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知行合一」的由來

在《尚書·說命》中有這樣一句話:「知之匪艱、行之惟艱」,因此在中國哲學中「知」與「行」的關係成為了重要的議題,在傳統儒家的知行觀中,「知」、「行」是分離的。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朱熹的觀點,他認為知先行後、知輕行重、知行互發;直到王陽明才第一次明確提出並論證了「知行合一」。孫中山的「知難行易」,毛澤東的「實踐論」,都直接受到王陽明知行論的影響,近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更是來源於此。

王陽明之所以能提出「知行合一」,並不是一般讀書人坐而論道的結果;而是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經歷精神磨難後的「悟道」。

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因上疏彈劾太監劉瑾,廷杖四十之後,王陽明被貶為龍場驛驛丞。這是一個管著幾匹馬、沒有品級的職位。龍場位於現在貴陽市的修文縣。貴州古稱夜郎,境內多山、條件艱苦,向來是發配重犯的地方。剛到龍場時沒有住處,王陽明就在附近的山洞中穴居。當時龍場驛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身在其中語言不通,陽明在精神上頗感苦悶。而且缺衣少糧,陽明和兩個僕人就在山間種地,自給自足。陽明的一些詩歌,《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三首》、《謫居絕糧請學於農將田南山永言寄懷》,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他當時的處境。從意氣風發的京官,到「居夷處困」的驛丞,王陽明的人生跌落到了深淵之中,什麼得失榮辱都無從談起了,逼得他去超脫一切。但是生死念頭,他始終無法放下。於是,他在附近的一個山洞,築造了一個石棺,每天躺在裡面靜思默想。當時,陽明在心中反覆想著一個問題,「聖人處此,亦復何道」;也就是說,如果孔子、孟子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怎麼辦呢?

其間,他唯一的消遣就是讀周易,並把靜修的小山洞,名為「玩易窩」。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突然有一天,他「忽中夜大悟」,明白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用今天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人人皆有聖人之心,通過自我修鍊,每個人都可以向聖人的方向去完善自己。(也就是佛教所說的「人人皆有佛性」)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後來,貴州提學副使席書(相當於今天貴州省教育廳的副廳長)來拜訪,向他請教,南宋兩位大儒朱熹和陸九淵,到底誰對誰錯的問題。陽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悟道的心得講述了知行本體的觀點。正德四年,應席書之邀,王陽明來到貴陽文明書院講學,在歷史上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這一年,陽明已經38歲了。

陽明的「知行合一論」的產生過程,可以說是自修自證,「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王陽明一生中曾經在江西剿匪、平定藩王叛亂,並因軍功被封為「新建伯」。他閱讀古代兵書的筆記,曾被抗倭名將胡宗憲,(戚繼光的頂頭上司,也是著名的安徽績溪胡氏先賢)視為至寶。因此,王陽明的學說,包括後來提出的「致良知」等思想,都是他身體力行的產物,是「實踐出真知」。《傳習錄》中,有很多他和弟子討論知行問題的記錄。他一再表示,提出知行合一,不是刻意提出新奇論調,是針對時弊而發,「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葯。」

自朱熹以來的讀書傳統,讓人們誤以為知和行是兩件事,而且有先有後;所以很多人先讀書明理,然後才去做事;而另一些人則是懵懵懂懂,只做事不讀書。「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因此,在給弟子講授知行合一的時候,陽明經常強調,要在「事上磨練」,在實踐中求知。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所說的「知」、「行」,比今天通常所說的「理論」與「實際」關係更寬泛一些。「知」有兩種,一是道德觀念,也就是良知;二是事物之理,也就是知識。王陽明的知行論,主要講了三點:首先,知行本體是一回事,真知必行,不行假知;其次,知行的實現過程是統一的,即知行不可分,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第三、倡導知行合一,是為了讓人為善去惡,「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底徹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傳習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王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如果有惡念,行惡事,是否也是知行合一?
知乎裡面有才學的人太多了,頓時覺得自己白目,怎樣顯得不是那麼井底之蛙?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馬克思的實踐論有何異同?
什麼樣的心思才能被稱作七竅玲瓏心?
怎麼理解王陽明的「心學」?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