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心內證 梁乃崇教授
各位法師、各位大德:
今天的題目是「攝心內證」,要和各位談談我自己修行的訣竅,這是在我師父 華藏上師給我指導之後,經過實踐摸索出來的心得,不是看經典的結果,而是實際實踐所得。
佛法講的是心法,教我們修心,而不是修相貌、身體,也不是修錢財,它的重點是在修我們的心靈。所以,首先必須了解我們的心靈到底有什麼特質?如果對自己的心不夠了解,那就是沒有明心,也就沒有辦法修心了。我們要修行成功,必須先做到「明心」,然後才能「見性」,合起來就是所謂「明心見性」。
我們的心包括兩個部份,一部份是「生滅心」,另一部份是「不生不滅心」。所謂「生滅心」就是「識心」,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心,之外還有第七「末那識」以及部份第八「阿賴耶識」,這些都是我們的「生滅心」。
在第八識裡的清淨部份,就是「不生不滅心」。它不在別的地方,就在第八識裡。顧名思義,「生滅心」就是不斷地生起又消失的心。譬如你今天這樣想,明天又那樣想,不斷地變化,這就是「生滅心」。而「不生不滅心」的性質就是沒有生起,也沒有消失,它一直存在而沒有變動,這樣的心就是「不生不滅心」。
我們先來了解「生滅心」,想、思考和推理這些思維屬第六意識心;比較嚴謹的推理,那又在第七識了。而第七識裡更深的部份,就超出了思維。例如你感覺有時間,這個時間就是第七識。
時間不是你思維出來的,它是不經思維的,所以在第七識深的部份是超越思維的。大家不要以為了解事情就要思維,不思維就沒有辦法了解。不是,我們可以不經思維而知道事情。譬如我們知道時間,但這不是靠思維得來的,所以我們是有能力不用思維而知道。
我們再深入一點來了解「生滅心」,譬如我們想事情的時候,經常有「立場」。我們在處理事情、對話、辯論、或是作決定的時候其實都有「立場」,而這個「立場」也不是思維的,根本在還沒有思維以前,我們就已經選擇了某一個立場。
關於這一點,我們是需要經過反省才能檢查出來。「立場」是在第八「阿賴耶識」,有少部份是在第七「末那識」。這些「立場」就好像是種子一樣,當你採取了某一個立場以後,你就會根據這個立場思維出很多很多的理由來支持你的立場;甚至會建立一套理論體系來支持你的立場。
所以,「立場」就好像是一顆種子,可以生出很多很多的理由、生出很多很多的理論來,而這正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亦稱『種子識』)」的特質。
簡而言之,思維中若包含形象,也就是包含了色、身、香、味、觸,那就是「想」,而這個「想」就屬於第六「意識」。「時間」和「我執」屬於第七「末那識」。思維中如果沒有形象,也就是抽象思維,是第七識。不知不覺的狀況下所接受的立場,則屬第八「阿賴耶識」,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我想這樣子說明,大家應該能夠比較清楚「識心」的性質了。
接下來,我想讓大家真正體會「不生不滅心」是什麼,而不是只聽一個名詞解釋。所謂「佛性」、「自性」、「本性」、「實相」………等等這些詞語,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就是「不生不滅心」。
「不生不滅心」,禪宗稱為「本來面目」,後來也叫它「無位真人」,那就是真正的我——「真我」,可是這個「真我」的性質是空的、是無的、是沒有相的。而這個「不生不滅心」我們真的有嗎?真的能夠感覺到它的存在嗎?現在就請大家試著跟我一起來找找看: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這是我的房子」、「那是我的汽車」。
事實上「房子」是不是「我」呢?「房子」當然不是「我」!那「汽車」是不是「我」?也不是!如果「我的房子」就是「我」,「我的汽車」就是「我」,當我們把「房子」、「汽車」賣掉時,「我」不也被賣掉了嗎?然而實際上「我」並沒有被賣掉,故知「房子」、「汽車」不是「我」——這個看法大家一定沒有問題了。
現在我們再來看,大家都穿了衣服,而這衣服是「我的衣服」。那「我的衣服」是不是「我」呢?它也不是「我」,而是我的衣服,對不對?這也沒問題。現在我們再看,這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是不是「我」呢?也不是「我」。像剛才一樣,房子、汽車、衣服都只是「我的」,因此都不是「我」;現在這個身體也是「我的」,自然不是「我」。那麼「我」究竟是在哪裡?
大家對以上的說法,有沒有問題?是否有人覺得「我的身體就是我」,有沒有這樣的想法?沒有,好!那大家能不能接受這個身體既是我的身體,所以它不是「我」?能接受嗎?如果大家不表示意見,就是接受了。
好,那麼「這個身體是我的身體,它不是『我』」,這個觀念如果接受了,那我就要再問:「我」在哪裡呢?——一下子,「我」就不見了!不知道要到哪裡去找它,是吧?你若從相上去找,是找不到的!但是這個「我」存不存在呢?它一定存在,只是不曉得在哪裡!
因為既然身體是我的、衣服是我的、房子是我的、汽車也是我的,那當然有「我」,這個「我」一定在;可是它就是沒有「相」,不知道在哪裡?找不到,沒辦法找到它!可是我們可以確定,它一定存在!而這樣一個性質才是真正的「我」——它是存在的,但性質是空的、是無的。
就像天空,這個天空是不是空的?(眾答:「是!」)那這個天空就沒有了嗎?不對!有,是在那裡,但是性質是空的。所以天空是存在的,但是它的性質是空的。「真我」、「無位真人」也是一樣,它是存在的,可是卻沒有相,性質是空的、是無的。像「真我」這樣,性質是空的、是無的,但是卻是存在的,這種特質就是「不生不滅心」的性質。
如果你體會到了,那就是你已經曉得我們心中還有這麼一個特別的「不生不滅心」。
關於「不生不滅心」,我們再用另外一個方式來體會。我們平日可以看見很多東西,聽到很多聲音,想到很多事情。這些看到、聽到、想到的事或物,是不是都是被看的、被聽的、被想的呢?對不對?那麼它們是被誰看?被誰聽?被誰想的呢?也就是它們是被誰知道的呢?既然它們都是被知道的,那一定有一個主體在知道,不然我們怎麼會覺得那是被知道的呢?
比如說這裡有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是不是被看到的呢?它一定是被看到的。還有,我在這裡透過麥克風講話,我講的話是不是被你們聽到的呢?它一定是被聽到的。所以,既然有被看到的、被聽到的、被想到的、被知道的,那一定有一個主體在看它、聽它、想它、知它,可是那個主體是誰呢?
也許大家會想:「那個主體就是我,就是我在知道啊!」請大家注意,我現在要提一個問題:如果說「就是我在知道」,那我就要問「就是我在知道」這句話又是誰說的呢?不會是剛才那個被說的我在知道啊!一定另外有一個在說那句話的人啊!也就是「就是我在知道」這句話一說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在說這句話的人,而這個人已經不是這句話中所講的那個我了。這一點轉得過來嗎?
這一點如果轉得過來,你就會警覺到我說:「就是我在知道啊!」當我一說「這個我」,「這個我」就被我說了,也就是「這個我」就是被說的;因此就一定有另一個「我」在說他,而說他的一定不是那個「被說的我」。
所以,只要一被說,就一定有另外一個在說它;也就是當這個我被說了,那麼一定有一個超出這個我之外的另外一個在說,一定有另外一個存在。而這個存在是無法被說的,只要一被說,就不是了。但是為了說明之故,還不得不勉強給它一個名字,禪宗稱它為「本來面目」或是「無位真人」;也有稱它是「自性」;也有說這樣一種存在的心叫「覺性」,或者稱為「覺」、「覺者」或「知覺者」,這些名詞其實指的都是同一個。
而這種返觀是一種「返照」,它和思維不同,是一種佛法修行上所謂的「禪定功夫」,亦即所謂定慧均等的「禪定功夫」。這樣子的返觀,就是所謂的「攝心」;也就是這個心不是向被知的東西去追求、去抓、去找,而是反過來追尋能知的主體——「覺性」,這正好和世人習於向外追尋的方向是相反的。
有道是:「佛者,覺也」,所以「佛」就是覺者,是無上正等正覺。正確地說,所謂「佛」指的就是「覺性」。因此我們想要學佛修行,就要把向被知事物追尋的那種向外馳求的心,反轉過來攝心內證,俾能發覺自己的「覺性」——而這個「覺性」是一定存在的!
剛才我已經帶領大家一起來體察了自己的「覺性」、自己的「本來面目」,不過可能只有一部份的人聽懂了,還有部份的人沒有聽懂。如果沒有聽懂,你們可以發問,我可以重新再講;如果能夠體會得到,也就是你至少已經能夠省察到自己有佛性,知道有它是存在的。
至於「覺性」有什麼性質呢?它有所謂的「空性」、所謂的「無」,這也就是為什麼佛經一直在解釋什麼是「空」的原因了。因為這個「空」的性質,就是「佛性」的特質。
我現在就試圖說明為什麼「覺性」是「空」的:你看,它不可以被說,一說就不是;它連想都不可以,被你想了就不是;它不可以被你知道,你沒有辦法知道它,它不屬於被知的;當然你也沒有辦法去抓它,也抓不到它,它不能被抓的。像這麼特殊的情況,我們要怎麼去形容呢?在我們這個世界裡,和它性質最接近的,就是「虛空」,所以佛經裡經常拿「虛空」的空性來描繪它,原因就在這裡。
它既然不能夠被你摸到,你也沒有辦法說它,它是不可以說的,所以禪宗就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謂「言語道斷」就是你一說它,就把它切斷了,就不是它;而「心行處滅」就是你一想它,就把它滅了,也不是它。它的性質就是如此!所以我們用剛才那種推理的方式,一步一步抽絲剝繭下去,就可以發現,它必須具備這樣的性質——「空性」,而「空性」就是「佛性」。
除了「空性」之外,「佛性」還有一個「金剛不壞」的特質。
為什麼呢?因為你根本碰不到它,誰也不能夠傷害到它,無論怎樣都動不到它,又怎麼會壞呢?即使你想動也動不到它,你以為你動到了,你敲到了,其實被你敲的,那一定不是它,早就不是它了,所以你敲不到,也動不到它。因此這樣的心也稱為「金剛心」。稱之為「金剛」,就是要表示它那種「不會壞」的特質;不會壞,也就「不會滅」,不可能消滅,所以「金剛心」也就是「不生不滅心」。
除了前述的「空性」和「金剛不壞」的性質之外,《金剛經》中提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不生不滅心,它是思議所不及的,也就是思維所無法達到的——它不屬於思維所可以涵蓋的範圍,這就是所謂的「思議所不及」。
再者,菩提心還有一個性質,就是沒有相,它是無相的。它當然沒有相!它連看都不能被看;聽都不能被聽;想也不能被想;說也不能被說;摸也摸不到,怎麼會有相?它當然是無相的!雖然無相,但它確實存在。
很多人一想:「它是無相的」,所以就認為它沒有,所以它是不存在的,以為世界上沒有這個東西。然而,佛性的特質正好相反——它是無相的,但是它存在。所以,有時候我會拿杯子來做比喻,有誰會要一個實心的杯子?實心的杯子是不能裝水的,也沒有人會去買一個實心的杯子。所以杯子一定是中空的,不能是實心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杯子是中空的,就說沒有杯子,不能這麼說!這個「空」是有的——「它是空的,但是存在的」。
以上所說的這些特質,都可以讓我們了解佛性的性質。此外,我再舉一些例子來比喻它,而且都是在世間可以找到的例子。我們常以為這些例子在世間是不存在的,其實是有的!《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幾句也都在描述佛性的特質。
其中「不生不滅」剛才已經講過了;而「不垢不淨」,我想不需要說什麼,大家就能明白;現在我就舉幾個實際的例子來講「不增不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特質:在《楞嚴經》裡 釋迦牟尼佛曾經講過一個故事,說明我們的心是「不增不減」的,就像虛空也是不增不減的。虛空為什麼是不增不減的呢?
比如說把一個瓶子放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我們把瓶子打開,讓虛空灌到瓶子裡,再把瓶子蓋起來,搬到新加坡來;然後再把瓶子打開,把裡面的虛空倒出來。這樣做,吉隆坡的虛空會減少嗎?新加坡的虛空會增加嗎?不會,都不會!因為虛空本身就是不增不減的。
我們再來看數學的例子。現代數學中有一個觀念叫「無窮大」,這個無窮大的觀念,在現在的數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少了「無窮大」這個觀念,整個數學就不能建立,也就沒有現代的數學。
我們來看看這麼重要的數學觀念「無窮大」有什麼性質:我們若問一個無窮大加上另外一個無窮大,等於什麼?等於兩個無窮大嗎?不對,就等於一個無窮大。再來,一個無窮大減掉另外一個無窮大,等於什麼呢?等於零嗎?不對,仍然等於一個無窮大。所以,一個無窮大再加上另外一個無窮大,等於一個無窮大;一個無窮大減掉另外一個無窮大,也等於一個無窮大——這就是我們現在數學中「無窮大」的觀念。
這個「無窮大」的觀念,是不是符合「不增不減」呢?它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啊!你把它加一個,它不會增加;把它減一個,也不會減少。所以「無窮大」的觀念,就是在佛性這個層次,就是佛性的一個特質。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即便是現在的數學也必須建立在這麼一個「無窮大」的觀念上,如果沒有無窮大這個觀念作為基礎,整個數學就無法建立。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佛性」、「本來面目」是存在的,而它的性質是非常特別的!
昨天講「淨土真諦」時,我曾說:我們要憶念佛性。無論是說話或念佛時,都要憶念佛性。當時有不少人問要如何憶念佛性?我今天講的「攝心內證」,就是教人如何憶念佛性、憶持佛性。當你對佛性體會深刻以後,就可以在我們這個有相的世界中找到佛性。你會發現其實佛性處處都存在!
這也就是我在台灣創辦「佛學與科學研討會」的目標——從科學中找出合乎佛法、也就是合乎佛性的特質,把它們一個一個挑出來,讓世人看到。這也表示即使是現在的科學也無法脫離佛性,也就是無法脫離佛法。
佛性中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無分別」,也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如果你可以分別,它就是被你分別了,但是佛性的本質就是不能被你分別的,所以它必然具備了「無分別」的特質。這個特質,在佛經裡一直都很強調,中國的禪宗也很強調。
中國有兩位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他們因為發現「對稱性原理」而得到諾貝爾獎,在物理上的貢獻是很大的!幾年前,中央研究院曾請李政道教授來講他的「對稱性原理」。在還沒有聽他演講之前,我已約略知道「對稱性原理」是什麼;但是聽他親口說明「對稱性原理」的時候,那種感受是很不一樣的,因此了解的程度也就特別深。
他一講完以後,我發現原來「對稱性」其實就是「無分別」!也就是從物理科學的發展上,他們也找到了這個「無分別」的性質;也就是即使是在物質世界的現象中,也還是存在著無分別的特質。這個性質被他們找出來了,所以得到了「對稱性原理」。
當時我聽了非常高興,演講結束後陪他吃飯時,就問他:「你的『對稱性原理』和禪宗的『不二』(也就是『無分別』),是不是有關係?」我這樣問的意思就是說:他所以會想到「對稱性原理」,是不是中國禪宗的「不二」和「無分別」的想法給了他靈感、給了他啟發,有沒有這層關係?他聽我這樣講,就瞪著我,然後又搖頭。所以他並不是從佛法、禪宗得到靈感。
不過當年他在瑞典領「諾貝爾獎」的時候,特別引用了老子《道德經》的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其實和佛法的「不二」是有關係的。但是我想他和楊振寧大概真的不知道(他們並沒有學佛),所以也就是說他們發現「對稱性原理」並沒有受到佛法的啟發,而是直接就在物理的現象中發現的。
這種情況屬獨立發現,那就更有價值了!表示「無分別」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我們佛法所說的佛性才有「無分別」,而在物質世界中也有「無分別」,這更顯示佛法所說的道理是宇宙中普遍的真理!所以後來在「第一屆佛學與科學研討會」中我就提出有關的論文:「無分別與對稱性」。
因此只要採用「攝心內證」的方向去修行,去體驗佛性,那麼你從佛性中所得到的體驗,是可以用在這個有相的世界,它們是有關連的。所以並不是說我們體驗了佛性,就脫離了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沒有關係了,不是的!而是這個世界本身就與佛性息息相關。當然這樣的關連,我現在還不能夠很明確的說是「三界唯心造」,只能隱約的告訴各位,我的體驗是:這個世界中的森羅萬象與我們的佛性是息息相關的,並非沒有關係。
今天有關「攝心內證」的部份就講到這裡,各位對我剛才所講的,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或是什麼問題,請提出來,我會為各位解答。
問:請問明心見性與「性份」、「相份」的關係?
答:一般把「明心見(應讀為『現』)性」唸成「明心見(音同『看見』的『見』)性」,這是錯誤的。我師父當年一再交代我們,不是「見」而是「現」。因為如果自性是可以見的,那麼它還是屬於「相」,而不屬於「性」。佛法在很多地方都強調我們要重視的是「性份」而不是「相份」,也就是事情可以分成「相」的部份,以及「性」的部份。
事實上,在世間我們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有所謂「表面」和「實質(本質)」,也就是中國人習慣說的「面子」和「裡子」——此即「相」的部份和「性」的部份。「性」的部份就是指事物的「性質」,並不管它的表相;而「相」著重點則是表相。佛法所重視的是「性」的部份,指的是人心的「本性」,同時也包含了世間任何事情的「本質」。
我們一般講「金錢」代表財富的「相」。譬如你的存款有幾百萬、幾千萬…………等等,這些金錢數字屬於「相」;而「財富」也有「實質」部份,那就是「生活品質」。比如你的生活是否充實?是否精緻?是否喜悅?這些就代表了你的生活品質是否富有。我們知道有很多人是很有錢,資產的數字很大,可是卻非常地操勞,而且過得並不愉快,因此他們可以說有表相的財富,卻沒有財富的實質。
其實世間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出「表相」和「實質」這兩部份來。
譬如教育也有「表相」部份和「實質」部份。就像我們可以拿到中學的文憑、大學的文憑,甚至研究所的博士證書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表相;什麼是教育的實質呢?應該是指我們是否擁有能力和智慧。有些人的學歷很高,但是卻沒有能力與智慧,那麼他可以說是只有教育的表相,而沒有教育的實質;相反的,有些人雖然沒有受過什麼教育,沒有什麼好的教育表相(學歷),但是卻有能力和智慧,像這樣的人也不少。
舉例來說,大家可能知道在台灣有一位企業家,他是塑膠大王——王永慶先生,學歷只有小學程度,可是他經營企業的能力卻非常強,日本人封他為「經營之神」。
我們希望所受的教育是要有實質的,而不是只有表相而已;我們也希望我們的財富是實質的財富,而不是表相的財富。當然佛法也是如此!佛法也希望我們獲得的是實質的佛法,而不是一些表相的佛法。
問:佛陀的教義是非常完善的,但身處在這個複雜且競爭性很強的社會,似乎很難完全信受奉行,否則會落人之後。也就是做了佛教徒,在這個社會裡競爭力就沒有了,會落後,會被人欺侮。這個問題請您開示。
答:好,這是個普遍的問題,我現在就來回答。佛教的教義,你說非常完善,但又說會使人沒有競爭力。如果佛陀的教義是非常完善的,應該會增加你的競爭力,而不會讓你落伍。我認為佛陀的教義是有競爭力的,它是完善的。為什麼呢?因為學佛之後就會有智慧,你的智慧會比不學佛的人高,變得比較聰明,當然就有競爭力,怎麼會沒有競爭力呢!
舉個例子,佛法要我們放掉執著,不要著相,就可增加我們的競爭力,讓我們更加聰明;而不致讓我們落伍,或是吃虧上當、被人欺侮。大家會以為做佛教徒就是要做好人,而做好人,就會「好馬被人騎,好人被人欺」。這是沒有真正懂得怎麼修行,怎麼學佛。我們之所以不聰明,就是因為我們有執著,能力就發揮不出來;如果能把執著去掉,就會變得比較聰明,能力就會增強。
現在舉個例子:佛法中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佛法把所有的相分成這四類。「我相」是什麼相?我重新定義:「我相」就是站在我的立場看出去,看到所有的相、所有的形形色色,都是「我相」;「人相」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不站在我的立場,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感受整個世界的事事物物,這樣所感受到的相,就是「人相」。
我們知道如果有「我相」的話,兩個人的「我相」經常會互相衝突,因為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所以對事事物物的感受就不一樣,所提出來的意見也就不一樣,因此經常意見不同,爭爭吵吵,即使是夫妻也會有這種情形。那麼要消除「我相」所引起的紛爭與衝突,什麼辦法最好呢?就是進入「人相」。
只要進入「人相」,「我相」的問題就解掉了。進入「人相」是什麼呢?就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去感受。
進入「人相」其實是我們平常就會的!譬如說兩個人吵架時,旁觀者經常會勸他們說:「別吵了!你們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一想嘛!」若真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就不會吵架,也就是進入了「人相」,就不會吵架。如果一個人擅長進入「人相」,那他的「我相」的問題就消失了。
一個能夠進入「人相」的人,他的人際關係一定非常好,因為他很能替別人著想,別人就會非常喜歡他,這樣的人做公司的老闆、單位的主管,一定是非常優秀而出色的。
佛法先是教人丟掉「我相」,進入「人相」;但進入「人相」仍不夠,還要從「人相」進入「眾生相」。進入「眾生相」時,就可以把「人相」的問題解決。若再能從「眾生相」進入「壽者相」,又可以把「眾生相」的問題解決掉。最後再從「壽者相」進入「無相」,則可以把這四個相的問題全部都解決,成為能力高強的人。
而一個能力非常高強的人是不可能沒有競爭力的;不但不會沒有競爭力,他根本就是這個世界競爭力的領導者!所以學佛絕對不是一件倒楣的事情,不會成為一個濫好人,給人家欺負;反而會讓我們變得聰明,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能解決所有的紛爭,變成一個超級的競爭者!超級到什麼程度?應該說讓我們每一位都可以像大菩薩那麼厲害,那麼有競爭力!所以,我們學佛絕對是有好處的。
問:「持名念佛」和「憶念佛性」,是否是以第八識憶念?
答:有的是,有的也會是第七識的心在憶念,不完全是第八識。
問:佛性的特質是無相、無分別、空性。一被憶念,是否就落入妄念中?
答:如果佛性是被第七識憶念,是會有這個問題。當我們是以第八識清淨的部份在憶念,這個時候也不叫做「憶念」了,而是「寂滅」,是一種「憶持」。而且這時候「想」和「念」都已經沒有了,只是一個明白,所以不會落入妄念中。
問:一般佛教修行是以「定」發「慧」,請問「攝心內證」是否也是以「定」為基礎,才能內證?而「攝心」又是怎樣修「定」的呢?
答:「定」與「慧」是一體的。而攝心是怎樣修「定」的呢?只要一攝心,就定慧一體。
問:昨晚您提到念佛號,要連續七天一心不亂地念,臨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請問每天念佛的時間要多長?
答:除了吃飯、睡覺以外的時間。
問:一心不亂,念佛至七天後不再念佛,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會。以後你不念了,還是會;也就是你只要這樣做了,就會有效。但是臨終時,心不要顛倒,也就是六道眾生來接你時,你的心不要亂;心一亂,就顛倒了,那時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接你了。阿彌陀佛是會來接你的,但是你的心已經亂了,就會先跟六道眾生走了;佛來接你時,你已經跑了,他就接不到了。所以嚴格來講,平常還是要修心、唸佛,才穩當。
問:法藏比丘所建的西方淨土,在宇宙的什麼地方?如何向不信世上有淨土的人講解,使他相信有極樂世界?
答:如果你的宇宙是用現在天文學所講的宇宙,那是找不到的;佛法講的「宇宙」是包含心靈的宇宙。如何向不信世上有淨土的人講解呢?沒有辦法講解,但是可以請他做實驗。
密宗有一個法叫做「直生淨土大法」,也就是所謂的「頗哇法(破瓦法)」。修了這個法之後,可以去看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還可以看裡面屬於你的蓮花座在哪裡?現在有多大了?最近是不是變得大一點了?這是自己可以去做實驗的,做了以後,就可以看;看了以後,就會相信,就不會懷疑了。
當年我師父 華藏上師傳授這個法時,我曾去學過;但是傳完之後,我 師父就跟我和幾個人交代:「這個法很小,不要學。」他不要我們修,所以我沒有去修。但是我知道有這麼一個法,也知道有人修了,真的看到極樂世界。但是我 師父不要我們修。他曾說過:「只要修一個法,不要修那麼多法。修多了,會上吊。」所以我們遵守他的教誨,沒有修那個法。
問:為何有信徒說:「佛教徒不可以吃楊桃」?而楊桃是水果,沒有生命,是否真的不能吃,原因何在?
答:我不懂。楊桃可以吃啊!
問:請問一個人死後數十年還可以超度嗎?假如他們已往生去極樂世界了呢?又比方說那些自殺或意外死亡的人,生前沒有修行,他們死後會怎樣呢?可以往生嗎?
答:一個人死後數十年,還是可以超度;甚至他已經投胎做人了,超度對他還是有好處。假如他們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超度對他們有沒有幫助呢?幫助還是有一點,不過他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了,大概不需要你去超度。
比方說那些自殺意外死亡的人,生前沒有修行,他們死後會怎樣?如果他們沒有什麼修行,死後就依他們的業報,依他們生前所種的因,去得他們的果,就是隨他們的果報而定。是不是有機會往生呢?還是有機會,不過這一生的機會不大,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
問:昨天您教導我們在臨命終時,遇到冤親債主時跟他們說:「跟我一起念佛,我回頭度你。」請問臨命終時才能這麼做嗎?如果遇到空難、交通意外、天災、洪水以及高樓意外而死,那我們該怎麼辦?還有時間說:「我回頭度你」嗎?
答:這句話不是用人的身體說的,是我們的「神識」說的,所以和身體的好壞沒有關係。
問:若意外死亡,我們的神識是否如臨命終那樣?
答:是一樣。
問:如果碰上意外死亡者,我們應如何處理?
答:我們可以盡人事,也就是以在人間可以幫忙的事去幫助他;此外還可以多做一件事,就是念佛號、念咒或念經,迴向給他。
問:一般在死後八小時才可以移動亡者,若亡者不幸在醫院過世或者在不方便的場所過世,一定要移動亡者,請問在此情況下該如何處理?
答:也只好移了。事實上在醫院裡,是不可能讓你放在那裡八小時不動的,一小時都不會,半小時就把你搬走了。所以想要八小時不動,只有在自己家裡才可能壽終正寢,很安詳地去世。
問:請問「心想」和「腦想」如何分別?
答:這裡的「心」是指「菩提心」;而「腦」是指「意識心」。我們的意識心和腦神經是有密切關係的,所以用意識心想事情,腦會累,會消耗體力;而菩提心想事情,用不到腦,所以腦神經不會累。
以心想事情是直覺的,它那個「想」其實不是想,並沒有經過思考、推理或收集資料的過程,但「心」就是會明白,而且速度非常快!一件事情來了,它就會明白,就會曉得,就會懂!這就是「般若智」,是「菩提心」本身就具備的智慧。
佛教一直在講、在教這個東西,希望大家都能恢復此一特殊的智慧能力。這個智慧和我們現在講的IQ沒有關係。IQ高,般若智不見得高,它們是不相同的。可惜的是我們現代人把「般若智」差不多都忘了,忘了我們自己本有的好東西!
我們的教育也是處處在教育我們用腦、用思維,都是在訓練我們思維、推理、分析以及邏輯思考的能力,而不懂得培養「般若智」。佛教懂得培養我們的「般若智」,但是佛教在目前的教育體繫上並沒有受到重視,所以佛教徒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希望這件事情能夠改變,把佛法的「般若智」真正地培養出來。明、後兩天在大會堂有兩場演講,其中一場就是講「人類智慧的寶藏——般若智」,那時我會詳細地講解。
問:請解釋如何用「攝心」念佛?
答:「憶持佛性」就是「攝心念佛」。
問:「攝心念佛」是不是就是主動念佛,不著相念佛?
答:是「不著相」念佛,但不是主動念佛。所謂「攝心念佛」就是憶持佛性,用攝心的方式念佛。所以「攝心」就是「憶持」的意思。
問:我接觸佛法的目的是要免除死亡的恐懼。請問如果覺悟了「佛性」是否就能免除死亡的恐懼?
答:覺悟了「佛性」,體會到不生不滅,自然能免除死亡的恐懼,這是必然的。
問:請問能攝心念佛,雜念起時不理,是否就會體悟到能念佛的心就是所謂的「佛性」?
答:是的!如果你能體悟到能念佛的那個心,那個心就是「佛性」。
問:被想、被看、被聽,從哪裡來?
答:被想、被看、被聽,不是從哪裡來,這是一個存在的事實。我們現在一張開眼睛就在看,那被你看見的東西,就是被看的;被你聽到的聲音,就是被聽的。所以被想、被看、被聽是個實況的描述。
問:請 上師解釋「無分別」?
答:「無分別」就是沒有差異,就是一樣;東西都一樣就是「無分別」。你沒有辦法把它切開,分成兩半,就是「無分別」。科學中也一樣有「無分別」,就像「基本粒子」,你不能把它切開,一切開它就不是原來的,就不見了,就沒有了。所以「無分別」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分開,也就是「一心」。
問:我在未學佛前曾經簽下死亡時捐出器官的證書,可是現在卻怕捐出。這樣是不是就不能往生西方?
答:你是不是可以把簽下的證書撤銷,我就不知道了。至於會不會影響往生?那要看功夫。功夫高的人沒有影響;但定力不夠的人會受到干擾,心一顛倒、一亂,就會影響。所以就要看功夫了。
問:人死後再投胎轉世,上一世的亡魂是否一直存在或投胎後就消滅?
答:投胎以後,亡魂當然就沒有了,已經投胎做人了。
問:怎樣才能使「第六識」不起分別心?
答:沒有辦法,第六識一定起分別。
問:怎樣才能不在「第七識」有所執著?
答:「第七識」一定執著。
問:怎樣才能使「第八識」不好的種子不生長?
答: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證入佛性」,這些第六、第七、第八識的問題通通能解決。
問:您所講的「攝心內證」與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章」是否有同樣的性質?
答:是的。就是和《楞嚴經》裡「觀音耳根圓通章」那一段完全一致。
問:空了「我」和「我所有的」,是不是就顯現了「真我」?
答:是的。
問:佛性與大悲心是否有關係?例如:觀音菩薩證入耳根圓通時,說了兩句話:「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答:是的。佛性中有很多性質,「大慈大悲」也是其中一個。
問:世間萬物是不是能量的交替?這個能量是不是您說的「不增不減」的「空」?
答:不是!「能量」這個名詞一般常常亂用!因為「能量」是「物理」上的一個量,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有嚴格的定義;一般人常常引用這個名詞,卻又不遵守物理對「能量」的定義,所以他們常用的「能量」和科學所講的,一點關係都沒有。對於這類不懂物理名詞的定義而卻又亂用的情形,我就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了。
問:如果證得您所說的「攝心內證」,是否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如果「攝心內證」所證的程度夠高的話——程度一定要夠高——如果程度還在七地菩薩以下,仍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有這個需要的;如果已經超過七地菩薩,到了八地以上,那就根本不需要往生了。
問:攝心是用「不生不滅心」,還是「生滅心」去內證呢?請 上師開示。
答:這要看程度:粗淺的攝心,還是在「生滅心」,所以在生滅心的狀況下,還是可以做攝心;到最後關頭,就是悟道、證「本來面目」時,此時攝的心是「不生不滅心」。好,所有的問題都回答完了。謝謝各位。
主持人:
謝謝梁教授的開示。明天梁教授繼續在大會堂開示「亞洲文明的精華以及菩薩如何修行」,這也會是一場非常精彩的開示,歡迎大家參加。在這裡有一點要提醒大家,如果有人要皈依,明天可以參加皈依儀式。謝謝大家。
梁教授:
主持人剛才提到「皈依」,所以我在這裡要特別講一下「皈依」的真諦。「皈依」真正的意思是皈依「自性佛」,也就是證「本來面目」,它們是相同的意思。不要把「皈依」解釋成:皈依外相的佛、皈依一個佛像或是外面的一個人,都不是;所謂「皈依」就是皈依佛性、皈依自性佛,這才是「真皈依」!
而外面的上師或法師,則是在教導你怎麼皈依「自性佛」,怎麼去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去證「本來面目」,他們是在教你,而不是一個「被皈依」的對象,所以這一點要弄清楚;不然,皈依就沒有意義。而且皈依真義弄錯的話,對修行沒有幫助。我們學佛修行,這一點一定要弄清楚!
好,謝謝各位。
資料記錄-馮嫵媚
推薦閱讀:
※胡希恕教授妙用大柴胡湯(哮喘/肝炎/潰瘍/闌尾炎/癲癇)
※[轉載]金教授講禮儀(二)
※教授教女生如何面對男友性要求 不要怕分手
※論文大燜鍋 | 年終特輯:教授們的書桌(二)
TAG: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