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0後,如何孝敬父母是一門必修課

把目光投向1800多年前的西晉,有個叫王祥的少年,生母去世後,父親娶後媽,可後媽並不喜歡王祥,在他父親面前經常數落他的不是,於是父親也越來越疏遠他。可王祥依然愛著父親和這個後媽,天寒的季節,後媽生病想吃魚,年少的王祥看到冰封河面,於是解懷握在冰面上,並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開心撿起回家給後媽做了盤香噴噴的魚湯,後媽感動,從此真心地把王祥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培養愛護。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再把我們的視線轉移到今年的2月,包頭一21歲的學生,不滿他媽媽安排上學等事情,就揮刀砍向傾其所愛他的母親。3月鄭州一17歲的高中學生,同樣是不滿意母親安排讀書,就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在具體的家庭中,孩子的人格操守和道德教育等問題,相信是個層出不窮的盲點黑洞。一個是愛得大義的《卧冰求鯉》,一個是傷得極端「弒母求玩」。《卧冰求鯉》的歷史故事,打造出一面孝敬母親的旗幟,在愛的高地上,永久屹立飄揚。發生在鄭州和包頭的兩起90後殺母案,也並不是偶然發生孤立案件,一定帶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筆者直言,在當今物質高度豐富的今天,教育機構與家庭,都必須堅定對學生和孩子的四個方面的道德教育,愛父母、愛家庭、愛自己、愛社會。知識的再豐富,能力再出眾,如果思想和道德教育不與時俱進,那麼極容易與社會和家庭走上對立面。同時,作為新生代,如何理解父母的愛超出自己承受的限度,正確對待父母的溺愛,這是最關鍵也是最基本的問題。首先,要理解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真正意義。中國父母繼承了傳統的愛子女美德,因學歷、見識、時代等方面的差異,在語言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不一定完全正確,但作為子女,得正確認識到父母不會害自己,不會把精力和金錢放在傷害子女身上的目的,而是恰恰相反,為了自己的孩子,希望早日成材,早日成為家庭的驕傲和對社會有用的人。明白了這一要點,繪刀弒母的慘案定會杜絕。其次,做有用的人,得孝為先。每個人先是在家庭中成長 才能走向社會,才能向精英的更高層次突破。如果連自己的母親都不孝敬,動不動張口就罵,甚至不高興揮拳就打,這樣的人,能有朋友嗎?能得到社會的認可而有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筆者看,絕對沒有,德、智、體、能的棟樑人才,對德的要求在首位。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的人,怎麼會有團隊精神?沒有團隊精神的人,在任何領域都會被淘汰、被摒棄。再者,得把孝心放在日常實踐中。很多90後很小就懂要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可就是不知道怎麼做。有心沒行動,要知道也父母不喜歡吃魚頭,和子女一樣是喜歡吃魚肉的。大人通過細節來表達對子女無私的愛,而子女呢?也得從細微方面來愛父母,這就叫感恩。不是老婆和媽媽掉水裡,要你先救誰,那麼糾結。哪些方面是細微,比如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對父母要禮貌尊重,不可對父母的付出有「應該感」,供養讀書就付出了大半輩子的心血,不能勉強還要幫找工作、買房子、娶媳婦、帶孫子吧。最後,孝敬父母,得懂愛自己。如何愛自己,這是父母對子女最操心的事。出門怕被車碰、怕丟失,到時間不見孩子回家,就提心弔膽的問朋友,問老師。因此得有極強的安全意識,讓父母少操心,是愛自己也是愛父母的行為之一。然後就是好好學習,對自己有接受知識教育的責任感,老師和父母,終究是輔助作用,學習還得靠自己努力,「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對於快懂事的90後,得深刻理解。在情感選擇和事業方向上,多和父母溝通,不可有我的事沒人決定得了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那是對自己一生的幸福極度不負責任,更是踐踏自己的愚昧行為,於孝背道而馳,因為子女的幸福,對於父母是一生的最大願望。如何孝敬父母,在一部分90後群體中,這個難題的確存在,隨之快速成長的00後,在道德架上,將會對全社會發起更有力的挑戰。也同時在提醒著做父母的80後、70後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做好孝敬父母的新一代。全社會對新一代的愛心培養和建設迫在眉睫,決不能在殺母慘案屢次發生後,躺在「亡羊補牢」的慣性思維中,再次「積重」了才想起「難返」。因此,家庭和社會得提前不斷修正事件演化出惡性的軌跡,必須把孩子的愛心教育從 「選修課」上調整為「必修課」!才能保障孩子成為愛社會的有用人才!在此母親節來臨之際,向天下所有母親致以節日的祝福:安康幸福!
推薦閱讀:

我是一個讀紅樓夢的90後
從90後妹子的理財經,到女性理財意識的覺醒
90後小花旦古裝大PK,你覺得誰最美?
爭奪90後 咖啡和茶飲的戰爭
妻子迷戀90後小鮮肉竟主動獻身

TAG:父母 | 90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