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的養生觀(4)

陰中之陽曰火,陽中之陰曰水,火則離也,水則坎也。今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亦人倫之紀,男女之序,欲性不可除,止在於有節。故水火之喻,則鉛汞之合,龍虎之媾,任用稍荒,幾喪吾寶矣。(頁45a)

道教的內丹修鍊是有著相當複雜的程序,如煉己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與煉神還虛等。蹇昌辰不是要談內丹整套的修鍊程序,而是以程序的「常數」來領悟陰陽交合下的生命本原,此生命本原或謂「玄牝之門」,又謂「天地根」。「鉛汞之合」與「龍虎之媾」,都是用來象徵人身陰陽合煉的修持形態,也以《周易》坎離之卦的水火,來譬喻陰陽交合之道,說明人身的超凡入仙,是仰賴自身持續的精神修鍊,絲毫不可「任用稍荒」。天地之道就在於人身的的修心煉性上,可以取坎中之陽,填離中之陰,成就純陽的干體 。

陰陽是貫通天人之間的「常數」,內丹的修持是以人身的陰陽來交感神道,肯定經由己身陰陽和合的鍛煉,人身也可以類似天地自成一個小宇宙。內丹是宋代以後道教主要的修道養生的方法,是以人身為核心的精神修持,重視身與心相互統合的意識活動過程,由陰陽的氣化來調養出超越的神性。內丹的修鍊工夫,認為人性是可以直接通向於神性,將物質性人身煉就為純陽之神,使體內神氣能凝結為聖胎,進而能超聖入神羽化登仙。足見,修身即神道,是不必有求於外,向身內求就可以與宇宙合一,契合自然之道的超越境界。內丹肯定神就在於人身之中,人是可以經由修鍊轉而為神,進而能出神入化達到形神俱妙的境界。

蹇昌辰肯定人身是有「常數」外,也重視天地原本存有的各種造化「常數」,相信天地之間有著各式各樣奧妙的神機,人身不僅經由體內鍛煉來掌握常數,也重視「八卦甲子」等宇宙常數,如注「八卦甲子,神機鬼藏」曰:

八卦甲子,神之機,鬼之藏。機藏之用,唯鬼神而能之。故道之為萬化也,無一物而不備,無一人而不全。八卦甲子,天地之機權,神鬼之妙用,故望之無際,處之無中,居不有方,出而無體,乃陰符之盡理矣。重言陰陽相勝之術者,此賊命之機。(頁46a)

「八卦」是指《周易》的八卦與六十四卦,「甲子」則是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所構成的組合,又稱「天支」。二者都是用來理解宇宙奧秘的常數,其基本原理大多源自於陰陽的二元法則,強調自然的運行規律是以陰陽變化為法度,理解與體驗此一陰陽法度,就能掌握「天地之機權」與「鬼神之妙用」。陰陽配天地,也配鬼神,經由陰陽不僅可以契合天地之數,也能契合鬼神之數。

道教相當重視人與鬼神的精神感通,肯定人的生命與鬼神的生命是一體相承的,都是道的造化作用,彼此間有著相互對應的常數,此常數為「神之機,鬼之藏」,是鬼神能變化莫測的法則,或稱為「機藏之用」,此一法則不僅「鬼神而能之」,人身經由道的修鍊,也能與鬼神合其吉凶,達到神機鬼藏的境界,即是「道之為萬化」的作用。鬼神的常數也是內在於人,所謂「無一物而不備」與「無一人而不全」,萬物與人都能對應鬼神的常數,統攝在陰陽的道化規律之中,拓展出「處之無中」與「居不有方」的妙用。蹇昌辰認為《陰符經》的主要內容,就在於肯定人相應天地鬼神的機權與妙用,其主要的方法在於「陰陽相勝之術」,即人身要經由修道契入到陰陽的消長變化與生克法則之中,使生命能順乎萬物變化的常數,即「賊命之機」,所謂「賊命」,是從有限的人身提升到無限的仙道。

道教的各種人身煉養的法門,主要是著重在與陰陽的相互鍛煉與融合上,追求人身與陰陽的辨證統一,合乎宇宙根本規律的道 。蹇昌辰對天地的常數,似乎偏愛陰陽,罕言五行,或者是以陰陽來涵蓋五行,認為陰陽是宇宙所有常數的根基,是修身的根本要訣所在,如續曰:

進退用其爻,動靜合其卦,故離得陽以兆形,坎得陰以成體。是之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則陰符妙義,非高真上仙之資,其孰能與於此玩之者,可以心知,不可言告,故百姓日用而不知者是矣。(頁46b)

或許蹇昌辰是以《周易》的卦爻之理來詮釋《陰符經》,故較偏向於陰陽學說,如「進退」、「動靜」等都是源自於陰陽的二元作用,是以陰陽來解說卦象變動的常數法則,比如從離卦與坎卦中爻的陰陽變動,得出「離得陽以兆形」與「坎得陰以成體」,即從爻的進退與動靜,造成離卦與坎卦變成了全陽的乾卦與全陰的坤卦,此即人身修道的常數,要轉化為全陽之體與全陰之體,方能達到「高真上仙之資」。人身從坎離轉為乾坤,符合「一陰一陽之論道」的原理,將人心升華為道心,故能「繼之者善也」與「成之者性也」,是指人身在陰陽合德與剛柔有體的運作過程中,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進而能繼善成性,成就至善心性。蹇昌辰認為《陰符經》的妙義,就在於「可以心知」的陰陽常數上,是經由人身的修道來契合陰陽生生不已的造化之功。

五、結論

北宋真宗後期是祟道的高潮時期,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至干興元年(1022年),道教獲得政府的崇奉與扶持,將宮觀醮儀納人到官方祭祀制度中,不僅廣修宮觀,還設置知宮、知觀、住持等道官。有關道官的任用,初期是從德高望重與資歷較深的道士中薦選,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改為出經題考試,選拔熟諳道教義理者出任道官。蹇昌辰應是真宗以後通過經題考試的道官,可以算是當時稍有學術涵養的道士,對道教教理有基本性理解,呈現出當時道官的知識水平。有關蹇昌辰的相關資料不多,據蘇轍的《龍川略志》曰:「成都道士蹇拱宸,善持戒,行天心正法,符水多驗,居京城為人治病 。」若蹇拱宸即是蹇昌辰,則為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年)的成都道士,屬於天心派擅長於符籙道法,解經非其強項,應為通俗說法。

從通俗宣教的立場來說,蹇昌辰的《黃帝陰符經解》是有其時代性的特殊意義,有助於探究當時符籙道士對經典的理解程度,是具有思想史的研究價值。當時的道士雖然專長於符籙道術與齋醮科儀,但是也逐漸吸收內丹性命雙修的修身功法,重視鍛煉人身精氣神的實修法門,此時內丹理論大約是受鍾離權、呂洞賓、陳搏等人的思想傳承,偏重在與天地相合的宇宙論,以及人心與陰陽相契合的內觀法門,與張伯端《悟真篇》的內丹理論是有些距離。蹇昌辰與張伯端是有著相似之處,第一、生卒年代相近,張伯端卒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大約比蹇昌辰大些。第二、二人都是取義於陰符經,重視「生死互根」與「恩害互變」之理,只是蹇昌辰在內丹的闡釋上較為簡略。

蹇昌辰詮釋《陰符經》,不是為了闡揚內丹的修鍊理論,大致上較接近於陳搏依據陰陽原理而來的修養方術,著意在人道與天道相合的宇宙生化理論上,肯定以靜制動的人心涵養工夫。蹇昌辰強化了人身與天地相通的感應神學,主張人身可以經由識機與得時,深入陰陽的運行法則來達法成聖與悟道成真。蹇昌辰是順著《陰符經》的天機來談自然法則的常數,認為生死是天地陰陽必然之理,但是修身成仙也可以依著陰陽的常數,來完成超越生死的生命實踐。「生死」是常數,「不生不死」也是常數,都是道的作用,來自於人心體道的精神修持,可以經由最根本的陰陽之數,使人身也能相應鬼神展現出機藏之用,能具有宇宙無窮的神聖力量。

推薦閱讀:

老放屁你以為是空氣吸多了? 那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張孝清:養生太極拳內功修鍊尋繹(王沐、馬禮堂學生)
史上最全雜糧功效,養生食補最重要
艾灸--女性艾灸養生 艾灸卵巢保養
十二時辰養生經|辰時7-9點

TAG:養生 | 北宋 | 黃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