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及其主要理論研究觀點綜述|社會資本,資本,理論綜述

作者:陳柳欽 日期:2009-01-01

內容提要: 社會資本是當代西方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和分析工具。社會資本概念的界定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社會資本的概念至今還沒有達成共識,大多數學者都是從自己的學科角度對其加以定義和利用。本文輸理了國內外學者對社會資本的界定及其主要研究觀點。儘管對於社會資本,不同學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義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會資本定義為一種和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區別的存在於社會結構中的個人資源,它為結構內的行動者提供便利的資源,包括規範、信任和網路等形式。

本文關鍵詞:社會資本,資本,理論綜述

陳柳欽,天津社會科學院,天津,300191

[關鍵詞]資本;社會資本;理論綜述

  一、社會資本概念的提出

  資本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資本是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一直是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其本質而言,資本是一個不斷擴展的概念,其內涵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而日益豐富。從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開始,經濟學視野中的資本的內涵不斷豐富,它指的是一種能夠生產產品的物質資本或物質資本的象徵物(貨幣),並與土地、勞動並列為最基本的推動經濟增長的獲種生產要素。馬克思從階級分析出發最先對資本這一概念進行了科學的界定,他認為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反映了資本家剝削僱傭勞動者的社會關係;同時從動態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了資本的運動過程及其價值增殖過程。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變遷規律。隨著西方經濟學的發展以及經濟學在社會科學中主導地位的確立,西方經濟學家為克服傳統主流經濟學的局限性,不斷拓展資本的內涵。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通過對社會經濟增長的研究,突破了相對比較狹隘的貨幣資本和物質資本的局限,首次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概念,並將其定義為個人所具備的知識、才能、技能和資歷等要素的總和,是一種「非物質資本」。但是,無論是物質資本還是人力資本,都只是一種經濟性的資本。而舒爾茨和貝克爾提出的人力資本概念,首一次使「資本」的概念擺脫了具體的物質形態而向廣義的、抽象的層次擴展,成為可以帶來價值增值的所有物質與非物質資源的代名詞,從而為社會資本理論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

  「社會資本」的概念最初由經濟學的「資本」概念演變而來的,這一概念最早是作為經濟學術語出現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經提到過,指的是與「個人資本」相對的無數個別資本的總和,是「社會總資本」。而後隨著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大,政治學、社會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都從不同角度研究社會資本問題。正是為了解釋單純用經濟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所不能解釋的諸多問題,社會學家提出了「社會資本」的概念來彌補這一缺憾。最早使用社會資本概念的是經濟學家格林.洛瑞(GlennLoury,1977)。洛瑞(1977)在《種族收入差別的動態理論》中批評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在研究種族間收入不平等時太注重人力資本的作用。洛瑞從社會結構資源對經濟活動影響的角度出發,首次提出了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對應的一個嶄新的理論概念——社會資本。在他看來,社會資本是諸種資源之一,存在於家庭關係與社區的社會組織之中。洛瑞雖然使用了社會資本這一概念,但他並沒有對此進行系統研究,因而也沒有引起學界的重視。第一個對社會資本進行系統分析的是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Bourdieu)。1980年,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社會科學研究》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社會資本隨筆」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這一概念。自從「社會資本」概念被引入學術研究以來,社會資本作為解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變數,已經越來越多地為學者們所採用,它表現出的強大解釋力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青睞。隨著社會資本理論的不斷發展,關於社會資本理論方面的文獻呈指數級增長,它已被廣泛地用來解釋許多社會現象和一個區域或國家的經濟繁榮。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已經深刻地認識到,社會資本不僅會影響人力資本和智力資本的發展,更會影響到企業和區域的知識創造、技術創新和經營績效,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二、社會資本的國外研究及其主要觀點

  黑格爾說:「任何概念的界定都是全部理論的展開」。皮埃爾·布迪厄可能是最旱對社會資本作出明確定義的學者。此後,不同的學者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和研究對象出發,對社會資本給予了不同的界定和解讀。皮埃爾·布迪厄(PierreBourdieu)在其關係主義方法論的基礎上提出「場域」和「資本」概念。「場域是以各種社會關係連接起來的、表現形式多樣的社會場合或社會領域……一個場域可以被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係的一個網路,或一個構型。」場域是由不同的社會要素連接而成的,社會不同要素通過佔有不同位置而在場域中存在和發揮作用。場域就像一張社會之網,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網上的紐結。位置是人們形成社會關係的前提,「社會成員和社會團體因佔有不同的位置而獲得不同的社會資源和權利。」布迪厄認為場域作為各種要素形成的關係網,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動力是社會資本。布迪厄對資本有著獨特的解釋,他認為:資本是一種積累勞動,個人或團體通過佔有資本能夠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布爾迪厄的資本概念是較為獨特的,他超越了當時把資本等同於純粹的經濟資本的偏見,擴大了資本的內涵,認為資本的表現形式除了赤裸裸的經濟資本外,還有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其中,社會資本就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那些資源是同對某些持久的網路的佔有密不可分的。這一網路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認的,而且是一種體制化的網路,這一網路是同某團體的會員制相聯繫的,它從集體性擁有資本的角度為每個會員提供支持,提供為他們贏得聲望的憑證。」他批評了傳統經濟學理論單純依賴經濟資本解釋社會經濟運行的現象,認為必須從三類資本的總體框架出發才能真正深入了解社會的結構和功能。在布迪厄的資本類型框架中,經濟資本居於基礎性的位置,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的建立對經濟資本有依賴性。社會資本以關係網路的形式存在。「社會資本理論的核心主張就是:關係網路創造了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有價值的資源,並向成員提供集體所有的資本,即使成員相互信任的可信度」(Bourdieu,1986)。一般認為,布迪厄是從社會網路的角度來研究社會資本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布迪厄開創了社會網路分析的社會資本研究。也正是這一點,被後來的社會資本研究者繼承和發展。詹姆斯·科爾曼(JamesColeman)從社會資本的功能來定義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根據其功能定義的。它不是一個單一體,而是有許多種,彼此之間有兩個共同之處:它們都包括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於處於某一結構中的行動者—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行動者—的行動。和其他形式的資本一樣,社會資本也是生產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實現成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時候,這些目的不會實現。與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一樣,社會資本也不是某些活動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與某些活動具體聯繫在一起。有些具體的社會資本形式在促進某些活動的同時可能無用甚至有害於其他活動。」(Coleman,1990)。在這個定義中,科爾曼強調了社會資本的結構性質及其公共產品性質。科爾曼將社會資本與財務資本、人力資本並列為組織擁有的三種資本,認為社會資本代表了與其他組織和個人的關係,是寓於人際關係之中的,反映了一個組織或個人的社會關係。在科爾曼看來,社會資本,就是個人擁有的、表現為社會結構資源的資本財產,它們由構成社會結構的要素組成,主要存在於人際關係和社會結構中,並為社會結構內部的個人行動提供便利。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1)義務與期望;(2)信息網路;(3)規範與有效懲罰;(4)權威關係;(5)多功能社會組織和有意創建的社會組織等。詹姆斯·科爾曼是在理論上對社會資本給予了全面而具體的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會學家。羅納德·博特(RonaldBurt,1992)指出,社會資本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聯繫,通過它們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資本的機會」。羅納德·博特最早把社會資本由個人層次延伸至企業層次,他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行為者從社會關係網路中所獲得的一種資源,企業作為有目的的社會行為者,社會資本的邏輯不可避免地會擴展到企業層次。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是社會資本,它是競爭成功的最終決定者。羅納德·博特提出了著名的「結構洞」(StructureHole)理論①,他強調企業家在開發關係稠密地帶之間的結構洞方面的重要性,企業家通過聯結不同的、一定程度上相互隔斷的關係網路為企業提供新的資源。羅伯特·普特南(RobertPutnam,1992)指出社會資本是一種組織特點,如信任、規範和網路等,它是生產性的,能夠通過對合作的促進而提高社會效率。普特南主要從「社會資本存量」這個概念來研究社會資本,他將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網路聯繫起來,認為對個人行動的促進完全是繁榮社群,或者說是豐富了社會資本存量的副產品。在普特南看來,社會資本已不再是某一個人擁有的資源,而是全社會所擁有的財富,一個社會的經濟與民主發展,都在很大程度受制於其社會資本的豐富程度(Putnam,1993,1995)。普特南的論述引發了研究者們對社會資本與公民社會、民主政治的關係等問題的廣泛討論。羅伯特·普特南(RobertPutnam1993)把社會資本解釋稱為「能夠通過推動協調的行動來提高社會效率的信任、規範以及網路」,這一把長期以來為主流經濟學所忽略的基本關係轉換為解釋潛在經濟能力與行為差異的概念,作為一種對集體行為以及長期選擇,對經濟發展所須依賴的結構與制度安排的詮釋,在20世紀90年代迅速得到了一大批學者的贊同,並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層面的研究之中,如弗朗西斯·福山(Fukuyama,1995)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有助於兩個或更多個個體之間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說明的非正式規範……並非所有可用事例說明的規範都是社會資本。構成社會資本的規範必須能夠促進群體內的合作。因此,它們往往與誠實、遵守諾言、履行義務及互惠之類的美德存在聯繫。」弗朗西斯·福山從經濟發展與社會特徵方面考量了這一概念,認為社會資本的實力是成就社會經濟差異的重要因素。弗朗西斯·福山(Fukuyama,1996)在《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書中將在社會或群體中成員之間的信任普及程度視為一種社會資本,並認為社會的經濟繁榮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該社會的信任程度的高低。亞歷山德羅·波茨(ALeiandroPorte)把社會資本界定為個人通過他們的成員資格在網路中或者在更寬泛的社會結構中獲取短缺資源的能力。而且,認為社會資本是嵌入的結果。他的邏輯是,先有結構的存在,結構提供給行動者「互惠的預期」和「可強制推行的信任」這兩種結構性約束,使行動者能夠通過「理性的嵌入」或者「結構的嵌入」來具有某種成員資格,從而得到獲取短缺資源的潛力。為了論證社會資本並不像普特南所說那樣有那麼積極的效果,他提出了消極社會資本的概念,並認為社會資本至少有四個消極後果:排斥圈外人、對團體成員要求過多、限制個人自由以及用規範消除差異。波茨詳細論證說,過於親密的社會網路具有封閉性,這樣的社會資本為網路內成員帶來強大利益的同時,也限制了網路外成員進人並獲得社會資本的機會。不僅如此,也造成對團體成員本身要求過多,限制過多,阻礙了他們的創新精神等等。哈皮特和戈沙爾(Nahapiet&Ghoshal,1998)將社會資本劃分為三個維度:一是結構維度(structure dimension),又稱為結構性嵌入,是指行動者之間聯繫的整體模式。該維度強調社會關係網路的非人格化一面,分析的重點在於網路聯繫和網路結構的特點,即網路聯繫存在與否、聯繫的強度、網路的密度、中心與邊緣、連接性等。二是關係維度(relationaldimension),又稱為關係性嵌入,是指通過創造關係或由關係手段獲得的資產,包括信任與可信度、規範與懲罰、義務和期望以及可辨識的身份。該維度強調社會關係網路人格化的一面,即與社會聯繫的行動者有關,表現為具體的、進行中的人際關係,是行動者在互動過程中建立的具體關係。三是認知維度(cognitivedimension),是指提供不同主體間共同理解表達、解釋與意義系統的那些資源,如語言、符號和文化習慣,在組織內還包括默會知識等。他們認為社會資本構建了社會結構的一些方面,便利了個人在這些結構中的行動,同時網路中的社會資本有利於智力資本的獲取與創造,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肯尼思·紐頓(K.Newton,1999),按照普特南的定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社會資本:首先,社會資本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關的一系列態度和價值觀所構成的,起關鍵是使人們傾向於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觀的世界觀所具有的特徵;其次,社會資本的主要特徵體現在那些將朋友、家庭、社區、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聯繫起來的人格網路;第三,社會資本是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的一種特性,它有助於推動社會行動和搞定事情。肯尼思·紐頓認為,通過互惠和信任,社會資本把個人從缺乏社會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義的算計者,轉變成為具有共同利益的、對社會關係有共同假設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體的一員而構成了將社會捆綁在一起的粘合劑。在肯尼思·紐頓的眼裡看來,「社會資本承擔著將霍布斯式的自然狀態—在其中,生命是低俗的、粗暴的、短暫的—轉換成更加樂觀、更少危險、更加長久的事物的責任。至少,它使在不求助於利維坦之極端強制力的情況下,建立一個允許集體行為和合作的穩定的社會和政治秩序成為可能」。厄普霍夫(Uphoff,1996)將集體社會資本分解為「結構性(structural)社會資本」和「認知性(cognitive)的社會資本」兩個方面。結構性社會資本通過依靠規則、程序和先例建立起來的角色與社會網路來促進共同受益的集體行動,它是相對客觀的,表現為一種可見的形式,並可以通過群體的有意識行動來進行設計與改進。由於它是一種外在的表現,故可以直接觀察到,而且容易改變或修正。而認知性社會資本則在共同的規範、價值觀、態度與信仰的基礎上引導人們走向共同受益的集體行動,它反映的是人們的想法與感覺,因而更為主觀。它是內在於個人的,駐留於人們的頭腦中,故較難改變。托馬斯·福特·布朗(Brown,1997)的本體論起點是系統主義(systemism),他認為社會資本就是一個程序系統(processual system),它根據組成社會網路的個人之間的關係模式分配社會網路資源。他還指出,社會資本系統可以按照系統主義「要素、結構和環境」的三維分析被劃分為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分析層面。微觀社會資本的研究者發現個人可以通過建立社會關係來獲得通向所需資源——如信息、工作機會、知識、影響、社會支持以及長期的社會合作等——的途徑,並區分了微觀社會資本的三種構成形式——嵌入社會結構中的資源、資源的可獲得性,以及對這些資源的使用。中觀層次的社會資本包括個人因其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特定位置而對資源的可獲得性。而社會資本的宏觀分析關注的則是在團體、組織、社會或國家中某一行動者群體對社會資本的佔有情況。布朗認為,宏觀的環境對嵌入於其中的社會資本的網路的支配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第一,決定網路有效資源的種類和數量;第二,表述可以與誰建立聯繫,因而建立和構建網路;第三,為交易立法和進行調整;第四,針對違背制度的行為建立和實施交易;第五,描述和調整網路的社會狀況;第六,建立和推動網路交易;第七,建立和調整不同網路間的競爭。布朗的系統論視角對於解決社會資本研究中的二元困境問題是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與布朗這種三層次分類方法不同的是,阿德勒等(Adler,Paul&Kwon,Seok-Woo,2002)採取了一種兩分的分類方法。他們將微觀層次和中觀層次的社會資本合稱為「外部社會資本」,因為它產生於某一行動者的外在社會關係,其功能在於幫助行動者獲得外部資源。而宏觀社會資本則被他們稱為「內部社會資本」,因為它形成於行動者(群體)內部的關係,其功能在於提升群體的集體行動水平。前者歸屬於個人而且服務於個人的私人利益,因此被列納等(Leana& VanBuren,1999)歸為一種「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後者則正相反,它被視為一種「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因為它歸屬於某一群體,而且服務於該群體的公共利益。林南(LinNan,2001))的社會資本概念最為綜合,在吸收了馬克思的資本概念,舒爾茨的人力資本概念,以及布迪厄、科爾曼和普特南的社會資本概念的基礎上,強調「社會資本是投資在社會關係中並希望在市場上得到回報的一種資源,是一種鑲嵌在社會結構之中並且可以通過有目的的行動來獲得或流動的資源」。林南定義社會資本時強調了社會資本的先在性,它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結構之中,人們必須遵循其中的規則才能獲得行動所需的社會資本,同時該定義也說明了人的行動的能動性,人通過有目的的行動可以獲得社會資本。林南的社會資本界定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社會資本植根於社會網路或社會關係之中,不能離開社會關係談論社會資本;第二,社會資本是一種可以帶來增值的資源,這種增值功能不僅體現在貨幣、財產等物質資本,也可以體現在人力資本以及聲望、信任、規範等社會資本上;第三,社會資本不僅是嵌入在社會關係中的資源,而且也是人們為了獲得各種效益的投資活動。林南認為社會資本的理論模型應該包括三個過程:一是社會資本中的投資;二是社會資本的涉取和動員;三是社會資本的回報。他把社會行動分為工具性行動和情感性行動;工具性行動被理解為獲得不為行動者擁有的資源,而情感性行動被理解為維持已被行動者擁有的資源。對工具性行動而言,可以確認三種可能的回報:經濟回報、政治回報和社會回報,每一種回報都可被視作增加的資本。對情感性行動來說,社會資本是鞏固資源和防止可能的資源損失的一種工具,原則上是接近和動員享有利益和控制類似資源的其他人,因此為了保存現有資源,可以儲存和共享嵌入性資源。情感性回報包括三個方面: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滿意。對工具性行動和情感性行動的回報經常是彼此增強的。林南的社會資本理論的特色在於社會資源的視角和個體主義方法論。所謂社會資源,就是指那些嵌入個人社會網路中的資源,這種資源不為個人所直接佔有,而是通過個人直接或間接的社會關係而獲得。林南強調,決定個體所擁有社會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有下列三個因素:一是個體社會網路的異質性,二是網路成員的社會地位,三是個體與網路成員的關係強度。因此,一個人的社會網路的異質性越大,網路成員的地位越高,個體與成員的關係越弱,則其擁有的社會資源就越豐富。通過對社會資源的強調,就將行動者有目的的行為放到了一個結構中去考察,承認了結構對於行動者選擇行為的影響。與科爾曼與普特南不同,林南是從個體主義原則出發的互動的關係論視角來弘揚結構中的行動者的選擇能力。考慮到人的行動或互動的動機,他把人的行動劃分為工具性行動和情感性行動,並認為情感性行動在行動中佔有基礎地位,實際上就是承認了人的意識活動中的理性與感性層面及感性相對於理性的基礎性。林南從個人主義的視角發展了社會資本理論,並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突出了社會資本的兩個重要屬性:關係性和生產性,為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三、社會資本的國內研究及其主要觀點

  國內對社會資本概念研究比較早的是張其仔(1997),他是國內首次真正提出並具體研究社會資本的。其研究主要是圍繞社會網路範疇進行,一方面把社會網路視為一種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又把社會網路視為資源配置的一種重要方式。他認為社會資本從形式上看就是一種關係網路,並試圖探討社會資本對經濟增長、勞動力轉移、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影響。他認為,未來社會就是一個網路社會,傳統意義上的面對面交流將被現代網路交流所取代。社會資本研究就是要分析社會網路,不僅要分析網路本身,而且要分析網路中流動的是什麼,它至少由四種要素構成,即結構要素、資源要素、規則要素和動態要素。當然,這種將社會資本等同於社會網路之中的社會資源的作法,降低了社會資本的解釋力,也不利於社會資本理論的獨立發展。張其仔(1999)通過一個村莊的案例研究發現,用西方的方法和程序去追溯農民的社會支持網僅僅具有部分的適用性。弱關係在農民非就業領域的效力並沒有得到經驗資料的支持,相反,強關係的作用則得到證明。該研究給我們的啟示是,研究弱關係與強關係的作用,必須考慮相應的文化和制度場景。朱國宏(1998)認為社會資本具有不可轉讓性、具體性、個人特質依賴性、主體可能為個人、組織或社會整體等方面特徵。邊燕傑(1999)通過對社會網路與求職過程的系統介紹,對於網路結構觀、弱關係強度命題、強關係命題、社會資源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結構洞理論及其經驗發現做出了精鍊的概括,由此提出的制度安排假設、市場化假設和勞動力供給效應假設為未來的經驗研究提供了具體的思路。邊燕傑和張文宏於1999年對天津勞動力流動的最新調查,不僅證明了強關係假設在市場轉型過程中的持續效力,而且驗證了體制洞假設,部分證實了市場化假設、權力維續假設和機制共存假設。在再分配體制下,社會網路的作用是通過強關係影響計劃分配的具體方案,使關係使用者獲得符合意願的職業。雙軌制和轉型時代,強關係仍然起著人情交換的作用,但它是在勞動力市場不斷擴展的條件下出現的。邊燕傑和丘海雄(2000)認為,社會資本是行動主體與社會的聯繫以及通過這種聯繫涉取稀缺資源的能力。他們通過對廣州188家企業的調查結果證明,企業的縱向聯繫、橫向聯繫和社會聯繫是形成和擴展企業社會資本的渠道,社會資本對企業的經營能力也具有直接的正面影響。對於企業間社會資本的比較分析表明,民營企業和第三產業的社會資本總量高於其他所有制企業和產業。該結果證明了結構約束論的效力,即企業只能在經濟結構約束的範圍內運行。對於企業家能力與社會資本總量關係的分析發現,企業家的教育水平和行政級別越高,企業的社會資本存量越大,間接證明了企業家能動性是形成和發展企業社會資本的重要條件。他們通過研究發現:一個企業社會資本量的大小對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社會資本之所以有這樣大的功效,是因為企業通過各種聯繫,可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發現和聘任有用的人才,在交易雙方之間減少懷疑、增加信任,提高辦事成功率和經濟效益。晉軍(2001)的質性研究選擇了被主流社會學家所忽視的消極社會資本的作用機制。他通過對改革前中國社會的一個虛擬個案的分析,圍繞交易成本、資本化、外人成本和過度資本化等概念,提出了分析消極社會資本的理論框架。社會資本的消極作用主要體現為封閉性,因為特定的稀缺資源被資本化為局外人難以涉取的社會資本,相應地增加了局外人涉取稀缺資源的成本。在此基礎上,作者導出了消極社會資本的如下命題:當一個社會同時具有資源高度稀缺和結構相對封閉的特徵時,外人成本將成為社會資本的一個顯著的副產品;將會出現過度資本化的現象。人們對於社會資本的過分依賴,使得多數社會成員必須承擔高額的外人成本,最終使個人的社會交易總成本以及相應的群體交易成本大幅增加。趙延東(2000)是國內對社會資本的研究比較深人的一位學者,尤其是在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方面。他在研究中發現,下崗職工擁有社會資本的情況將對其再就業情況產生影響,社會資本越豐富,再就業情況越好。趙延東(2002)通過對武漢市下崗職工再就業過程的分析,研究了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在社會轉型時期的作用及其變化趨勢。調查表明,70%的下崗職工在再就業過程中使用了社會網路途徑。社會資本的突出作用主要表現在勞動力市場尚未建立的階段:擁有豐富社會資本的下崗職工獲得再就業的機會較大,且更可能得到質量較好的工作。趙延東(2002)進一步研究表明,社會資本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性因素,它在求職過程中的作用是具有相當局限性的。雖然通過對社會資本的使用可以從社會網路中獲得信息和資源,但是通過社會網路來配置勞動力資源的效率畢竟無法與勞動力市場的配置效率相比。卜長莉(2001)認為,社會資本是以一定的社會關係為基礎的,以一定的文化作為內在的行為規範,以一定的群體或組織的共同收益為目的,通過人際互動形成的社會關係網路。楊永福(2002)認為,所謂社會資本,是指存在於社會結構之中,通過促使行動者交易與協作等特定活動而產生效益的資源。社會資本是一種結構資源,它蘊含於結構本身,而不是像社會資源理論所指的那樣,是通過關係網路可以汲取的實際資源。顧新等(2003)認為社會資本是指兩個以上的個體或組織通過相互聯繫與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網路關係來獲取資源的能力。他們進一步強調社會資本是指獲取資源的能力,資源本身不是社會資本。徐延輝(2002)從經濟社會學比較分析的視角出發,將企業社會資本界定為基於企業家和員工個人品行(信任)而產生的動員社會稀缺資源的能力,通過企業的社會交換能力表現出來,並以企業為圓心,依據企業可以實現的社會交換的距離和密度劃分為企業內部和外部社會資本兩部分。他根據社會資本對企業生產函數的貢獻率將企業內部的社會資本依次分解為企業家個人品行、員工個人品行以及企業產品的社會形象三個要素。企業外部社會資本指企業對外交往以及取得外部資源的能力,包括企業的社會網路和共生契約。企業的社會網路是企業在產品的產銷過程中與其他貿易夥伴所發生的一些長期性和重複興的社會聯繫。邊燕傑(Bian,2002)對中國正在凸現的勞動力市場上職業流動過程中「關係」的存在及其作用提供了一種制度的解釋。在他看來,正在浮現的勞動力市場充滿了「體制洞」(institutionalholes),從而使得正式渠道在求職者與未來僱主之間傳遞信息、建立信任和形成義務的功能失效,而體制洞為關係在勞動力市場中發揮作用提供了可能。邊燕傑(2004)發展了對於社會資本概念的理解以及測量方法。他在《城市居民社會資本的來源及作用:網路觀點與調查發現》一文中進一步提出,「社會資本的存在形式是社會行動者之間的關係網路,本質是這種關係網路所蘊含的、在社會行動者之間可轉移的資源。任何社會行動者都不能單方面擁有這種資源,必須通過關係網路發展、積累和運用這種資源「。該文實際上已經把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的概念作了區分,社會資本蘊含於網路之中,但是不等於就是網路。如果沒有曲解其中涵義的話,實際上,邊燕傑把社會資本看成是「通過關係網路發展、積累和運用這種資源」的能力。這種理解與林南(2001)基本是一致的。張方華(2004)從企業的縱向關係資本、橫向關係資本和社會關係資本3個維度對企業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績效的關係進行了深人的研究,在構建企業社會資本通過對資源的獲取並進而影響技術創新績效的概念模型的基礎上,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線性分析和非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系統地研究了企業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績效之間的關係,最後得到企業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績效存在著顯著影響的結論。目前,國內比較得到認同的是李惠斌和楊雪冬(2000)給的定義,他們認為,社會資本,是指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區別的以規範、信任和網路化為核心的從數量和質量上影響社會中相互交往的組織機構、相互關係和信念,是社會機構、社會成員互動作用的具有生產性的社會網路。即處於一個共同體之內的個人或組織通過與內部、外部的對象的長期交往合作互利形成的一系列認同關係,以及在這些關係背後積澱下來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念、信仰和行為範式。在這個概念中,社會資本是長期積累形成的,不僅表現為個人、組織相互關係的認同性、互利性,而且體現了這些聯繫的穩定性和擴展性,同時也反映了社會資本形成發展的路徑依賴特徵,即社會資本通過家庭、關係網路、社會信仰信任和互惠、慣例等形式發揮出來。

  四、簡要歸納總結

  社會資本概念的界定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社會資本的概念至今還沒有達成共識,大多數學者都是從自己的學科角度對其加以定義和利用,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統一定義,嚴重影響了人們對社會資本本質特性的認識,從而制約了社會資本理論的發展與應用。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界定角度上,國外學者側重於從社會結構資源出發,而國內學者多是從社會關係角度出發來定義的;在擁有主體上,大多數學者認為社會資本的主體是人,而有些社會學者認為擁有社會資本的主體還包括企業等社會群體與組織,即不僅個人擁有社會資本,社會群體與組織也擁有社會資本;在範圍上,一些學者認為社會資本範圍很廣,包括規範、組織、關係等在內的眾多社會結構資源,另一些學者則認為社會資本只是社會關係這一概念界定的不統一,而且進一步導致了對社會資本研究的具體取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經驗等方面的不同。儘管對於社會資本,不同學者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意義和指向是相同的,都把社會資本定義為一種和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相區別的存在於社會結構中的個人資源,它為結構內的行動者提供便利的資源,包括規範、信任和網路等形式。將以上國內外學者關於社會資本的定義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將社會資本定義為一種社會網路;二是將其定義為一種普遍聯繫或社會關係;三是定義為一種行動者的隱藏於社會結構中的資源;四是定義為信任、網路、規範、制度等。當然,社會網路不等於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與社會網路是相關但又明顯不同的兩個概念。兩概念的聯繫在於社會網路是社會資本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社會資本能夠用來分析人際關係網路效用以及其產生與發展的機制。兩者的區別是資源與資本的區別:資源是潛在的資本,資本是動用了的、用來投資的資源。社會網路是社會資源而不直接就是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動用了的、用來從事生產性的經濟活動的社會網路或社會資源。另外,社會資本比社會網路概念更為寬泛和深刻。一方面社會資本的表現形式除了社會網路以外,還有其他的社會結構性資源;另一方面,社會網路本身不是社會資本,只有當它被加以工具性的利用時才成為社會資本。

  無須質疑,社會資本逐漸被認為是全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社會資本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國經濟的發展,不僅僅依賴於企業或社會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於一種以規範、信任和網路化為核心內容的「社會資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會資本的影響甚至超過前兩種資本。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個現象,一些國家或地區,雖然客觀上擁有相同的物質資本水平、人力資源水平和相關的國家資源,但在創新的速度、創新能力以及產業競爭力的形成上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水平和績效。造成這種差距的一個關鍵因素,就在於它們所擁有的社會資本水平不同。

  社會資本的分析框架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它是一種新的研究途徑,為我們更充分認識社會發展的內在原因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它引起學術界探索新的解釋範式,引起我們對現實世界中某些最重要的關係如信任、規範、參與等的關注。經濟、政治等雖然是解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主要變數,但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內在原因是多元的,大量非經濟、非政治的因素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社會資本的分析途徑引起人們對政治、經濟以外的非制度性因素的重視。那些隱藏於社會結構之中的社會關係以及公民參與網路、信任和互惠規範等社會資本形式對個人、家庭甚至公司的發展,乃至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政治民主以及社會和睦等可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社會資本研究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深入地研究當代西方的各種社會資本理論及其應用分析,借鑒其有用的概念和理論框架,對於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我國社會的現實政治經濟發展,對於引導公民發揚和培育積極的社會資本促進社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社會資本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也是研究中國社會的有效途徑。結合我國城鄉實際,我們可以從社會資本表現形式、運作特點、運作基礎、運作機制、運作成本、運作功效以及社會資本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關係等方面來研究中國社會資本。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其仔:《社會資本論——社會資本與經濟增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2]晉軍:《外人成本與過度資本化:消極社會資本理論》[J],《清華社會學評論》2001年特輯第2期。

  [3]周小虎、陳傳明:《企業社會資本與持續競爭優勢》[J],《中國工業經濟》2004年第5期。

  [4]蔡鉑、聶鳴:《社會網路對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的影響》[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年第7期。

  [5]閻海峰、魯直:《社會資本——認識網路組織的一個新視角》[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6]周樂欣、李魁:《我國產業集群的社會資本理論視角》[J],《科技創業月刊》2006年第9期。

  [7]李惠斌、楊雪冬:《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8]楊艷琳、李魁:《社會資本視角的我國產業集群發展分析》[J],《浙江學刊》2006年第6期。

  [9]張其仔:《社會網與基層社會生活——晉江市西濱鎮躍進村案例研究》[J],《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3期。

  [10](美)林南:《社會資本:爭鳴的範式和實證的檢驗》[J],《香港社會學學報》2001年第2期。

  [11]顧新等:《社會資本及其在知識鏈中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3年第2期。

  [12]〔美〕弗朗西斯·福山著,曹義烜譯:《社會資本、公民社會與發展》[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3年第2期。

  [13]邊燕傑、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14]肯尼思·紐頓:《社會資本與現代歐洲民主》[A],馮仕政編譯,李惠斌、楊雪冬主編:《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15]卜長莉、金中祥:《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J],《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第4期。

  [16]秦琴:《社會資本研究中的二元困境及其出路》[J],《長江論壇》2006年第5期。

  [18](美)林南著,張磊譯:《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張文宏:《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研究》[O/L],中國社會學網,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zxwz/t20040915_2743.htm。

  [19]邊燕傑:《城市居民社會資本的來源及作用:網路觀點與調查發現》[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20]趙延東、羅家德:《如何測量社會資本:一個經驗研究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21]邊燕傑:《社會網路與求職過程》[A],林益民、塗肇慶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C],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22]邊燕傑、張文宏:《經濟體制、社會網路與職業流動》[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

  [23]徐延輝:《企業家的倫理行為與企業社會資本的積累》[J],《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6期。

  [24]劉林平:《企業的社會資本:概念反思和測量途徑》[J],《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2期。

  [25]趙延東:《再就業中的社會資本:效用與局限》[J],《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4期。

  [26]趙延東:《再就業中社會資本的使用—以武漢市下崗職工為例》[J],《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

  [27]張方華:《知識型企業的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8]張方華:《社會資本理論研究綜述》[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29]朱國宏:《經濟社會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30]周紅云:《社會資本:布迪厄、科爾曼和帕特南的比較》[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3年第4期。

[31]Uphoff, Norman T. 1996. Learning fromGal Oya: Possibilities for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and Post-Newtonian Social Science[M]. London: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32]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A], In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

[33]Bourdieu and L.Wacquant,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M], Chicago, 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19.

[34]Putnam,R.1993.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J], The American Prospect,13:35-42

[35]Coleman J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4 No5,pp95-121.

[36]Janine Nahapiet, Sumantra Ghoshal,1998,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3:242~266.

[37]Ronald S Burt. 1992..Structural Hol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press,

[38]Coleman,J.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4(Supplement) pp.95-120.

[39]Fukuyama F. 2000. Social Capital and Civil Society[D],IMF WorkingPaper.No.0074.

[40] Bian,Yanjie 2002. Institutional Holes and Job Mobility Processes: Guanxi Mechanisms in China』s Emergent LaborMarket[A], Pp.117-136 ,in Social Connections in China: Institutions , Cultural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Guanxi[C], edited by Thomas Gold, Doug Guthrie and David Wan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1]Adler , Paul & Kwon , Seok-Woo , 2002 ,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a new concept [A], i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 (1)。

[42]Leana, Carrie, and Harry J. Van Buren III. 1999.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A], i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3).

[43]Brown,ThomasFord.1997.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Social Capital[O/L]. http://hal.lamar.edu/~BROWNTF/SOCCAP.HTML.

[44]Luory, Glenn C. 1977 .A Dynamic Theory of Racial Income Differences[A], in Women, Minorities,and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C], Phvllis Wallace and Annette M. La Mond. eds. Lexington, MA:Heath.

[45]Fukuyama, Francis. 1996.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M]. NY: Free Press.

推薦閱讀:

【俄羅斯研究】張廣翔、李振文:俄國保守主義的實質與變遷——關於理查德·派普斯俄國保守主義的研究
蒙牛集團的競爭戰略研究
研究婚姻不順的八字
太乙育丹功研究
錢理群:我的研究與思考――與油畫界的朋友聊天

TAG:社會 | 理論 | 觀點 | 資本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