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舞蹈時代 經典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絲路花雨
春秋戰國時期的「沉魚」----西施
這個時期,伴隨著古代音樂的發展,舞蹈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方面是時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平易近社會糊口的需要,它吸引著男男女女無冬無夏地舞個不竭。至此後吶縵平易近間舞仍然流行,出格在祭奠庖羲女媧時在太昊陵前所跳的《挑花籃》舞,聞名遐邇,人稱「年夜姬遺風」。而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我國古代宮廷舞的雛形。
漢朝漢元帝期間的「落雁」----王昭君
這時期舞蹈的特點是博採眾長,技藝向高難度發展,結合舞蹈與雜技的《盤鼓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此外,以長袖為特徵的《袖舞》,雙手執長巾而舞的《巾舞》,也是漢代著名的舞蹈。
三國時的「閉月」----貂蟬
這時吳國江南地區的《拂舞》、《白紵舞》非常出名,舞者佩戴珠翠飾品,身穿白色長袖舞衣,動作以舞袖為主。她時而高舉雙袖如天鵝飛翔,時而低回婉轉,輕移舞步,如推若引,似留且行,樂聲節奏漸快,雙袖急揮如雪飄,敏捷步態似流波,如流風行雲般輕盈飄逸的舞姿,在觀眾面前掠過。
唐朝開元年間的「羞花」----楊玉環
唐代的舞蹈尚有由樂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組成的多段體樂舞套曲──歌舞大麴,如《霓裳羽衣舞》。此外,民間還有一些帶故事情節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戲,如《踏謠娘》等。按其動作特徵和風格,可分為「健舞」和「軟舞」。「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動作風格健朗、豪爽的樂舞,著名的有《劍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軟舞」則舞姿優美柔婉,節奏舒緩,著名的有《春鶯囀》和《綠腰》。
《春江花月夜》
1979年《春江花月夜》畫歷
說起古典舞,不得不提起半個世紀前轟動中外的兩大舞蹈——「絲路花雨」與「春江花月夜」。嘗記幼時,很多親友鄰居家的牆壁上,都有這兩大舞蹈的掛畫,其影響堪稱風靡一時。
1981年年畫。就是這張畫啊,歷30餘年記憶猶新。
《春江花月夜》
古典女子獨舞 編導:栗承廉 編曲:諸信恩根據同名古曲改編 首演:1957年 主演:陳愛蓮 團體:北京舞蹈學校 《春江花月夜》原是柳堯章根據傳統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並易名的一首樂曲,樂曲表現夕陽西下時人們在簫鼓伴奏下輕歌曼舞和搖歸舟的動人景象。而舞蹈編導者則給這首樂曲以新的解釋,並賦予了嶄新的藝術形象。 舞蹈表現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於江邊花叢中,觸景生情,幻想著自己將來美滿、幸福的愛情生活。舞者身穿藍色衣裙,雙手持白色羽毛摺扇,舞蹈動作語彙全部採用的是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動作、姿態和造型,通過「聞花「、「照影「(對著江水映照自己的身影)、「聽鳥鳴」、「學鳥飛翔」以及「想像中的愛情幸福」等情節,表現出特定的環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這個舞蹈創作演出的成功,除了編導栗承廉具有較深的中國古典舞的造詣和編舞的技巧能力外,還與表演者陳愛蓮出色地駕馭中國古典舞風韻,動律細膩、深情地塑造出一個典型的古典少女的舞蹈形象分不開的。
1981年年畫。
195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將這個舞蹈作品收人彩色舞台藝術片《百鳳朝陽》中。196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八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由陳愛蓮表演的女子獨舞《春江花月夜》獲得舞蹈比賽古典舞金質獎章,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94年,在「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中該作品獲經典作品金像獎。
表演者陳愛蓮老師,被譽為「東方舞蹈女神」
七旬高齡的陳愛蓮老師依然能完美演繹《春江花月夜》!
身姿依然婀娜,沒有特寫,您能看出老人家的實際年齡么?
《絲路花雨》
《絲路花雨》宣傳海報。
《絲路花雨》
類型:民族舞劇 歷史舞劇
出品:甘肅敦煌藝術劇院(甘肅歌舞團)
首演:1979年5月
編劇:《絲路花雨》創作組
執筆:趙之洵
編導:劉少雄等
作曲:韓中才 呼延 焦凱
主演:仲明華 賀燕雲 李為民
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它歌頌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光輝藝術形象,描述了他們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絲路花雨》曾先後訪問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好評,被譽為「中國民族舞劇的典範」。
劇照掛曆。
記得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視,不管是中央領導人的新聞還是國家級大型演出(如東方紅)等,都要拍成電影膠片在城市、鄉村「巡迴」播放。絲路與春江僅管在藝術成就上非常「陽春白雪」,但播放時,即便是在鄉村的「露天電影」場地,「老鄉」們坐著板凳馬扎兒,也看得津津有味兒。陳愛蓮、賀燕雲,就是父母們心中的「女神」。
劇照掛曆。
這飛天的味道,令人迷醉。
推薦閱讀:
※全球國家好感度調查:日本降至第4位 中國第9
※錢松君 | 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第十一期(2018)導師工作室導師風采
※星巴克開始賣飯了:究竟是向中國市場低頭還是伸手?
※澳大利亞既想吃中國的飯又想砸鍋
※花園裡種菜的中國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