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題字】大明第一宰相張居正故居書法欣賞

【名家題字】大明第一宰相張居正故居書法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彤幃高敞七律詩扇》金箋行書 台北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藏釋文:彤幃高敞翠華臨,納海先陳大寶箴。迭膝從容承顧問,當扆延佇見虛襟。酒池瓊室傷心麗,塞纊垂旒鑒古深。天語殷懃清漏午,愧無明保作商霖。文華殿進講大寶箴書奉容齋同紀,太岳。【資料來源】:《紫金明月》——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藏品特展(2015.7南京)附錄: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春拍古代書畫專場 編號: 1801張居正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萬曆年間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中後期積貧積弱的困境。

張居正作品欣賞張居正為官正直,盡心儘力的幫助明神宗處理國家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朝廷官員。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治國才能,除此之外,張居正也有很高的文學造詣,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至今仍然被後人所拜讀。而且,張居正在書法方面,也有擅長的領域,行書就是他擅長的領域之一。張居正的行書作品之一就是他的扇面行書,張居正的行書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雖然他的書法作品不多,但是依然可以看見張居正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張居正的行書流暢富有力度,作品卷面看著整潔大方,這與張居正的性情是分不開的。張居正很小的時候,就很聰明,在當地是位有名的小神童。張居正在家勤學苦練,終於在23歲的時候考取了進士,得以入朝為官。張居正為人謹慎,在為官過程中,也敢於大膽的向皇帝諫言,所以受到了皇帝和李太后的賞識,為官之路也異常順利。張居正在朝中還結識了一位好友,此人便是馮保。馮保有很高的才情,在書法方面更是如此,張居正和馮保具有相同的興趣,並且在政治問題上也達成了一致。所以,他們倆人的關係就更為親密了。在日常生活中,張居正和馮保也會在一起探討書法的奧秘之處,所以,張居正和馮保彼此間的書法技巧也提高的很快。張居正名言張居正是明朝萬曆年間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除此之外,張居正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張居正在政治方面,雄韜武略,文學方面也頗有建樹。張居正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至今仍然被後人所拜讀。

張居正作品張居正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於,輔佐明神宗推行了萬曆新政。張居正身居內閣首輔宰相一職,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他看見搖搖欲墜的明朝統治很是擔憂。便向明神宗建議了新政一事,張居正列舉了很多新政的條例,明神宗聽後也十分贊同。於是,在明神宗和李太后的支持之下,張居正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運動。張居正運用於自己的鐵腕政策,讓當時很多的反對者都閉上了嘴巴,並且不顧權貴派的阻擾,一心將改革推行到底。在張居正的一生中,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這是張居正的名言之一,從他的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張居正雷厲風行的處事態度,張居正認為天下的事情,立下法律條例很是容易,但是最難的就是法律條例和規則的執行。在執行過程中,不只有反對的意見,還有反對的個人,這便是執行起來最難的地方了。張居正在政治上,是一位治國的奇才,他在很多問題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執行改革的時候,他也深知自己會觸動權貴的利益引來很多反對的意見,但是正是由於張居正果斷的行事作風,也為改變明朝的現狀做出了貢獻。張居正的詩張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同時張居正在文學方面也頗有造詣。後人在提起張居正的時候都會聯想到他兢兢業業的一生,輔佐明神宗推行萬曆新政,雖然未能挽救明朝水深火熱的境地,但是張居正大膽的創新改革精神卻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

張居正的作品張居正是湖北荊州人,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在當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張居正勤學苦讀,在23歲的時候進京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進士,後來以此為契機得以入朝為官。張居正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至今,他的作品依然流傳於世。《月夜登城》就是張居正的作品之一。全詩為:一葉已落人間秋,夜澄江空煙霧浮。月光入水影明滅,霜氣薄人風蕭颼。沙鳥欲宿寒未穩,城烏驚棲啼不休。酒酣對客發幽興,清嘯劃然滿滄洲。在這首詩中,張居正用了大量的景色描寫,以此來借景抒情。而從全詩所用的意象來看,張居正描寫的是深秋傍晚一片蕭瑟的場景。張居正此時坐在船上,任由船隻行進在霧氣裊裊的江面上,城外的烏鴉一直在啼叫個不停,而此時喝了酒的客人正對著此時此情吟詩作對,船隻並沒有靠岸,而是一直向前行進,一直在霧色茫茫中划過了滄州。從張居正的這首詩作中,也看出了張居正此時悲涼蕭瑟的心情,雖然如此,但是張居正依然很積極向上,體現出了他不畏艱險繼續前行的樂觀精神。張居正是明朝萬曆年間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除此之外,張居正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張居正在政治方面,雄韜武略,文學方面也頗有建樹。張居正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至今仍然被後人所拜讀。

張居正作品欣賞在張居正的一生中,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這是張居正的名言之一,從他的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張居正雷厲風行的處事態度,張居正認為天下的事情,立下法律條例很是容易,但是最難的就是法律條例和規則的執行。書法方面,也有擅長的領域,行書就是他擅長的領域之一。張居正的行書作品之一就是他的扇面行書,張居正的行書作品給人以美的享受。雖然他的書法作品不多,但是依然可以看見張居正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張居正的行書流暢富有力度,作品卷面看著整潔大方,這與張居正的性情是分不開的。張居正在朝中還結識了一位好友,此人便是馮保。馮保有很高的才情,在書法方面更是如此,張居正和馮保具有相同的興趣,並且在政治問題上也達成了一致。所以,他們倆人的關係就更為親密了。在日常生活中,張居正和馮保也會在一起探討書法的奧秘之處,所以,張居正和馮保彼此間的書法技巧也提高的很快。張居正一生寫了大量的政治治國文章,以及教育的文章,最後經後人整理為《張文忠公全集》,裡面是對張居正一生在各個領域建樹的總論。《張文忠公全集》裡面涉及了張居正在輔佐明神宗處理政事之時,總結出有用的治國經驗,至今仍然很適用。張居正的故事張居正是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萬曆年間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中後期積貧積弱的困境。張居正為官正直,盡心儘力的幫助明神宗處理國家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朝廷官員。

張居正畫像張居正身兼宰相一職,和馮保共同輔佐皇上。在他上任之後,便向皇上商議改革一事,並提出了一些強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得明神宗的認同。張居正在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之後,便開始了對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大改革。改革期間,張居正一方面要針對各個方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一方面又要應對保守派對改革的阻攔。張居正在改革期間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導致他積久成疾。張居正58歲時,病死在了職位上,而最終也未能帶領明朝走出積貧積弱的困境。此時,新政在張居正大力的施行下,已經初見成效了,明朝的經濟也出現了一定的復甦。張居正的改革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遭到保守權貴派的阻攔,為了順利推行新政的穩定實施,張居正不怕艱辛排除萬難,讓改革得以實施十年之久。但是長期的勞累,讓張居正的身體已經不堪重負,萬曆十年,張居正病死於官場。除此之外,張居正和李太后、馮保是萬曆年間的三人幫,他們都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合作,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三位對明神宗的大力扶持,才使得明朝末年搖搖欲墜的統治得以堅持60餘年。在張居正去世後,他遭到反對派對新政的攻擊,皇帝下令對張居正進行抄家,並且家屬被迫害流放,死傷無數。張居正也差點落到被鞭屍的下場,直到明熹宗年間才對張居正進行了平反。張居正家世張居正的父親名叫張文明,早年參加科舉考試一直未得志,後來,在湖北買了一個「府學生員」的名分。張居正小時候聰明過人,13歲參加鄉試,已經中了舉,而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在40多歲的時候,仍然未中舉。張居正後來進京參加科舉考試,考取了進士,此時張居正23歲。張居正是年少得志的典型代表,在官場中,張居正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加上敢於諫言的精神,皇帝對他也十分重用。後來,宰相高拱被馮保拉下宰相之位,張居正便以此做了內閣首輔宰相。深受李太后和明神宗的支持,張居正於萬曆年間開始了新政改革,張居正鐵手腕的政策,導致當時很多朝廷官員都很忌憚他,為此,張居正也為明朝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張居正在位期間,從明朝的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徹底的整改,他的做法得到了馮保等人的支持。張居正在位期間,他的兒子們先後都進入了官場,長子張敬修在參加科舉考試之時,考中了進士,入朝為官授予禮部主管一職;次子張嗣修也考取了進士,官拜翰林院編修;三子張懋修在科舉考試中,拔得頭彩,成為狀元;五子張允修是尚寶司司丞;可謂是顯赫的一家。張居正也迎來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後來,張居正死後,被反對黨揭發,有人狀告張居正貪污腐敗,明神宗很是生氣,對張居正進行抄家,並對家屬進行流放。張居正的家屬在這次迫害中,下場很悲慘,大多都相繼去世。其它軼事:小世宗萬曆皇帝繼位以後的第七天,明朝高層就發生了一次大的人事變動,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在太后的支持下,驅逐了內閣首輔高拱。接替高拱的,是馮保在內閣的朋友、被後人稱為明代第一名相的張居正。有人說得更加絕對,說明朝只有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就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明朝只有一個宰相,這個宰相就是張居正。1荊州張秀才有一個現象說來很有意思,除了來自浙江永嘉的張璁屬大器晚成外,明朝中後期著名的大學士大多少年成名。如四川新都的楊廷和、江西分宜的嚴嵩、南直隸華亭的徐階,乃至剛剛說到的被司禮監太監馮保趕出北京的高拱,都是二十多歲乃至不到二十歲就中進士、入翰林。張居正也不例外。這倒應了一句現代語:幹什麼都要趕早,晚了可能就沒你什麼事了。可見從小立志、從小用功的重要性。張居正是明朝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也就是現在湖北荊州人,從小聰穎絕倫,在當地有「神童」之稱,但真正引起上層的關注,還是因為有一位著名人物的褒獎,此人名叫顧璘。顧氏是江南大姓,至少從三國時代開始就聲名顯赫,人才輩出。顧璘的這一支本來居住在蘇州,所以中舉、中進士時,籍貫都寫成蘇州吳縣。但在明朝洪武年間,顧璘的先祖已被遷至南京,所以他又成了南京人。蘇州和南京都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顧璘在這個環境的熏陶下,也成了一位「文化人」,為弘治、正德時期的「十大才子」之一,名揚天下。所以《明史》為他立傳,也放在了專門記載文化人的《文苑傳》。但是,顧璘不僅僅是大文人,而且還是久經磨礪的政治家。翻開他的履歷,曾經做過南京吏部的主事和郎中,做過地方的知縣和知府,還因為抵制宦官搜刮民財,下過錦衣衛的監獄,是一個體察民情、具有血性的官員。出獄以後,顧璘先後出任浙江布政使和山西巡撫。到了嘉靖十六年,顧璘來到武昌,做湖廣巡撫。那時的湖廣巡撫管著現在的湖南、湖北,這兩個省在明朝是一個省,叫做「湖廣」。

▲ 時任湖廣巡撫的顧璘顧璘來到湖廣的嘉靖十六年是「鄉試」年,各省都在這年的八月舉行鄉試,選拔「舉人」。這一年張居正十三歲,也從老家江陵來到省會武昌碰運氣。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去,十三歲的「神童」張居正和年近六十三歲的巡撫顧璘竟然成了忘年交。顧璘先是讀了張居正的文章,不禁擊節叫好,連稱「國士」。等到一見面、一交談,張居正英俊的容貌、少年老成的見解,更令顧璘大為驚嘆。顧璘反反覆復打量著這位年齡比自己小了半百、被當地人稱為「神童」的少年,嘖嘖稱讚,連連稱為「小友」、稱為「荊州秀才」。他一邊解下自己的佩帶,給張居正繫上,一邊不停口地鼓勵:孺子善自珍重,日後前程遠大,蟒袍玉帶,指日可待。我的這條帶子,原本是配不上你的啊。接著,六十三歲的老頭又張羅請十三歲的「小友」吃飯。席間,顧璘讓小兒子顧峻好好認識一下這個「荊州秀才」張居正,並且笑道:希望我的小友發跡之後,別忘了你的這個小友。在以後的一些日子裡,只要談論天下的人才,顧璘就讓當地官員好好關注這個名叫張居正的小孩,說這個小孩日後是將相之才,當為國家建不世之業。一位朝廷的正三品封疆大吏對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如此器重,自然轟動一時,傳為美談。張居正對顧璘的這番厚愛,可以說銘記一生。許多年後,他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回顧了和顧璘見面的情形,特別回顧了顧璘對自己的器重和鼓勵:仆昔年十三,大司寇東橋顧公,時為弊省巡撫,一見即許以國士,呼為小友。每與藩臬諸君言:此子將相才也。……又解束帶以相贈曰:子他日不束此。……一日留仆共飯,出其少子,今名峻者,指示之曰:此荊州張秀才也。他年當樞要,汝可往見之,必念其為故人子也。(《張文忠公全集·書牘十五·與南掌院趙麟陽》)。這段回憶充滿了感情。在這段文字中,「東橋」是顧璘的別號,而張居正稱其為「大司寇」,是因為顧璘後來做了南京刑部尚書。所謂藩、臬諸君,則是指湖廣的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官員,因為當時稱布政司為「藩司」,而稱按察司為「臬司」。至於顧璘的兒子顧峻,也確實在張居正為首輔後前來相見。兩人撫今追昔,感慨不已。這些年明史特別地熱,許多關於明朝、關於張居正的讀物,都根據張居正的這段回憶進行演繹,散布著一個感人的傳說,說張居正本來在這一年,也就是嘉靖十六年,在十三歲的時候,完全可以中舉人,只是因為這個剛剛到任的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止,才沒有成功。顧璘的理由很簡單,說是少年得志並非好事,他不希望張居正成為又一個風流才子,而是希望他經過一些磨難,成為國家的棟樑。所以,儘管已經有官員對張居正進行了特殊的面試,準備錄取張居正為舉人,但顧璘還是說服了這些的官員,不予錄取。這個傳說流行十分廣泛,大家只要打開百度,點擊張居正或者顧璘,這個傳說就會鋪天蓋地而來。但是,我們不能不指出,這個傳說其實是「小說家」言,是文學家的演繹,並非事實。因為第一、這個傳說完全不合明朝的制度。明朝每三年的秋天在各省舉行的鄉試,都要經過多場「筆試」。而且,每一場筆試都是需要「糊名」和「謄卷」的。也就是需要把考生試卷上的姓名及相關信息密封,然後編號,另外請人對試卷進行謄寫。閱卷官所看到的是謄寫以後的文字,目的是避免閱卷官認識考生的筆跡而徇私。一般情況下,在沒有揭曉之前,連主考官也不知道誰被錄取、誰沒有被錄取。當然,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謂上有對策、下有政策,諸如夾帶、漏題,糊名人和謄寫人相互串通,以及還沒有揭曉就知道誰已經中舉,等等,也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但所有這些都屬作弊,一旦作弊被發現、被揭露,懲罰也特別厲害,動輒下獄乃至斬首。而不管有多少方式的作弊,在明朝的記載中,還沒有發現哪個官員敢於破壞筆試的規矩,僅僅通過「面試」或考生的名氣就決定錄取舉人,更沒有哪個官員可以對考生「免試」直接錄取。哪怕他是巡撫這樣一省最高軍政長官。所以,我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明朝有通過大臣薦舉而任命的官員,卻絕對沒有通過「面試」甚至「免試」就錄取的舉人和進士。我們把這個制度、這個道理一說,大家就明白了,所謂憑張居正當時已有的名聲,憑某些官員對張居正文章的認可,就可以錄取他為舉人的傳說,完全是小說家的演繹。既然這樣,也就不可能發生所謂顧璘阻止錄取十三歲的張居正的事情了。第二、這個傳說也完全不近人情。考舉人、考進士,固然得靠真才實學,固然有一些長官意志,但更多運氣的成份。我們一方面看到舉人、進士中的傑出人物,另一方面也看到無數的庸才和蠢才。而在那些落榜的秀才中,誰知道掩藏著多少個唐寅、多少個徐渭、多少個馮夢龍、多少個宋應星?當時一些自認為讀書用功卻運氣不好,以及讀書不用功卻運氣很好的秀才們有一句流行語。什麼流行語?說科舉考試的成功或者不成功,並不只是靠讀書,而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哪些因素的綜合?說來好笑,大家姑且聽之,千萬不要影響用功讀書。說什麼呢?說科舉的是否成功,靠的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陰德、五讀書。你看看,誰敢說自己一定就有把握一考即中?想當年蘇軾的父親蘇洵,多大的名氣,考進士卻每考必敗,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卻一考就中。所以蘇洵逢人就感嘆說,考進士真是比登天還難,比如我自己;又說,考進士比摘路邊的花草還容易,比如我的兩個兒子。如果張居正真的能夠考取舉人而顧璘不讓錄取,那不是對別人的前途不負責任嗎?你顧璘可以保證他下次就一定考取嗎?所以,這個傳說只顧抬高顧璘、吹噓張居正,卻不近人情。第三、這個傳說也不合道理。十三歲中舉在明朝並非沒有先例,正德後期和嘉靖前期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十二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十九歲中了進士,後來成了明朝中期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楊廷和的兒子楊慎二十六歲中狀元,後來成了明朝著述最富的學者。而顧璘自己,也是二十剛出頭就中了進士。特別是那個時候的皇上,老世宗嘉靖皇帝,十五歲不到就從張居正家鄉不遠的地方、從湖廣安陸州到北京做皇帝,不同樣是聖明天子?既然如此,憑什麼就不讓張居正十三歲中進士,憑什麼就認為少年中舉就一定會自甘墮落、不求上進?所以說,這個傳說也是不合道理的。2從儲相到首相張居正在十三歲的時候到武昌卻沒有中舉,其實存在著兩種可能:一,張居正參與了這一次的鄉試,但是並沒有成功,而這個不成功並不是任何人的阻攔,而是因為他沒有進入錄取的序列。二,張居正這一次到武昌並非參與鄉試,而是因為有人推薦,趁著這個機會,來見巡撫。當然,也可能兩者都有,既是來鄉試,也是來見巡撫。但不管哪種情況,顧璘的鼓勵對於少年張居正來說,都是強大的精神力量。雖然張居正在十三歲的時候沒有中舉,但三年之後,也就是嘉靖十九年,十六歲的張居正在湖廣鄉試成功,成為明朝又一位少年舉人。在經歷了一兩次會試的挫折後,張居正二十三歲時中了進士,並且選了庶吉士,入翰林院,成為內閣大學士的儲備人選,成了「儲相」。只是這個「儲相」和其他「儲相」有些不同。《明史·張居正傳》用了這樣一段話描述這位來自湖廣荊州府的翰林院年輕人、這位「儲相」:「居正為人,頎面秀眉目,須長至腹,勇敢任事,豪傑自許。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測也。」

▲ 張居正在翰林院期間,張居正不僅深得翰林學士徐階等人的厚愛,也為內閣首輔嚴嵩所器重。此後,張居正也被選為裕王也就是後來的隆慶皇帝的教官,與高拱同事並成了好朋友。在裕王府,他不僅受到裕王和王妃的尊重,也受到王府宦官們的敬重。可以說,作為「儲相」的張居正,幾乎和所有的上級和同僚都相處得很好,並且得到他們的好評,這就為他的進步鋪平了道路。隆慶皇帝即位後,張居正進了內閣,並且在小世宗萬曆皇帝即位後的第七天,隨著高拱的罷官,成了內閣首輔。此時,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是張居正配合默契的政治夥伴,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和他已經去世的丈夫隆慶皇帝一樣,對張居正充滿敬意。所有這些,使得張居正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嘉靖、隆慶以來各地進行的改革的基礎上,整肅吏治、興利除弊,朝廷內外,煥然一新。朝野上下,嚮往風采。對於張居正這段時間的執政狀況,《明史·張居正傳》作了這樣的概括:居正為政,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請注意這十二個字:「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這可以說是張居正執政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精神,所有的官員,都必須在認識上、實踐上和朝廷保持高度一致,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貫徹朝廷的政令,並對此進行考核,有功者賞、有過者罰。正是因為有這種措施,所以朝廷的政令,朝令而夕行。這種精神、這種作風,在明朝早已成為歷史。上上下下,拖沓成風、包容成風,相互吹捧成風、自由散漫成風,雖然有徐階的修補、有高拱的懲治,都不足以扭轉這種多年以來形成的陋習。張居正的橫穿出世,猶如一股強勁的颱風,震蕩著官場的一潭死水。其實,被後人冠以種種桂冠的所謂張居正改革,說到底就是倡導兩個字、要求兩個字:「認真」。所有的官員,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朝廷的精神。還有兩個字:「負責」。所有的官員,必須對自己的崗位負責,必須對這個國家負責。有偉人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只要有責任感,認真辦事,看起來完全辦不成的事情,也許就辦成了。否則,明明可以辦成的事情,拖拖拉拉就黃了。張居正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在他身上表現出來的,是自己辦事的認真、是自己對皇帝對太后對朝廷的負責任;是對官員的認真,認真督察他們認真辦事、認真負起責任來。於是我們看到,官員的精神提起來了,辦事的效果高起來了,國家的儲備多起來了,東南海疆、西北邊境,晏安無事。人們既盛讚首輔的治國有方,又憧憬和歡呼大明盛世的再次到來。

▲ 萬曆九年記錄土地管理情況的賬冊3以認真對認真但也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和張居正同樣認真的人,竟然發出了不和諧的聲音。這個聲音來自遼東。萬曆四年正月,巡按遼東監察御史劉台上疏,彈劾張居正「擅作威福、蔑祖宗法」。(《明神宗實錄》卷46)《明史·劉台傳》用了1500字的篇幅,摘錄了這個奏疏的主要內容。劉台的認真,不僅是因為認真開列了張居正的十大罪狀,而且處處扣住「祖制」二字,讓你不認真也不行。那麼,劉台開列了張居正的哪些罪狀呢?概括地說,是蔑視祖制、鉗制言路,驅逐高拱、威福獨操,引用私人、預留後路,收受賄賂、富甲荊楚。等等。雖然不像當年楊繼盛彈劾嚴嵩那樣,動輒斥為「賊嵩」,但火力卻十分兇猛,並且不斷向張居正發出責問:「祖宗之法若是乎?」祖宗之法容得如此踐踏嗎?劉台的這個彈劾來得十分突然,事前沒有任何徵兆。在一般的人看來,他是在最不應該的時候向最具有權威的人物發起挑戰。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萬曆政局,從此不再太平。諸位要問,劉台是何許人也,他這不是沒事找事嗎?這個國家在張居正的治理下,正在有序發展、正在走向輝煌,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好好商量,犯得著一定要這樣來勢洶洶、這樣不計後果嗎?難道其中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關於他這樣做的目的,當事人張居正也表示不可理解。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劉台的這番作為絕對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劉台是江西吉安府安福縣人。我們剛剛說到過南京和蘇州的文化底蘊。但諸位也不要小看這個吉安府。這裡在宋朝曾經出過文壇領袖歐陽修,出過彈劾秦檜的胡銓,出過一身正氣的文天祥,被稱為「文章節義之邦」。劉台或者就是在這些人物氣節的感召之下,眼中容不得沙子。你張居正不是要求大家認真辦事嗎?那我就認真捍衛祖宗的法度。尤其要命的是,這個劉台還是張居正的門生,他特別認真聲明:臣舉進士,居正為總裁。臣任部曹,居正薦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訟言攻之者,君臣誼重,則私恩有不得而顧也。我中進士的時候,張居正是會試的主考官,於我有師生之誼;我任刑部主事,張居正推薦我做了御史,於我有知遇之恩。可以說,張居正對我恩重如山。我對張居正的彈劾,可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決非忘恩負義,實在是出於對國家的擔憂、出於對張居正本人的愛護,所以不得已而冒死上疏。希望皇上對張居正有所限制,不讓其弄權誤國。如果能夠這樣,即使把我處死,我也死得其所。

▲ 明代殿試場景在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特別看重師生情誼。學生彈劾老師的事情並不是沒有過,但畢竟極少發生。即使像嚴嵩,儘管不斷有人對他進行彈劾、不斷有人攻擊他是「奸臣」,但在嚴嵩的學生當中,還沒有公開上疏對老師進行攻擊的。這就使得張居正十分的難堪、十分的狼狽,難道自己的人緣、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還不如嚴嵩?諸位可能又要問,這個劉台到底是無事生非,還是確實有彈劾張居正的理由?我們不能不承認,劉台對於張居正的彈劾,幾乎件件確鑿、事事不虛。但這些問題又是當時幾乎所有的執政者或者當權者都有可能發生的問題。經濟發展了,消費水平提高了,一些官員的地位高了、貢獻大了,徇點私、作點弊、發點財,賣點人情、受點賄賂、拍拍皇帝的馬屁,在當時早已被看成是司空見慣、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還是那句話,事情怕就怕認真。因為劉台彈劾張居正的所有事情,是認真不得的。一旦認真,就是觸犯國家的法律。在劉台這個認真的人眼裡,這些都是天大的事情。我們甚至可以斷定,劉台其實已經觀察了張居正很長的時間,直到他對張居正失望了,才公開進行彈劾。但在當權者看來,在萬曆皇帝看來,在李太后看來,在司禮監太監馮保看來,張居正認真辦事是為國家作貢獻,你劉台認真對張居正挑刺就是在拆台,在拆大明王朝的台。所以萬曆皇帝斥責他不顧大局、「誣罔忠良」,命錦衣衛派出校尉,將其從遼東逮捕進京,下了錦衣衛監獄。按一般的情況,作為內閣首輔張居正應該做的,是照常上班,靜候朝廷處理,以表明自己虛心接受批評的態度;最好還應該上疏自責,說自己說得如何如何不夠好,並請求寬恕劉台,以表明自己宰相肚裡好撐船的寬廣胸懷。因為在明朝歷史上,沒有哪個大學士不被人批評,不被人彈劾。嚴嵩暫且不說,就是徐階、高拱,哪個不被言官批評得體無完膚?所以,明代的大學士,特別是明代的首輔,需要有「抗擊打能力」,需要有接受批評的心理素質,需要有挨罵的思想準備。你的態度必須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皇帝為你主持公道。但張居正不是這樣,或許是被太后寵慣了,或許是好話聽得太多了,使他聽不得一點批評。聽到批評他就得委屈,覺得自己鞠躬盡瘁為國家排憂解難,竟然受到小人的指責。所以他站了出來,為自己進行辯護。張居正特別感到難堪、感到難以接受的是,用他的原話,「我朝」建國二百多年,還沒有門生彈劾座主的事情。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是我有辱朝廷,我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只有引咎辭職。張居正的這個態度,就給萬曆皇帝出了個難題,也給他在司禮監的朋友馮保發出了信號。什麼信號?必須嚴厲懲處劉台。據《明史·張居正傳》記載,張居正的辭職是當面向萬曆皇帝提出的。當時的情形是:因辭政,伏地泣,不肯起。帝為降御座,手掖之,慰留再三。居正強諾,猶不出視事。帝遣司禮太監孫隆齎手敕宣諭乃起。直到劉台被捕至京,萬曆皇帝命「杖百、遠戍」,張居正才「陽具疏救,乃除名為民」。4事情還沒完《明史》上面這段記載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它告訴後人,張居正的「辭政」和伏地不起、不出視事,顯然是想通過罷工在給皇帝施壓,要求皇帝嚴懲劉台。而在對劉台處置的決定下達後,卻假裝上疏營救。但《明史》的這種傾向性是有根據的。因為就在經張居正「疏救」劉台、劉台革職為民之後,在張居正的授意下,或者為了迎合張居正,有人做了兩個件事情。第一,新的遼東巡按御史著手調查劉台在任期間的經濟問題;第二,江西巡撫在江西安福縣調查劉台家中的劣跡。這兩個調查的結果很快就出來了,說劉台在遼東有貪污的證據,而劉台家在當地也是作惡多端。於是,劉台被重新處理,發配到廣西充軍,並死在戍所;其父及弟均獲罪。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兩件事情都是莫須有的。而當時大家就覺得,張居正你這個做法就太不地道了,你表面上營救劉台,暗地裡卻整別人。當然,這兩件事情我現在還沒有考據,不知道是不是張居正的示意,或者是別人為了拍張居正的馬屁來這樣做。但是後人都把這個事算在了張居正的賬上。這就應該告誡所有被拍馬屁的人,你不要以為拍馬屁的人是在幫你,其實是在害你,是在給你增加罪孽。本來到這個時候,事情應該塵埃落定,認真觀察首輔張居正言行、不顧大局進行挑刺的劉台受到了懲治,認真為朝廷辦事的張居正得到了精神上的撫慰。但事情卻遠遠沒有了結。因為,第一、雖然不少人認為劉台太過認真,太不給張居正面子,認為都是認真惹的禍。但幾乎所有的人又都認為對劉台的懲罰過於嚴厲,劉台要求張居正既是治國的能臣、又是道德的楷模,這也沒有錯。因為在整個中國古代,都是「以吏為師」。你做首輔的不做出榜樣誰做榜樣?但恰恰張居正不是這樣認為,他不但不做這個楷模,而且根本不屑做這個楷模,這就留下了嚴重隱患。第二、旁觀者都看得到,在太后和司禮監的支持下,張居正權傾天下,確實為國家辦了不少事情,但這並不說明你就沒有過錯。劉台所批評的那些事情你否定得了嗎?難道你就只能聽好話,聽不得壞話?而在明代,凡是壓制別人意見的大臣,最後都沒有好下場,於是有人開始等張居正的下場。第三、劉台在對張居正的彈劾疏中還認真說到一個事情、認真發布一個預言,讓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而且,他們並沒有等待多久,就在劉台上疏的第二年,這個預言應驗了,並因此掀起更加洶湧波瀾,張居正本人和萬曆朝的政局遇到了更大的麻煩。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明代湖廣江陵(今屬湖北省荊州市)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張居正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1582年(萬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為萬曆所忌,去世後被抄家,至明熹宗天啟二年恢複名譽。著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帝鑒圖說》等
推薦閱讀:

【書法欣賞】明代解縉狂草
【敦煌書法】流沙難掩翰墨沉香
引領晚明尚態書風:明代徐渭行草《雨中醉草詩冊》書法欣賞
胡迪軍最新作品欣賞

TAG:書法 | 名家 | 張居正 | 宰相 | 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