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袁枚詩選集 卷六

卅年 卅年不到舊鄉村,村換人家裡換門。爭怪武夷君下世,公然開口喚曾孫。 還杭州 朝呼輿夫至,色然視我驚。毋乃我與汝,彼此有平生。 輿夫拭其目,再視再嘆嗟。道我新婚時,渠曾推婿車。 翩翩小翰林,容色如朝霞。胡為久不見,一老如斯耶。 輿夫言未終,我心生隱痛。如逢天寶翁,重說黃梁夢。 同上

飛鳥別故林,啁啾如有恨。胡馬戀舊槽,悲嘶足不奮。 矧我父母邦,日歸豈不願。奈羈白門久,歸期竟難問。 趁此小住閑,忍負光陰寸。從前半面交,一一敲門認。 兒時所踏土,處處雙鞋印。晷盡輒繼燭,路過還回瞬。 人問子胡然,一笑指雙鬢。

酒旗 客中誰勸醉如泥,賴有旗懸野店西。望見一竿村便好,未停雙轡馬先嘶。 風狂似欲招人急,花落遙知取價低。我是天涯倦遊者,也曾小住喚偏提。 花幔 花太嫣紅病易侵,為他張幔結層陰。敢遮赤日當天影,恰似慈雲覆物心。 甘後帳深難辨玉,阿嬌屋好那須金。平生怨雨愁風意,每倚雕闌思不禁。 掃墓 五十還鄉客,孤單尚一身。白頭人掃墓,愁殺墓中人。 過葵巷舊宅

  餘七歲遷居葵巷,十七歲又而遷居,以故孩提嬉遊處,惟此屋記之最 真。四十年來,每還故鄉,過門留戀,今乃得叩閽直入。

兒時老屋喜重輕,鄰里都疑客姓丁。學舍窗猶開北面,桂花枝已過西廳。 驚窺日影先生至,高誦書聲阿母聽。此景思量非隔世,白頭爭禁淚飄零。 題桂樹〔三首〕 其一 笑啼多少兒時事,一一難瞞是此花。今日相逢花解語,也應喚我主人家。 其二 別時悔不把花量,別後花添幾尺長。惆悵風前一回首,負他三十七年香。 其三 一枝曾折廣寒宮,貧賤交情老更濃。笑我歸無別來贈,幾行詩書錦衣封。 行役雜詠

錄其一

男兒年二十,漸衰珠玉顏。況乃遠行役,風霜悴其間。 飲酒未及醉,坐看白石還。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刪。 勉旃崇節業,銀管長斑斑。否亦鏈玉液,金骨列仙寰。 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閑。

錄其二 看山有所得,日暮聊為文。厭聽舟人子,村語徒紛紛。 醞釀非素樂,典墳憤所忻。萬謀窘一字,迫如臨三軍。 錄其三 無心推篷看,不意與月近。欣然卧以觀,星盡惟斗柄。 始之肌膚寒,久乃心肝映。白雲如覆被,人面漸貼鏡。 萬里湛清華,九天涵綠凈。狂痴不能還,吾亦見吾性。 錄其四

南遊過楚江,西征臨越甸。當塗想分割,龍津憶征戰。 或營酸棗台,或起明光殿。平畛開歌舞,危巘收組練。 亡何歲似流,悲哉日似電。白骨埋中原,朱扃罷華宴。 史冊尚流播,山川滅聞見。秦宮無遺瓦,漢苑少殘箭。 荒煙廢冢傾,衰草流螢遍。黃雲自南飛,白日但西暝。 閑寂窘游志,衰颯窮遐眷。慨然至於今,嘆者凡幾遍。 平生豪橫心,雖悟不得遣。

登華山

太華峙西方,倚天如插刀。閃爍鐵花冷,慘淡陰風號。 雲雷莽回護,仙掌時動搖。流泉鳴青天,亂走三千條。 我來躡芒蹻,逸氣不敢驕。絕壁納雙踵,白雲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墜巢。天路望已絕,雲棧斷復交。 驚魂飄落葉,定志委鐵鐐。閉目謝人世,伸手探斗杓。 屢見前峰俯,愈知後歷高。白日死厓上,黃河生樹梢。 自笑亡命賊,不如升木猱。仍復自崖返,不敢向頂招。 歸來如再生,兩眼青寥寥。

晚宿凈名寺步鐵障城認一線天 游山惜寸陰,得暇即尋討。步入鐵障城,城高天漸小。 打頭灑珠璣,濕我縑單衣。似雨恰非雨,濛濛山溜飛。 諸洞空中懸,道是猿猴宅。頗有高人風,呼之不肯出。 踏濕兩芒鞋,流連那肯回。一線天未過,一線月又來。 至黃厓再登文殊塔觀瀑 黃厓天上生,對面作浪起。我頭不敢仰,誠恐浪壓己。 豈知下望深,青天反作底。山外有山立,山內有山倚。 頗類人衣裳,幅幅有表裡。忽然暴雨來,人天一齊洗。 避登千尋塔,正對一條水。瀑布從高看,匹練更長矣。 始知開先寺,相離咫尺耳。只為絕巘遮,紆行十餘里。 游風洞登高望仙鶴明月諸峰 泱泱天大風,誰知生此洞。古劍劈山開,千年不合縫。 我身佝僂入,風迎更風送。折腰非為米,縮脰豈畏凍。 偶作謦欬聲,一時答者眾。匉訇非扣鍾,弇郁類裂瓮。 石乳掛瓔珞,陰冰凝螮蝀。游畢再登高,出洞如出夢。 一筇偃又豎,兩目闌復縱。遠山亦獻媚,橫陳怪石供。 仙鶴不可招,明月猶堪弄。底事急歸來,雲濕衣裳重。 水西亭夜坐 明月愛流水,一輪池上明。水亦愛明月,金波徹底清。 愛水兼愛月,有客登西亭。其時萬籟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風來一齊傾,露零螢火濕,屟響蛩語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坐久並忘我,何處塵慮攖。 鐘聲偶然來,起念知三更。當我起念時,天亦微雲生。 雨後步水西亭 雨氣不能盡,散作滿園煙。好風何處來,荷葉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態柔且鮮。幽人傾兩耳,竹外鳴新泉。 啁啁一鳥歇,閣閣群蛙連。暝色起喬木,斷虹媚遠天。 蝸過有殘篆,琴潤無斷弦。憑闌意清悄,與鷗相對眠。 玉泉觀魚 玉泉何澄清,銀河移在地。戢戢萬魚頭,空行渺無際。 紅鱗色陸離,白小影搖曳。窺客若有情,銜花儼相戲。 池間荇藻長,風定水煙細。可惜夕陽沈,鐘聲雲外至。 春山生睡容,遊客有歸意。回首波紋平,淡月僧門閉。 寶刀歌為雲若司馬作

雲若司馬真英豪,磨墨捉我題寶刀。此刀不許俗筆寫,也須筆健如刀者。 拔鞘相誇風滿庭,將拔未拔刀先鳴。電光熒熒射窗冷,夫容飄飄上手輕。 伸則鏗然屈則轉,從古英雄善舒捲。海上長鯨見汝愁,月中丹桂為誰短。 精鐵鎔成歷幾年,孟勞身分壓龍泉。可磨巴漢三江水,可走哥翰萬里天。 摩挲擬叩金環問,吾戴吾頭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涼,疑是刀來照此方。 吁嗟乎!神農藥,堯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殺。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 報仇時繞指柔。  

觀大龍湫作歌

龍湫山高勢絕天,一條瀑走兜羅綿。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為煙。 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雖分焉。初疑天孫工織素,雷棱拋擲銀河邊。 繼疑玉龍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誰知乃是風水相搖蕩,波回瀾卷冰 綃聯。分明合併忽迸散,業已墜下還遷延。有時軟舞工作態,如讓如慢 如盤旋。有時日光來照耀,非青非紅五色宣。夜明簾獻九公主,諸天花 散維摩肩。玉塵萬斛橘叟賭,明珠九曲桑女穿。到此都難作比擬,巋然 獨佔宇宙奇觀偏。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滿面噴寒泉。及至逼近龍湫側, 轉複發燥神悠然。直是山靈有意作遊戲,教我亦復無處窮真詮。天台之 瀑何狂顛,雁山之瀑何蟬嫣,石門之瀑何喧闐,龍湫之瀑何靜妍。化工 事事無復筆,一瀑布耳形萬千。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變化如飛仙。  

聞魚門吏部充四庫館纂修喜寄以詩

文思天子搜遺書,子以文名領石渠。士安不用借五車,嫏嬛福地張華居。 憶昔蛩蛩附蚷虛,兩家簡牒爭搜儲,愛而不見心瞿瞿。一朝去我翔天都, 明堂大開招群儒。青藜太乙從從趨,四千年物盡挽輸。朱文綠字體制殊, 龍威玉牒元皇符,漢唐所少元明無。咸集舜陛來堯衢,酉山光芒燭太虛。 子與蘭台諸大夫,雙眸一串牟尼珠,部居別白分錙銖。縱難讀盡在須臾, 但觀大略亦足娛。有如餓腹餐天廚,哚頤未動口欲呿。又如大海游蟫魚, 恣汝屬饜樂有餘。問誰有此遭逢歟,領百萬軍恐不如。我猶未免為鄉愚, 聞見狹隘探索疏。側身西望空嗟吁,不能從子為書奴。願鈔書目遙寄予, 俾得約略知些須,此身不負生唐虞。  

春寒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殘雪有餘色,百花無競心。 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傾耳碧溪畔,黃鸝遲好音。 夜過瓜洲 霜雁一聲語,煙江兩岸秋。蘆花三十里,吹雪滿船頭。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蒼茫雲樹外,明月出瓜洲。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霜月兩澄鮮,孤篷夜悄然。自攜雙鬢雪,獨對一江煙。 僵樹立如鐵,寒星搖滿天。橫斜幾枝槳,也學榜人眠。 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論秋士,先聞水上音。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響遏碧雲近,香傳紅藕深。相逢清露下,流影濕衣襟。 禹陵 天地平成始,皇王禪讓終。一人生石紐,萬古辟蠶叢。 玉斗胸垂象,金鞀耳啟聰。尋書齋委宛,受牒作司空。 地險龍門鑿,人功鳥道通。為魚援赤子,幹蠱慰黃熊。 學裸姑徇俗,乘樏又轉蓬。庚辰禽水怪,豎亥步崆峒。 貳負甘雙梏,將軍號百蟲。嘗聞下車泣,忍過羽山東。 破石佳兒出,開山遁甲窮。勤能師睪子,威不赦防風。 息壤波全奠,扶桑日更紅。過門心澹泊,造粉事朦朧。 鑄鼎神奸列,遐方玉帛同。偶然巡越甸,遽爾墮軒弓。 身自跳天上,椑應葬穴中。葛綳煙露冷,陰眄水雲空。 復土來蒼鳥,南風送祝融。江山猶拱侍,廟貌更穹隆。 真冷懷文命,偏枯想聖躬。兩廂環岳牧,九殿拜兒童。 窆石摩挲古,衡碑刻劃工。微臣擎旨酒,不敢獻玄宮。 隴上作 憶昔童孫小,曾蒙大母憐。勝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紅鐙下,書聲白髮前。倚嬌頻索果,逃學免施鞭。 敬奉先生饌,親裝稚子綿。掌珠真護惜,軒鶴望騰騫。 行葯常扶背,看花屢撫肩。親鄰驚寵極,姊妹妒恩偏。 玉陛臚傳夕,秋風榜發天。望兒終有日,道我見無年。 渺渺言猶在,悠悠歲幾遷。果然宮錦服,來拜墓門煙。 返哺心雖急,舍飴夢已捐。恩難酬白骨,淚可到黃泉。 宿草翻殘照,秋山泣杜鵑。今宵華表月,莫向隴頭圓。 澶淵 路出澶河水最清,當年照影見親征。滿朝白面三遷議,一角黃旗萬歲聲。 金幣無多民已困,燕雲不取禍終生。行人立馬秋風裡,懊惱孱王早罷兵。 景泰陵 雨帝當年一曲闌,西山藁葬草漫漫。目夷守國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難。 金鎖門高星象動,玉連環小淚珠乾。阿兄南內如嫌冷,五國城中雪更寒。 柳子厚祠 金章紫綬照江濱,王者衣冠古逐臣。但說權門難託足,誰知文士易成神。 宮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涼屈賈身。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出山詞〔二首〕 其一 天涯有客賦長征,身要從容馬不停。故節又從江左認,移文應向北山聽。 梅花送我開如雪,春草留人綠滿庭。攬轡揮毫緣底事,幾行僮約付園丁。 其二 出門身在百花前,難免花枝笑獨眠。南陌馬沖紅杏雨,竹樓書鎖綠楊煙。 長拋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風吹處便開船。 謝太傅祠 一笑翩然載酒行,東山女妓亦蒼生。能支江左偏安局,難遣中年以後情。 花下殘棋兒破敵,鐙前老淚客彈箏。荒祠隔葉黃鸝語,猶似當初絲竹聲。 臨安懷古 曾把江湖當敵攻,三千強弩水聲中。霸才越國追句踐,家法河西仿竇融。 宰樹重重封錦繡,宮花緩緩送春風。誰知苦創東周局,留與平王避犬戎。 峴山 浮生幾載青山酒,名士常為萬古愁。雙淚偶揮羊太傅,一碑如補晉春秋。 樓傳黃鶴仙何在,珮解明珠水自流。今日敬兒天下滿,襄陽片石若為留。 赴官秦中 六朝雲物舊淹留,更向咸陽作壯遊。萬首詩編秦楚地,半生官領帝王州。 未知兩陝誰吾土,孤負三吳說故侯。到得函關應四月,行人爭耐一春愁。 過鄴下吊高神武 唱罷陰山敕勒歌,英雄涕淚老來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條侯殺賊戈。 六鎮華夷傳露布,九龍風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萬馬過。 杜牧墓 蕭郎白馬遠從軍,落日樊川吊紫雲。客里鶯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屬司勛。 高談澤潞兵三萬,論定揚州月二分。手摺夫容來酹酒,有人風骨類夫君。 哭襄勤伯鄂公 聽築長圍幾萬重,將軍匹馬獨臨戎。天山掃雪兵猶戰,青海啼烏帳已空。 拜表淚流秋草上,彎弓弦斷夕陽中。男兒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謁史文靖公墓 手供蘋蘩當束脩,先登華屋後山丘。九原尚想師隨會,一疏曾經識馬周。 蓋代勛華雲影在,滿堂絲竹水聲愁。知公泉下應憐我,如此英年也白頭。

  〔原詩章節附註〕公為己未館師,乍見喜曰「如此英年」,命擬奏疏一 通,誇為第一。  

泊舟平望偕齊次風宗伯周蘭坡學士訪玉川居士 輕帆為我慰離群,得見梅花又見君。三徑苔痕藏草屋,一湖水氣濕春雲。 風停篆影微微直,雨歇鶯聲漸漸聞。彈指來游剛十載,當筵莫惜酒杯醺。 題沈凡民蘭亭卷子〔二首〕 其一 先生垂老淚星星,行篋常攜感舊銘。一代交情存筆墨,三人顏色付丹青。 酒杯曰社秋來憶,玉笛山陽雨後聽。五十二年鴻爪在,昭陵風雪滿蘭亭。 其二 浮生難挹魯靈光,風義羊求事渺茫。兩晉書亡王內史,六朝人剩沈東陽。 金仙次第辭西漢,宮女憑誰說上皇。惆悵鍾期來海畔,斷琴彈落一天霜。 春柳 欲訴衷腸萬萬條,滿身香雪未全飄。新絲買得剛三月,舊雨吹來似六朝。 綠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護短長橋。五株一入先生傳,不學柔枝亂折腰。 再題賈太傅祠 一別先生五十年,洛陽年少也華顛。自憐枉受吳公薦,白首重來意惘然。 山中絕句 青蘆葉葉動春潮,堤上楊花帶雪飄。滿地月明仙鶴語,碧天如水一枝簫。 春日雜詩〔錄二首〕 其一 千枝紅雨萬重煙,畫出詩人得意天。山上春雲如我懶,日高猶宿翠微巔。 其二 水竹三分屋二分,滿牆薜荔古苔紋。全家雞犬分明在,世上遙看但綠雲。 詠史(六首選—)

東漢恥機權,君子多硜硜。悲哉陳與竇,謀疎功不成。 其時涼州反,有人頒孝經。意欲口打賊,賊聞笑不勝。 雖無補國家,尚未遠人情。一變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學主靜,人死不聞聲。魏公敗符離,自誇心學精。 殺人三十萬,於心不曾驚。似此稱理學,何處托生靈。 嗚呼孔與孟,九泉涕沾纓。

仿元遺山論詩(四十二首選—) 不相菲薄不相師,公道持論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詩。 到石樑觀瀑布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知是天台古石橋,一龍獨跨山之凹。 高聳脊背橫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濤。濤水來從華頂遙,分為左右瀑兩條。 到此收束群流交,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如旗如布如狂蛟。 非雷非電非笙匏,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勢急欲下石阻撓。 回瀾怒立猛欲跳,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三千組練揮銀刀, 四川崖壁齊動搖。偉哉銅殿造前朝,五百羅漢如相招。我本錢塘兒弄潮, 到此使人意也消,心花怒開神理超。高枕龍背持其尻,上視下視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天風吹人立不牢。北宮雖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得坐一刻勝千朝。安得將身化巨鰲,看他萬古長滔滔。 湖上雜詩(二十首選一) 鳳嶺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風來。錢王英武康王弱,一樣江山兩樣才。 桐江作(四首) 其一 桐江春水綠如油,兩岸青山送客舟。明秀漸多奇險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其二 蘭溪西下水縈迴,分付船窗面面開。緊記心頭須早起,明朝無數好山來。 其三 七里瀧邊水竹虛,煙村約略有人居。鷺鷥到此都清絕,不去銜魚看釣魚。 其四 久別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覺白雲低。詩人用筆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遣興(二十四首選二) 錄其一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錄其二 但肯尋詩便有詩,靈犀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多為絕妙詞。 錄其三 小步閑拖六尺藤,空山來往健如僧。栽花忙處兒呼飯,夜讀深時妾屏燈。 縴夫行

天上風西來,縴夫面東向。有意送天行,步步與風抗。 牽曳非紙鳶,參差同雁行。首下尻益高,肩敧背可相。 小住繩掠波,急奔船起浪。有時兩竿爭,軍法交綏讓。 有時一橋礙,弓弦卸復上。星見身未息,雨行樹敢傍。 嘆息勞者心,此是人生樣。為誰作馬牛,終朝僕僕狀? 同病合相憐,饑寒代體諒。急頒雇山錢,披蓑勝挾纊。 又恐半途逸,呼奴作周防。過驛乃踐更,得替慰所望。 交纖加交印,選夫如選將。且喜若蠻慣,儃儃走無恙。 匪徒沙鍋烝,兼帶山歌唱。日行五百里,中無麥鐵杖。 個個楊將軍,長繩曳三丈。

  【注】麥鐵杖:《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十一:麥鐵杖,韶州翁源人 也。有勇力,日行五百里。初仕陳朝,常執傘隨駕。夜後,多潛往丹陽郡 行盜。及明,卻趁仗下執役。往回三百餘里,人無覺者。後丹陽頻奏盜賊 蹤由,後主疑之,而惜其材力,舍而不問。陳亡入隋,委質於楊素。素將 平江南諸郡,使鐵杖夜泅水過揚子江,為巡邏者所捕。差人防守,送於姑 蘇,到庱亭,過夜。伺守者寐熟,竊其兵刃,盡殺守者走回,乃口銜二首 級,攜劍復浮渡大江。深為楊素獎用。後官至本郡太守。今南海多麥氏, 皆其後也。(出《嶺表錄異》)

 


推薦閱讀:

《【子不語】共二十四卷、【續子不語】共十卷、【清、袁枚】》

TAG:袁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