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位普壽寺尼師的出家因緣

出家是偶然,宿緣所使又是必然。出家人的身份,走在人群中總是最引人注目的對象,有些時候還會被看作外星人一樣。外出辦事,火車上、汽車站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要出家?我知道,在他們的心裡除了不解,大部分的還有憐憫。這都是電視帶給人們的錯誤觀念。每一個出家人的身後,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但只有我們心裡最清楚,雖然故事不同,但共同的只有「因緣」二字能夠說清原因。

走近佛門

普通的出生,平凡的外表。在父母的呵護下漸漸成長。兄長的愛護更是讓人羨慕。從小到大,沒有見過父母吵別架,記憶中總是和諧又快樂。母親,和所有慈愛、善良的母親一樣,在新年伊始去寺里燒香祈福,沒有更深的信仰。父親常說的一句話:難中好助人。受他的影響,至今都不會拒絕人。95年的一次同學聚會讓我走近佛門。初中時畢業的同學相約到本市的兩個寺院遊玩。事情湊巧,一位與我們一樣大的男孩,因為父母去世,哥嫂虐待而準備出家。我們深深為之同情,出家人無依無靠、以青燈古佛為伴的觀念在心中定格。

因為叔叔是仿古傢俱廠的老闆,時常去峨嵋山送佛桌之類。偶然的機會,隨車前往。望著車外星火點點,一直構想著巍峨的山峰和金碧輝煌的寺院。第二天清晨,車在一座古樸的寺院外停下了,心中不免有幾分的失望。進入寺院,才發現原來是一座佛學院。暑假期間,很清靜,只有幾位法師住在這裡。每天看書念佛,一臉的慈悲與祥和,他們還習慣於飯後散步,一起討論佛學。顯得是那樣的洒脫與自在。這與我心目中出家人的形象迥然不同。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想要了解「為什麼要出家」這個問題越來越強烈。終於有一天,我鼓起勇氣說出了我心中的疑惑。法師的回答:出家是為了生死、度眾生等等。當時似懂非懂,只覺得不是我想的那樣,出家有著崇高的理想。第二天法師就送了我很多書,我則以我不出家不用看來回答法師,法師笑笑說,不出家也可以看,可以作在家的居士嘛!我才勉強收下了書。然而一直放到桌上也沒打開,因為心裡就沒有想看。

回來好幾天了,看著桌上的經書,就覺得對不起師父的一片悲心。終於有一天打開了《佛教基礎知識》,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裡面對佛出生、成道、弘法等都有詳細的介紹,才發現佛法是如此之好,並非人們所說的迷信。於是,每天看佛書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並且認真做每章後面的習題。接下來還看了《佛法是救世之光》、《兩個世界不同的味道》等等,雖不能全懂,卻也受益非淺。身邊的朋友為我的這番舉動竊竊私語,對她們來說,平常活潑開朗的我看起了佛書,簡直太奇怪了。說的人多了,哥哥也詢問起我的近況,我如實而答,只是想多了解佛教而已。看書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給師父寫信。其中幾句話至今還記憶猶新:修,是修理、修剪的意思。出家修行,是為了修理我們身心不合理的東西,讓他符合於佛的教。

在不斷學習當中,我了解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

第二年的夏天,有機會到山上的另一個寺院。特地去看望引我入佛門的師父(其實當時還沒有皈依)。談話間,他提到我其中一封信問出家的條件,就說:你是不是想要出家?我一時語塞,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是替別人問一下而已。走時師父又根據我的情況送了我一些書,這次是歡喜接受。回來以後一直在想,師父怎麼會問這個問題?難道我適合出家嗎?心裡的回答是不可能,怎麼會去出家,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不知為什麼?這個問題就一直在腦海里盤旋,揮之不去。

思維人生

一直以來,就象所有人一樣的學習生活,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樣?自從師父問過我以後,就開始觀察身邊人的生活方式,並與出家人相比較,才發現世間人真的有很多苦。就如我身邊的人,有錢叔叔卻離了婚,結婚不久的表叔經常吵架……對比清凈的寺院,師父們舍小我入大家,為度眾生精進學佛,是何等崇高的理想。

放假回去十幾天,比以前更乖更聽話,和父母一起笑談人生。有一天,我很慎重地對父母說:想和您們商量一點事。父親則說:你不會是想去出家吧!(我很詫異,因為我從來沒有說過我的這種想法。真是知女莫過父母!)我說:您怎麼知道?父親:還用問,天天給我們講的就是寺院和佛法。那是沒有父母的人才出家,你出什麼家?我們又不是對你不好,想都不要想了。我說:不是這樣的,出家人有很崇高的理想,為弘法利生才出家的……我只是有這個想法,不是現在就去,想聽聽二老的意思。父親:不要胡思亂想了,做什麼不好,去出家。我的臉還不被你丟盡了。我沉默不語。因為我確實沒有下定決心要走這條路,只是想一想而已。十八歲如花的年紀,要放下還真沒有勇氣。這時我發現,佛法不知不覺間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後來的幾天我和父母快樂的生活,沒再提起這件事。

人生抉擇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一年。生活中多了一些對生命的洞察,少了一些計較與煩惱。不知為什麼?最害怕看到血。每每有人殺生時,我都躲在屋裡悄悄念佛,心裡萬分的難過。可是當擺在桌上,我又不能拒絕。出家以後才知道,那是無始以來的貪慾所使。

十九歲生日晏會上,面對點然的生日蠟燭,朋友們讓我許願。我合掌默默的向佛說出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的心愿:如果真的該出家,就讓這一天早日來臨。在歡笑聲中吹滅蠟燭,同時心裡也更加篤定。

又有機會去了峨嵋山金頂,這裡是全山最高峰。很喜歡這裡的雲霧繚繞、仙境一般。每天與有共同志向的好友一起談論佛學。(後來她沒有出家)觀音菩薩成道日前,有感於七十多歲的老人,為虔誠背誦大悲咒而日中一食,也開始背大悲咒(每天背十句),並和好友一起參加早晚課。好像離佛法、離僧團又近了一些。

湊巧的是,師父的師弟在這兒住。當他了解我的情況後說:年紀這麼小、又好學、不出家太可惜了!於是每天都給我講出家的好處,不僅是個人的利益,還能利益七世父母……在這段日子裡,常常因此而久久不能入眠。我心裡明白,這是人生的一大抉擇,一旦作出決定,將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清燈古佛、晨鐘暮鼓相伴……時常跪在觀音菩薩像前,默默的祈求菩薩的指點。越來越覺得佛法的微妙不思議,出家的願望也與日俱增,心裡悄悄的有了出家的計劃。

辭別雙親

回去後,收拾好所有自己的東西,回家給父親過生日。給哥哥交待時他還說,不是很快就回來嗎?我笑笑沒有說話。父親生日的第二天,我和父母再次慎重提出了我的想法,這次是認真的。父親堅決不同意。我說:如果不同意,我就不辭而別,到您們找不到的地方,以後永遠也見不著我。並且給母親講:人生的無常,辛苦一輩子沒有什麼意義?難道您希望我和您一樣,去重蹈覆轍嗎?一方面由於我的堅持,另一方面由於我的恐嚇,(至今我都為這事懺悔。因為後來我體會到了父母當時的心情)母親難過的說:「你已經不小了,有自己的想法,你自己選擇的路,以後都是自己去走,既然你堅持要出家。我們也管不了你。但你要想好,這是一輩子的事。」我高興的說:我已經想好了,您放心吧!我先去住,如果不習慣,我就回來了。(因為當時山上要三年才剃頭)父親無奈地說:既然你同意了,我也無話可說了。那就隨你吧!久則生變,我堅持第二天就要走,父母無奈,只得隨我了。

走出家門,我不敢回頭,因為我知道,母親眼裡已經噙滿了淚水。每次出門都是我自己坐車,這次父親堅持送我去車站。一路我們無多話語,父親只是說,如果不習慣就回來吧!我說:好。

坐在車上,我想起父母,我心裡悄悄流淚。

出家考驗

夜幕降臨的時候到了山腳下的寺院。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租車上山找師父。看到我的行禮,師父很詫異。我說明來意,並且拿出了父母同意書,師父才放心了。給我講了出家的苦事,不僅起早,還要學很多東西。我信心堅定,說準備好了吃苦。晚上藥食以後,師父約了幾位法師一同送我去鄰近的尼寺。

寺院正在修建,有幾位尼眾師父在弄豆子。當家師父來了,我趕緊按師父提前交待的頂禮。師父遞上了我的證件,笑著說:給您送徒弟來了。當家師父與諸位法師行過禮後,慈悲地看了看我說:出家很苦的哦!我說:不怕。這時從客堂出來一位師父,師父沒教,我也不知頂禮,傻傻的站在那兒。知客師父說:要出家,不會作一百人的飯?不會就不收。我心想幾個人的還行,剛想說不會。旁邊的法師們急了,教我說:不會可以學嘛!我心想,是一百人的,不是十個人呢!可是要不答應就出不了家,心裡有些緊張。看了看旁邊的師父,過了一會說:不會,但我可以學。(後來也實現了這句承諾,出家是有很多東西都要學的)知客師父說:那就住下來吧!順手遞給我篩豆子的簸箕,教我篩豆子。法師們也就離開了。

快樂生活

出家的生活是快樂的,因為心裡只有法,沒有其他的緣念,常常處在法喜之中。我們一共五個年齡相仿的師兄弟,相處得特別融洽。殿堂內有我們洪亮的聲音;工地上能看到們推車、挖土的身影;背沙時能聽到我們虔誠的念誦大悲咒;種地時我們一起背誦楞嚴咒。收工回來換上乾淨衣服就作晚課。夜深了,我們還在佛前禮佛、背功課。看誰背書最多?記憶中,因為疲勞,有時背書都在說夢話了也不願去睡。

那是一段難忘的日子。其中有幾個小插曲:

到寺幾天後,師父交待我們一個任務:讓一位師兄領我們到山下,把頭髮剪成小男式。到了理髮店,我們實在捨不得,就給師兄說辦完事再來吧。事辦完了,我們在店外徘徊,不想進去。師兄開示了好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為破除執著,勇敢地走了進去。

到寺里十幾天後的一個早上,我正在大殿前掃地,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抬頭一看,是哥哥和叔叔來了,心裡不禁有點緊張。我稟白師父以後,將他們讓進客堂。哥哥說,我們是來接你回去的。我說:不回去。叔叔開口了,你是被父母罵了,跑出來的吧?我說:不是!是他們同意的。於是,我回屋拿出了父親的同意書,叔叔無話可說。

你們怎麼知道我在這兒?叔叔說:我已經接到好幾個電話,說你出家了,我都不敢相信,你跟我們回去吧!我堅決不同意。師父來了,給他們開示了一些佛法。哥哥不甘心,住了下來。過了兩天,看我鐵了心,也就只得回去了。

因為建普賢殿上瓦太累,一向身體特好的我病倒了,來寺里還沒有生過病,躺在床上想家哭得一塌糊塗。師父(是我後來的剃度師父)知我病了來看我,笑著說:唉呀!熱得把被子也打濕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師父講了好多安慰的話,還給我刮沙。(因為山上醫療不好,常用土方法治病)特地讓師兄煮了我最愛吃的酸辣面,心裡感到特別溫暖,就像家裡一樣。

快過年的一天,師父把我叫到她房裡,關切的問了我近來的學修情況,開示了好多出家才是真正報恩等等,還送我一本藥師經,讓我常常誦經為父母迴向,心裡特別歡喜。快要離開時,師父從桌上拿過一封信,還有匯款單。信已經拆開了,多麼熟悉的字跡,寫滿了思念的話語。我的心隨著信漂蕩。父親希望我回去過年,還寄來了路費。師父問我的意下如何?我說:不回去,這時候回去不方便。師父說:做得對。在山上和師父們一起過了第一個快樂年。

終於如願

過完年後,師父讓一位師兄陪我回家探親。父母見著我特別高興,因為比以前更乖更懂事了。七天很快就過去了,得回寺了。臨走時,父親不說話,母親也是含著淚。我堅決不讓他們送,頭也回地走了。其實我的心裡也不好受,只是不想讓他們看到。

假期超了三天,師父都著急了。原來佛協發表了,(剃頭前要填表)填好表要趕快交上去。我心裡特別歡喜、激動,終於要滿願成為出家人了。剃度的時間定下來了,我不敢告訴父母,就把好消息和哥哥分享,他請假來參加了莊嚴的剃度儀式。看著我的頭髮隨著剃刀紛紛落下時,眼淚奪眶而出,默默回到了房間。從這天起,已經是堂堂僧相,不再是昔日的妹妹了。

受戒前必須遷戶口,回到家時已是深夜(父親不在,去哥哥那兒了)。母親打開門,看到門外的我們吃了一驚。進屋問的第一句是:你不是說要三年才剃頭嗎?怎麼這麼快?我笑著說:因為我表現好唄!母親則抱著我放聲大哭。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師兄在旁提醒我要提起正念,並安慰母親應該為之高興才是。過了好久,母親的情緒才平靜下來。第二天辦完後就直接前往師兄的家鄉。

懺悔求戒

剃度以後成為出家人,就有出家小眾應該學的法。但還有一件出家人一生的大事-----受具足戒。為了求戒時不起障礙,我們每天晚上叩大頭、拜法華經,這樣可以更快消業障。過年前,寺院停工了。我們給師父提出要發心一步一拜朝峨嵋山,既消業障,又能破除我執。師父不同意,因為山上冰天雪地,是很辛苦的。在我們的殷勤的祈求下,最後勉強同意了。

臘月二十三從寺里出發,有兩位同學護持背包。因為是山上最冷的時候,到半山就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只見我們幾個人影在白雪中起伏。第一天下來,不是很累。可是第二天早上起來才發現,腿都抬不起來了,雖然每邁出一步都很艱難,但想想祖師,這一點又算什麼呢!於是,在佛號聲中又開始新的行程。四天朝山的時間不長,卻要我們克服很多困難,給自己另一種鍛煉。只有經歷之後才能知道一切的不易,也更應該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第二年,三寶加持,在愛道堂隆蓮老法師座下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也以此因緣認識了如師父,種下了以後來此學習的因緣。

暢遊法海

學習對人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進步。受戒後正好山上佛學院招生,就在山上讀書了。學院是八宗齊入,主要是為了我們廣泛的學習,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法門。雖然每學期要學十多門課,但我很歡喜,好像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而且有了明確學習的目的,自然也就有了無限的動力。

早上羅漢堂有我們早讀的聲音;晚上寮房前的花園有我經行身影;星期天可以誦一部法華經;和同學們一起行香、一起坐禪……那是一段快樂法喜的日子,因為廣泛的學習也為以後的修學奠定了基礎。因為對戒律的渴求,對普壽寺的仰慕,三年後來到這塊文殊菩薩的清涼地。兩山都是菩薩的道場,如果說峨嵋山是阿娜多姿的少女,那五台山可以比喻成偉丈夫,他將一切都真實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到了五台山以後,才發現:原來峨嵋山如此之美。不過,外在的一切只是我們凡夫所見,真正應該學習的是菩薩的精神。不同的地方,給自己不同的鍛煉和學習。求學的生涯是快樂行程,在善知識的呵護下不斷成長進步、不斷走向成熟。

結語

時光荏苒,轉眼就是十年。出家的事,好像就在昨天,往事歷歷在目,時光卻悄然流逝。感恩父母的養育和教導,默許與認可。處在末法是不幸的,能聞法出家又是幸運的。回頭看看走過十年的修學生涯,是師長道友的提攜和幫助,讓我在這條菩提路上勇往向前。因此,我們應該常常發願:常遇明師、常得善友。

昨晚寫到這裡,接到出坡的通知,就匆忙關上電腦出發了。雖然初春的五台山仍寒意襲人,但大家是幹得熱火朝天。沒有人說話,只聽見瓦在空中拋接時發出咔咔的聲音。我聽著這聲音,心裡默念著佛號,專心一意,沒有其他的妄想。經過兩小時努力奮戰,兩萬多瓦就被我們擺平了。

我的結語並不是結束,而是菩提路在正念中繼續……

附:昨晚看到此文,感覺好糾結。師父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一普普通通比丘尼出家背後的故事。她出家的恆心跟毅力令我折服!普壽寺這個寺廟,帶給我許多震撼。不僅僅是建築的震撼,不僅僅是全國最大比丘尼道場的震撼,更多的則是寺中的不懈的精神!上至如瑞法師,下至此文主人公。經過這位師父的同意,我將《道跡歲月》轉載與此,與諸君共勉!(為尊重師父,此處不透漏師父法號)望各位同修能轉載,讓更多的人來學習普壽寺的精神。感恩。

中國最大女子佛學院五台山普壽寺——齋飯


推薦閱讀:

人生分為三個層次,普通人、藝術家、宗教徒。
【學誠法師文集】行出家之道,成人天師表(五)
曾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一隻豢養了五年的貓送給了不相熟的人在廠房中撫養,現在心懷愧疚,該如何贖罪?
如何看待奧數金牌柳智宇出家?
參加短期出家班需謹慎

TAG: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