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切勿步入「嘴裡喊的是大乘,心裡想的是小乘,行的連人天乘都沒有」的糟糕狀況

修行不僅僅是念經,磕頭,念佛,換句話來講,念經,禮拜,念佛,是修行的一種方式,他的目的是要對治我們的散亂心,分別心,狂妄心,貪婪心,這是很重要的,不在於說我們要念經念佛給佛聽,給菩薩聽,我們要念給自己聽,對治自己的問題。這些經文本來就是佛菩薩講出來的,他們不需要聽我們念,我們念是念給自己聽。--主題推薦

佛法不是在文字上面,佛法是在人的心裡。當然,書本我們也要去學,但我們承擔的整個過程就是在集資糧。菩薩初發心,中集資糧,最後才能圓滿菩提。我們把心發起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集資糧。

怎樣學佛好?怎樣才是修行?如何弘揚佛法?對這些問題,學佛久的人都會有一些認識和想法。如果這些認識似是而非、想法不切實際,學修就容易陷入誤區,學佛可能偏差,修行難以成就,不能廣弘佛法,這當然是不理想的。生活中常見的誤區有以下幾種:

第一、有些人學佛法,一會兒看這本經,一會兒又翻那本論,一會兒從頭看,一會兒又翻到後面,沒有次第,沒有系統,學得非常零碎,漫無頭緒,漫無目的。實踐上一會兒試試這個修法,忽然又換成那個法門,修行雖久,卻不得其門而入。或者只學了一點點皮毛,就得少為足,盲修瞎煉,勞而無功,甚至終生善行悉成過失。

第二、有的人修行急不可耐,用功勇猛,總想短時速成,但卻欲速不達,日久退心。

第三、有些人看重個人聞思修行,而不注重良師益友等學修環境的營造,缺乏團體意識,結果獨學無友,學佛順緣缺乏,學修不能持續進步。

第四、有些人學佛修行偏重於離境修,不願意對境做事,結果養成退縮逃避的習慣,心行離大乘越來越遠,也不能對佛法的弘揚做出大的貢獻。

有的人對於念佛、打坐、持咒等修行方式比較相應,認為這才是真修行,但談到對境、做事卻不習慣,甚至會有抵觸的情緒,覺得這跟自己的修行沒有關係,認為對境做事不是佛法,或者是淺近的佛法,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第四種誤區。陷入這些誤區的原因在於對學佛、修行和弘法缺乏正確的認識,也就是缺乏正知見。我們所有的言行、身語的造作都是內心知見的外在體現,都受到知見的影響和指導。

認識把握遠離分寸,善巧對境做事修行

人與人心靈之間的差異遠大於外表上的差異,而真正決定命運的是我們的心靈。我們所有的言行、身語的造作都是內心知見的外在體現,都受到知見的影響和指導。可以通過一個生活中的實例來看一看知見和行為的關係。

比如說在寺院里看到一堆垃圾,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第一種心態想:「這個寺里的法師、義工,怎麼連垃圾都不掃?讓垃圾堆成這麼高都不理!可見這裡的人素質不高,不是我要學法的地方,我呆一會兒就走吧。」這是一種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見。第二種心態會想:「我一進廟就看到這些垃圾,我自己的業怎麼那麼差呢?怎麼這麼髒的垃圾偏偏被我看到呢?」他心裡就會很難過。第三種心態認為:「這垃圾是這個寺院里的,跟我沒有什麼關係,對我也沒什麼影響。」就當沒看到一樣,也就是說,看到或好或壞的境界時,他內心裡是麻木的,無動於衷。第四種心態認為:「我到寺院里來,主要是來學佛法的,外在的境界好不好沒有關係,再臟再累再差我也能夠克服,這些東西不必管它。」這又是一種反應。第五種心態:「三寶清凈福田地,不可以有垃圾,有垃圾的話,我們很對不起佛菩薩,應該讓人來打掃。」於是他就去向寺院相關負責人反映。第六種心態想:「大家太忙了,沒有注意到這堆垃圾在寺里,今天剛好是我積福的機會。」於是他就去把這堆垃圾清理乾淨。

象第六種,發心承擔了自己行為就會帶動一批人,承擔中境界非常多,平時躲著偷個懶、睡覺也沒人知道,承擔時事情多,到處會有問題、會有臉色、困難,你要調伏自己,克服困難,你就會對人越來越了解,你會體悟到原來佛法講的是這個。喊口號誰都會,喊了你以為你就是菩薩了?在承擔中,會發現眾生原來很難度,發現佛菩薩的了不起,對佛菩薩的功德才有一點體會,所以我很感謝你們。要主動承擔,善知識安排的更是沒話說,你承擔的多,與善知識的互動也就多。

切勿步入「嘴裡喊的是大乘,心裡想的是小乘,行的連人天乘都沒有」的糟糕狀況

從上面就可見不同之修行境界。以當前的人、事、物為對境發願,這時內心產生的意樂最直接最真實,容易產生實際的效果。地藏菩薩在往劫時,有時是看如來的面相莊嚴而發願,有時是因母親的痛苦而發願,這些願都是絕對真誠而實在的,沒有半點虛假做作。所發之願既然真實,所得之果也就不可思議。大乘行人發願當然要大,但更要真誠,且後者比前者來得更重要。如果每天念誦「為利眾生願成佛」,但對眼前的人卻生不起恭敬心,說一句話都不耐煩,做一點事又覺得沒必要,說明這個願純粹在自欺欺人;如果天天對佛菩薩像禮拜,對旁邊的同行善友卻每每觀過不屑,那對佛菩薩的禮拜也難有善果,因為自己那顆心仍然落在分別執著不平中。「眾生歡喜佛歡喜,」讓眾生受苦,也就是讓佛受苦了。

做事的成敗靠縝密的思維,靠觀照力,或者說把握緣起,思想上不能偷懶,當然,這是心上的功夫,把整個事項的過程思維起來,深入下去,攥住每一個細節,去要求,最後達到最可能好的結果。

其實對境、做事與修行並不矛盾,我們應當從比較廣泛的意義上面來認識修行的概念。

一方面,通過做事來護持團體,本身就是在積累依止團體的資糧,這是我們能夠長期在團體中修行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與念佛、打坐等離境的修行相對應,對境做事、歷事練心本身就是一種更加廣義的修行。

因為所有的佛法都是對我們內心的一種訓練和調伏,這種訓練和調伏不僅僅是讓自己不起煩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面對外在人事的具體境界,有沒有承擔心和動力。如果學到最後越來越沒有承擔心和動力,佛法就會學錯,就會離大乘越來越遠。修行想要有成就,必須要有承擔心,能夠去挑擔子。如果覺得做這麼多事情很苦、很麻煩,這樣下去就會偏重遠離,不願對境做事,往往既非持戒,也無護持團體、弘揚利生的善行,無戒無福,長久下去,定慧修持也會虛浮無力,就落於「嘴裡喊的是大乘,心裡想的是小乘,行的連人天乘都沒有」的糟糕狀況,不僅今生對佛法弘揚不能有所貢獻,來生是否能得人身也是堪憂。

總結:初學者怎樣修行

首先要具備兩種條件:一種是內因,另一種是外緣。

內因是暇滿人身,這是我們能夠修行的主因。我們今生今世六根具足,頭腦靈敏,又能夠發心學佛,能夠聽聞到正法,因此要珍惜寶貴的光陰,珍惜這種種殊勝難得的修道因緣。外緣就是有好的師長、好的同行、好的修行道場,這些都是修行的助緣。如果不能體會到善知識、同參道友和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幫助,就會常常遇到障礙,容易產生各種毛病,很難順利修行。所以,我們要珍惜難得的暇滿人身,珍惜良好的修行助緣,把握這改善生命品質的殊勝因緣,走好修學佛道的每一步。

其次,應該認清三個毛病。這三個毛病,分別對應於學佛的三個不同層次。

一是最初發心太過猛烈。剛剛學佛的人,通常容易犯這個毛病。每天一定要念多少聲的佛號,誦多少卷的經典,做多少件的事情,發心非常地猛烈。結果往往是這幾天做做這個,過幾天又乾乾那個,做一做就歇一歇,做一做就換一換,弄得又疲憊又散亂,沒有辦法持續修學。所以,初學佛的人應該發持久心,髮長遠心,踏踏實實地修學,平平穩穩地進步,初發心切忌過於猛烈、急於求成。

二是修行當中彷徨不定。克服了發心過猛的毛病,修學了三五年以後,就進入學佛的第二個層次。在這一階段,容易彷徨、迷惑,覺得修行好幾年了,進步反而沒有剛學佛時那麼明顯,於是開始懷疑修行道路的可信性,懷疑修行方法的正確性。這種種的疑惑,導致懈怠放逸,甚至中途退卻,不再繼續修行了。所以,處在第二個層次的學佛人應當勇猛精進,突破彷徨心理的障礙,排除對修行的疑惑,才可以進一步向上修學。

三是稍有成績便高慢自大。學佛的人精進用功了十年以上,在學問、修行、做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成績以後,就到達了第三個層次。在這一階段,容易產生高慢,認為自己的修行工夫很好,修行的法門很殊勝,學問淵博,事業有成,自利利他非我莫屬,別人都比不上我。因為高慢自大,增長了我法二執,障礙了更加長遠的修學,也就不可能獲得修行上真正的成就。所以在歷經了十年、二十年乃至更加長久的修學過程,在某些方面有了一點成績以後,就要注意「韜光養晦」,不要急於張揚,而是要更加謙遜地反省自己,更加努力地用功修行,以期達到工夫的成片、修行的純熟。以上三個毛病,在修行之前就應該了解清楚,才能夠在修行當中積極防止。

最後,真正的修行,必須遵循四項步驟。

比如說,我們要製造一把好的劍。首先要選擇好的銅、鐵等原材料。第二步就是對原材料的冶煉、陶鑄讓劍的毛坯顯露出來。第三步,經過一番的敲打、淬火、磨光,將粗糙的劍坯琢磨成閃閃發亮的劍。第四步,還要將打造好的劍埋在土裡。等到把劍上咄咄逼人的氣焰去掉,再從土裡拿出來。這時候,一把鋒利的好劍就形成了。手持這把利劍,便可以削鐵如泥、所向披靡了。

修行也是如此。我們要把自己鍛煉成能斷煩惱的法器,第一步要培育好根基。根基不夠就會時時遇到障礙,處處存在困難,就不堪成法器,不能成大器。所以,要多懺悔,多集資糧,讓業障漸漸減少,善根逐步增長,培養清凈的信心,培育良好的根基。第二步,有了良好的根基,還要仰仗師長的教授、教誡,依靠同行的鼓勵、幫助,加上自身不懈的努力,深入經律論藏,思維善惡因果,樹立起對佛法的正見。第三步,雖然具備了正確的見解,但缺乏具體的實踐,需要面對順逆各種境界時的歷練。經歷了一番長時間的身心磨練,不斷規範言行舉止,逐漸清除內心塵垢,讓三業清凈,三學增上。第四步,雖然修行上有了一些心得,但不能驕傲自滿,得少為足,認為僅此便可應對自他身心種種煩惱,而是應該繼續精勤修學,讓自己的修行工夫純正、熟練。這時候,能斷煩惱的法器就煉成了,我們也就擁有非常猛利、非常深廣的智慧,能夠洞察種種幻相,應對種種境界,調服種種煩惱,成就種種勝利。

信佛學佛,修行成佛,這是每一位佛弟子應有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只要我們具備兩種條件,認清三個毛病,遵循四項步驟,一定能夠緊隨佛陀的身影,踐履佛陀的大道,光大佛陀的事業。

摘錄整理自學誠法師開示

註:本文轉發自「德格寧瑪嘉絨寺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284201010q25.html

東方去此正覺世界,度十億佛剎,有世界名曰喻月。其國有佛,號一切華香自在王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曰眾祐度人無量。其有得聞一切華香自在王如來名者,凈心信樂持諷誦者,斯其人等所生之處,當得恆沙戒香具足,一切妙香香氣遍熏,諸佛剎土眾戒具滿,常能奉持未曾缺犯。」  舍利弗言:「本何因緣乃能如是?」  佛言:「其佛本行菩薩道時作是誓願:『我若在世般泥洹後,若有眾生持我名字一心信樂,皆悉當得如是戒香。』是故,舍利弗,常當興立大敬信心於諸如來。如是諸佛擁護其人,使得功德不可計量。若有持此諸佛名者,從其所願得之,皆悉當得諸佛智慧而令備滿得不退轉,長跪叉手,自作是言:『我今禮此一切華香自在王如來。』常念不忘,卻十四劫生死之罪。《稱揚諸佛功德經》


推薦閱讀:

人間沒有一勞永逸的幸福
你有沒有想過,做個不婚主義者?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盡人事安天命而已!
從來沒有「最」標準的跑姿,這樣跑才好
天下沒有不會出軌的男人,出軌和夫妻感情好壞無關,說的真透徹!

TAG:沒有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