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堡鎮與陳家溝兩支太極拳流派彼此敵意的社會背景
趙堡鎮與陳家溝兩支太極拳流派彼此敵意的社會背景
趙堡太極拳與陳氏炮捶這兩個拳派歷代相互敵意的情緒很濃,究其原因,除蔣發教拳先後有別和尊蔣發為先師、王宗岳為宗師、張三丰為祖師與否之外,還有社會政治方面的敵對因素,例如,據地方志(《懷慶府志》和《溫縣誌》),「吳從海,北直隸人,崇禎末,以府判攝溫縣時,河南土寇猖獗,沿河而來,直叩溫城,從海率鄉兵守備陳王廷、千總郭忠等,親御諸河,縱火焚賊船,溺死者無數,遂遁去。忠中流矢死。」查《安平縣誌》,吳從海攝溫縣時為崇禎十六年(1643年)。若此,其時陳王廷正值壯年,當年過而立。又如前所述,清.康熙年間,陳王廷秉命率鄉勇參與了清廷鎮壓李際遇部,陳績甫《匯宗.自序》竭力粉墨,引為榮耀。滿清開國,陳王廷依附於朝廷以「享天家之賜」(康熙五十年,亦即公元1711年,陳庚撰陳卜碑文語),為鎮壓漢民族反清復明而充當鷹犬,卻也有可能蒙受朝廷恩賜。不過,蒙受恩賜是一回事,終不得志,則又是一回事!例如,所謂陳王廷的《長短句》云: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於此,可見其心情之一斑。又例如,近代史上,太平軍、捻軍起義時期,陳家溝拳手「仲牲、季牲、耕耘率子弟軍及鄉勇,捍禦捻匪」(陳績甫《匯宗.自序》)。與之相反,趙堡太極拳手又卻為農民起義的參加者而遭受鎮壓。例如,河南捻軍陳大喜部、安徽捻軍張宗禹、任化邦部與太平軍遵王賴文光部協同作戰,殲滅清廷僧格林沁、舒倫保、陳國瑞等騎兵部隊。張宗禹武藝高強,太平天國封為梁王。1868年7月被清軍包圍,在濟陽玉林鎮戰敗,從茬平南鎮渡過徒駭河,不知去向。(《辭海》縮印本第1088頁,1979年版)張、任捻軍使用的兵器為長矛、大刀和尖頭長竹桿,是太極門刀槍大桿的發揮。不難看出,趙堡鎮與陳家溝歷代政治矛盾衝突嚴峻,其為太極拳流派又豈能逾越社會政治鬥爭的鴻溝。 關於這樣的認識,向來研究太極拳史的學者未加關注,今予揭示,冀期明析趙堡鎮與陳家溝兩支太極拳流派彼此敵意的社會背景。
資料: 太極拳傳承歷史你知道嗎?:1.趙堡太極拳: 武當張三丰— 武當劉古泉(雲遊道士)—山西絳卅王宗岳—趙堡蔣發—趙堡邢喜懷—趙堡張楚臣—趙堡陳敬柏—趙堡張宗禹—趙堡張彥—趙堡張應昌、趙堡陳清平—分別下傳下傳趙堡太極拳幾個分支...略。 趙堡 陳清平又傳河北永年武禹襄(武式太極)...略2.陳式太極拳: 武當 張三丰— 武當劉古泉(雲遊道士)—山西絳卅王宗岳—趙堡蔣發—趙堡邢喜懷—趙堡張楚臣—趙堡陳敬柏—陳家溝陳繼夏—陳家溝陳秉旺—陳家溝陳長興—陳家溝陳耕耘—陳家溝陳延熙—陳家溝(北京定居)陳發科—(北京人祖籍陳家溝)陳照奎—陳家溝陳小旺、陳家溝陳正雷、陳家溝王西安、...等。 陳家溝 陳長興—又傳河北永年楊露禪(楊式太極)—河北永年吳全佑(吳式太極)...等。.陳式太極拳的真實傳承關: 武當 張三丰— 武當劉古泉(雲遊道士)—山西絳卅王宗岳—趙堡蔣發—趙堡邢喜懷—趙堡張楚臣—趙堡陳敬柏—陳家溝陳繼夏—陳家溝陳秉旺—陳家溝陳長興—陳家溝陳耕耘—陳家溝陳延熙—陳家溝(北京定居)陳發科—(北京人祖籍陳家溝)陳照奎—陳家溝陳小旺、陳家溝陳正雷、陳家溝王西安、...後傳等。 陳家溝 陳長興—又傳河北永年楊露禪(楊式太極)—河北永年吳全佑(吳式太極)...等由陳式太極拳於源趙堡太極拳所傳,陳式太極拳有很多動作與趙堡太極拳相同,初學者一時分不清楚趙堡太極拳與所傳陳式太極拳的動作,先學趙堡拳後看陳式拳時便-目瞭然,再知其傳承關糸。中國太極拳真實傳承歷史:
(4)趙堡太極第四代陳敬柏乾隆年在趙堡設武館傳陳繼夏太極拳,《陳氏家乘》述「秉旺子長興,盡傳其父學」:陳正雷著《中國陳氏太極》第372頁述:「陳秉奇、陳秉壬、陳秉旺是親叔伯兄弟,他們從小就同拜族叔陳繼夏為師學拳。」正實乾隆年陳繼夏授陳秉旺再傳子長興。明代山西王宗岳家族譜系被發現補充:
中國太極拳真實傳承歷史
明初武當山道士張三丰始創太極拳在道內傳承,至明嘉靖年間其弟子道士劉古泉(雲遊道士)在山西收俗家弟子王宗岳傳授張三峰太極拳(時稱太極十三式),明萬曆年間王宗岳収河南趙堡鎮蔣發為徒傳張三峰(太極十三式)太極拳。(1),蔣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蔣發隨王宗岳師父到山西學太極拳七年,王宗岳有女無子,蔣發學拳時常由師姐輔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蔣發回趙堡鎮 武當趙堡太極拳承三豐傳太極拳真實正宗。(2),蔣發回鄉二年後傳趙堡邢喜懷(1605年)(此時陳溝村陳王廷才有5歲),邢喜懷之後太極拳代代在趙堡鎮相傳承至今400多年歷史,各代傳人有著作拳理傳世形成了趙堡太極拳體糸,趙堡鎮太極宗廟紀念館內供奉有趙堡拳1-10代傳人塑像。(3)明末清軍入關1645年以後蔣發(己72歲)傳太極拳給陳王庭(46歲1600.1680)(有陳王庭與蔣發合畫像為證)。陳王庭傳所樂(十世孫),所樂傳光印(十一世孫),光印傳甲弟(十二世孫),甲弟雖有三子但本門太極拳後無傳人…斷了。(4),武當趙堡太極拳第四代:陳敬柏(1653..1738)乾隆年間,在趙堡鎮開設武館傳授太極拳,陳氏十二世孫陳繼夏學得太極拳,(從《陳氏家乘》的論述「秉旺子長興,盡傳其父學」,又從陳正雷著《中國陳氏太極》第372頁述:「陳秉奇、陳秉壬、陳秉旺是親叔伯兄弟,他們從小就同拜族叔陳繼夏為師學拳。」是乾隆時代的陳繼夏授陳秉旺,再傳子長興的師承關係明確)。(5)繼夏無後,將拳傳世侄秉旺(陳氏十三世孫),秉旺傳於長子陳長興 (1771..1853陳氏十四代) ,清嘉慶年間陳長興定太極拳為一路(是早期太極拳架並無發力之處,而陳溝人都練炮錘,當地稱之炮錘陳家,只有長興練太極拳,免與炮錘混,定炮錘為二路)拳傳於四兒子耕耘與永年縣的楊露禪。耕耘傳長子延年、傳次子延熙,延年傳子登科,延熙傳子發科(1887..1957)。登科傳次子照丕(1893..1972,照丕代表陳式老架小架)。(6)1928年41歲發科定居北京,傳太極拳給子陳照奎(1928..1981照奎代表陳式大架、新架)。照奎1962年到鄭卅教拳收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人傳陳式大架(俗稱北京架)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小架,源自趙堡)與武當趙堡太極套路基本是一樣的,區別之處近代陳式拳有添改動作加有炮錘、行拳依炮錘發力,外方內園錘手頓足。而趙堡太極拳行拳舒緩柔和輕玲園活,保持著武當真傳承架太極拳仙風道骨飄然之度。(7)楊露禪(1799..1872代表楊式太極拳,露禪得長興早期之拳架,無明顯發力,楊式又因無炮錘影響,所以能保持著武當拳的行拳之雅韻,楊露禪在趙堡得拳理)傳吳全佑(代表吳式),吳式又傳常式…;趙堡拳又傳武禹襄,武禹襄並在趙堡得太極拳理,武又傳楊班候(楊式老架小架;眾人熟知的楊式太極拳是近代楊澄甫定型架為楊式大架),武又傳李式、又傳孫式、又傳郝式等…,完成了中國的太極拳傳承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