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兒科治法及中藥用量服法-中藥用量

兒科治法及中藥用量服法-中藥用量時間:2010-12-23 01:48:43來源:網友提供標籤:小兒,中藥,用量,脾胃,疾病,常用,藥物,成人,方劑,健脾,適用於,作用,湯劑,這是,臟腑,病情,處方,清熱解毒,高熱,方葯簡介:◆小兒內治用藥要點【要及時、正確和謹慎】小兒生理特點之一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體屬稚陰稚陽之體,在病理上發熱輕易,變化迅速,冷熱虛實轉化很快,稍不留意,即可輕病變重,重病轉危,因此小兒患病後,必須爭取時間,及時治療,正文:◆小兒內治用藥要點【要及時、正確和謹慎】小兒生理特點之一為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體屬稚陰稚陽之體,在病理上發熱輕易,變化迅速,冷熱虛實轉化很快,稍不留意,即可輕病變重,重病轉危,因此小兒患病後,必須爭取時間,及時治療,不能拖延。在用藥時要查明病因,辨明疾病表裡、冷熱、虛實的屬性,了解臟腑功能失調的程度,只有把握了辨證施治的規律,才能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方葯,小兒臟氣清靈,易趨康復,只要及時、正確用藥,往往見效甚速。若用藥稍有不當,也極其輕易損害臟腑功能,並可促使病情劇變。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特別指出: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鄉,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往轉遠。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還應謹慎。謹慎用藥,不僅是為了用藥對證,即使對證,在用量和用藥時間上,也要十分留意,用量過大同樣會導致不良反應,輕則嘔吐泛惡,重則可以出現各種藥物反應,如生大黃會引起暴瀉,烏頭會影響心臟功能,山豆根會引起劇烈嘔吐等。用藥時間是非,要考慮到患兒本身體質狀況,尤其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中藥,更應辨明體質情況,如素體陰虛,但需服用藥性溫熱的中藥治療某些疾病,則必須控制熱性藥物用藥時間,並加強對癥狀觀察,或在溫熱葯中加進一定量養陰藥物,防止進一步損傷陰津。【要中病即止】這是小兒內治用藥另一特點,小兒機體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對中西藥物的反應均十分靈敏,應用時必須根據患兒個體特點與疾病輕重,區別對待,不能幹篇一律,特別是大苦、大冷、大辛、大熱和有毒、攻伐之品,應用時更須審慎。苦冷的中藥會削伐生髮之氣,假如用時過長可使人之正氣受損,脾胃受傷,常可出現頭暈乏力,氣短自汗,納食獃滯,甚者嘔吐泄瀉,時時腹部冷痛等;辛熱的中藥足以耗損真陰,損傷津血,輕者出現上火癥狀,如咽燥干痛,口渴欲飲,鼻部出血,大便於結,眼鼻發乾等,重者可出現頭暈失眠,口渴欲飲,進夜盜汗,午後潮熱,小便短赤等;攻伐之劑用之不當會引起患兒氣陰虧損,或導致嘔吐、泄瀉不止,出現氣虛液脫,造成失水及電解質紊亂。因此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謹慎,還必須中病即止。如治療小兒病毒性感冒,出現高熱不退,汗不出,用辛涼解表、苦冷解毒藥治療。一般用2~3天,高熱一退,方中發散與苦冷藥品,就應減少,一般再用藥l~2天就可停葯。再如治療小兒積滯、疳證,常用消食導滯之品,當患兒因食滯內停,用消導葯後腹脹消失,大便通暢,舌膩化凈,胃納即可好轉,此為食滯已消的表現,假如錯以為這些消食導滯葯可用來開胃口,而繼續長期服下往,將適得其反,不僅胃納又會轉呆,還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及脾虛氣弱的癥狀。【要捉住疾病本質對證治療】在治療小兒疾病過程中,要針對主要病因進行用藥治療,要善於捉住疾病的本質。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用四診手段,收集辨證資料,全面了解疾病的形成原因,分析清楚發病的機制,才能捉住疾病的本質,投以對證的藥物。如嬰兒腹瀉,可由濕熱、傷食、脾虛等多種原因引起,虛實冷熱相往甚遠,因此必須詳加辨證,循因追源。假如是濕熱引起的,當用清熱利濕的方葯,如葛根黃芩黃連湯;傷食引起的,當用消食導滯的方葯,如消乳丸、保和丸;而脾虛引起的,當用健脾止瀉的方葯,如參苓白朮散等。這樣對疾病的證治就是捉住了主要矛盾,中醫常誇大治療必求其本,這個本就是指疾病的主要矛盾。當然有時根據矛盾轉化的具體情況,也要靈活對待,如疳證小兒,是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需健脾補氣為主,但染上感冒,就應先予清熱解表,把感冒治好後再往調理,這就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法則。也有些疾病固然療程長,但不能中斷治療,如白血病有皮膚感染,皮膚感染是標,白血病是本,這時治療必須標本兼治,方能奏效。【用藥需顧及小兒體內真氣】小兒如草木之方萌,氣質嫩弱,又生機旺盛。治療疾病,必須留意扶助小兒體內真氣,用藥不可妄加攻伐。所謂小兒體內真氣,既有陽氣,也有陰津,就臟腑而言,還涉及心肝脾肺腎五臟之氣。維護小兒真氣,是促使疾病好轉的一個重要因素,假如一味攻伐,不顧體內真氣,那麼耗氣、傷陰、損陽、散血等不必要的損害均可產生,原發疾病就不易痊癒。因此攻邪務必不能傷正,明顯體虛有邪的病兒,如體虛小兒感冒,就應在發散之中輔以扶正,參蘇飲就是治療這類感冒的典型方劑。即使是健康的小兒患了感冒,也不可大劑量運用發散中藥,如麻黃、桂枝、羌活等,氣隨汗泄,汗多傷陰,稍不留意,即可引起氣陰耗傷。另外,對於虛弱之證使用補法時,也要留意補而不滯,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峻補過度極易導致氣機壅滯,脾胃功能受損,出現納呆、腹脹、嘔惡、胸悶等,這樣反而損傷了脾胃,影響運化功能,克代了小兒體內真氣。由此聯繫到小兒平素服用補藥,用以調補身體,也必須留意勿多服藥,勿亂服藥。葯為補偏救弊之品,皆有偏性,元代醫家朱丹溪就說:雖參、芪之輩,為性亦偏,故小兒無病不可多服補藥,有病不可亂投藥物。為達到保健目的,葯補不如食補,平時留意飲食調理,同樣可以使小兒身體健康。【重視小兒病後調理】小兒在患病後,尤其是一些急性感染性病,常會出現一系列虛虧的癥狀,其中以氣虛或氣陰兩虧最多,也可以表現為氣血兩虛或氣陽不足者。以臟腑所屬分析,以肺虛、啤虛、腎虛為主。如呼吸道疾病痊癒後,常可出現肺虛,如乏力低熱,面白氣短,動則多汗等,這時應補肺養陰,服用一段時間參脈飲;消化道疾病痊癒後,常可出現脾虛氣弱,如納果食少,神疲乏力,大便不實,自汗盜汗等,這時可服用玉屏風散、香砂六子丸健脾補氣;泌尿道疾病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之後,常可出現腎虛,如腰酸乏力,頭暈耳叫,小便清長,四肢無力,記憶力減退,夜寐不寧等,此時應用六味地黃丸培補腎氣。以上僅舉例說明,小兒病後還可出現心虛、肝虛、心脾兩虛、肝腎不足等,均需具體分析。小兒病後調理,中醫特別重視調理脾胃,由於不僅小兒生長發育,全賴脾胃化生精微充養,而且疾病的恢復,也有賴於脾胃氣盛,運化有力,才能保證正氣充沛,御邪祛邪。小兒五臟性能表現,即脾常不足,故在小兒病後調理,應處處顧及脾胃,脾健胃和,體力才能迅速得以恢復。調理脾胃,貴在健運,而不在壅補和消導。【運用中藥新劑型】臨床治療,中藥煎劑應用最廣,其優點在於能隨症加減,充分體現辨證施治的精神,煎劑服後在體內吸收也較快,往往能迅速到達病處,但對於重急病兒,煎劑緩不濟急,加上小兒服藥困難,故治療時應留意運用兒科中藥新劑型。沖劑、糖漿劑、片劑、栓劑,尤其是中藥針劑,都不斷研製出新的品種,給兒科臨床治療帶來了方便,進步了療效。如治療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的雙黃連粉針劑,靜脈滴注,效果十分明顯,再如治療高熱驚厥的清開靈注射劑,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魚腥草注射劑,治療感冒高熱的復方柴胡注射劑,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茵梔黃注射劑等,在中醫兒科臨床上,均應推廣使用。◆中藥用量及煎服方法【中藥用量】小兒中藥用量,與成人有別,在臨床處方用量時,不能簡單地把成人的用量用於小兒,必須隨年齡大小、個體差異、病情輕重等方面,採用公道的用量。由於小兒用藥一般均中病即止,用藥時間較短,加上給服時藥物多有浪費,所以小兒中藥用量按年齡較成人相對較大,尤其是益氣健脾、養陰補血、消食和中一類藥性平和的中藥,更是如此。但對辛熱、苦冷、攻代及藥性較猛烈的藥物,在使用時對其用量必須嚴格按比例用量。為方便臨床上計算方便,可按成人中藥一般用量為準,進行折算:如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嬰兒為成人量的1/3~1/2,幼兒及幼童為成人量的2/3,學齡期兒童用成人量。成人一般用量,可按《方劑學》所制訂的標準,但決非最大用量,更不是醫生的個人經驗用量,如黃芪、太子參、白朮等為9克,麻黃、細辛等為3克等。以黃芪為例,成人用9克,新生兒在處方中用1.5克,嬰兒用3~4.5克,幼兒及幼童用6~9克,學齡期兒童用9克。在具體計算用量時,還須留意幾點:1.疾病輕重不同,用量應有所變化以上比例用量用於門診和病情不十分危重的病例。若重急病兒,中藥用量可隨病情需要,增大用量,如治暑溫證(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熱、昏迷、抽搐,對清熱解毒的中藥如生石膏、板藍根、紫草、連翹等,均需用大劑量才能奏效,此時可能超過成人劑量,但對拯救生命會起到重要作用。2.處方中藥味多少不同,用量也有一定變化藥味特別少的處方,只要不是攻伐和有毒性中藥,用量可稍為增大。如補虛用的處方,僅用太子參、白朮、茯苓、甘草四味,每味用量可增加1/4~l/3;再如早產的新生兒,機體功能較低,常用單味別直參3~4.5克煎服,其用量已超出比例用量2~4倍。若藥味較多的處方,主葯不減,輔助葯可適當減小。3.嚴格控制藥性猛烈中藥用量有兩類中藥要嚴格控制用量。一類是藥性偏熱、偏冷,或有引起吐瀉作用的藥物,除了要慎用外,一旦進進處方,原則上按上列比例用量,但要加強觀察,中病即止。另一類是劇藥和有毒的中藥,這類藥物有專門的治理和使用要求,必須嚴格執行,小兒應避免使用,特殊病例需應用時,也應從最小量開始,視病情變化再考慮適當增加,一旦病勢已減,即應停止。4.草藥用量可以偏大草藥用量,在1歲以內嬰兒應謹慎,一般用成人常用量的1/3~工/2,如蒲公英、鴨跖草成人用30克,嬰兒用9~15克;1~3歲幼兒,一般用成人的1/2~2/3量;3歲以上兒童,可用成人常用量。5其他中藥劑型可按比例用量丸劑、片劑、散劑,也可按上述比例用量,但要留意藥性是否猛烈,還應視具體藥物對小兒的作用和影響而定。假如中成藥有具體的用法說明,那末可按說明給葯。【煎服方法】治療小兒疾病,中藥湯劑是主要劑型,只有把握好正確的煎服方法,才能達到治療目的。否則既浪費藥量,又因煎法不公道,會明顯影響療效,甚至延誤病情,喪失治療時機。1.小兒中藥煎法煎煮小兒湯劑。在煎煮時間、次數及煎出的藥量方面,與成人煎法有區別。在煎煮前,應將中藥用凈水清洗一下,洗往土壤與雜質,然後再用凈水浸泡半至衛小時,讓中藥浸透。但在炎熱夏季,中藥只能浸泡半小時。煎藥開始用旺火,煮開後改用小火。假如屬治感冒的中藥,再煮10~15分鐘;而屬調補的中藥應再煮30~40分鐘;而其他性質中藥,如健脾、化濕、理氣、活血、止咳、祛痰等處方,可把握在20~30分鐘間。由於小兒吃的藥量比成人少,一般只需煎一汁,不需像成人那樣煎頭汁、二汁,煎出的藥量多少,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來決定:新生兒吃的湯劑,一日量只需煎到50毫升左右;嬰兒為60~100毫升;幼兒及幼童為150~200毫升;而學齡期兒童則應煎到250毫升。以上為常規煎藥量,根據病情,也可有一些變化,需靈活把握,如病毒性感冒商熱持續不退,用疏散表邪、清熱解毒的中藥是很有效的,但服藥量不能拘於以上的數目,可以煎得多一些,分3~4次服用。而素體脾胃虛弱的小兒,若患病後需服用中藥湯劑,煎的藥量可濃縮一些,較上列數目減少1/3左右,以免引起噁心嘔吐。2.小兒中藥喂服方法給小兒喂服中藥是一件很細緻的工作,由於患兒不懂服藥的重要性,除年長兒外,多數小兒不會自覺服藥,由於中藥湯劑苦澀,還會出現拒服或服後嘔吐等。因此把握正確的喂藥方法是很重要的。小兒服用中藥,應根據疾病的性質,確定服藥次數。新病、急病要多煎一些藥量,分幾次服;而慢性病、調理病一日二次服藥。不管急病還是慢性病,小兒一日服中藥湯劑的次數不得少於2次。如肺炎等急病,逐日中藥應服3~4次;而哮喘這類過敏性疾病,則應根據其發作規律服藥,若發於夜間者,下午服藥1次,臨睡前再服1次,若發於清晨者,隔夜把中藥煎好,清晨發作前服1次,越日白天再服2次,而晝夜持續發作,一日內服藥次數不得少於3次。小兒服中藥不能急於求成,尤其是給嬰幼兒喂葯,更需耐心,可以先喂幾口葯,吃少許甜食,慢慢再喂,每次喂葯時間可控制在5~10分鐘,不可能像成人那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一杯湯藥全部吃下。對拒服的小兒,可固定其頭手,用金屬湯匙將藥液送進口中,使之自然吞下。湯藥中可加適量調味品,如白糖、蜂蜜、冰糖、橘子汁等,假如脾虛的小兒,輕易大便淡薄,不能加蜂蜜,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加進後一定要再煮沸幾分鐘,以殺滅白糖中的雜菌和蟎蟲。假如處方中有較多苦冷中藥,如黃芩、黃連、黃柏、山桅、陳膽星等,可用適量增加方中甘草用量的辦法來減輕苦味,以利服用。中藥丸劑、片劑,不能吞服,可研成細末,用溫開水調服。中藥散劑,如山藥粉等,數目較多,可調在米湯、豆漿中加調味品服用。此外還要留意服藥的時間與葯溫。服藥時間一般以飯前或飯後2個小時為宜,不要與吃飯時間過於接近。凡調補用的丸劑和冬天吃的膏滋葯,放在清晨空腹及臨睡前服用,這些葯的藥味不苦,或帶有甜味,服後不會出現嘔惡,空腹服有利藥物吸收,有增強補益的作用。驅蟲的中藥,應空腹服用,有利於驅蟲排蟲。而消食導滯的中藥,宜放在飯後服用,有利於消化開胃。湯藥一般應溫服或溫涼服,發表葯為了發揮發汗解表功效,應趁熱服下,有時還可在葯後吃些熱粥,以助發散。壯熱邪實或陰虛潮熱者,中藥可以涼服。如屬中藥與西藥同用,二者必須分開服用,不能在同一時間內服下。嬰幼兒服藥最不易合作,常造成拒服,或進口後不肯咽下,或往外吐出,因此喂葯時可將患兒抱起,取半卧位,但喂葯動作要柔柔,不要強行喂服,防止口腔粘膜或齒齦受損出血。不要捏鼻灌藥,以防藥液嗆人氣管或引起窒息。喂葯後將患兒抱起名輕拍擊其背部,使胃內空氣排出。學齡期兒童均能自己服藥,但要加強督促,防止他們將葯倒掉。對重危病兒,神識昏迷,若用中藥應鼻飼給葯。丸劑、片劑研碎後放在溫開水中易有沉澱而阻塞鼻飼管,可用米湯調勻後注進,注進時宜緩慢,注進後需用溫開水沖鼻飼管,防止堵塞。◆兒科常用內治法【疏風解表法】小兒肌膚嫩薄,腠理不密,衛外功能不固,最易感受外邪侵襲而發病,邪毒郁於肌表,與正氣相爭,可出現高熱、惡風或無汗等。運用疏風解表的方法,通過發汗疏邪,使部於肌表的邪毒從汗而解。疏風解表法主要用於外感表證,一般分為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辛溫解表用於風冷表證,常用荊防敗毒散、麻黃湯、蔥鼓湯等,發汗較強的藥物為麻黃配桂枝,羌活、蘇葉次之,而荊防較弱;辛涼解表用於風熱表證,常用有桑菊飲、銀翹散等,桑菊飲主要用於發熱輕而咳嗽較重之證,銀翹散則主要用於發熱重而咳嗽較輕之證。【止咳平喘法】小兒五臟性能表現,肺臟嬌嫩,而肺主皮毛,最易感邪郁於肺經,邪郁化熱,煉津為痰,痰阻肺絡,肺失宣肅而咳喘。常見病證有哮喘、肺炎喘嗽等。哮喘有冷熱之分,冷痰內伏常為風冷之邪束於肺經所致,可用溫肺散冷、止咳平喘方法治療,小青龍湯、三拗湯為常用方;而熱痰內蘊常為風熱之邪犯肺,或冷郁化熱所致,需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湯、定喘湯為常用方。肺炎喘嗽也有冷熱之分,但其病機以肺氣閉塞為主,故在運用止咳平喘法時,需顧及開宣肺氣。【清熱解毒法】主要適用干邪熱熾盛的實熱證。清熱可分為甘冷清熱、苦冷清熱、苦冷泄熱、咸冷清熱等,應按邪熱在表、在里、屬氣、屬血、進臟、進腑等辨證用藥。當病邪由表進里而表邪未盡解時,可用桅子鼓湯、葛根黃芩黃連湯,清熱解毒透邪;證屬陽明裡熱者,可用白虎湯清熱生津為主;濕熱化火或濕熱留戀,可用白頭翁湯、茵陳蒿湯、甘露消毒丹清熱解毒化濕;溫熱之邪進於營血,發為神昏、斑疹,可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等清熱解毒涼血;當肝膽火旺時,則可用龍膽瀉肝湯等清熱解毒瀉火。【涼血止血法]主要用於有出血的證候,如鼻衄、齒衄、尿血、便血、紫癜等。血證主要由於血熱妄行,血不循經引起,但小兒血證常同時可有氣虛、陰虛、脾虛等,致使病情複雜多變,故在涼血止血方葯中可配合補氣、養陰、健脾藥物同用。常用涼血止血方劑有犀角地黃湯、玉女煎、清營湯、化斑湯等。單味有效止血中藥,如參三七、白及、仙鶴草,以及中成藥雲南白藥等,也可配合在涼血止血方中同用,加強止血效果。【安蛔驅由法】小兒時期最易接觸不潔之物,往往沾染蟲卵,帶進口中造成感染。安蛔驅蟲法主要適用於蛔蟲病,蛔蟲病在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且有多種併發症可出現。其次蟯蟲、綜蟲等也需及時驅蟲治療。蛔蟲常見的併發症為膽道蛔蟲症和蛔蟲性腸阻塞。發生這些併發症,若用猛烈的驅蟲葯,反而造成蟲體躁擾,加重病情,此時應先安蛔緩痛為主,方用烏梅丸等,待病勢緩和後,再予驅蛔。驅除腸道寄生蟲病,如驅除蛔蟲,常用追蟲丸、下蟲丸等,單味葯使君子、苦棟根皮均為有效的驅蛔葯;驅蟯蟲常用使君子與大黃,並配合百部煎劑灌腸;驅絛蟲常用南瓜子、擯榔。【消食導滯法】主要適用於小兒飲食不調,乳食內滯之證,如嬰兒腹瀉、積滯、疳證、厭食症等。小兒脾胃薄弱,輕易為乳食所傷,若飲食不節,恣食無度,則脾胃運化失職,輕則嘔吐泄瀉,厭食腹痛,重則為積為疳,影響生長發育。常用消食導滯方劑如保和九、消乳丸、權實導滯丸等,單味葯雞內金、麥芽、山楂、六曲、萊菔子均有消食導滯功效。如麥芽能消乳食積滯,山植能消肉食油膩,六曲善化穀食積滯,萊菔子能消麥面之積,雞內金則能消各種食積,還有開胃作用。在運用消食導滯法時,又常加進健脾、理氣、清熱的藥物,進步療效,維護脾胃。【鎮驚開竅法】主要適用於小兒抽搐、驚痛之證,如高熱驚厥、癲痛、暑溫證、暴受驚恐等。小兒臟腑嬌嫩,神氣怯弱,感受病邪,每易邪熱梟張,熱極生風,肝風內動而抽搐;或因痰熱壅盛,上蒙清竅而致驚癰。小兒暴受驚恐,神志不安,可用硃砂安神九、磁朱丸等安神鎮驚;熱極生風及輔證所致抽搐,可用羚角鉤藤湯等鎮驚息風;熱進營血,神昏驚厥,可用安宮牛黃丸、珍寶丹、紫雪丹等鎮驚開竅、清熱解毒;痰濁上蒙,神昏抽搐,可用蘇合香丸、小兒回春丹等豁痰開竅。運用鎮驚息風葯除了石決明、磁石、珍珠母等,蟲類葯也是常用的,如僵蠶、全蠍、蜈蚣等。【利水消腫法】主要適用於水濕停聚,小便短少而致水腫的患兒。若為濕邪內蘊,脾失健運,水濕泛於肌膚者,則為陽水;若脾腎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聚為腫,則為陰水。常用方劑,若"陽水可用五苓散、五皮飲、越婢加術湯等;而陰水可用防己黃芪湯、實脾飲等。在利水消腫時,除了運用茯苓、豬苓、車前子等滲濕利小便藥外,還視病情,與通陽化氣葯(如桂枝)、補氣葯(如黃芪)、健脾葯(如白朮)、溫陽葯(如附子)等同用。此外,草藥中也有一些有較好消腫利尿作用,如車前草、苡仁根、薺菜花等。【健脾益氣法】主要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虛不足的小兒,如嬰兒腹瀉、疳證及病後體虛等。胃主受納水谷,脾主運化精微,若脾胃功能失調,生化之源不足,會影響小兒生長發育。氣虛與脾虛關係密切,治氣虛多從健脾著手,健脾時多藉助補氣,故健脾與補氣常配合運用。常用方劑,如六味白朮散、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單味淮山藥粉調服,有良好的健脾止瀉作用。脾虛氣弱小川由於運化失職,常出現食欲不振,故常在健脾益氣方中佐以砂仁、陳皮、佛手、谷麥芽、雞內金等理氣、消導之品。【培元補腎法】主要適用於小兒胎稟不足,腎氣虛弱及腎不納氣之證,如解顱、五遲、五軟、遺尿、哮喘等。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五臟功能表現為腎常虛,腎又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若先天父母精血有虧,或後天護養失宜,病邪纏綿,均可導致腎氣虧損,下無虛弱。小兒初生,腎氣未盛,故顱囟未合,牙齒未出,筋骨軟弱,腎氣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充盛,此為正常生長發育的規律。常用補腎方劑有六味地黃丸、金匾腎氣丸、參蛤散、左回丸、右回丸等。小兒時期常見肝腎同病,脾腎同病或肺腎同病,治療時當配合養肝、健脾、補肺之品。【活血化瘀法】主要適用於各種血瘀之證,如肺炎、紫癜、癲癰、病毒性心肌炎等。常見口唇青紫,肌膚有瘀斑、瘀點,胸部刺痛,舌質色紫,以及腹痛如針刺,痛有定處等。常用方劑如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桃仁承氣湯等。基於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故活血化瘀方中,常輔以行氣的藥物。【回陽救逆法】主要適用於小兒元陽衰脫所致危重病證。臨床可見面色晄白,神疲肢厥,冷汗淋漓,脈微欲盡等,此時必須以溫補陽氣的方葯,加以救治。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在病理上不僅發病輕易,而且傳變迅速,一旦患病,若未能及時治療,則邪氣易實而正氣易虛,實證迅即轉為虛證,甚至出現陽氣衰脫或陰竭陽脫之危候。常用方劑如四逆湯、參附龍牡湯等。【益氣養陰法】主要適用於小兒因體虛或病後造成的氣陰虧損。小兒機體柔弱,生長發育迅速,若餵養不當,或因進食不足等,每易引起氣陰虧損,出現形瘦。納少、盜汗、低熱、便干、倦怠等。再則,小兒易感外邪,時行疾病發生率高,熱病後每易耗氣傷陰。故益氣養陰法是兒科一個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方劑如生脈散、養胃湯、沙參麥冬湯等。如屬心之陰不足,可用炙甘草湯。【燥濕理氣法】主要適用於小兒因濕邪阻滯中焦引起的病證。小兒脾胃功能薄弱,濕邪阻滯脾胃,常表現為運化失宜,可見厭食納呆、胸悶腹脹、大便淡薄、噁心嘔吐、四肢倦怠、舌苔厚膩等。常見於泄瀉、厭食、積滯、疳證、疰夏等病證。濕為粘膩重濁之邪,當選用芳香、苦溫的藥物,常用方劑如三仁湯、平胃散、二陳湯、胃苓湯等。◆兒科常用外治法【熏洗法】這是利用中藥的藥液及蒸氣熏洗人體外表的一種治法。如麻疹發疹初期,為了達到透疹的目的,用生麻黃、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水後,加黃酒擦洗頭部和四肢,並將藥液放在室內煮沸蒸發,使空氣濕潤,體表亦能接觸葯氣,有利透疹。患腎病綜合征的小兒,浮腫較甚,可用河白草煎湯熏洗軀體,有發汗消腫的作用。患蕁麻疹時,常用香樟木、葎草、蒼耳草等煎湯熏洗,有止癢退疹的功效。【塗敷法】這是用新鮮的中藥搗爛,或用藥物研末加進水或醋調勻後,塗敷於體表的一種外治法,如選用鮮馬齒莧、鮮烏蘞梅、鮮芙蓉葉、鮮絲瓜葉等,搗爛外敷腮部,治療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有加速腮腫消退的作用。再如用白芥子粉,加等量麵粉,用溫水調成糊狀,用紗布包好後,在清晨敷於背部脊柱兩側,用以治療肺炎恢復期濕啰音吸收不好者。小兒時期盜汗為常見病證,內治效果不顯,可用五倍子研粉後,用醋調成糊狀,臨睡時敷於臍部,外用紗布蓋住固定,有固攝止汗的效果。【敷貼法】這是用藥物製成軟膏、葯餅,或將某些芳香走竄的藥物撒於普通膏藥上,敷貼於局部的一種治療方法。如用丁香、肉桂、麝香等藥粉,撒於普通膏藥上壩G於臍部,用以治療嬰兒慢性腹瀉,起溫中止瀉,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再如夏季三伏天哮喘***位敷貼法,每一伏敷貼1~2次,共3~6次,連用3年,臨床療效明顯,有減輕和預防哮喘發作的作用,常用的處方為《張氏醫通》白芥子塗法中所載,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細辛,研粉用生薑汁調製成6隻葯餅,餅中放少許麝香(或丁香),敷於肺俞、膏盲、百勞***上,也可用電離於導進法,縮短敷貼時間,加強透進的力度。【罨包法】這是用藥物置於局部肌膚,並加以包紮的一種外治法。如飲食不節,食積於內,或積滯證時,出現腹脹腹滿,曖腐酸臭,時有嘔惡,舌苔厚膩,可用皮硝包紮於臍部,即可使內積之食滯消往,此法在民間運用已久。再如慢性泄瀉,用大蒜適量,搗爛後包紮於腳底心和臍部,有溫經止瀉的作用。易高熱驚厥的嬰幼兒,可用山桅末、桃仁泥、麵粉、雞蛋清調勻,罨包於足心,有減少減輕發生的作用。【熱熨法】這是將藥物炒熱後,用布包裹,以熨肌表的一種外治法。如治療冷性腹痛,陣陣發作,得溫較舒,遇冷加重者,可用食鹽炒熱後,用布包後熨腹部,可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再如尿閉時,可用生蔥、食鹽一起炒熱,用布包後熨少腹部,有通利小便的功效。也有用生鏽鐵屑,與川烏、草烏、羌活、獨活、桂枝等中藥細末拌和,加人適量食醋,乾濕適當,裝進布袋,發熱後熨於患處,治療風濕痹證。也可用當回研成粗末,炒熱後用布包,或布包後蒸熱,熨臍腹部,用以治療腹痛、疝氣、腸痙攣等。【漱回法】用藥液漱口,治療口腔、咽喉疾病的一種療法。小兒口腔粘膜柔嫩,易於破損引起口腔炎症,或因心脾胃積熱上熏,導致發生鵝口瘡、口瘡、口穈等,在運用內治服藥時,常須配合外治法,在塗吹口葯之前,漱口消毒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如用銀花、甘草煎湯,或野菊花、一枝黃花煎湯漱口治療口瘡、口糜;用野薔該花露漱洗口腔,治療鵝口瘡。選用銀花、菊花、竹葉、魚腥草、一枝黃花、生甘草等煎水漱口,對健康小兒,也有預防口腔疾病發生的作用。如一枝黃花液,目前已成為中醫口腔護理常規消毒液之一。【吹日法】主要用來治療口腔粘膜和咽部疾病。口腔粘膜疾病有鵝口瘡、皰疹性日炎和急性球菌性口炎等,後兩種口腔炎中醫稱口瘡和口糜。治療口腔炎,除辨證服用中藥湯劑外,還需配合吹口葯外治,以加速瘡面痊癒。目前臨床上用治口瘡的吹口葯,有錫類散、珠黃散、冰硼散、青黛散等。這些吹口葯中,因多數含有冰片、薄荷之類芳香的中藥,塗在創面上,清涼舒適,能減輕局部疼痛。目瘡病情較輕,僅有少許潰瘍,只需選用冰硼散或珠黃散;若潰爛較重,或連一片,並有全身癥狀,可用青黛散、錫類散,潰爛好轉,再改用珠黃散。若咽喉腫痛,可用冰硼散、喉症散。【吹鼻和滴耳法】吹鼻法是用藥末吹人鼻孔,刺激鼻腔達到噴嚏目的之治法。如運用通關散吹鼻取嚏,以治鼻塞不通,昏厥不醒等。吹鼻法還應用於治療鼻部疾患,如用蒼耳子、辛夷花研細末,每次少許吹鼻內,以治鼻竇炎等。滴耳法是用藥液滴進耳內以治耳部疾患的一種外治法,如用鮮虎耳草或鮮地錦草,搗爛取計滴耳,或大蒜頭適量,往皮搗爛加冷開水少許,絞取液汁滴耳,以治中耳炎等。【蒸汽及霧化吸人法】這是用蒸汽吸進器或超聲霧化器,使水蒸汽或中藥藥液的氣霧由病兒口鼻吸進的一種療法。蒸汽吸進法為用水汽吸進,主要起濕潤咽喉粘膜的作用,可使痰粘變稀而易咯出,也可使喉部水腫減輕,常用於麻疹和喉炎。超聲霧化時,用水或加用一些芳香中藥煎液,如藿香、佩蘭、薄荷、荊芥等,常用於感冒,若要用此法治肺炎、哮喘、支氣管炎測將辨證後所用內服藥物中的一些主葯,煎液過濾後,供霧化吸進用。超聲霧化器產生的霧滴直徑僅3~6μm,約80%~90%可達各級支氣管和肺泡,效果較好。【拔罐療法】以竹罐為工具拔罐,治療小兒疾病較為安全。此法是利用燃料熱力,排往其中空氣,產生負壓,使之吸著於皮膚,造成被拔部位皮膚鬱血,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小兒所用竹罐口徑一般為4~5厘米,每次5分鐘左右。此法能促進氣血流暢,營衛運行,有祛風、散冷、止痛等作用,適用於肺炎、腹痛、哮喘、遺尿、風濕病等。嬰兒皮膚嬌嫩,不適用此法。抽搐、皮膚過敏、水腫、皮膚感染、有出血傾向者,均屬禁忌。取罐時以食指按壓罐邊皮膚,將竹罐向另一側傾斜,使空氣進進罐內,罐即脫落。關鍵字:中藥用量,中藥用法用量,中藥用量大全,中藥吳茱萸的用量,夏季服中藥好嗎,服中藥的禁忌,服中藥的最佳時間,服中藥注意事項,中藥服法,治法 中藥相關資訊:兒科治法及中藥用量服法兒科治法及中藥用量服法2008-11-24 10:17 【大 中 小】【我要糾錯】...謹慎用藥,不僅是為了用藥對證,即使對證,在用量和用藥時間上,也要十分注意,...
推薦閱讀:

史上最強大 70 部兒科指南打包下載!
最美兒科醫生評選落幕,兒科名家齊聚珠海交流
普通話兒童語言障礙科研再登北美學術期刊
做,還是不做,這也許是人世間最艱難的選擇
香港兒科醫學會:小兒發燒,七個不處理原則

TAG:兒科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