是滿的,難道青海漢族真的是從南京遷徙來的嗎? 很快,青海地方史研究人員為南京珠璣巷人遷來青海找到了佐證,《綱鑒總論》之《廣注·明朝篇殺京民》中寫道:「帝以元宵燈謎畫一婦女,手懷西瓜乘馬,而馬後腳甚大。上曰:彼以皇后為戲謔,蓋言淮西馬後腳大也,殺京民不守本分者。」《明史演義》也記述了這一故事,並明確記載發生這一事件的時間是「洪武三年元宵」。 經到南京實地考證,研究人員發現明朝時的南京確實有名稱類似珠璣巷的街巷——朱子巷,這一街巷最初叫「珠屐巷」,而在民間則有「珠璣巷」、「朱氏巷」、「竹子巷」等多種俗稱,而在文獻上則大多稱為「珠履巷」。經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珠屐巷」的地理位置在今天南京城南地區的許家巷,位於三山街西南,東起中華路,西至中山南路原銅作坊段,因清同治年間許毅尚書住此而得名,根據《南京古今地名對照》記載,「珠履巷」就是許家巷西端自四聖堂西銅作坊一段。「珠屐巷」古屬南京柳樹灣地區,是明朝重點移民區。特別有意思的是,雲南漢族也自稱來自南京竹子巷,看來都是從南京走出去的,至於是被發配還是被移民,多數專家還是傾向於後者。有史料記載,明初經過十幾年的戰爭後,一些地區人口稀少,要恢複發展經濟就需要大量移民,經常有好幾個縣、好幾個府集中在一個地點出發,如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的祖先在山西大槐樹下,因此,青海漢族說來自南京珠璣巷就不難理解了。 漢人在青海駐軍屯田
青海古為蠻夷之地,也是邊境之地,青海漢族是中原地區歷朝歷代長期移民的結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戍邊軍人的落戶,使青海漢族人口逐漸多了起來。 秦漢時期,特別是漢代,由中原向西部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就開始了。公元前61年,70歲的漢將軍趙國充西進平息羌亂。出於長遠的戰略考慮,趙國充向漢宣帝三次上《留屯田十二便》奏章,建議在河湟地區罷兵屯田,漢軍一手握槍守衛邊疆,一手握鋤開田種糧。奏章建議從臨羌到浩門(今甘肅永登。青海民和一帶),開墾2000餘公頃土地,留步兵120281人,分屯至各要害處墾田,待春雪消融時,引水灌溉,再伐木600餘株,順湟水下放,建造沿途驛站,同時整修道路交通,架築橋樑。如此,軍隊每月所需糧食由原來的99630斛減至27363斛,剩餘糧食還可以充實國庫。趙國充「寓兵於農」的策略實施後,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漢武帝時,漢王朝與北方匈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決戰,自張騫開通西域後,在今河西走廊相繼設立了河西四郡。公元前111年,漢將軍李息、徐自為率10萬大軍打敗了與匈奴相連並威脅漢朝廷的羌人聯盟軍隊,大部分羌人歸降,其首領楊玉被封為歸義侯,另有部分羌人退居到青海湖西南的大山深處,中原王朝至此開始經營青海。漢軍在青海設置「護羌校尉」一職,專門管理湟水流域軍政事務。漢王朝西定青海,漢人也逐漸從內地遷徙過來,在河湟地區安家落戶、墾田種地。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兵車行》一詩中所描述就是發生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戰。青海自古都是兵家所爭之地,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發生了許多悲壯的故事。大非川位於今天的興海縣境內,唐代名將薛仁貴帶領的大軍在這裡全軍覆沒,他本人也因此落了個貶為庶民的下場。如今,海南地區有不少薛姓人家,他們都自稱是薛仁貴的後代。 由此可見,古戰爭的發生,也是漢族來到青海的一個重要渠道。 漢人經商來到青海 經商是漢族來到青海的另一個重要渠道。 歷史上青海是唐蕃古道、絲綢南路必經之地,今天的湟源是茶馬互市的重要地點,國內外客商雲集於此,其中也包括中原的漢族商人。吐谷渾王朝發展至鼎盛時期,為了擴展草場,一度將控制中心遷徙到青海湖附近,北可與蒙古草原接壤,向西可通往西域、中亞,向南可到達西藏及印度,向東可與黃河、長江流域發生貿易往來。公元五世紀至七世紀,吐谷渾不僅成為中西陸路交通的橋樑,而且在北方和西南民族交往中起到中介作用,其開闢的絲綢南路不僅為開發和建設祖國西北邊陲做出了巨大貢獻,還讓眾多客商雲集青海,其中許多客商都定居下來,如回族、漢族等。 唐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將弘化公主許配給吐谷諾曷缽汗,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唐蕃古道由此鼎盛。唐蕃古道是唐朝時期一條連接中原內地與青藏高原的「天路」,東起長安,過甘肅臨津關到青海的樂都、西寧,向西翻過日月山,全長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程在青海境內。至宋代青唐城(今西寧)建成後,吐蕃、回紇、漢人等商賈聚集於此,並被允許在這裡建房居住、坐地經商,大批漢族由此落根青海。 此外,青海還是古代的流放地之一,被發配到青海來的漢族也不在少數。 曾輝煌一時的世家大族 漢王朝在青海設置了三個郡治,一是金城郡,管轄5個縣:臨羌(今湟中多巴)、安夷(今平安)、破羌(今樂都老鴉城)、河關(今貴德)、允吾(今民和下川口)、允街(今甘肅永登);二是西海郡(王莽所設),郡治龍夷城(今海晏三角城),主要是內地犯人的發配地;三是西平郡(從金城郡分置出來的),下轄4個縣:西都(今西寧)、臨羌、破羌、安夷。 自漢魏以來,漢族不斷從內地遷移過來,他們當中不只是戍邊軍人、商人或犯罪之人,還有一些大姓名族,他們在此安心定居,曾一度活躍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 漢儒「三老」:正當西晉內部爆發「八王之亂」,各地軍閥建立地方政權及所謂氐、羌、匈奴、羯、鮮卑「五胡亂華」的時候,內地有許多漢族為了躲避戰亂,西遷至河湟地區。1942年樂都出土了著名的《三老趙椽碑》,碑文記述了主人叫趙寬,字伯然,是趙國充的孫子,由甘肅天水遷居青海,居住在破羌縣。趙寬擔任過浩門縣縣長助理,譽稱「三老」,是位有學問有修養的漢儒,他繼承祖父遺志,紮根青海,艱苦創業,在傳播漢文化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金城韓氏:史書上說金城人韓遂聲望很高,曾東入長安,遊說朝中數位將軍剷除宦官,扶助漢室。公元184年,湟中月氏胡人北宮伯玉起兵反漢,特邀韓遂做軍師,進軍長安。失敗後,韓遂在公元202年接到曹操征西將軍的封賞,擁有了強兵猛將,但不久遭到曹操的猜忌和圍攻,在與曹操抗衡中兵敗逃回故里,公元215年病死在西平。 豪門麴氏:東漢末年有個叫鞠譚的人,他的兒子選擇了西平作為自己家族的避難所,後來把姓氏改為麴。西平麴氏是河湟的豪門大族,不僅聚斂了大量錢財,還組建有私人武裝。魏明帝曹丕即位後,西平麴氏憑藉強有力的經濟實力,起兵反魏,後來遭到曹魏的鎮壓,部分麴氏遷居金城郡(東晉時金城郡治已從允吾遷到榆中,即今天的蘭州東)。公元499年,在北涼任職的麴嘉被擁立為高昌王,立國141年,直至公元640年被唐朝所滅。 望族郭氏:郭氏是西平漢族中非常有名望的家族,《三國志》上稱之為「河右大族」。東漢末年西平郡的功曹郭憲是一位德高義重的志士,公元215年被封為關內侯;公元252年,蜀將姜維進攻西平,活捉了魏國的中郎將郭修,郭修假裝投降,趁機刺殺了西蜀宰相費褘,郭修死後被魏國追封為長樂鄉侯,贈謚號威侯;此外,三國時期明元郭皇后也是西平郭氏中的著名人物,其功績可與清朝孝庄皇后媲美,明帝死後,司馬氏專權掌政,郭皇后以太后名義出面主持朝政,先後輔佐了曹芳、曹髦、曹奐三個小皇帝,公元263年郭太后逝世,兩年後司馬炎篡位,改國號晉。明元皇后郭氏是迄今為止所知道的青海歷史人物中第一個登上皇后、皇太后寶座的人,也是在漢文典籍中第一個被正式立傳的女性人物。
推薦閱讀:
※地理答啦:茫崖行政委員會是個什麼地方?
※總有一天,中國最大的湖不再是青海湖,而是它
※何以解餓?唯有香豆兒饃饃
※西北旅行印象最深的地方?
※青海省西寧市為什麼在整個中國存在感這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