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慧律法師講【萬有本體,即是諸法實相】

慧律法師講【萬有本體,即是諸法實相】

2011-10-17 12:11:59| 分類: 低頭彎腰 | 標籤:慧律法師 萬有本體 諸法實相 常慚愧凈業學人 梵音心經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本文轉載自常慚愧凈業學人《慧律法師講【萬有本體,即是諸法實相】》

(摘轉自宇宙萬有本體論——慧律法師

http://fo2009.5d6d.com/thread-374-1-1.html )

【萬有本體,即是諸法實相】也就是所謂的【即是第一義諦。如何是第一義?可從下列種種義理中體驗。】

【1,從宇宙萬有一切現象上,】好好的去體驗萬法從本以來,生滅的當下就是空,就像放電影,你如果體會不出來我教你一個最容易體會到的見性的法門,譬如說電影,電影這個膠捲,一卷一卷的拍,速度一放就很快了,譬如說「鐵達尼號」我看了兩遍,據說有很精彩的鏡頭,可是我怎麼都看不到,都沒有,李奧納多很出名,我們這個錄影帶一放,又重新再演了又動起來了。說回來,只有一卷膠捲而已,我們一開它就在動,飾演得那麼逼真。有的人鐵達尼號看了四遍,哭的地方都相同,可憐的地方都相同,我也是,我不會哭,我只是覺得很可惜,最後那一顆海洋之星五十七克拉的鑽石丟掉了,我很恨她,笨蛋,那一顆五十七克拉多少的錢?可以開一個基金會,你為什麼要把它丟掉呢?對不對?老番顛就是這樣,那個老婆婆活到一百多歲,不曉得那是很值錢的東西,她先生已經死了,為什麼那一顆到最後要把它丟掉?我看到那個老人的臉就很生氣,就是這樣子,生氣的地方都是一樣,那個人真傻,對不對?講到這個電影,這樣一演下去好像是真的,可是你注意看每一秒都停止,你體會得出來嗎?剖析到《華嚴經》講的剎那世界就完全統統停止,世界統統停止,但有分別心、分別見,沒有真實的東西,沒有,實在是沒有,我們冷靜的好好思維,這個色身就是這樣,就是每一分每一妙都在變化,說好像有這個人,對不對?其實沒有。那麼世間人就是用這種感動人,兩個人要死的時候,李奧納多沉在水裡,他那塊木板不能乘兩個人,女主角坐在上面,他要爬上去的時候兩個會翻船,李奧納多這個主角就給他女朋友,這也不算女朋友,應該算夫妻了,就讓給他了,兩個人還講了,你要有決心你一定會活下去,就一直鼓勵她,這部電影偉大的地方就在愛情的力量實在偉大,他自己冷得發抖也是讓給她,這種愛情的力量,女孩子看了感動,所以李奧納多羨煞了多少的女孩子,迷惑了多少的女孩子,真的境界現前,李奧納多他會叫你下來那塊木板讓他坐,他把你拖下來都會,真實的世間跟電影又大不相同。所以那個電影很感動人家,到最後的時候男主角死了,凍死了,女主角被船獲救了,吹口哨獲救了。看看這電影,重複的看,有的人看了四遍很感動。所以說世間人不能體會到這個法的永恆性,他就會在這個男女之間是最好的題裁,所以自古以來電影的色情,感情戲、暴力都很賣錢,還有古怪的、災難片的也很賣錢。【法爾如然的,】就是如是的,【當體離言真實之相。】我們好好的去體驗這個現象界,每一分每一妙它都在變化,去體會從本以來恆常不變空性的意思。去體會那種恆常不變,這個恆常不變不是不變化的意思,而是說你實在找不到一個永恆的體性,如果你一直恆常不變,一直用虛空來把他擋住,就糟糕了,你一直觀想這個虛空是恆常不變的,那就不懂得方便善巧了,要見到一切相,去體悟到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沒有永恆的實體,所以注意你的取捨。因為你有取有舍化做一念生滅,就是我們的六道輪迴的生死根本。相不可得意思就是相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因為你有執著就有取捨,有取捨就化做一念的生滅,這一念生滅的分別見、顛倒見、執著見,正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為妄想、顛倒、執著。我們現在就是,如果執以為實就是妄想、顛倒、執著。

【2,徹悟緣起法相的空寂,】我們了解緣起法相是不可得的,一切都是條件所構成的,所以你看到死人,其實那也沒有什麼,有一天我們也要死,緣起法,但是能不能蓋到那一件往生被,這就要看福報了。緣起法相的空寂,意思就是你把它冷靜透視它,其實就沒有一個人,這樣子的生老病死,生是幻,老也是幻,死也是幻,人來自於塵土也回歸到塵土,還沒有出生以前我們也沒有,現在是有也短暫的,每一分每一妙都在變化,到臨命終死的時候你也不必傷心,因為他一定會死,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高官顯赫、科學家、哲學家,沒有一個不會死的,那一些皇帝那一些皇后,最有錢的歐納西斯石油大王,統統要死,這樣子你就了解緣起法的空寂,你就每一分每一妙契入空性,你就見性,【不立中】不立【邊】,把筆拿起來,「邊」旁邊寫空跟有,邊就是偏空或者是偏有。不立中,因為沒有空有兩邊就沒有中間,你說我要走馬路的中間,你沒有左邊,右邊,你怎麼走馬路的中間呢?沒有虛空,我問你,哪裡是中間,你說飛機我要飛到虛空去,飛中間一點,正駕駛跟副駕駛講飛中間一點,副駕駛說:中間在哪裡?你飛到虛空以後中間在哪裡?對不對?副駕駛跟正駕駛說;你不飛中間一點。正駕駛說你神經病,外太空什麼相都沒有中間在哪裡?對不對?中間就是無相。所以沒有空跟有就不立中道,沒有邪知邪見就沒有正知正見,沒有八邪見就沒有八正道,也沒有所謂的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八邪道的,八邪道沒有破除什麼八正道,是不是?道是對治,無所對治法無來處,是不是?【而入於第一真實之義。】

【3,從儼然生滅中,體驗湛然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從儼然生滅當中,儼然就是好像,為什麼叫好像呢?就好像這個真的有那麼一回事的生滅,因為它無實體可得,好像真的是生滅當中,其實是空性,這句話的涵義是在它後面,整句意思就是:雖然是生滅,但是實在沒有實體可得,其實它是不生不滅。但是文言文它就是這樣,儼然生滅,好像生滅其實是不生不滅,後面那句沒講。在這個好像類似生滅法當中,去體驗湛然無生,湛然就是光明。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要去體悟到什麼是無生。記住,如果說這個生滅法的當中,你一直說有一個不生不滅法在裡面,那是錯的,或者是在生滅法當中你要去尋找一個不生不滅法,也錯,或者是說生滅法當中,我用一顆分別的心去用空去對治它,使這個生滅變成不生不滅,也不對。底下講的就要注意聽了:見性的人,你是生滅法你就讓它生滅,要記住,因為生滅法是緣起法,你不可能敗壞緣起法去尋找到第一義諦,它生滅,放下,記住,就讓它生滅,而生滅法當中,你如實知如實見很清楚就好,就讓它生滅,內心不動到執著不動到分別,雖分別不做分別想,很清楚的內在生滅外在生滅這樣不執著的那個清凈心,才叫做不生不滅,這個很重要的。一般人是怎麼樣都體會不出來,因為沒有見性。所以不是生滅法裡面有一個不生不滅,而不是說去除生滅法另外再找不生不滅,去除生滅法,還是生滅,為什麼?頭上安頭,還是一樣生滅,所以意思就是說生滅法是相,用一顆般若智慧掛在心中,讓這些逆生滅的意識心或者是色身的色受想行識,或者是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都不會去動到你那一念佛性,不動念這樣子叫做不生不滅,叫做無生。所以不要去壓抑生滅法,也不要去強制使它不生不滅,這個統統不對,生滅讓它生滅,緣起讓它自然起讓它自然滅,起就起就無起,滅就無滅。換句話說,單刀直入的講就是不要落入觀念,這些觀念都是妄想,就這樣子,如果你想要單刀直入的去體會見性的法門,就是不可以落入觀念,這些觀念都是生滅法。譬如說花是漂亮,你不要落入觀念。對不對?譬如說金銀財寶,你不要認為是可以執著的,你不要動念,有,隨緣用,沒有,隨緣息就這樣子。感謝我所擁有的,感謝我所沒有的,統統感謝,這種心態面對這個世間就叫做不生不滅,讓它生讓它滅心中無取捨,慢慢去體會,這個就是清凈自性的東西。如果說我們在生滅法裡面想要一心一意的去找尋不生不滅的東西,那慘了,這個叫做能所對治,永遠沒有辦法見性,也體會不出無生是什麼道理,無生就是在緣起法裡面不建立什麼好壞、是非、對立的觀念這個叫做無生,讓這個心體獨立存在、自在沒有掛礙。譬如說一個人,你家中死一個人很多人哭,內心裏面不平衡,他為什麼這麼不幸?車禍,吐血,這麼年輕得到癌症內心裏面會震撼,你慢慢的觀察這個人是怎麼樣,這個死人是怎麼樣的,觀察細胞,細胞的集合體,肉、血、骨骼,說有一種東西生,也是因緣生,說有東西滅也是因緣滅,父母親還沒有生的時候,我哥哥、姐姐沒有生出來,現在我這個哥哥死了,這個姐姐死了,好像也沒有這樣子的東西,父母親沒有生沒有相,死了以後火化也沒有,然後讓這個悲哀,心中存在一種真實的智慧,不要被它所騙,不要給這個相的變化所騙了,心、體獨立,智慧、無掛礙、自在,如如不動這樣子就是無生,這樣叫做無生。慢慢的去體會,體驗湛然無生的常住不動的離言法性。

【4,從萬別千差之妄相,】注意那兩個字「妄相」,這一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樣的道理,為什麼?千差萬別的相,花有花相,牆壁,牆壁相,桌子,桌子相,人,人相,狗,狗相,豬,豬相,動物,動物相,畜生,畜生相,一個人快死了就死相。對不對?一個人愛吃就是讒相就這樣子。好了,這個萬別千差的妄相,【觀其如如不變不異之真實性體,】注意,這個性體是心,觀察那一顆不變的心,不要建立觀念以為有可以傷心的地方,以為有可以貪念的東西,因為它沒有這種東西,但是你不可以否定這個相,所以它沒有這種東西是說我在究竟的地方實在是沒有,實在沒有生也沒有所謂老,你看一個人老,你曾經看過哪一個人心老掉嗎?我們從小的時候,我們從幼兒一直到成年一直到老年,你看過你的心什麼時候老過?沒有皺紋的,心沒有皺紋的,心性沒有皺紋的,所以我們要觀其如如不變不異的真實的性體,就是要觀察那個如如不變的心性,簡單講就是不要建立任何的觀念,就算建立任何的觀念也知道這是工具,語言是工具,文字是工具,經驗是工具,所有相都是方便權巧的陳列在我們面前這就好了,都是讓我們說法的一種工具,沒有關係,工具是利用它不是執著它,這樣可以慢慢的去體會這個相的不可得,心、體的不生不滅的存在性。【而銷歸於本無可得之大空,】萬相到最後都是不可得,我們都變成一部歷史,漢高祖,你有沒有見過漢高祖?唐明皇唐太宗,你見過唐太宗嗎?沒有,是不是?你見過秦始皇嗎?沒有,你見過曹操嗎?日本人去研究這個三國時代,歷史學家研究這個三國時代,對這個曹操認為我們以前的評論是太偏激了,寫這個傳記的人恨曹操,他說我要讓他英雄變狗熊,在歷史上的記載他是這樣子,事實上,曹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非常偉大的人,他的智慧他的發明他的忠心,沒有人比得上的,曹操,後來變成奸臣了,對他很不公平,寫歷史的人就是這樣子,我要讓你遺臭萬年,所以很多人對曹操的評語後來的傳記的打抱不平,曹操不是這樣的人,是因為寫傳記的人恨他,亂寫。所以歷史是一筆爛帳,後來的人,日本的學者、中國的學者,對這個寫傳記的人很不滿,曹操不是這樣的人,不是這樣子的人,很忠心的一個人,很有才幹的一個人,不是奸佞的人,卻被寫得一文不值,狗屁不通。所以我們要了解歷史是一筆爛帳,不過這個都是生滅法的。而銷歸本無可得之大空,【寂寂明明,明明寂寂,】寂寂就是靜,明明就是動,動靜一如,一個是智慧的觀照,一個是進入空性的無諍,寂寂就是空性的無諍,明明就是智慧的觀照,寂照不二,明明就是照,寂寂照照,照照寂寂,【一念不生,冥契真常。】冥契就是合於,這些是合於真如本性的真常。

【5,了達具體事實的幻化妄相,而隨順法性的畢竟寂滅。】所謂具體就是因為眾生的執著,了達具體的事實就是這些都是幻化的妄相,因為幻化的妄相透過了執著就變成實在的東西。了達具體事實的幻化妄相而隨順法性的畢竟寂滅究竟處,所以這個法一悟到究竟處就是起點,起點就是終點,就像這個運動場,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就像虛空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如果我們的心一片的無所執著,你相再怎麼變化,他都是無所執著,再大的相,他都知道這個不是真實的,不是只有你家會死人,不必哭,我家也會死人,不是不會死人只是時間還沒有到,早死跟晚死,有的死得比較好死,有的死得比較凄慘而已,所以也沒有什麼,聽到佛法以後,你的兒子死了你也不需要哭,別人的兒子也會死,你的爸爸、媽媽死了,你也不需要哭,因為大家的爸爸、媽媽都會死,不只是你的爸爸、媽媽會死而已,我的爸爸、媽媽也會死,統統會死,萬法平等,只是早死跟晚死,早死跟晚死這個就是他的業,他的因緣果報。那麼這樣子觀察,對生老病死就很洒脫,我們內在裡面就有心理準備,隨時接受死亡的來臨,沒有什麼好埋怨的。

【6,泯一切對待差別之相,不為相轉,】為什麼說對待?對待就是對立,世間有天就有地,有黑就有白,有好人就有壞蛋,有男就有女,這個世間有光明就有黑暗,有警察就有小偷,有皇帝就有癟三,一定的道理,有大施捨的長者就有那個無賴,統統對立的東西,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你嫁到好老公就表示有人嫁到壞老公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人考一百分,就是一定有人考零分,都是相襯托,互相襯托才有種種的相。可是相到最後就是回歸到塵土,不可得,所以用透視的角度進去,當下就跟空契入,你不必等到相的毀滅,你現在就可以知道有一天會進入平等。為什麼?統統磨成粉末狀的,譬如說我們這文殊講堂,一百年以後,是不是有文殊講堂,不知道,搞不好被打掉了,對不對?百年以後傳,剛好傳到一個敗家子,沒錢,所以把這個文殊講堂拿去當掉了,當掉人家要開店,撤掉,我們不需要文殊講堂,我們不要講經說法,我們要開酒家,那也沒辦法了,因緣法,是不是?有的人說那怎麼辦?不,我只對我今生今世交代,到我今生今世眼睛閉起來,這是我的責任。所以說這個都是對立的,不必為相所縛,【不為法縛,】也無所謂的法,法就是五陰、六根、六塵、六識這個統統叫做法,空叫做法性,悟叫做覺性,法性,覺性本來無二性,宇宙萬相這個空叫做。。物質現象的空叫做法性,人類的開悟叫做覺性,覺性、法性本來無二性,法空、覺性空本來無二空,內空、外空都是平等,釋迦牟尼佛講的,成佛是轉這個相,凡夫是被相轉。不為相縛,不為法縛,【安住於一切法性空,而深入究竟,徹悟平等一如之性。】

【7,解幻法之無性,】這個無性很難體會,我告訴你,你體會了無性,你《大藏經》統統通,這兩個字,如果你體會到了無性,《華嚴經》也通,實相法也通,法華也通,唯識也通,統統通,你體會到緣起無自性這個無性,這個無性就是沒有永恆性,沒有實在性,你找、找、找到一朵花,你永遠找不到的,你找到花的本質你找不到,就是這些花的花粉分析開來也沒有這個東西,統統徹底的去把它分析起來統統沒有,無自性,就像我們這個色身你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沒有,無性就是無自性。沒有一種實在的不變的永恆的東西這個叫做無性,那麼這個無性一掛上去的時候,統統平等,黑人你不需要看不起他,黑人緣起無性,你憑什麼皮膚看不起他?對不對?黑人很多是偉人,籃球隊有幾個是白人,那個美國隊的你看看籃球隊統統是黑人,還有一隊叫藍鳥隊,公牛Chicago,你看有幾個白的,統統是黑人,所以你看到這個黑人緣起性空,白人緣起性空,你看到柯林頓的緋聞,有一天也會消失,也是緣起性空,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你難道每天都討論柯林頓的性醜聞嗎?無聊,對不對?無聊。可是你結的緣就不一樣了,耶誕節到了,那個美國一天吃掉了四千五百萬隻的火雞,所以我們過節,畜生也是過劫,我們是過雙十節的節,它是過劫難的劫,眾生是過劫難的劫就這樣子。所以這個無性一掛上去這世間就沒什麼好計較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說了四十九年我沒有說一個字,就是緣起無自性,空的,沒有 ,真的沒有,他什麼也沒說,為什麼?意思就是那個是幻化的東西,是一種工具你不要執著,要是讓我們認識本性。所以解幻法的無性,天地你走到哪裡統統不會難過,誰對不起你緣起無自性,一下子就放下,你家裡有死人,也不會哭得死去活來,本來每個家裡都會有死人,對不對?所以這個智慧有早有晚。日本的一個小禪師,他才七,八歲,人家在結婚的時候,恭喜恭喜,日本人在結婚的時候,是大事,那個小沙彌都已經開悟了,九歲的沙彌開悟了撐了一顆骷髏,人家要結婚了,用一跟竹子撐一顆骷髏,恭喜恭喜,有一天你就會變成這樣子,大家要打他,後來有的人體會到那倒是真的,你今天結婚,結婚以後,你有一天就會變成骷髏,拿一枝竹子撐一顆骷髏在下面耍著玩,我們這顆頭不知道會不會被耍著玩,真的,人家拿起來耍你也沒辦法,跟他恭喜,恭喜,有一天你就會死剩下一副骷髏。很厲害,開悟跟不開悟差很多,不開悟就是拚死命的結婚,對不對?然後為了防止他老化,什麼葯都一直出籠,緣起無自性,一看真的就是這樣子,緣起無自性掛上去沒有永恆,就會不著於這個外相。【住於如如正見中,契入一切法性的一相一味,】所謂一相一味統統指無相,空的意思,你怎麼一相,虛空才是一相。你只要是假相、緣起的假相,他統統千差萬別,一相是千差萬別,一味是對千差萬別的味不一樣的,為什麼叫一相?其實無相就是一相,譬如說整個虛空,虛空什麼相?沒有,台北的虛空也是一樣,高雄的虛空也是一樣,你到美國的虛空統統一樣,沒有雲層的時候,沒有烏煙瘴氣的時候,那個虛空他就是這樣子,是什麼相?一相,因為【而悟清凈之真如。】簡單講如果你不動到念頭,不動到執著、分別、妄想、顛倒的念頭,你就是一相一味的聖人,所以我們修學佛道就是重複的練習,重複的練習,一次,one more t i me ,再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練習心如如不動,心如如不動,一遍又一遍的來,

【8,無染無著,絕諸戲論,】戲論就是於生死沒有意義,對生死法沒有幫忙,統統叫做戲論,譬如說外道,現在的哲學、現在的藝術,在佛法來講統統叫做戲論,包括儒家講的統統叫做戲論,只是叫你做人道德好一點,但是不能了生死,不究竟統統叫做戲論,甚至於二乘人講的統統叫做戲論,不入一真實道,所以這個戲論包括的範圍很廣,絕諸戲論,【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什麼叫做我所心滅呢?我能攀緣還有我所攀緣,能所都是妄想,能攀緣的心,所攀緣的心境,心境不是實在的外境,外境是你心影現出來的,也是我們心製造出來的,我們能攀緣的這顆心,所攀緣的那個境也是心,能緣的心,所緣的心境,不是統統一顆心嗎?只是你把它製造成能所,對不對?譬如說錢,其實也是絕對的觀念,可是我們就把他製造成能所,有能攀緣的心有所現的金錢,到最後也沒有,所以我所心滅,【前後際斷,】在時間來講,前後際也沒有,【不落差別,】因為萬法皆空,【非昏非掉,】昏就是昏沉,掉就是掉舉,昏沉就是重度的愚痴,就是幾乎沒有覺性了,一個人昏沉下去就失去作用了,要醒過來才有辦法,掉就是心的煩惱,就像猴子一樣,掉舉就像猴子一樣,這一顆樹吊過去,那一顆樹跑到那一顆樹,猴子就這邊抓一抓那邊癢一癢,跑來跑去,猴子就是怎麼樣都定不下來,心猿意馬叫做掉,重度的愚痴失去作用了,快接近睡覺了。【於微妙寂靜中,】在微妙的寂靜當中就是有智慧,【徹見不動本體。】真正的看到不生不滅本體就是心體,那以無形無相又具足有大作用的本體就是心體,心體無形無相,可是作用起來可不得了,講,講不出所以然,想,想不出來,可是,六根、六塵放光動地,隨時隨地作用都是現前,若論自性若論法界,哪裡都是平等的法界,哪裡都是平等的心性,緣起現前的那一念剎那時空交會點統統是心性的展現,統統是。

【9,生滅滅已,】滅已就是停止,【寂滅現前。】這一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悟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把它滅掉,這一般人不懂,生滅把它滅掉,你那個清凈的不生不滅就現前,一般人把這個生滅滅掉,還是生滅,生滅滅已這個滅已就是放下,記住,生滅滅已,不要強迫生滅把它滅掉,這個不是滅掉那個生滅,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生滅本身當體即空,不可得,你要放下不要執著萬緣所幻化起來的生滅相,那麼你就進入生滅就滅了,你就會了解一切的緣起的假相,只是心所影現出來的,不是實在的,那麼這樣的心來學佛,快樂就現前寂滅就現前,

【10,知一切法絕對真如,】什麼叫做絕對真如,就是絕對的空性,哪一法隨手拈來統統是絕對哪裡都是真如的展現,因為都是畢竟空,【法法本性空,】花無實性,人也沒有一個永恆,牆壁有一天會打掉,鋼筋有一天會腐爛,【法法】透視它就【常寂滅】沒什麼好爭的,【真如絕對平等無差別,離一切心緣,】心緣就是妄想,因為心攀緣就種種的妄想,【語言文字,就悟入平等無差別的法性,方能夠真實體悟到一切法性空,而入於如如真實相,徹見萬法本體也。】

【11,從一切法本不生處,】因為萬法都是空性的,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釋迦牟尼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創造者,在這個世間任何創造的東西都是生滅,所以佛陀是發現一切法不生不滅,他是發現這個真理,今天我們的掛礙都是多餘的,【一絲不掛,】這個一絲不掛其實是佛教的名詞,是禪宗的名詞,表示一點點都沒有掛礙,不著一點點的相,【萬緣俱絕,】萬緣,緣就是萬相,種種的相,俱絕,統統放下,為什麼萬緣俱絕呢?因為萬緣不可得,冷靜想想看,相有生滅,心體只要離念本來就不生不滅,離念就是離開這個取捨的觀念,心體離念就是法界的總相,所謂法界的總相,就是絕對的心性,但於一切的相不取、不舍、不著就是本來的面目。一個修行人,你看,如果有佛法的底子,有佛法的這個大智慧的,就一切法本來就不生,你做市長還是不生,你下台還是沒有減少什麼,萬緣俱絕,【徹底盪盡推翻的放舍下去,】統統放下,無論你受到什麼委屈,世間它都有因果跟種種的業力,【再從畢竟空中建樹起來,】再從那個畢竟空建立起法,就是從空出假,【所謂七識大死,】七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這個第六意識是以功能來標榜,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分別心,第七意識的功能是執著心,而並不是說八識裡面只有第六意識有分別心,第七意識有執著心,這樣講是不對的,八識統統有分別心,統統有執著心,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只是它們的功能不突顯,所以就它突顯的功能來講第六意識,其實連一個識都沒有,五蘊皆空的東西哪裡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統統沒有,只是因為就它的功能的突顯來分別說有八識,所以才分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再一個微細的如來藏識,就是第八意識。所謂的七識大死就是把它滅掉,【法身頓活也。】前七識的分別心沒有了,我們的平等,法身就是平等心,心性就活了起來,法身就是無相,什麼叫做常寂光凈土?一無所有,一片光明,叫做常寂光凈土,是站在理的角度來說,叫做法身,常寂光凈土,【(建樹的是什麼?是離言絕非的真理】離四句,絕百非,離四句指離有、離無、離亦有亦無、離非有非無,這四句。任何的外道,包括二乘人所執著的東西,不能離開這四句話,不是著空就是著有,不是著亦空亦有,就是著非空非有,都不能離開這四句話。絕百非就是萬相,講什麼都不對,因為它不是相的東西,禪宗裡面講動念即乖,動一個分別心動一個執著心,就不是本來的面目,所以這個絕百非說一物即不中,你說什麼統統不對,因為它不能形容,清凈的自性不能形容,也不是相也不是青黃赤白黑,它什麼都不是,但是它時時刻刻都起作用,說話也是,眼睛看也是,耳朵聽也是,所以叫做離四句絕百非的真理。【真智,第一義,】第一義諦就是最究竟畢竟空,無生法,【空寂體中,】站在畢竟空的角度來說,它【具恆沙之用,】用的上面加一個妙,妙用,恆沙就是無量無邊,在我們畢竟空的心體當中我們依體起用,依照這個體,平等的心性的體,可以起恆沙無量無邊的妙用,為什麼?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不管你任何時間、空間交會點統統是具足智慧,就會產生作用。處理一件事情本身如果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任何的時間的交會點上統統是妙用現前,妙用現前,所以具足恆沙的妙用,【無事不知,】何以故?因為他深入那個理,悟到那個理,自內證的功夫,一直達到究竟處,戒、定、慧本自具足,自性戒、自性定、自性的慧,統統具足,無事不知,【法爾產生無量妙義,】一個法產生無量的妙義,為什麼法會產生無量的妙義呢?悟道的人說體、說相、說用、說一體三面,體、相、用、依體起用、攝用歸體,對不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離不開體用一如,好,說因、說緣、說果,因緣果是看直線的,因加緣加果,因加緣產生果或者是因跟果的討論,中間就省略了緣,方便說叫做因果,究竟說應該是講因緣果,這個緣漏掉問題就很大,緣是一切緣起法最重要的,可是講因果就是省略了這個緣,那麼悟道的人了解因性本空,緣性本空,果性也是空,站在任何一個動點上它都是空,站在相的生滅的角度來講它是有,因加緣產生果,所以悟道你哪一個角度講他統統通。再來,悟道的話,站在理上來說是空性,站在事相來講的話就無量無邊的相,所以說你怎麼樣去探討,無量無邊的星球外太空,都離不開地球的基本的原則,地球是緣起法,無量無邊的世界就是緣起法,凡所有相是虛妄,地球是虛妄,人生是虛妄,所有無量無邊的星球統統是虛妄,都是業感緣起的,緣起有三種,一,真如緣起,二,阿賴耶緣起,第三,業感緣起,有三種緣起法,是經典所講的三種緣起,真如緣起,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看你是站在哪一個角度去說這個緣起法,所以它有無量的妙義,譬如說《華嚴經》講的,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你是站在哪一個角度說,所以這個世間人只要沒有悟道,他會爭論不休,會爭論不休,你怎麼爭,他統統對,統統不對,因此我們曉得法爾產生無量的妙義只有悟道的人他會圓融,為什麼?你心性一動到智慧,就看你是要站在哪一個角度說,所以他一直會寬恕眾生,他會自己解脫,他會自己保持平衡,他跟眾生不會爭的,眾生有時候在知見裡面拚命的執著,所以我告訴他,我曾經講一句,是不是名言我不曉得,我說你要改變一個人的面貌,只要開刀就可以,你要改變一個人的知見更難。改變一個人的面貌易容,這個很簡單,改變一個人內心的那種執著,比易容更難,易容比較容易,易心難,改變你的容貌很容易,開刀就可以改變,改變那個知見很困難,所以有時候,你碰到不能溝通的時候,去喝茶、喝咖啡不要再講了,講不下去你怎麼談呢?兄弟,兄弟看法不同,兄妹,兄妹看法不同,父子看法不同,所以這個爭論是永遠存在的,因為他是凡夫,它是娑婆世界,他沒有悟到無量的空性,無量的妙義沒有辦法,所以爭論是不可避免的,夫妻爭論,男女爭論,兄弟姐妹統統爭論的,師徒也會爭論的,對不對?底下說,【一切智海,神通妙用,自在解脫。】一切的智,大智慧如海,神通妙用,自在解脫,【功夫上的境界,一深無底,上能知下,下不能知上。】上就是境界高的,境界高的表示證悟的人,了解開悟的人,開悟的人了解不開悟的人,凡夫是不能了解的,所以叫做境界高的人,能夠知道境界低的人,境界低的人他根本不曉得他在做什麼。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大智慧的人,【這些妙用功德,即大覺聖人,盡海水為墨,】把這個海水來當做是墨汁來寫,來說【亦是說不盡,在未悟之前,所說是假,】在你沒有開悟之前你所說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證悟是什麼東西,畢竟空是什麼,你所說的是假,就是緣起的東西是假,【儘是生滅心作用,】因為你是從內心的深處是分別、執著、顛倒見,所以你出來的統統是生滅心作用,【儘是畫餅與說食,】在牆壁畫一個餅乾,中秋月餅沒辦法吃,說食,中午快吃飯了一直用說的,有一天我有錢,我是要吃多好多好,說的,畫餅跟說食就不能充饑,不能充饑就是不受用,意思就是凡夫用生滅心的作用對佛法是不受用的,不受用的都是畫餅說食,【儘是白紙與黑字,】所以我跟出家徒弟說,你只要開悟大藏經可以火化,為什麼?沒有作用那些都是工具,但是你沒有開悟你燒燒看,得罪無量,你自內證的功夫夠,批佛罵祖都是功德,統統是功德,何以故?心性在內不在紙,對不對?有時侯研究太多經典,反而是變成化做一種知見更糟糕,儘是白紙與黑字。【盡與本分無干,】本分就是見性就是心性,跟心性了不相干,【要親自體悟證驗,見到證到,方是真的。】這句話倒是實在,【若存有得之念,】如果存在有所得,有得就是有所得,就是有相才有所得,如果你存著有所得的念頭,【又大錯了也。】因為萬法畢竟空,【不從絕處再蘇,】絕處就是到極點,蘇就是醒過來,如果你不從絕處再醒過來把你到達極點絕對的意思,如果你不能從絕對的法性出發,醒過來,如果你不盡情放下世間的假相,是不入此門的,是沒有辦法進入佛法的核心的,沒有辦法的,【圓頓大教,難可遭逢,】一般人來喜歡灌灌頂,這個可以,方便,一談到開悟這種事情,圓頓大教這種事情,難,這種效果一下子看不出來,對不對?我病苦,我如果是有病苦我一灌頂好了,立竿見影,對師父心服口服,這種圓頓的大教心性的東西,拿,拿不出來,講,講不出所以然,我講的他體會不出來,始終用猜測的又不對,對不對?離我們多近很近沒有距離,離我們多遠,很遠,因為悟不到,說近很近,說遠很遠,悟到了沒有近遠,沒有遠近,這個圓頓大教就是這樣子,難可遭逢,一般人喜歡權巧方便,不喜歡究竟法,因為究竟實在夠難的,【一失人身,悔將何及,】你一失掉這個人身,悔將何及,譬如說你變做大象,你有佛性有個什麼用,你變做一隻烏龜,變做一隻烏龜你有佛性,眾生皆有佛性,一隻烏龜幹什麼呢?是不是?變成一條狗,一隻貓,對不對?山上的老虎它一定要吃肉,對不對?一天到晚就想要撲殺牛、羊來吃,它哪裡會說我要學佛。所以說,雖然說這個色身是假相的,可是你一得人身,這個是稀有難得,一化做畜生佛性蘊藏在裡面一點用處都沒有,大用沒辦法現前,為什麼?業力綁住,整個業力綁住,所以一失人身,悔將何及。【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虛生浪死,】隨波逐流,【至為悲痛,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大好光陰,切莫空過。)】我們一再的警告自己,修行是點滴的功夫,你一定要定功課,不要學那個什麼高僧大德人家是坐著怎麼樣不定功課的,人家是大徹大悟的,不可以的,凡夫你不定功課,你試試看,你就會懈怠,你看你要你要定《大悲咒》一天幾次,《往生咒》,念佛多少,一定要把功課定得非常嚴謹,自己督促自己,聽經幾個鐘頭,還有一種情形從現在開始發願不與眾生爭,受到委屈不感到委屈,發這種大願,恆順眾生,無諍就是道,道在哪裡?道在無諍,爭也沒有辦法,你也爭不出什麼,真理在人心,你怎麼爭,我問你?兩個人角度看法不一樣。所以大好的光陰切莫空過,因此一定要想盡辦法要督促自己。

【12,即是迥脫根塵,】迥就是遠遠的,脫就是擺脫,要遠遠地拋開六根跟六塵產生的假相,一接觸就是境界,境界就是一種心性的影相,所以叫做【境識俱亡,】境了解是緣起不可得。識是那一念的分別心、執著心,識包括兩個角度說,識是分別跟執著統統是識,所以說了解萬境是緣起,本來就是空,識心是一種妄想、顛倒跟執著見,分別見跟執著見俱亡,統統放下,【而證諸法一如之真性。】一如就是平等的空性,諸法都是平等的空性,冤親債主來你一樣對他那慈悲,幼稚、愚痴的人一樣對他這麼的照顧是這樣子。

【13,即是無住而住,】無住就是無所執著,而住,這個安住,這兩個住意義不一樣,無所執著的安住,安住在無所執著的角度叫做無住而住,第一個住是執著,無所執著而去安住那個境界。你不能說無所執著而執著,那糟糕了,不是這個意思,無所執著的而安住於那個境界,安住那個住於無住就是安住在無所執著的境界,【常住涅盤。即是前念不生,後念不滅。】什麼叫做前念不生?意思就是不要落入回憶,前念一生我們的痛苦、執著、愛念、執舍就割捨不下,前念就是回憶的意思,不要一直回憶那個妄想以前的境界,放下,也不要去動未來的妄想、猜測的念頭,對不對?未來不可知。所以就安住在現在,現在又不可得,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一句話就是這個意思,前念不生就是不要一直回憶以前痛苦的地方,回憶以前痛苦的地方就是一直很悲哀,也不要對未來採取打妄想的角度,後念不滅,後念不滅的意思就是你只要產生清凈心,後念清凈心起來你不必去滅它,因為前念既不生,後念就不需要去滅,前念只要不生,就不需要滅後念了,為什麼?如如不動的心性就顯現出來,前念不生後念就不需要去滅,為什麼?就安住在絕對。

【14,即是自覺聖智,即是明心見性。即是發無上菩提,即是發無所得心。即是開發自性上清凈本然之體。即是掘啟本具智慧光明。】

【15,即是入不二法門,】不二法門就是體用不二,色空不二,空有不二,真俗不二,性相不二,要這樣子的恭敬這樣子的心性的功夫就入不二法門,【入真如性海,】真如性海就是絕對,【入一真法界,】也是絕對,【入】心性的【大總持。】什麼叫做大總持?大總持就是體相用俱足,叫做大總持,講體也對,講相也對,講作用也對叫做大總持。持咒就是入大總持,咒語一念就是大用現前,收歸回來就是絕對空性,聲音咒語一念就是依性起這個作用,大總持就是體相用一如,同時俱足,【入勝義諦,】勝義諦就是不可得,無相的意思,勝義諦就是殊勝的第一義諦叫做勝義諦。【入實際,】實際就是沒有妄想,不是假相不是緣起,不離緣起但不是緣起,叫做入實際。【入法性,】法性就是色法的絕對性就是空性,色法的本質就是空性叫做法性,所以法性的旁邊寫一個:站在器世間的角度說的,【入覺性,】是站在有情的世間說的,【入法身,】是站在無相的角度說的,【入真際,】就是站在不是妄想的角度說的,【入涅盤,】是站在不生不滅的角度說的,所以這個每一個角度不一樣,其實描述的詮釋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入法性就是站在器世間說的,入覺性就是站在有情的世間說的,一切有情的眾生修行到最後就會開採覺性出來,入法身,是站在平等的無相說的,入真際就是沒有妄想,有妄想就不能入於真際了,入涅盤,是站在生滅的對立角度說的,你有生滅就有不生不滅,【入真如,】就站在一個執著的角度說的,不如就是沒有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入真如境界,【入法界】之平等。【坐道場,】記住,這個坐道場不是坐我們這個有相的道場,是坐涅盤,大般涅盤的道場,不動心性叫做道場,不動的心性就是大道場,【西來意,】就是這是佛陀的本懷,西就是指印度,佛陀傳來到中國的本懷,就是明心見性,這個就是絕對的真如本體,就是佛陀的用意,就是明心見性,【皆一事也。】都是談同樣的一種東西,

【16,譬如說,又如真如法性,】又如一個點,真如法性,譬如說真如法性,或者談到【常住自性,】都是相同的東西,或者是講【清凈覺海,】或者是講【寂滅性海,】或者是說【無住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是講【圓覺妙心,】或者是講【清凈真如,】或者是講【真如本際,】或者是講【大光明藏,大圓鏡智,】這是唯識學的意思,唯識學的角度說大圓鏡智,唯識學的角度說大圓鏡智,【妙覺明體,】這是指《楞嚴經》所說的,【圓常大覺之體,】這是《圓覺經》說的,【本地風光,】這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也是禪宗說的,【自性本體,】是《六祖壇經》說的。【不動本體,】那麼都是禪宗說的,【皆是同體而異名者也。故知大覺圓明之體,】大就是絕對,絕對的覺悟圓滿又光明實在沒辦法形容,體就是心體,上面加一個心,絕對覺悟圓滿光明的心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這個性德是對修德所說的,性德是先天的,修德是指後天的,有的性德有的講智德,有的講修德,【一切經論,顯密性相,皆為顯此覺體耳。】不管是顯教不管是密教,不管是講般若的空性的,或者是性就是性空宗,相就是唯識宗,不管是顯教、密教、性空宗、法相宗,都是為了顯出這個覺性的本體。所以不管你修八大宗派,沒有開悟就抓不到佛法的根本,因此不管你是修密的要明心見性,你修禪的要明心見性,你修凈土的要明心見性,但是每一個人的角度不一樣,修凈土的人,他講開發自性凈土,唯心凈土,這個就是自性,密宗講三密相應,三密相應是什麼?那當然是明心見性才有辦法三密相應,對不對?禪宗講的明心見性這個其實講的都是一樣,只是名詞不一樣而已,對不對?《大般若經》裡面講的,絕對的般若,法身般若,都是講的一樣的東西。


推薦閱讀:

宏圓法師開示:漫漫長夜眾苦煎迫,三寶啟光明
心戒法師法語:正知正見不能丟
聖嚴法師:不再為情所困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九集)-凈空老法師
凈界法師:什麼是臨終正念?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正念(大居士臨終一念眷戀小妾而轉世為狗,警醒!)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