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家經典中感悟人生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人生智慧的關注與思考。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儒、道思想對中國人的生存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提到儒家、道家,人們往往就會用積極與消極,入世與出世來進行抽象的評價,那其實是大大的誤解,林語堂先生說得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一半是儒家主義者,一半是道家主義者。」儒道是互補的,道家智慧是相當博大而深刻的。2006年9月5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有「歐元之父」稱號的羅伯特蒙代爾教授在「北京論壇」的致辭中講了這樣一段話:「中國人相信的是道,這種道教思想實際上在中國的三種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都存在。道是宇宙運行的方式,是自然的規律,是一種統一的和自發的行動。世界萬物和每一種變化都有它內在的必然性,都是部分的協同的合作來促進一個整體。」這番話是講得頗為中肯的。魯迅先生曾經指出,「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文學家許地山甚至覺得,「我們簡直可以說,支配中國一般人的思想與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 道家思想的創始人是老子。一般認為,老子本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人。與孔子同時,生活在春秋時代。曾當管理書籍的小官,相當於今天的圖書館館長之類。按照《莊子》中的記載,孔子曾「問禮於聃」。結果是孔子被老子教育了一頓,但孔子不但未生氣,反而猛拍老子的馬屁,稱老子是「乘風雲而上天」的龍,還很激動地感嘆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大概就有了「老子天下第一」之語。司馬遷《史記》中記載,老子活了二百多年後,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莫知其所終」。究竟老子後來仙歸何處,至今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老子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最大貢獻就是他的著作《老子》(也稱《道德經》)。《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開山之作,代表之作。《老子》流傳至今,版本甚多。傳世本《老子》有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共5000餘字。雖然篇幅不長,文字簡短,但卻蘊含哲理,閃爍智慧。它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語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會的一些永恆法則。其中心就是要說清一個「道」字。但老子自己也認為「道」是很難講清楚的。所以《老子》一開篇便坦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可謂莫名其「妙」難道其「玄」。雖然如此,老子還是認為「道」確確實實存在。「道」是萬物之母、宇宙本原(道生一〈氣〉,—生二〈陰陽〉,二生三〈三爻所構成的八卦〉,三生萬物),「道」又是自然運動的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種宇宙天地之大「道」,或許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領悟與追求的最高境界。(馮友蘭先生有人生四境界之說: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下面是我讀《老子》獲得的幾點膚淺的感悟: 一、如何為人:從「上善若水」到「人生若水」 水不僅是生命的搖籃,而且是文化的源泉。古今中外聖賢們往往從流水中獲得了人生的感悟。管子在《水地篇》中提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的命題。孔子面對滔滔東去,奔流不息的流水頓生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西方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以水為喻,指出「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唐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蘊含著多少人生的況昧?印度詩人泰戈爾用優美的詩句表達出深刻的哲思。「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才使得鵝卵石臻於完美的」。 但是在水中真正深刻悟出為人之道的當首推老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有像水一樣的品格,為人要像給萬物帶來益處而不求回報的水一樣。水總是往低處流,故絕無傾覆之患;水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顯得那仁慈;水,表裡如一,所以它誠信;水,公平如鏡,一視同仁,所以它善治;水能蕩滌污垢,載舟覆舟,降灑甘露,攻堅克強,功能無量,所以它善能;水,可因循四季,變為雨雪冰霜,保護萬物生靈,所以它善時。「七善」是老子對理想人格的闡述。「不爭」「處下」是老子的生存之道。的確,以水為鏡,可鑒人生: 如水之靜,淡定從容靜若水; 如水之明,正直磊落明若水; 如水之謙,輕看名利淡如水; 如水之化,隨機應變柔若水; 如水之韌,百折不撓韌若水。 二、如何做事:從「不救救人」到「揚長育人」 以自然原則為理論基礎的道家教育思想,蘊藏著深刻的教育智慧。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道家認為,「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即是說差異性和多樣性乃是世界的自然而應然的狀態。物固然如此,人也不能例外。因此,順應自然的教育活動理應把保持和發展人的個體差異性確定為教育的根本目標。此所謂「以不救救人」。道家所提倡的「以不救救人」是對儒家基於中庸之道的補偏救弊之法的否定。孔子在因材施教過程中採用的就是補偏救弊之法: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教育中保持和發展多樣性和差異性所體現的不僅是對於教育對象之個體性的尊重,同時也是為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從而有利於每一個個體去充分實現其獨特的社會價值。老子說: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淮南子》用楚國將領子發(「好求技道之士」)以養善偷者(夜解齊將之幬帳、枕、簪)而退齊國強敵的故事,生動地闡明了老子「不善人者,善人之資」的道理。 老子倡導的「以不救救人」的教育理念啟示我們:教育不僅要「因材施教」,更應當「因長施教」,實施揚長教育。教育要把握學生的潛質秉賦,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以自信心和進取精神的培育為重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指導,職業生涯輔導,成功人生引導,使教育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 三、如何從政:從「無為而治」到「無為而為」 老子講「人法地」。「地」何以值得效法?是因為地性喜靜,無為自化。《易經》坤卦六二爻辭曰:「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直、方、大是地的形狀,地的品格則是無為無不為(不習無不利)。老子便是因此悟道。他所謂「人法地」,即法地之無為而治,守靜貴柔。又曰「道法自然」,是說道常無為,應順自然以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道永遠是清靜無為,卻又是無所不為的。清靜無為正是道家的核心主張。 但如果我們把「無為」望文生義理解為「無所作為」就大錯而特錯了。李約瑟在他的《道家與道家思想》中指出,對於老莊這樣的「原始科學家」來說,「無為」的意思就是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可見,「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與「有為」不同的另一種「為」。按道家的思想,「有為」即是強為,是造作,是自尋煩惱。道家認為,我們總是背著與天地萬物相對立的自我在這個世上行走,所到之處總是要干與天地萬物的根本「道」相違背的許多事情。殊不知人的本性與天道是相通的(天人合一),違背天道也即是違背人的本性。為政者若陷於「有為」不知自拔,就不免暗於一隅,囿於一事。 老子的「無為」,就是要我們從道的規律性出發,做事為政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我無為而民自化(教育),我好靜而民自正(純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這也就是說為官治國的最好手段是順其自然,不露痕迹。莊子也明確指出,「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意思說,古代帝王他們如果不做違反自然的事,便能使整個世界為自己所用,而且還能做到綽綽有餘;但是如果他們要做違反自然的事,那就不能充分盡到世界對他們所要求的職責。 道家的「無為而治」對後世為官治國者無疑會產生影響。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曾以老子的「無為」思想治理國家。到文景時代,國家空前繁榮昌盛,歷史上稱之為「文景之治」。唐朝開國皇帝高祖李淵,更是把老子供奉為自己的祖先,規定道教為眾教之首,確立了唐朝尊崇道教的國策。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時代,他崇尚道家思想,出現了少有的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史稱「貞觀之治」。當年,美國的里根總統在第二次的就職演說中就引用過《老子》中「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話,看來他對老子的「無為而治」是有所理解的。當然,西方人也存在「無為」理念。法國大革命前夜,路易十六請教一個自然法則決定論者,「我要做什麼才能讓我的國家繁榮?」「LAISSEZ FAIRE,LAISSEZ PASSER。」「自由放任。」有人這樣翻譯,作家柴靜把它叫做「仁慈的忽視」,我以為,用老子的「無為」二字當是最為恰切的翻譯。 老子的「無為而治」啟示我們,為官從政,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行「無為而為」之道,也即是把握規律,順應自然,構建和諧,科學發展。當下我們倡導「以人為本」的從政為官理念,按「天人合一」的觀點,以「人」為本亦即以「天」為本,以「道」為本。「以人為本」的為官之道要求我們注意三個維度,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係。從人與自然的關係著眼,就是追求發展要重視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不違背破壞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樹立「綠色GDP」的政績觀。從人與社會的關係著眼,就是要以制度安排促進對人的個性激活和潛能開發,要充分顧及人的多樣化和多層次需求,大力挖掘人的潛能,並開發人的能力,努力建設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和促進人的和諧發展為內容的激勵制度體系。從人與自我的關係著眼,就是要注重修身、得道,做到少私寡慾,守靜不爭。「我無欲而民自朴」「夫唯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廉潔從政,清白做人,率先垂範,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才能魅力,行不教之教,不管之管,無為之為。《老子》在國外,是除《聖經》之外翻譯和發行數量最大的書,可見它在世界上的影響和地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老子》是世界哲學的源頭。愛因斯坦辦公室的書架上擺放著一本德文版的《老子》。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這樣說:孔孟對他影響很大,老子對他影響巨大。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老子》?答案很簡單,現在是後現代社會。後現代社會是價值觀念體系懷疑和重構的時代。當下人類面臨著一項共同的挑戰和衝突,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生態危機、人文危機和精神危機,人們在尋找精神家園,在尋找回家的路,博大深邃的道家文化和人生智慧,為世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精神資源。天無道則不運,國無道則不治,人無道則不立。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科學發展的今天,我們也可從道家文化和人生智慧中汲取營養,特別是知天、知人、知已之道。「讓我們在聖賢思想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柔弱勝剛強與韜光養晦 老子《道德經》一書從「道」的思想中產生出「柔弱」,「不爭」,「守雌」等思想。老子將這些思想運用到了人生、社會、政治等方面。本文主要是對,柔弱勝剛強的含義,柔弱的運用與價值等方面思想進行研究,來淺析柔弱勝剛強的辨正思想。 老子《道德經》一書中有許多關於「柔弱」的論述,很多人說老子的「柔弱」是「懦弱」,「陰柔」,過去人們常常以之作為老子思想消極的論據之一。其實,這並不符合老子的思想實際。其中關於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思想,即具有積極進取的柔弱勝剛強的辯證法思想,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同時也與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相結合,是中國外交事務中不可或缺的理論原則。先在此引其所言,加以分析說明。一、柔弱勝剛強的含義:「弱者道之用」    其一,「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他以嬰兒為例,說明嬰兒的骨是弱的,嬰兒的筋是柔的,可是他握起拳頭來卻是緊緊的,可見老子的「柔弱」是指新生的具有生命力的東西,老子這種「柔弱」不僅不是懦弱和陰柔,反而是生命力的象徵。  其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以人的質體為例,說人活著的時候質體的柔弱,死了的時候就變成僵硬的了。又以草木的質體為例,說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質體是柔軟的,花凋葉落的時候,就變成枯硬的了。這是就事物所處的狀態而言,而就從事物和外界環境來說,「柔弱」的東西才可以承受外界的強大壓力,堅強的東西反而容易折斷。老子認為,剛強的東西面臨的卻是死亡,柔弱的事物是「活潑」、「發展」、「充滿生命力」的東西,是不可戰勝的。  其三,「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世間沒有比水更加柔弱的了,但要衝擊堅硬的東西,卻沒有別的東西可以代替水。老子嘆息說,這種弱勝強,柔勝剛的現象,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能從中得到啟迪,沒有真正認識到柔弱對人生的意義。大石可以被穿透,鋼鐵可以被腐蝕,而水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老子用水來說明柔弱是「靈活」、「流通」、「運行」、「善變化」和「不凝滯」。  總而言之,柔弱是指新生的,是指活潑,發展,充滿著生命力,是指靈活,流通,運行,善變化,不凝滯的。故老子總名之曰:「柔弱道之用」。關於柔弱的含義,楊興順曾經有一段精闢的言論:「在老子看來,生是現實中不可遏制的力量,萬物所從屬的,所向無敵的道的法則,就是生的基礎,誰破壞這一法則——生的法則,就會過早死亡,生的力量是自然界最強大的力量,生的力量強大到不可以戰勝,是因為力量是憑藉自身內在迸發出來的力量,而不是依賴外力產生的力量。」    二、柔弱的運用    老子的「柔弱」思想,無論是在當時小國寡民的社會,還是高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都有它的價值。然而老子說;「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能夠認識到水的力量的人很多,而真正會運用於實際的卻寥寥無幾,然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是對老子貴柔尚弱的最好詮釋。  其一,「知雄守雌」與「處下」、「不爭」。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明明知道什麼是雄健,但自己卻保持柔弱,寧肯做天下最小最小的小溪,做天下最小最小的小溪,自然的本性就會永久不離,就會像嬰兒的狀態一樣,無知無欲。人們對「雄」的一方有透徹的了解,而寧願處於「雌」的一方,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處於低洼的地方,所以恩能容納百川之流,百川都匯歸江海,「聖人」具有「處下」,「不爭」的品格,所以能夠處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累受害,樂於擁戴他而不厭棄他。  老子在其書中反覆申訴這種「知雄守雌」與「處下」、「不爭」的人生態度,低洼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貪,貪反而容易迷惑,屈枉反而能伸張。  其二,韜光養晦。  歷來學人詮釋老子的「柔弱,道之用」,認為柔弱會產生以柔克剛之效,把「弱」作為一種以退為進、韜光養晦的策略。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國內風雲突變的形勢下,鄧小平鎮定自若,深思熟慮,高瞻遠矚制定了「20字方針」,其中韜光養晦,是這一方針的核心思想。「韜」,本指弓箭的套子。「韜光」,字意是指將光彩封在套子裡面,不要外露,把聲名才華掩蓋起來。內在的含義是說不顯山不漏水,不顯示能力,不與人爭,不與人比。  「晦」,是指灰暗之意。「養晦」,是說隱居於不顯眼的地方,進行自我修養。韜光養晦,意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引申到這裡,可以理解為,收起鋒芒,保存實力,卧薪嘗膽,苦練內功。按照這種戰略,對外,要善於守拙;對內,要埋頭實幹。致力於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在實施和推進自己國際戰略的過程中,適當地處理好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的關係,既不要只講韜光養晦而忘記有所作為,也不要只講有所作為而忘記韜光養晦。  三、柔弱的價值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遍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柔弱過於水,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賽過它來印證「柔之勝剛」,「弱之勝強」,最要緊的是:「以其無以易之」,這句話,它天下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水的。這種貴柔尚弱的思想在當今紛雜的社會中有著獨特的魅力,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的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態度。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善利萬物,更確切的說,凡有生命的都得依靠水而存活。水默默的滋生,畜養萬物。一方面說明了水的貢獻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萬物對水的依賴性。「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這是善於處事者「柔弱」的儀錶,像消融的冰塊那樣渙散,香未經雕琢的材料那樣淳厚,像山谷那樣空曠,像濁水那樣混沌。這是善於處事謹嚴的心境:象冬天涉足江河那樣謹慎,象提防鄰國進攻那樣警惕,象作賓客那樣拘謹嚴肅,這是老子思想的獨到之處,在現代複雜的國際環境下與中國外交結合,又有個更加深刻的意義。  正所謂「轉換推移,得之一道,以少正多,是故欲則者必須柔守之,欲強者必須柔保之,積於柔則剛,積於弱則強。觀其所積,以之禍福之鄉。強勝不若己者,至於若己者而同。柔勝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我們國家一直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    四、小結  人們皆知《老子》主張柔弱,即稱:「老聃貴柔」。但他為什麼貴柔呢?卻很少有人對此作進一步的探討。從上面所摘引《老子》關於柔弱的一些言論來看,老子的貴柔,並不是一種自甘屈辱的消極思想,他是一個辯證法家,深知「反者道之動」的道理,不愧人稱「老子天下第一」。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道家有句話叫「生乃寄也,死乃歸也。」就是說,一個生命的誕生就像一個人入住了賓館,是借住,也是暫住,不可能長久的;死了就像是回家。我們應該報著平常心去對待生死問題,因為生死就像白天黑夜那樣,都是大道運行的一種現象。 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人不可過高地看待自己,其實人同其他萬物一樣,有許多事是很無奈的。順應天變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我們服從天道,我們的身體——那個臭皮囊都需要,何況是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心呢,卓,就是指人的本性。不少人認為這個世界有個主宰,法大無邊,莊子說,我們都會死,難道那個主宰不會死嗎?如果說有個不死的東西,那可能只有「虛空」是不死的,任何具體的存在都是有生有滅的。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河裡的水幹了,魚裸露在陸地上,它們相互用哈氣去滋潤對方,用唾液去沾濕彼此的身體。這種關愛的精神,人類是非常提倡的。莊子說,你如果是一條魚,你是願意在陸地上相互關注、愛慕,還是願意暢遊江湖,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牽掛誰呢?我們提倡愛人,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大愛。 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莊子說,算了吧,與其有時間去讚譽堯帝的好,評說桀帝的不好,還不如忘記紛爭,回歸大道。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地承載著我們的身體,我們要想生活下去,也要奔忙、勞頓,到老了才可以悠閑一些,到死了才算徹底休息。這樣的人生是可悲的。所以,只有知道如何面對死亡的人才知道如何面對生活。或者說,懂得生活的人,是那些參透了死亡的人。有不少學佛的高僧,活著很從容,死亡也很淡定,有些高僧離開人世前還和學徒們打聲招呼,明白告訴你「我要走了」,到時候果然準點坐化,圓寂,悄無聲息,沒有哭沒有鬧,也沒有痛苦,一切如常,這就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生死是一種很平常的現象,死是瞬間的事,其實,生也是瞬間的事。只是有不少人不知道這個道理,總覺得生命很長,甚至把它看成是永遠地存在,於是乎拚命地把這個世界上的好東西據為己有,撈名、撈錢、撈權,然後想方設法去找個秘密的地方隱藏起來,生怕丟了。莊子說,你們別再藏了,藏不住的,因為連你們找的那個藏處都是不可靠的。把一條船藏到深山裡,把大山藏到太平洋里,這總應該說是可靠了吧,然而當你還在睡大覺的時候,有個大力士把地球都背走了,你恐怕還在做夢吧。我們想要隱藏的任何東西都不外乎在這個地球之上,但莊子告訴你,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會消亡。地球還是個好動的傢伙,你把東西藏於一個變動不定的地方,那與刻舟求劍的那個傻子還有什麼兩樣呢? 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遁。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恆物之大情也。把小的東西藏到大的地方總是合適的吧,但還是會丟失的。因為天體都在動,都不可靠。怎麼辦呢?莊子說,只有把天下藏到天下才不會丟失,這才是符合自然的永恆的至理。什麼叫「藏天下於天下」呢?其實就是不藏,一個東西該放哪就放哪,不藏也就不會丟。對於人來說,「藏天下於天下」是指人也不可到處遊動,要回到人的本性上來。佛教講「明心見性」,就是讓我們別亂跑,堅守虛空的本性,這樣你才能獲得大自在。 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人成為了人,有了人的形體,總是很高興,其實人的產生與貓啊,狗啊,樹啊等萬物是一樣的,都是自然變化的結果,又有什麼可高興的呢? 故聖人將游於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所以,得道的人處處為家,從不把什麼地方當成是自己的,也就不存在有任何的丟失。我們應該善待無論是短命、長壽,還是出生、死亡,我們應該接受這一切。何況人與萬物一樣都是大道的造化,這是你左右不了的,你也沒必要做那些出力不見好的事,也沒必要動那些無濟於事的腦筋。世人是用加法在尋求快樂,而修行者是在用減法尋求快樂。世人用加法使自己擁有的越來越多,得到的是煩惱和危險;而真正的修行者用減法使自己放下的越多越好,得到的是輕鬆和自在。寵辱不驚常寫「寵辱不驚」,大家都說這句話出自《老子》,其實,《老子》原文說的不是「寵辱不驚」,而是達成「寵辱不驚」的方法。老子說話很簡潔,直接從實踐並達成目標的角度入手,而不空講理論。《老子》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何能夠達到「寵辱不驚」呢?那就是在時常謹守「寵辱若驚」,為什麼若驚?因為「寵為下」,得之,即受人追捧讚歎的時候,心中我受之若驚,深發警醒,知道自己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所做的根本不值得如此受寵,所以深發慚愧心,努力精進學業。如果受人污辱,或失寵了,為世人所輕賤、冷漠乃至污衊,這時候更應該警醒,首先不要怨、恨、哀、怒或不平,好好地靜下心審視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養。為什麼自己會受人污辱?為什麼人家不污辱別人?為什麼會被冷漠?所有的問題都從自身找問題。所以,失之若驚時是驚醒,原來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開始更加努力地修行自我,長養自己的德行。真能如此,就會發現,寵即是辱,辱即是寵,辱為寵都,辱更能刺激讓人成長,而寵卻很容易讓人墮落。寵為下,受寵而欣然不知所終,則又下之又下了。在此,老子深言寵之害。知道這個,才能在遇到寵辱時都能不動心,以平常心對待,淡然處之。有人說了,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怎麼辦?老子早就想到大家有這個問題。所以,他老人家又說,「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也就是說,想到做到寵辱若驚,就得從放下自我開始。這裡末學悟到兩個層次:一、我們時時刻刻放不下身體,以身為貴,以辱為大患,而老子卻「貴大患若身」,若恥辱為外力加之於人的大患,那此大患則於聖人來說,貴之若身,二、打心眼裡知道,「大患若身」,身體是人最大的負擔。真正地看破自己的身體,知道身體是無常的,時時刻刻都束縛著自我的發展,才能放下「身我」——「假我」,找到「真我」——「性我」,這時候,放下身見,自然可以在有身中體悟無身,於無身中自在安然,當然可以寵辱不驚了。大家又說了,這做起來更難了。老子又從更加切實的方面向大家表述實踐的入門方法。「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裡面有四層意思:一、如何做到「無我」,即要「以身為天下」,即以博大之心,胸懷天下,而不是為個人斤斤計較,這是入門之第一方便;二、以身為天下,自可以為天下貴,而身為天下貴卻不可安享富貴,當心寄天下,更為天下人民著想,人民眾多而己力有限,國難當頭更應當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仁義道德為國人榜樣,如此力行之尚時時有憾,自然無任何自高自大的傲慢之心,心越來越謙下,自然可以寵辱不驚矣;三、以愛我身之心愛天下,自然生起博愛之心,而為何愛惜此身?愛惜此身也是「為天下」,這樣的人自然可以將天下重任託付於他了,而將天下託付於他他也不會生起傲慢之心,只因為他以身為天下,常知愛惜,愛惜身體自然懂得「衛生、衛性、衛命」,當然得到清靜心、平常心,托天下於此人,定然可垂拱而治了;四、貴之所以為貴,因為貴而不自恃、不自守、不自伐、不自以為是,所以貴者可以長守富貴,貴者處上而民不重,以其無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愛者之所以得天下之愛,因為愛者所愛非一己之私,非偏愛、非情愛、非有條件的愛,愛者所愛均出自一片至誠,所以這種愛,清靜平和,身心安閑,自然可以寵辱不驚。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到,老子講話也是直指人心,非常透徹,直入行門,不在玄之又玄處與人饒舌!最有用的莫過於「無用」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有一個人叫支離疏,他的面頰縮到了肚臍下面,肩膀比頭頂還高,後腦勺朝天,而五官又都向上長,下雨天可以做蓄水之用,一般人有肋骨,他的雙腿就是他的肋骨。反正那樣子是極其醜陋,不堪入目的。莊子是寫作方面誇張手法的鼻祖,不知他說的這個人大家見過沒有?如果見到了一定要把他逮住,隨便關到一間房子里都可以賣門票,發大財的。挫針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就這麼個人,他縫縫補補,做點小針線活就可以吃飽肚子;他簸糠篩米,變粗糧為細糧去賣錢花,就可以養活十口人。上征武士,則支離攘臂而游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國家打仗了要徵兵,別人到處躲藏,而支離疏不僅不躲,還一搖三晃地在鬧事遊盪;國家要建設大工程是要征勞役的,而支離疏就是跑到征勞役的官員面前也沒人看他一眼;但國家要發放救濟物質了,支離疏次次都少不了,總能領回一大堆東西。一句話,不好的事情往往離他遠遠的,好事不用要,不用搶,必定送到門前來。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一個外形無用之人,尚能把自己養得白白胖胖的,享盡天年,又何況是內在無用的人呢?在道家看來,真正活在世間的是「我」,而不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只是「我」的形式,「我」走了,那個形式就不存在了,沒有意義了。這裡莊子是說,「我」的身體沒用了都可以享盡天年,何況連「我」都沒用了呢?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卻曲卻曲,無傷吾足!」我們都知道孔子對教育的貢獻很大,其實他在年輕的時候是很有政治抱負的。他周遊列國,一心想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孔子的所作所為在道家看來都是徒勞的。有一次,孔子到楚國去,楚國得道高人接輿就遊盪到他的客棧門口大聲地吟誦起來:鳳啊鳳啊,人們的德性怎麼衰敗到這等地步了?一萬年以後會不會好些呢?但我們等得及嗎?一萬年前人們的德性好得很啊,但我們怎麼追得回來呢?天下人如果都守道的話,那麼聖人就會形成了;如果天下人不守道的話,所有的人都會標榜自己是聖人,假聖人就會鋪天蓋地了。現在的人啊,不上刑場就算不錯了。福報比羽毛還輕,什麼都不能承載;禍端比大地還重,躲都沒處躲。算了吧,算了吧,別再到處宣揚自己多麼正確多麼重要了,危險,危險的很啊,這是自己挖個圈自己往裡鑽呀!別再像迷路的孩子一樣在我面前晃來晃去,耽誤了我的行程!也別再做一棵帶刺的小樹,那會刺傷我的腳。楚狂接輿就這樣在孔子住所門前罵了一通。這一通罵在《論語》中也有記載,罵完之後孔子還要找對方談談,但接輿理都不理,揚長而去。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山上那些樹木被砍伐,都是因為自身的質地太好了,油脂被煎熬,也是因為自身有能夠燃燒的特質。各種果子樹、油漆樹,都是因為有用而遭殃。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又有誰知道無用的用處呢。要成為重要人物就不會有平安。從前有個國王騎馬進入森林,看到芒果樹上結滿了果實,就吩咐他的僕人把樹上的芒果都摘回王宮,因為他想用這些芒果做晚餐。結果他的僕人回來說芒果不見了,樹上沒有半顆芒果。國王以為他的僕人懶得回到森林,所以就騎著馬親自去看。結果原本漂亮、結滿芒果的樹,才一會兒的功夫已變得七零八落。原來有人為了摘芒果而把所有的樹枝都折斷了。當他騎得遠一點時,看到另一顆芒果樹,上面有著綠油油的葉子,但一個芒果也沒有。因為它沒有果實,所以沒有人理它,而它就得到了平安。國王回到王宮後,把王冠和權杖交給大臣們說:你們可以擁有這個國家,我要去森林中,生活在茅屋中。這一篇是《人間世》,是說入世的保身之法。莊子告訴我們,功名利祿是不能保我們平安的,而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藏我於無用之地才是安自然的境界 許多人認為,自然,在我們之外。其實,自然,也在我們之內。因為外在是內在的外層,內在是外在的內層,外在內在是合一不二的整體存在。 自然,是萬事萬物自身的本然狀態或存在規律。一切眾生(人類、動物、植物、鬼神),必須依靠天地的養育才能存在;養育眾生的天地,必須依靠宇宙本源才能存在。孕育天地眾生的宇宙,則依靠自身的本然狀態而存在。眾生有眾生的自然,天地有天地的自然,宇宙有宇宙的自然,但是,眾生、天地的自然,都包含在宇宙的自然之內。 我們可以用兩種態度看待並且對待自然:一種是順隨自然,一種是逆反自然。渴了喝餓了吃困了休息,是順隨自然,一種是逆反自然。渴了喝餓了吃困了休息,是順隨身體的自然;渴而不喝餓而不吃困而不休息,則是逆反身體的自然。遵循生老病死,是順隨生命的自然;執著長生不老不病不死,則是逆反生命的自然。晝夜交替,是天地運行的自然。春夏秋冬,是季節循環的自然。不生不滅,是本性存在的自然。 許多人,因逆反自然而痛苦;只有很少人,因順隨自然而愉快。我們只有領悟並且體驗到小自然(個體)大自然(整體)內自然外自然合而為一時,才能全然享受一切存在的自然。越重要就越危險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 南伯子綦也許就是「齊物論」中的南郭子綦,這些得道人往往都是遨遊一族,居無定所的,你如果問他們家在何處?他們會說:處處是家,腳下便是。 有一天,南伯子綦游到商丘,這個地方是宋國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是莊子的出生和生長之地,在那裡南伯子綦看見有一棵奇異的大樹,一千輛馬車在下面乘涼都沒有問題。在古代,擁有馬車是件了不得的事情,比現在的賓士、寶馬還要難得。四匹馬拉一輛車叫一乘,諸侯國只能擁有百乘,天子才可以擁有千乘。這裡有一棵樹,可以供千乘馬車乘涼,是說樹之大?還是在說一個可容天下的寶物?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南伯子綦說:這到底是棵什麼樹呀,必定具有異乎尋常的材質吧!但仰起頭一看,小樹枝也算不小,但疙里疙瘩的,根本不能做棟樑之用;再低頭一看,樹的根部很粗,但裡面有裂紋,又不能做棺材;用舌頭舔舔那棵樹的葉子,還必須趕快跑去漱口,不然嘴巴就會腐爛;即便是走進聞一聞也受不了,會讓你像喝醉酒似的,暈三天不成問題。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南伯子綦說,原來這棵樹果然是一無用處才長成如此巨大的。哎呀,得道的人,就是以這棵樹為榜樣的啊。 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此材之患之。 宋國有個地方叫荊氏,那裡最適合生長楸樹、柏樹、桑樹。當長到雙手一合那麼粗的時候,有養猴子的人需要木樁子就來砍伐它;當長到三四圍粗時,又有建大房子的人來砍伐它;當長到七八圍粗時,還有富貴人家用於做棺材來砍伐它。古代人做棺材很講究,木板要整塊的,不能拼湊。椫傍就是指整塊木板。棺材外面加一層叫槨。天子的棺槨是七層,諸侯國君的棺槨是五層,士大夫的棺槨是三層,讀書人的棺槨是兩層。現在的樹木越來越少了,還沒有長大就被砍伐了,所以做棺材的木板是拼湊而成,這在過去是不被允許的。 莊子說,荊氏那個地方的楸樹、柏樹、桑樹質地都很好,但都還沒有長很大就遭到刀砍斧劈,這種災難都是因為它們實在是太有用了。 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之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巫祝是指祭祀活動的主持。就是佛家的法師,道家的道長,基督教的神父。古時候有不少地方經常開展祭祀河神的儀式,要選最好的東西獻給河神。但巫祝會告訴人們,額頭長白毛的牛、高鼻樑的豬、有痔瘡的人是不能作為祭祀品的,那樣會不吉祥。而得道的人卻說,我就想做個沒用的東西,如果是人,我願意有痔瘡,如果是牛,我願意頭上長白毛,如果是豬,我願意有個高鼻樑。這樣才好,這樣才最吉祥。老子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就是說,任何東西都不要太逞強,太顯能,那樣是不符合「道」的,不符合「道」就會早完蛋。我們都希望把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人,一個重要的人,看來這是非常危險的。入世修鍊下的修心 在紛繁嘈雜的環境中,磨練心性、提高心性,入世修練提供了這一最便利的條件。 修練的目的,無非是在各種條件下,能真正入靜入定,而心性的磨練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你不至應激而敗,這裡就要不斷地進行清凈心、慈悲心、光明心的修練。 真正的清凈是心的清凈,不是外在的清凈,越是不清凈的地方,能夠讓自己的心清凈下來,這是真功夫,心靜方為凈,一片凈土在心中。 總想自己去找一個清凈的地方、去修練,這世間哪裡是真正清凈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就有假、丑、惡,也有真、善、美,就看你怎麼看,你看這也不順眼,那也不如意,這說明你的清凈心還沒有過關,最後,不管在哪裡,你能真的清凈下來了,心凈則國土凈,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虛、變成了無、變成了空,這時你就真的清凈了
推薦閱讀:

千年的沉澱與升華,品悟儒者的八大智慧結晶
天公秘傳對前生智慧的開發利用術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竟是這個意思!古人的智慧真是不服不行!
什麼叫領導?
智慧錦囊作者:主愛導航

TAG:感悟 | 人生 | 經典 | 智慧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