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同樣是沿海,齊魯兩國差距咋那麼大

史鑒散照

●劉緒義文史學者

周朝的齊魯兩國都位於山東,一個在山東東北部,一個在山東東南部,始封時國土都比較小,後都發展成大國,然而,齊國卻始終壓制魯國。同樣都屬於沿海,兩國差距咋那麼大?

一是齊魯兩國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

齊國姜姓,是周武王的國師太公望的封地。「三監之亂」後周成王給了姜太公相當於今天的特區自治權:「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

魯國姬姓,首封國君為武王弟周公旦,由於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成王,長子伯禽代為主政。國力最強時其疆域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定陶一帶。二國都是侯爵。差距首先表現在政治制度完全不同。

齊國實行的不是郡縣制,地方行政制度偏向於分權,採取了五都之制。地方行政權力分屬於五都;軍權亦不集中,齊國曾起「五都之兵」伐燕,說明五都皆有兵。魯國則實行周的政治制度,「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它享有郊祭文王,奏天子樂的崇高特權。

齊魯二國,政治上各有各的優勢。一是自治,一是輔周。但由此也造就兩國不同的發展方向,齊是以創業為主,魯國以守成為主。

二是齊魯兩國同樣的經濟優勢,不同的改革思路。

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分居南北;海洋環境優越,有著相似的經濟資源。齊國的海鹽業很發達,戰國,「齊有渠展之鹽」,產量大,流通廣。魯國鹽鐵同樣是重要且豐富的資源。《史記》貨殖列傳有一個西漢初的富豪排行榜,其中魯國的曹邴氏,以煉鐵起家,排第四;齊國的刁閑,大鹽商,排第五。

但是,齊國因冶鐵手工業發展起繁華城市,各國國都中,以齊國臨淄規模最大最繁華,人口七萬戶,娛樂活動豐富多彩,馬路上車輛擁擠,行人來往密切,「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當時大的商業城市中,齊國有即墨、安陽和薛,魯國一個都沒有。

齊魯兩國的蠶桑業發達。兩國出產的縞都有名,還因此發生過經濟戰爭,「齊紈魯縞」,齊以經濟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

齊國屬於禹貢九州的青州,瀕海之鹽鹼地不適於農業生產,但是齊國因地制宜,「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至齊桓公時,依靠海上資源,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隨著疆域的擴大,膏壤千里,農業也得到發展,到戰國時已呈「粟丘如山」的景象。

在處理農商關係時,管仲提出「竱本肇末」,通過農業積累財富,又通過商業活動促進流通以增加財富。將士、農、工、商並列為國之四民,四民分工,地位平等。齊國還注重改革,前685年「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繳山海之利,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後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成為中原霸主。

魯國屬於禹貢九州之徐州,西部是黃淮平原,擁有土質肥沃的良田,農耕發達,卻並沒有因此富起來。也許正是看到齊國的優勢,孔子將農事看作是「鄙事」。

魯國的改革卻遲至公元前594年的「初稅畝」。這一被後人津津樂道的稅制改革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井田已被破壞,要想增加稅收,只能按田畝的多少來徵稅。因此,《左傳》《穀梁傳》都說:「初稅畝,非禮也。」4年後,魯國又「作丘甲」,實際上是對私田所有者徵收軍賦,是為了增加稅收,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稅制改革。魏國李悝變法推行的是「什一稅」,但魯哀公認為十分之二仍不夠。可見,魯國經濟衰退到了何等地步。

齊國的辦法則是相壤定籍,按照土壤質量的好壞規定租稅的等級,比「初稅畝」要科學得多。因為缺乏改革,雖然魯國一度與齊國爭奪東方的霸主,但在齊國面前長期處於弱勢。

三、齊魯兩國截然不同的文化政策

齊太公一開始實行「因其俗,簡其禮」的文化政策,管仲相齊,仍然採取「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並不強求思想一律,而是順其自然。採取強國富民的方法以達到「知禮節,知榮辱」的文化道德水平。

魯國則一開始「變其俗,革其禮」,同時又「啟以商政」,魯因而成為禮樂之邦。魯國在諸儀班次中位次居長,將推行周朝禮樂作為政治任務,依照周制來治理。因此,伯禽前後用了三年才完成魯國初步的穩定,返回成周報告;齊國卻只用了五個月。魯在政治上的優勢沒能轉化為經濟優勢。

因此,齊人第一特點是善辯,性情豁達。《史記》說齊人「寬緩闊達而足智」。鄒衍、鄒爽、淳于髡等都是齊國有名的辯士,《漢書·鄒陽傳》說「齊楚多辯知」,稷下學宮便是齊國機辯之士集中之處。第二,齊人尚武。有的行俠仗義,熱衷私鬥;有的暗殺行刺,雞鳴狗盜。武夫、力士、刺客之類,遍及各地。第三,齊人尚奢。管仲就以奢侈著稱,卻受到齊人的尊崇。齊國的數代名君皆尚奢侈,如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第四,齊人尚色。兩性關係上隨意,無媒自交,同姓相婚、近親相交普遍。「齊桓公好婦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國中多淫於骨肉」。

魯人則沉浸於周代禮樂文化,固守禮「經國家,定社稷,利後嗣」的功能,「服於有禮,社稷之衛也」,對周禮懷有極大熱忱。東周「禮壞樂崩」,魯國仍有不少知禮之人,如臧僖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劌、里革、叔孫豹、子服景伯、左丘明、孔子等。

秦末,劉邦舉兵圍魯時,「魯中諸儒尚講誦育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後來司馬遷到魯地「觀仲尼之廟堂」,諸生「以時習禮其家」。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說「漢代統一了魯國的禮教和秦國的法律」。

齊魯兩國的差距給了我們現代人重要的啟示。齊國強力推行經濟建設和改革,同時在文化建設上順其自然;魯國則強力推行文化建設,忽視經濟和改革。前者導致國強而民俗,後者導致民雅而國弱。

治國理念上,齊國以開放的姿態,一定程度上與地方分權,因而,思想文化也不容易保守,導致秦漢時期方士盛行,走上急功近利之途。魯國則固守傳統,思想意識內斂,導致經濟停步不前、改革無力。魯齊兩國最終在與秦抗衡的過程中衰落,先後被人吞併。

《管子·治國》中指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正是看到了齊國的長處,孔子後來提出「先富後教」;孟子也提出「倉稟實而知禮節」。這都是對自己母國的反思。

文化需要推陳出新,固守的結果很難維繫文化的生命力。春秋戰國禮崩樂壞,魯國其實並不例外,季孫氏「八佾舞於庭」;為了爭權奪位,魯國也發生過多次兄弟骨肉相殘的事件,廢長立幼、殺嫡立庶;慶父之難、公卿爭權沒有了局。禮樂制度本來是為了維繫宗法制度的,但這種制度或文化必然受經濟基礎所制約。所謂「周禮盡在魯」,只不過一種形式或者程式化的存在,其根本精神早已不存在。

齊人鄙視魯人的繁瑣禮節。孔子至齊,齊景公欲以田封孔子,遭到晏嬰勸阻:「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據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為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為國。」齊人淳于髡曾兩次當面指責孟軻,認為魯繆公重用儒士而致國家衰弱,儒士無益於國,「為其事而無其功者」。

魯人信奉「無禮必亡」,而魯國的滅亡不充分說明周禮在魯國名存實亡了嗎?只顧經濟發展而忽視文化創新,也會喪失社會的精氣神。如齊國發生的大事「田氏代齊」相當於亡國。齊國文化與民風存在問題,如齊國之阿地,田野不耕,民眾貧苦,用錢事奉國君左右以求譽。齊威王採納鄒忌意見,將阿大夫及其左右都烹掉,從此,「齊國震懾,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但沒有堅持多久,「其民無不鬥雞、走狗。」


推薦閱讀: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見識和格局
看老手如何釣黑坑,你真的有差距!
在哪一刻,你深深地感到了階級的差距?
差距太大的愛難幸福
智者與愚者的48個差距

TAG: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