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論語·公冶長》(26)拯救未來從孝道和誠信入手
06-09
原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注釋 (1)侍,《說文》「侍,承也。」在尊長旁邊陪著.還有服務他人的意思。(2)盍,何不(盍是「何不」的合音) 。(3)志,《說文》:「志,意也。」本義為志向,心之所向。(4)共,《說文》:「共,同也。」(5)敝,《說文》:「敝,一曰敗衣。」 這裡是破舊的意思。(6)憾,心感不足、感到遺憾。(7)伐善:伐,《說文》:「伐,擊也。」 這裡是誇耀自己。善,《說文》:「善,吉也。」(8)施勞:施,給予。勞,《說文》:「勞,劇也。」這裡是勞苦的意思。(9)安,《說文》:「安,靜也。」(10)懷,《說文》:「懷,思念也。」 【譯文】顏淵和子路陪老師坐著。孔子說:「何不說說你們的志向。」子路說:願用我的車、馬、衣服、皮衣,與朋友共用,用壞了也不遺憾。」顏淵說:「願不誇耀自己的善事,不把勞苦施加於別人。」子路說:「願聞老師的志向。」孔子說:「讓老年人安度晚年,讓朋友之間有誠信,讓孩子們心裡想著孝道和誠信。」【解讀】本章是《論語》中最為著名篇章之一。我們從本章可以看到,孔子的教學是隨時隨地,根本沒有那麼死板,一段日常生活中的老師和學生的對話,就把其中的道理,各自的理想表達出來。本章涉及到三個人,一是孔子,一是子路,一是顏回。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是說,有一天,顏淵和子路在孔子身邊。這裡用一個「侍」字,說明是日常生活的狀態,這一天兩個學生在侍候老師,彼此之間很輕鬆的生活場景。這個時候,孔子說話了,你們兩個何不說說你們的志向呢?從他們回答的內容看,孔子所表達的意思是,將來是一種什麼樣的最完美的人生,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情形。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子路是一種什麼性格的人?很有俠氣,胸襟很開闊。說話直來直去。在他的人生理想里是圍繞著義氣來計劃的。「願車馬衣輕裘」,多數研究者認為,此處誤多一「輕」字,應該是「車馬衣裘」。實際上,子路在這裡是把「衣」和 「輕裘」分別來說。子路說,我願意有車、馬、衣服和輕裘。「與朋友共」,和朋友來共同分享。 「敝之而無憾」,敝,破舊的意思,「敝之」可理解為把衣服穿破了,把車馬用壞了。總起來說,子路的理想是,又好吃好喝好穿,甚至行走坐卧的器具,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用完了,拉倒!讀到此處,從子路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真正的狹義。對待他人的大方,一件事可以,兩件事可以,關鍵時刻往往不可以。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朋友,送一次可以,送兩次可以,天長日久不可以。但是,子路不是這樣,他對待朋友俠義和大方,是實實在在真心的,有什麼都是一起來享用。本章特提出子路對「朋友」的做法,很值得思考。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顏淵和子路是性格上完全不同的人,他是被孔子稱為的仁者,是道德修養非常高的人。「無伐善」,伐,是誇耀的意思,善,表面意思是好的、善的,實際上在這裡是指與自己有關的所有的值得誇耀的東西,乃是自己所有長處的總稱,比如忠誠、善良、氣力、功勞、才能、技藝等等,凡是能值得自豪和炫耀的,對自己來說都是「善」。這樣以來,顏淵並沒有平常人所說的遠大志向,他的志向是在自己的修為。要做到時時、處處不誇耀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人為什麼誇耀自己,是因為有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概念存在,也就是作為個體的自己和作為整體的社會,你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用佛教的理解就是,人都有「我執」,有了那個自我的概念的執著,一些都是從自私自利出發。由此可見,一個仁者要做好第一步,就是去掉那個小我不要什麼事情就是我能我了不起。「無施勞」,前面是對自己,這裡是對他人,施,給予。勞,是勞苦的意思,也就是給別人帶來的一切不如意不方便的麻煩事,可以通稱為「勞」。顏淵說,第二件事就是不給別人施加勞苦的事情,不能讓別人因為自己的存在而帶來不如意不愉快,甚至變得勞苦。看看顏淵的理想,那就是做好一個自己,對自己做到「無我」,對他人做到不因自己而給人帶來麻煩,不把自己的煩惱帶給別人。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子路是個直性子,顏淵剛剛把話說完,緊接著追問老師,「願聞子之志」,願意聽聽老師你的志向。子路的心裡裝著朋友,顏淵的心裡要求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孔老夫子心裡裝著的是當時社會乃至未來社會,包括最為嚴重的今天所面臨的事情。「老者安之」,孝,是儒家學問的根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一個社會是否文明,它的第一個表徵就是是否做到了老有所養。孔子作為聖人,認識到了這一點,在說出他志向的同時,也是一系列的哀嘆。只有社會以孝道為根本了,那麼老人才能安心,才能安度晚年。如今,養老已經成為一種社會負擔,這個社會缺乏的不是財富,而是一顆顆自私自利的不孝的心。社會這樣了,老人如何能做到安心呀!空巢老人、孤獨老人等等一系列詞語被當今社會製造出來。可悲呀!「朋友信之」,孔子所說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朋友之間的誠信。如今,這是一個唯利是圖、沒有誠信的社會。看看當今之現狀,我們真是愧對這個「信」字。「少者懷之」,懷,是心中所思所念的東西。孔子在這裡並沒有像前面所說的老者「安」、朋友「信」這樣具體,這裡的「懷」到底是指什麼呢?只是說少年人心裡常思常念。南懷瑾認為,「少者懷之」,年輕人永遠有偉大的懷抱,使他的精神,永遠有美好的理想、美麗的盼望。錢穆翻譯為:對少年,能使他於我有懷念。我們不僅要問,如今的孩子們心裡常思常念的是什麼?錢理群教授對當今年輕人用「精緻的利己主義」來形容,說這些孩子不讀書還好,書讀得越多其自私利己的水平就越高。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是失去了孝道和誠信。因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即孝道和誠信。我認為,孔子這裡所說的是前後的因果關係,意思是說:讓老人安於晚年,讓朋友之間有誠信,孩子們心裡想著做人要以孝道和誠信為根本。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共讀】《論語》子路篇第十八
※細說《論語》(五)
※憲問第十四-論語
※【儒】每天學一句《論語》《為政篇》(3)
※【經】《論語》為政篇·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