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醫」的理解——揭開中醫不為人知的部分

我對「中醫」的理解——揭開中醫不為人知的部分用通俗易懂幾近家常的語言來闡述博大而精深的中醫

「中醫」一詞產生於鴉片戰爭之後,當時為了區別於由西方傳教士帶入的「西醫」診療法而設。自從「中醫」這個詞產生以來,中醫就在一步步地走向衰弱。「中醫」在這個詞產生以前,叫「岐黃之術」「青囊」「懸壺」等。

一切一切的病在中醫看來都可以說成兩種病:「陰病」和「陽病」。陰陽五行是中醫的基本理論。後世的各門各派各式各樣的理論皆源於此,也沒有超過這個範圍。

那麼,中醫所講的陰陽和五行究竟是什麼?

一年之中為什麼會有春夏秋冬?為什麼夏天熱而冬天冷,很多人會說,因為冬天時地球離太陽遠,夏天離陽近。這是對的,但不全對。四季、二十四節氣,正是宇宙間能量運行的規律所在。以地球表面為界,地表以上稱為陽,地表以下稱為陰。夏天熱氣騰騰,但一入秋,熱氣馬上就下降,進入地下,入冬後進入地下層的熱氣再下沉到地底深入的水中,第二年入春後,熱氣從地下水中上升到地表之下的土中,夏天來了,熱氣就從地下上浮到地面上,並上升到空中,所以夏天地面都是熱的。一到秋天就又下降了。如此循環往複。上升的過程,可以稱為陽,下降的過程可以稱為陰。升降的除了熱氣(陽氣)還有水液(陰氣),所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從來就沒有分開過。就像男人不能沒有女人。天與地之間是生物生命棲息生存的空間,因為陰陽之氣的上下運動,產生了生物,才有了人。所以說人是天地所造化。這個運動過程中,從地下水中升到地表為木,地表升到空中為火,空中下降到地下為金,地下層下沉深入水中為水,天地之間為土。這就是五行。何為五行,五即五種物質,行即運行!

陰陽的變化是周而復始的,其軌跡呈圓形。易經中說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運動軌跡都是圓形的,那麼,人的生命呢?

人也是由地氣和天氣交和而生,《本草綱目》中講到,氣輕上升屬陽,味重下降屬陰,所以平常講「氣味」實際上在講陰陽。陰陽在我們身體中的變化也經過「五行」這五個過程,五行中的金對肺,木對肝,水對腎,火對心,土對脾。六腑是他們的過渡產物,經絡是運輸通道,可以稱為「路徑」。經絡運輸的是什麼東西呢?是生命的根本:精、氣、神。精、氣、神是地氣和天氣交融後在人體中的存在形態,就如水、冰和水蒸氣,這三個形態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經常並存的,就像水面上常飄浮著冰塊,卻還在冒著霧氣。這種並存的不同狀態就決定了人的生、死、疾病與健康。氣是精與神的中間狀態,精可化氣,化神,神也可化氣化精。如果把精看成陰,把神看成陽,那氣就是陰陽交融的產物。所以說「人活一口氣」,這個中間狀態沒了,精、神如何轉化?中間狀態的還有津、液、血。津、氣、血、精、液是正物質在人體中的不同狀態,分別運行在脾、肺、肝、腎、心,隨著陰陽的變化而變化。陰、陽分開了,生命也隨之「over」。陰陽真的可以分開嗎?陰陽分開後是怎麼變化的?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必須先探討陰氣陽氣究竟為何物?

黃帝內經中說陽氣是向上、擴散、傾向於運動的,陰氣是向下,聚集、傾向於靜止的,看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人站在黑暗的荒野上,周圍溫度下降時他會感到冷,身上冰涼涼的,此時如果生起一堆火,靠近火堆時就會感到曖和,身上熱烘烘的。這不正是能量的變化過程嗎?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總是從能量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擴散,高能量密度高,光亮強,溫度高,運動快,低能量密度低(所以冰的體積比水大),光亮弱,溫度相對低,運動較慢。低高能量洽好符合陰陽的概念。所以陰陽本是一物,皆有太極所生,這個太極就是能量?

這樣說只說對了一半,研究過《易經》的人就知道,正(陽)「無極元」和正能量(稱為弦)構成了正粒子,負(陰)「無極元」和負能量(弦)構成了負粒子,正、負粒子組成了宇宙。按照易經的說明,太極除了能量,還包含有「無極元」,就是我們所說的物質,正無極元為正物質,負無極元為反物質。正負物質隨能量(陰陽)的變化而變化。《黃帝內經》是中醫的總指導、總理論,《本草綱目》是中藥的在詞典,是工具。黃帝內經和易經的淵源極深,有太多的相似之處。難怪「藥王」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知道了陰陽的本質下面的內容就好理解了。

何為氣?古人把肉眼見不到,在當時還無法識別的,但是客觀存在,可以感覺到的物質稱為「氣」,這是一個飛躍,古人跳過了研究氣是什麼而直接研究其功能活動規律。

何為陽氣?何為陰氣?看過上面的分析就不難知道,陽氣就是帶著較高能量的「氣」這種物質;陰氣就是帶著較低能量的這種「氣」。

陰氣陽氣在體內是怎麼運行的?我查閱了各種資料結合我自己的經驗體會,我發現了一些它們的「蛛絲馬跡」。陽氣應該是從三條手陽經(小腸經大腸經三焦經)向頭上走,而後與三條足陽經(胃經膽經膀胱經)交叉傳導到腳下。其中足陽明胃經負責下降排泄濁氣,所以胃經上有瘀阻時會感到胃脹噯氣有時噁心嘔吐,就是濁氣不能下降的原因;膀胱經與督脈在「大椎」穴交叉應該是把一部分陽氣交給了督脈,循督脈傳到命門「藏」起來,還有一部分下行到膀胱和腳,用於將腎代謝出來的廢物氣化為尿從「九竅」之一的尿道排出體外,膀胱經中的陽氣不足時又會從督脈中提取「應急」;膽經負責輸送陽氣,從頭到腳貫穿整個身體,提供全身的陽氣需要,23:00~01:00是膽經當令(值班),這個時辰身體開始藏陽了,

陰氣從湧泉穴進入,運行在三條手陰經(肺經心經心包經)和三條足陰經(脾經肝經腎經)中,部分從食物中提取。陰氣與陽氣互相依存又互相制衡,如果陰氣不足會出現乾咳,上火、高血壓、發熱、瘡疥、月經提前等熱病,屬「陽」病。陰氣過盛則會抑制陽氣的運行,出現瘀血、各種痹痛、糖尿病、怕冷、痰飲、月經推遲,腫瘤、痛經等症,屬「陰」病。

六條陰經上的陰氣有多餘時就藏在任脈,六條陽經上的陽氣多餘時就藏在督脈,所以中醫有督主一身之陽,任主一身之陰的說活。任、督二脈在人中相交,並有沖脈、帶脈互相聯繫。陰維脈、陰蹺脈調節任脈,陽維脈、陽蹺脈調節督脈。還有很多的絡脈孫脈等小脈就像小溪小河一樣分流到全身各處,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絡體系。

五行在人體中對應五藏,我在這裡不得不講一下,五藏並非五臟,現在多數學者都認為古人把五臟寫成五藏,包括現在的中醫學校,難道古人真的「藏」「臟」不分嗎?五藏出於黃帝內經,見: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但是內經中同樣也出現多次「臟」,如: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可見古人是分得清藏與髒的。臟是解剖生理上看得到的器官,所以內經未做太多的描述,中醫研究的是「藏」,看不見的東西才更需要研究。那麼「藏」到底是什麼呢?

李衛東的《解密黃帝內經》中講到,人是有藏象和解剖生理系統組成的一個共生體,藏象就像膠片,臟腑形體就像電影幕布,藏象的變化,通過「相」表現在臟腑形體這塊「幕布」上。這一點我是比較贊同,它想要說的實質上就是正物質與反物質的關係,這個愛陰死躺也說過了。就像電腦的硬體和軟體,軟體控制硬體,軟體又需要硬體來起支撐。李衛東還說藏象藏在身體的中部是圓形的,我認為如果把五臟看作陰,那五藏就是陽,此消彼長,這陰陽都由太極所生,這個太極就藏在命門(腰背部)。縱慾過度的人命門火衰,補陰還是補陽都能以湊效,唯有補命門方可見效。

五臟運行的是液、血、氣、津、精,五藏運行著神、魂、魄、意、志,所以古人如說「肝」應指肝系統,而不是現代解剖學上的肝臟,說腎是指腎系統,不是腎臟。五臟與五藏的關係是:心藏神,肝舍魂,肺藏魄,脾藏意,腎藏志。運動後心臟跳動加快,心主外,一部分的血變為汗液排出體外,還有一部分氣也從腠理泄出,氣血減少,心的藏神功能就會減弱,所以人會感到疲勞,但是有泄才有空間容納新的氣血,所以運動後的過量補償又可以使人感到精力充沛.神要靠心血來養,如果心血不足,就會心神不寧,嚴重的出現失眠、顛狂、精神分裂症等,神是君主之官,如果神出了問題,那麼整套生命信息系統都會紊亂,出現重大的疾病,如心臟病,冠心病等;肝藏血,血舍魂,魂是陽氣,它是依附在血之上的,睡覺時躺下去,閉上眼睛肝就開始藏血,陽氣也隨之封藏,所以說睡覺可以藏陽。晚上11:00~1:00是膽經,膽經與肝經互為表裡,這個時候睡覺肝就開始藏血,所以說應在11點之前入睡,據黃帝內經中記載,這個時段衛氣開始入陰,所謂的衛氣類似於T細胞,巨幼細胞,人體屏障之類的抵抗物質,這些物質如果沒有藏好,就會讓病邪有機可趁。人的謀慮是由魂來完成的,如果肝血不足,魂無以附,就會思慮過多憂心忡忡,就象林黛玉,長年失眠,肝血怎麼藏?形成典型的氣鬱體質.魂是陽氣,肝血不足,就會逆亂向外散或向上沖,形成外熱內寒,或肝陽上亢(上火,高血壓等屬此範疇).肺藏氣,氣藏魄,魄是剛性的,常聽說魄力十足,就是指肺氣充盛,形體健壯,聲音洪亮,有力。現在有儀器可以測出魄力,肺氣足的人會在身體周圍形成一圈魄氣,保護機體承受外來的抗擊,練硬氣功的人練的就是魄。脾藏意。意,意念;是五臟精氣所化生的情志活動之一,為脾所主。脾是承上啟下的一個臟器,脾運載的是津,是天氣地氣進入人體後存在的第一種狀態,後來再演化為氣、精、血、液。我猜想意應該也是五藏的第一個存在狀態,後來的魄、志、魂、神皆有此演化而來。思慮過度可傷脾,影響脾的健運而出現食欲不振、胸腹痞滿等病症。腎藏志,指腎的一種生理功能。指人的記憶力或意志,與腎關係密切。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精氣充盛則腦髓充而精力旺盛,記憶力強;腎精氣不足,則精神不振,健忘。縱慾過度腎虛的人除了疲勞睏倦精力不濟等癥狀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記憶力減弱,如果是學生,會對自己的功課感到力不從心。核桃有增長記記力之功,營養學認為是因為它含有DHA和EPA,中醫認為是因為它補腎精腎氣。

綜上不難看出,五臟是正物質的,五藏是反物質的(看不見,因波長和頻段與肉眼不同),津、液、氣、血、精是正無極元在能量(弦)的作用下表現出的五種運動狀態;神、魂、魄、意、志是負無極元在能量(弦)的作用下表現出的五種運狀態。這完全符合易經所說的波、粒兩重性。

明白了陰陽和五行,接下來就可以來探討:人為什麼會生病會衰老?

黃帝內經用一句話就概話了這個世界性的難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那就是說是因為正氣這個東西少了,邪有了多了,人才會生病。正氣是什麼?上面講到一切一切的病都可以看成「陰」病和「陽」病,陰陽處於相對、動態的平衡時人就健康,陰陽失衡人則生病。陰長陽短為陰病,陽長陰短為陽病,這個「正氣」應該看成處於動態平衡的地氣和天氣的總稱。正氣不平衡時,內外的病邪就可以對它起作用了,這一點類似於哲學上講的「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 那麼,邪是什麼?黃帝內經也回答了,邪有外感六淫和內傷七情。六淫為:風寒暑濕燥火,七情為:喜怒憂思悲恐驚。

在上面我講到了在中醫看來一切一切的病都可以看成陰病和陽病.那麼人為什麼會生病呢?《黃帝內經》用了一句話來回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就是說有「正氣」這個東西存在體內「邪」這玩意就不會侵犯人體而發病。那麼,「正氣」是什麼?「邪」又是什麼?我認為「正氣」是處於相對平衡的陰氣和陽氣的總稱。陰陽平衡就不會生病。「邪」有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熱)、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當體內陰陽不平衡,又感受六邪或七情過盛,就要生病了。

這符合哲學中「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中醫的思維方式和哲學相似,都是象數思維,東方人講定性「是什麼?怎麼回事?」,西方人講定量「有多少?什麼公式?」所以學中醫、學哲學、學易經都要用象數的思維,多使用右腦。

上篇中說過,水液的五行變化形成了冰、霧、雲、雨、露等不同的存在形態,地氣和天氣的五行變化形成四季,同樣,能量的五行變化形成了風、寒、暑、濕、燥、熱六種形態,人與自然是同一體,自然界的變化也會作用於人體,迫使人體隨之變化。這種作用力我們就稱之為「六邪」。我認為,風、寒、濕三邪為陰邪,由這三邪產生的病可以稱為陰病;燥、火、熱為陽邪,由此產生的病為陽病。六邪也不會單一致病,常夾雜混合在一起。如風夾寒為風寒,風夾濕為風濕,濕中帶熱為濕熱,火中帶燥為燥火,風寒濕同時侵襲誘發痹痛等。六邪侵入後停留在不同的經絡,病變部位就會不同。如:風寒濕三邪蘊留在膀胱經、膽經,引起這兩經上循經疼痛,就稱為坐骨神經痛,如果三邪客於胃經就會膝蓋痛,胃脘脹痛等。所以外邪侵入人體後可以表現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病症。

經絡是什麼?要治病必須先理清病邪是什麼?在哪條經絡?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選擇能祛除這種病邪的,又能入這條經絡的葯來治療,藥到病除。

「經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詞,因為現代醫學用盡辦法,絞盡腦汁始終沒有找到「經絡」這個東西。所以曾被認為是是杜撰的,更有人把中醫也列入偽科學.我認為」經絡」是氣血津液等流經的途徑,就像飛機沿航道飛行,卻並無航道這個實體.所以經絡是一個方向,不是物質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因為它是古人發現的人體氣血津液運行的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就可以在流經的途中施加作用,來達到治病的目的.針炙、刮痧、拔罐、推拿、足按、艾炙等都是利用了這個規律。

外邪進入體內後混夾在氣血津液中沿經絡循環,所以要祛邪必須在它所經過的經絡上下手。《黃帝內經》記載了大量利用針炙砭石熏蒸等祛邪的方法,除此之外,古人留給我們的另一瑰寶《神農本草經》

載葯365種,有植物葯,動物葯和礦物葯三大類,詳細記載了葯的性味、歸經、功效等。後世的中醫藥學著作都在此基礎而作。明代的《本草綱目》是記錄藥物最多最全面的一巨作。不過,我看這些書,發現了不少問題,書上出現不少自相矛盾,顧此失彼和不科學的內容。如《本草綱目》中介紹補肺氣類藥物時,把人蔘列於首位,淮山居二,黃芪被歸於被脾氣。但在另一篇中講到補五髒的氣與血,又說黃芪補肺氣,人蔘被脾氣。黃帝內經中講到五氣五味時說,辛入肺,酸入肝,而本草綱目在講補劑時卻說:生薑之辛補肝,五味子之酸補肺。神農本草經中把細辛這樣有毒的草藥列為上品,不知者如按經服用必中其毒。卻把桃仁、杏仁這些無害的葯列入下品,欠科學。類似於這樣的內容還很多,所以我認為,中醫理論至今沒有統一,看中醫著作一定要「辨證」地看,不可全信,也不可全否。現在的中醫,各個學派之間分岐更大,有溫病派,經方派,火神派,清熱派等,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爭論不休。還是小平同志說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不論白葯黑葯,能治病就是好葯。

醫書中記載的性味、功效,比較直觀,易理解,而歸經較為抽象,何意呢?首先要知道葯和食物的區別在哪?在於食物性味較平緩,而藥物有偏性,如韭菜子偏溫而補陽,車前草性寒而清熱等。歸經講的就是藥物對於人體哪些臟腑、哪條經絡上的氣血津液有著特殊的作用。如川芎有祛風寒濕、行氣活血的作用,歸膽經。那就是說川芎經過消化吸收後會在膽經這條通路上起到這些作用。性味的性有溫熱寒涼平,寒病用溫熱葯,熱病用寒涼葯,但也有特殊的情況,寒極可生熱,熱極可生寒,如虛胖的人過食生冷寒涼之品,體內大寒,但卻煩熱多汗,此為寒極生熱。小兒發燒時熱時冷,此為熱極生冷。很多人容易上火,要辨別真熱假熱,舌苔一看便知。苔厚,白,或上面一層黃苔者為虛火,舌紅少苔者為實熱。虛熱者治宜祛寒濕,補虛,脾虛補脾,氣虛補氣,腎虛補腎。如艾葉、蒼朮、白朮、黃芪、杜仲等。實熱者用清熱用,如車前草,鬼針草,綠豆,菊花等。我認為,現代營養學很需要結合中醫的性味指導飲食,如一個體寒腎虛的人便秘,脾胃巳經營非常虛弱了,就不能叫他吃潤腸通便的香蕉,因為香蕉是大寒。一個陰虛火旺的人就不能叫他吃韭菜,因為韭菜性較溫,易上火,西瓜有清熱解暑作用,但是遇到虛熱的人就不能吃了,越吃火會越大,因為西瓜性大寒。

「氣味」分為氣和味兩個部分。氣為天氣,從鼻子吸入,為陽,味為地氣,從口入,為陰。味有酸甘苦咸辛,大部分的學說支持辛入肺、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的理論,就是說這些味可以分別進入不同的經絡。所以營養學中的配餐要求每餐的飯菜五色俱全,就是從這來的。中醫講究平衡,過食過酸則傷脾(胃),過苦傷肺,過咸傷心,過甘傷腎,過辛傷肝。實際上稍做觀察就會發現,正是五行中的相剋原理。

除了性味歸經,中醫還研究出了「五色」。黑入腎,白入肺,紅入心,黃入脾,青(綠)入肝。所以營養學中的配餐要求每餐的飯菜五色俱全,就是從這來的。很多人都贊同五色的食物可以分別滋補對應的臟(藏)腑,我認為不盡然,如黑米是黑色,卻入脾胃經,青椒為青色,入心、肺經,胡蘿蔔為紅色,卻歸脾、肺經,還有補肝明目的作用。不知道是記載中的歸經錯誤,還是這個理論的錯誤,總而言之,差不多信就可以了,不要全信。黑色實際上還有一層含義,從人的面色膚色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病在哪裡?如臉色發青,肝一定不好,臉色發黃,脾胃必虛,臉色蒼白,肺病,臉發黑(黑人除外)腎必虛!我見過很多縱慾過度的人,都是臉色發黑,晦暗無光,皮膚又干又燥,這是腎精腎氣枯竭的表現,再不節制補養,命不久矣。這是中醫「望」診的內容。

明白了六邪,性味,歸經,五色,病就不難治了。只要理清病在哪條經絡,邪是什麼邪,再選用能入這些經絡的,能祛此邪的葯即可藥到病除。食物用得好用得對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的作用,對錶淺的(如感冒)、陽明經(胃病、便秘等)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對頑疾(各種慢性病)較難治癒,因為食物不像藥物有偏性,「藥性」較弱。不知道誰製造了「葯食同源」這個詞,是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隨意誇大。

除了傳統的內服,中醫還有非常燦爛的外治法,如:足療(中藥泡腳、足按、點穴等)、葯敷、推拿、針、炙(指艾炙)、刮痧、拔罐、薰蒸、葯摩(用藥粉在身體上摩搓,對準經絡使用)等。外治法對準所在經絡使用,祛邪效果快、准、狠。如我用中藥粉給病人泡腳泡手,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腳癬手癬、胃痛、靜脈曲張等取得非常滿意的療效。但是外治法不能滋補,祛邪而不扶正,如不配合飲食用藥,再遇到外邪入侵,病會重蹈而來。推拿的病情反覆尤快。中醫的外治法因為沒有副作用,安全可靠,更是被商家所以利用,變成了光「休閑」、「保健」的玩意,正宗的外治法生存空間反而很小.

外治法如能配合中草藥內服、葯膳、配餐,內外兼治,先祛邪後扶正,定會創造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神話」!

大道至簡,我認為中醫治病只有四個字"祛邪扶正"!!!絕非騙子所講的高深莫測(一人一個說法,一人出一本書,誰知道看誰的?),也非庸醫所說的「讀破萬卷書,臨症動茫然」,條條大道通羅馬,但最近的路只有一條,只有把握了中醫要旨的人才能做到一劑病除。用藥宜簡不宜繁,中藥之間的相生相剋是很複雜的,用一味葯能治好,絕不用第二味,這是藥王孫思藐(偶像級人物)終其一生堅持的原則.看看藥王自己活到一百多歲(有爭議,在120~160歲之間)就是最好的佐證.

感染性疾病西醫認為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治療方法是殺菌滅毒。這種針鋒相對的「正面做戰」可以迅速消滅掉病菌,但也有缺點和局限性:病毒細菌在與抗生素的長期鬥爭中逐漸明白了它的做戰策略,於是他們通過自身變異來適應某種抗生素,這種抗生素對它們就不再「敏感」,西醫稱為耐藥性。所以抗生素需要更新換代,層出不窮。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不能解決這種根源上的尷尬.中醫的做戰思路與西藥不同,中醫避開正面與病毒細菌抗爭,通過破壞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使其喪失根據地,自然消亡.腳癬(俗稱腳氣、香港腳)是真菌感染引起的,但是每個人腳上都有真菌,為什麼有的人不患病,有的人患病?這是因為真菌寄生的數量超過了一定的量才患病,真菌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腳易出汗,加上穿鞋子不透氣,很適合真菌的生長,所以容易患上腳癬,只要改變這種濕熱的環境,真菌自然就滅亡了,病也就好了。這是「釜底抽薪」之術,火撤走,鍋里的沸水自止.我根據這個原理,用一些祛濕的葯低溫乾燥後用中藥粉碎機磨成200目以上的細粉給病人泡腳,治療十幾年的頑固性腳癬手癬,效果都能立竿見影。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現在出來的手足口病、非典、甲流、禽流感等都是因為環境的破壞,給這些病毒有生存的餘地,要從根本上杜絕這些病的發生,非改善環境不可,可惜,這是萬難做到的,因為環境破壞的根源在於人心,社會的種種危機,究其根源,最大的危機在於人心的危機。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心理、性格與身體無關,是獨立於身體之外的一種意識活動。事實上,物質可以轉換成能量再轉換成空間,人體內的精一樣可以轉換成氣再轉換成神(意識或信息)。這就像冰可以化成水,再化成水蒸氣。核能就是物質轉換成能量,人類目前還不知道怎樣將能量轉換成意識,實際上網路就類似把能量轉換成信息(意識)但還不能進入人的大腦,要有計算機作為媒介。物質直接轉化為意識的例子其實也有。氣功師可以遠距離把玻璃瓶中的物品移到他的手上,原理就是先把物品變成能量再變成意識,然後透出玻璃瓶到他手裡,再變成能量,最後變成原來的物質。這是真實的事情,這種「隔懷取物」在國內不少氣功師都有表演過。可見,這些氣功師的道行確實比愛陰死躺的"質能互換"要高几個進階。要做到「隔懷取物」起碼要練到氣功的第二階段「鍊氣化神」。佛家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不過是道出了質能互換的原理,色是指物質,空就是空間,物質和空間是完全一樣的事物,物質可以完全轉換成能量,儲藏於空間中,而消失於無形;同樣的,空間中瀰漫的能量經過聚集後,也會形成物質。

明白了物質、能量、意識的互換,就不難解釋七情對生理健康的影響。這種影響不是雜亂無章的,它有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陰陽和五行。陰陽是它的性質,喜怒驚為陽,憂思悲恐為陰;五行是它影響的五個過程,過喜傷心(火),怒傷肝(木),憂思傷脾(土),悲傷肺(金),恐驚傷腎(水)。七情致病並非都是緩慢微弱的,有時也可以造成嚴重的疾病,如范進中舉中的范進數十年寒窗,突然得到中了舉人的喜訊,過喜而瘋;冠心病的病人一時惱怒而突發心肌梗塞,當場暈迷或死亡;經常生氣鬱悶發火的女性十有八九得小葉增生,如遷延不愈隨著年齡增大就有患乳腺癌的危險,這是因為肝氣鬱積;自尊心強,敏感多慮的人會形成氣鬱體質,嚴重者會胸悶氣短,失眠心悸;據說我有一個伯伯被洪水沖走,16歲的大姑姑去看哥哥的屍體受了驚嚇,一直沒有治療,沒過多久就死了,這就是驚恐傷腎;親人突然過世,過於思念,輕者茶飯不思,消化不良,重者誘發糖尿病,這就是憂思傷了脾,脾失健運的緣故。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治療情志病,要用到中醫的「克」:驚勝喜,悲勝怒,思勝恐,怒勝思,喜勝悲,有心人不難發現,這正是五行相剋之道。情志病巳經致病的要用藥治療,如氣鬱體質引起小葉增生,只要小葉增生治好了,脾氣自然也會好轉。

慢性病之所以頻頻複發,遷延不愈,是因為沒有治到「本」。邪為標,虛為本。如肥胖,將軍肚,標為痰濕,本為脾氣虛。如用泄法將痰濕迅速泄掉,體重可以快速下降,但極易反彈,因為脾氣虛沒有補上來。如祛濕同時補脾健胃,體重就會穩定地逐漸減少,減至理想體重後趨於平穩;又如坐骨神經痛,標為寒濕之邪客聚膀胱經膽經,本為肝腎虛虧,如只祛寒祛濕,癥狀可以迅速祛除,但一遇惡劣天氣或感受寒濕就會複發,只有補足肝腎才能標本兼治;糖尿病的本在於脾虛不能運化,高血壓的本在於肺氣、腎水不足引起肝陽上亢,心火上竄;心臟病的本在於心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如果只治標而不治本,很多病就會變成終身服藥控制,這是值得悲哀的,逐本而求末,方向錯誤,只會越走越遠。

補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補對,哪虛補哪,不能盲目亂補,要用補藥之前首先要了解這味葯的歸經,如當歸,歸心、肝、脾經,所以它主補肝血,兼補心、脾之血,並有活血作用,當歸頭止血,當歸身補血,當歸尾活血,共湊補血活血之神功。根據虛的程度不同還有清補、平補、猛補等方法。

中醫博大而精深,淵遠而流長,方法多樣,千奇百怪,但歸根結底不外乎「祛邪扶正」!!只有把握了這個原則,才能做到扶危治病,懸壺濟世。遺憾的是,「岐黃之術」自從被冠上「中醫」這個詞就在一天天走向衰弱,不知道他還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經受住多久的考驗,不知道何日才能重新受到重視,發揚光大。
推薦閱讀:

養心吃什麼最健康?中醫專家推薦「一茶兩湯」!
原創 中醫與古兵法的玄妙【馮亞萍寫於09年10月17日】
三個月學懂中醫:中醫五行其實很簡單
胃腸功能紊亂的中醫藥治療心得
說說感冒

TAG:中醫 | 為人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