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數碼攝影的十大拍攝技巧

從摸單反開始也有兩年多,攝影上開始的熱情已經慢慢有些衰退了。但是本著尊重銀子的原則,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單反相機成了擺設。好好想一想,攝影畢竟能作為一個有趣的愛好,好好學習一下,提高一下攝影技術,用鏡頭去撲捉美,也就能用心去感受美。愛攝影,愛美,愛生活,這樣的人大約總能用小快樂麻痹著自己去好好活著。

好吧,重新燃起熱情,捧起教科書,好好學習,好好領悟。

就從最最基本的知識開始,什麼都要溫故而知新,一切好像回到原點。

1、感光度設定

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實際上是來自膠片的感光度概念,應該採用「相當感光度」來表示其相當於傳統膠捲的感光度。而所謂膠捲的感光度,是指感光膠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數碼相機的影像感測器的感光度其實並非完全指它對光線的敏感性能。當數字相機改變感光度拍攝時,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影響感測器本身。當提高感光度拍攝時,圖像感測器輸出的信號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信號的放大倍率。

對於同一數碼相機,採用高感光度拍攝的影響質量要差些,這是因為感測器的信號被放大時,干擾的電流也被放大了,造成更多的「噪點」。這一點在普通的、低性能的相機上表現特別明顯。而降低噪點的性能是高性能數字相機的重要表現,往往用高性能數字相機採用較高「相當感光度」所拍攝的效果,還好與低性能相機採用較低「相當感光度」來拍攝的效果。隨著數碼相機的不斷升級,很多高性能相機在高感光度下都有非常好的畫質表現。

因此在選用感光度的時候,並不是越低越好。最重要的是根據環境光線的條件來選擇合適的感光度,來確保畫質和圖像的平衡。環境光線越弱,越需要設定高感光度來保證照片的拍攝。在佳能550D的試用中,嘗試了ISO3200的拍攝,在酒店昏暗的燈光下感覺到高感光度的便利。

同樣因為採用了高感光度,在光線非常微弱的溶洞里,才可以拍攝下一絲半毫的如夢似幻。

2、白平衡設定

白平衡功能是一種針對不同光照條件下的顏色糾正功能,也就是讓白色的物體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依然呈現白色的功能。對於目前的數碼相機來說,全自動白平衡功能基本上能滿足大多數拍攝場所的需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一種光線色溫轉移到另一種光線色溫下拍攝時,全自動白平衡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如果立即拍攝,會導致偏色。

還有兩種情況會使白平衡功能失靈。一是光線暗弱的場所,二是超出了全自動白平衡對光線色溫自動控制的範圍。而全自動白平衡對光線色溫自動控制的範圍一般為2500K—6500K。在全自動白平衡失靈的情況下,就需要手動白平衡來解決這個不足。還有就是採用RAW格式情況下,後期可以方便的調節白平衡來解決偏色問題。

在昏暗的室內,白平衡往往出現嚴重偏色,尤其是偏黃。

而因為使用的是RAW格式,後期可以輕鬆的「褪黃」而使人物皮膚白皙通透。

當然手動白平衡(包括後期調節)還有一個最大的功能:按照創作者的意圖來表現主題。如使用偏黃、偏紅色來表現溫暖,用偏青、偏藍色來表現清冷。

3、解析度、畫質、圖像格式的設定

解析度是指數碼相機拍攝圖像的長、寬像素數的乘積,根據所需要最終輸出圖像的尺寸來決定解析度的設置。一般情況下,採用數碼相機的最高解析度,也就是圖像的最大尺寸,這能夠滿足後期以及沖印的各種需要。

照片的畫質是指在同一解析度條件下數字圖小的壓縮倍率。壓縮倍率越高,圖像的畫質越低,而圖像畫質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圖像的細節上。也就是解析度雖高,但如果壓縮倍率過高、畫質過低,圖像一樣是不完美的。

畫質設定和圖像格式也有直接聯繫。採用JPEG格式的圖像需要選擇壓縮比,一般來說分為標準質量、高質量、超高質量(或標註為標準、精細、超級精細)。壓縮越少,文件量越大,畫質就越好。通常情況下,要選擇超高質量(超級精細)來保存圖像,才能夠確保我們需要的畫質。

如果是TIFF格式的圖像,圖像不經過壓縮,畫質沒有損失,但是文件量比較大,需要容量大的存儲卡。

如果是RAW格式拍攝,圖像畫質會更好,圖像也未經壓縮,文件量卻比TIFF格式的要小一些。

對於我個人來說,因為習慣了RAW格式來保存,感覺畫質最好,後期空間也大。

比如這樣的圖片,孩子很配合,表情很到位,但可以採用了JPEG格式,受畫質壓縮的影響不夠完美,後期也無法調整了。

而使用了RAW格式,並使用尼康公司的相關處理軟體之後,即使當時不夠滿意的照片還是可以通過後期來做一定的彌補。

4、圖像細節(銳度、飽和度、反差)的設定

圖像細節指照片的銳度、飽和度、反差等各項參數,這些設置只對JPEG格式有效,RAW格式可以在後期調整這些畫質參數。

飽和度:指圖像顏色的艷麗程度,也就是描述顏色與標準顏色之間的差異程度的。飽和度越高,顏色就越鮮艷,「消色」(也就是黑、白、灰)的成分少,圖像層次也少。飽和度越低,消色成分多,圖像的層次也豐富了。飽和度為零的便是黑白圖像。

反差:圖像中不同顏色、不同明暗的差異。反差越大,畫面中相鄰的兩個元素、兩種顏色的差異越大。適當調高反差可以使畫面通透,反差設置小一點則層次豐富。

銳度:也就是「清晰度」,反應圖像的清晰程度和圖像邊緣銳利程度的指標。銳度越高,圖像的細節對比度就越大,看起來越清楚。但是銳度過高,圖像會失真而且刺眼。

從這一點來看,無論是飽和度、反差或是銳度,都是一個適中的問題,在艷麗、清晰和層次之間尋找平衡。相對來說,飽和度高、反差大比較適合風景等,清淡一些的可能就是所謂文藝的「小清新」風格了。在RAW格式下,往往用預設的優化標準曲線來反映不同風格的圖像細節設定,比如人像曲線、風景曲線等等。

飽和度高、反差大的艷麗模式。

對比比較清新的人像模式(這方面個人應用的比較少)

5、曝光模式(A P S M)的設定

P模式就是程序模式,也就是曝光參數(光圈與快門)的設置,完全由相機決定。相機根據內測光系統測定得到的景物亮度,由預先安排好的程序決定曝光參數。

A模式:光圈優先模式。由攝影者預先決定光圈係數,由相機決定快門速度的一種自動曝光模式。使用該模式的前提是攝影者需要決定所拍對象的景深。

S模式:快門優先模式。由攝影者預先決定快門速度,而由相機決定光圈的一種自動曝光模式。使用這種模式主要用於拍攝動體。

M模式:手動曝光模式。曝光參數由攝影者自己決定。最佳的攝影方式,應該是「自動對焦,手動曝光」。這是因為P、A、S自動曝光模式下,相機都是根據內測光系統來決定曝光量的,由於亮度測光是以反射率為18%的標準被攝體的亮度作為測量標準的,而自然環境下多數物體的反射率不到或者超過18%,都需要進行曝光補償,也就需要手動進行曝光。

對比目前我所常用的A模式,確實是比較方便的,但是可能要追求攝影的更高境界,還比較學會手動曝光模式,更好的對照環境測光來決定曝光。

6、基本拍攝場景(人像、運動、風景、夜景、微距)的設定

拍攝場景模式通常在准專業相機上有,為一些非專業攝影人士準備的拍攝模式,其實它們也就是一種程序模式。

人像模式:相機根據選配的鏡頭焦距設定大光圈以求得到虛化背景的效果,以便突出人物主體。相應的驅動模式為連拍。

運動模式: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的體育項目,用中央對焦點跟蹤拍攝主體,隨後使用其他對焦點進行跟蹤對焦。推薦配套使用長焦距鏡頭。

風光模式:適合拍攝自然景觀,相機根據情況設定小光圈以求達到大景深的目的。為進一步增加圖像的深度與廣度,配套使用廣角鏡頭。

夜景人像模式:相機內測光系統測定整個夜景的曝光時間,插上閃光燈,按照閃光燈支數除以拍攝的距離來決定光圈。

微距模式:儘可能的接近被攝物體,以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對拍攝主體進行對焦,以求主體更突出。最好是使用微距鏡頭。

由於我目前所用的相機上不具備這些功能,也就沒有這些嘗試。但是對於初涉攝影的人來說,也許這些基本拍攝場景確實是最有用的。僅用大光圈設定的照片來代表人像模式,讓大家感覺一下。

廣角鏡頭、小光圈代表風光模式

7、測光模式(平均、中央重點、點測光、局部測光、評估測光)的設定

平均測光:測定被攝體的綜合亮度,把較大測光範圍內的各種景物亮度綜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得到推薦的曝光參數進行曝光。在平均亮度等於18%的中灰時,曝光是準確的。但是當畫面出現大面積過亮或過暗的背景時,平均曝光就會導致明顯的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

中央重點測光:以取景畫面中「一定面積」的被攝亮度為主,其餘部分的亮度為輔。這個「一定面積」大多位於畫面的中央。這兩種測光模式也是傳統相機經常使用的。

數碼相機廣泛採用的是點測光/局部測光、評估測光兩種模式。

點測光、局部測光都是測量畫面中極小一部分區域的亮度。測量面積大於畫面的10%的成為局部測光,測量面積在3%左右的就是點測光。也就是尋找測量標準的18%中灰的位置,將測量的區域對準這種標準灰進行測量,得到的數據作為決定曝光參數的依據。運用點測光對準18灰的物體進行測量可以得到準確的曝光,其優點是不受畫面其他景物亮度的影響。

評估測光又稱區域測光,是一種高級的測光系統。也就是把取景區整個畫面分為N個區域,各自測光進行運算,然後提供相應的自動曝光。因為現在的測光點已經擴展到數十個,測光的準確度也就大大的提高了。目前這種測光模式已經作為相機的標準測光模式。

這也是我目前在使用的測光模式,感覺能夠基本滿足各種場景。

8、自動曝光的補償

由於相機的內測光方式使用的是反射式測光表,在使用自動曝光模式時會產生曝光不夠準確的結果。另外由於表現意圖等原因,攝影者有時也會需要調整自動曝光的曝光量。解決的辦法就是改用手動曝光,或者採用自動曝光的曝光補償辦法。

自動曝光補償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自動曝光的曝光補償裝置,一般為一個曝光補償的按鈕,按動之後曝光補償的量會在液晶顯示屏上顯示出來。也就是在曝游標尺上,增加一個EV值或減少一個EV值,一個EV值還可以分為1/3一檔。增加一檔EV,等於加一檔曝光量,即加大一檔光圈或快門減少一檔。

曝光補償的基本原則是:「遇亮加、遇暗減」。即被攝體有大面積的亮背景時,需要增加曝光量;當被攝體有大面積暗背景時,需要減少曝光量。而加減多少,要根據背景佔據畫面的比例多少決定。

至於曝光補償,用舞台上的照片說明就比較清楚了。

9、驅動模式(單拍、連拍、自拍)的設定

單張拍攝可以滿足一般題材的拍攝需要,比較常用。

連拍模式適合紀實、體育項目。

自拍則是最好搭配遙控器使用。

10、對焦模式(單次、跟蹤、手動、實時)的設定

單次對焦,用於拍攝靜物和非運動物體如人像、風光。在對焦成功後調整構圖,最後按下快門即可。

跟蹤對焦,又稱伺服對焦,適合拍攝焦距在不斷變化的運動物體。半開快門,數字單反相機就會開始工作,通過焦點預測自動對焦,對持續接近或遠離相機的主題進行跟蹤對焦。適合花卉拍攝。

手動對焦,在一些光線條件差或者有特殊需要的地方(如光滑的玻璃表面),自動對焦系統無法工作,需要進行手動對焦。手動對焦更精確。

自動對焦(包括單次、跟蹤)的對焦速度快,效率高,手動對焦只在需要非常精確時候才使用。

還有一種實時對焦模式,對焦框可在畫面內自由移動。

基本上目前使用的都是自動對焦,偶爾嘗試一次手動對焦,還發現其實主題選擇錯誤了。

說到底,如果你到現在還是沒有看懂的話,請打開相機說明書再重新溫習吧。愛攝影,從熟悉你的相機開始。

日誌原文:http://home.babytree.com/u/u836801005/j/8749318

推薦閱讀:

Samsung Galaxy S9+ 拍照秒殺 iPhone X!
iPhone X 配三鏡頭模組!四大可能設計方案你喜歡哪種?
聊聊紅米Note 5,懟懟人
全面屏+屏下指紋會這樣么
由堅果新機的設計聊起——我們是否真的應該抵制「劉海」屏?

TAG:攝影 | 數碼 | 拍攝 | 拍攝技巧 | 數碼攝影 | 技巧 | 初學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