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影的成功無法複製,更無法刪除
Comments(0)
邵氏電影,無論在我個人的觀影歷史,或是世界電影史上來說,都佔據著極為特殊的位置。之於前者,我每年總會集中觀看(或重看)一批邵氏電影,幾乎從不覺厭倦;之於後者,邵氏公司是戰後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按照好萊塢黃金時期垂直壟斷模式運營的大片廠,具備重要的樣本價值;再考慮它在區域市場的准壟斷地位,極其鮮明的「house style」,三十年不間斷累計近千部影片的總產出,在世界範圍內恐怕也找不到可相比擬的。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只有兩三百萬人口,但集中了大批南下逃避紅禍的老上海電影精英,連邵氏、電懋等在內的公司每年要出品國粵語影片100-200部,這得益於龐大的東南亞市場及歐美華人華僑的消化。此一條件得天獨厚,難以複製。
邵家的跑我和跑跑兩兄弟在東南亞經營了多年的連鎖院線,是先佔據了下游,發現供片不夠了,於是想往上游拓展,擠入了香港激烈的影片製作競爭。1957年隻身返港的跑跑爵士一開始也是步履維艱,無人買賬,但他能很快脫穎而出,不愧是電影經營天才。我認為邵氏的成功因素說來也簡單,那就是模仿好萊塢。從公司制度上,從電影製作上。當時香港電影的平均製作水平比好萊塢不知落後幾十年,一部戲的投資只有幾萬塊,那布景、服裝就可想而知了。跑跑爵士比較具備超前眼光,他注意到50年代好萊塢已經開始轉向彩色電影、轉向寬銀幕、轉向豪華古裝史詩片,他明白要想後來居上,那就要出大製作。拍大片先修大片廠,於是又大興土木,建起了香港最先進齊全的影城。終極模仿目標是好萊塢,但真正手把手教邵氏拍大片的,還是近鄰日本人。特別是日本攝影師西本正(中文名賀蘭山),沒有他,就不會有邵氏的殺手鐧——寬銀幕彩色電影。在日本技術人員的幫助下,邵氏改良了源於西涅瑪斯科普(Cinemascope)的東寶斯科普(Tohoscope),並結合法國的迪亞利斯科普(Dyaliscope)的鏡頭,這就有了我們熟知的「邵氏斯科普」(Shawscope),官名「邵氏綜藝體弧形闊銀幕」。
此外,邵氏兄弟在戲院一線打拚多年,還擁有多家大型遊樂場,判斷觀眾口味的能力自然一流,所以他們絕不是一味模仿好萊塢,亦能在影片中溶入華人傳統文化,例如多部席捲票房的黃梅調電影就是精心計算的產物。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李翰祥作品為代表的邵氏大片對香港及南洋市場的衝擊是巨大的,相形之下,電懋的時裝片被罵成「爛衫戲」。邵氏短短几年就成為獨霸香江的龍頭電影公司。
我們今天這一代影迷,無緣目睹邵氏當年風捲殘雲的氣魄,我們都是在幾十年後重新去接觸那些問世已達三四十年的影片。大片已經不能算真正的大片了,相反,在我看來,邵氏電影今天的魅力,可能還在於它無法迴避的缺陷。
邵氏比香港其他電影製作公司來得嚴謹、大氣,但那是相對而言。以我們今天的標準,或者以同時代西方電影的標準去衡量,不少邵氏電影亦顯得相當粗陋、稚氣。邵氏力捧的男女明星大多只有20出頭,甚至不足20歲,希望他們具備深厚的表演功力顯然是苛求,所以多數時候只是賣弄臉蛋而已。從走紅的角度來說,狄龍、姜大衛等人當然是早年在張徹帳下最受歡迎,但以演戲的標準,《楚留香》《武松》《英雄本色》才一個比一個成熟。又比如大部分邵氏清代戲演員都不剃頭,連內地電視劇都不會這樣草率。再比如劉家良幾乎所有功夫片開場時都要在黑布前來一段和劇情關係不大的拆招,將演示武學置於電影完整性之上,以及用比武的勝負代替劇情矛盾的化解。還比如只求多快省,不加節制地運用變焦鏡頭……總之,從邵氏電影里尋找缺點是無比容易的事情。
另外有一個易被人忽視的方面,在考慮寬銀幕技術的時候,邵氏並沒有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潘納維申(Panavision)寬銀幕技術,選擇的是西涅瑪斯科普的變體東寶斯科普。我們知道,所謂變形寬銀幕是在拍攝時用變形鏡頭將畫面橫向壓縮至1/2寬,放映時還原成2倍的技術。西涅瑪斯科普及所有沿襲它的技術,包括東寶和邵氏斯科普都存在嚴重的缺陷,它們都是採用柱形鏡頭,在水平方向和焦軸方向上的壓縮比率極不均勻。通過觀察邵氏影片就可以發現,人物在畫面兩側被壓得很「瘦」,在中間就顯得比較「胖」,特寫顯得尤其臃腫,另外對焦也較為困難。而更先進的潘納維申系統採用的是稜鏡,並引入了附加元件修正調整焦點帶來的畸變,能帶來更出色的視覺效果,所以在好萊塢很快一統天下。但邵氏一直堅守它相對落後的技術幾十年,並未倒向潘納維申的懷抱,或許有經濟考慮,或許有其他考慮,我沒研究過。無論如何,這使得它的寬銀幕電影長久帶有某些明顯的缺陷。話又說回來,儘管缺陷存在,這似乎並未妨礙邵氏製作出相當出色的寬銀幕作品,早期的《不了情》《花田錯》《梁山伯與祝英台》對寬銀幕構圖和縱深都有較好的探索,中期的張徹,像《獨臂刀》《大刺客》《新獨臂刀》,晚期的桂治洪《邪》《屍妖》,當然還有真正地位超然的大師岳楓,許多優秀的導演,一起幫助邵氏形成了獨特的、瑕瑜互見的電影風格。
正如經常看B級片的影迷會有意忽略、原諒其製作上的疏漏一樣,因為那是它們的一部分。我們今天對待邵氏,其實是一樣的(但這又不同於將愛德華·伍德奉為偶像的惡搞反諷,不細論)。
邵氏的衰敗就像好萊塢大片廠體系的解體一樣,不管當時有多麼明顯的外部因素直接打擊,歸根結底是自然規律的體現。如果要說人為因素的話,三哥跑我摔傷昏迷多年是不容低估的損失,雖然他多年被掩蓋在跑跑的光芒下……無兄弟,不邵氏。
邵氏對後來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的八十年代的影響,又用一個好萊塢的比喻,恰如黃金時期與新好萊塢movie brats之間的傳承。儘管後生們未必都經歷過邵氏前輩的耳提面命,但他們是看著邵氏電影長大的,就像斯皮爾伯格是看著約翰·福特和希區柯克長大的一樣。他們體內流的是六七十年代邵氏風格的血。如果說斯科西斯們是美學為體,歐學為用,那徐克、吳宇森們都是港學為體,西學為用。他們原原本本繼承了邵氏電影為了展示一個大優點不惜同時暴露一個大缺點的生猛鮮活之風。
根據香港電影資料館的一份片目,從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邵氏電影總數近千,一般人是無論如何看不完的,很多也暫時無法找到。經常有人問我,邵氏電影到底有啥好,你給我推薦幾部吧。其實我不知道怎麼向人推薦,只是列出本人心目中最佳的百部邵氏影片,囿於識不通廣,特別是很多早期片子無緣得見,如陶秦的《寒蟬曲》《人鬼戀》《曉風殘月》,嚴俊的《梅姑》《月落烏啼霜滿天》《我是殺人犯》,岳楓的《畸人艷婦》《燕子盜》《一樹桃花千朵紅》《原野奇俠傳》,吳丹的《九命奇冤》,高立、李翰祥的《手槍》……肯定有不少遺漏,但好處是任何人都很容易找來看。
1.楊貴妃(1955)導演:溝口健二2.貂蟬(1958)導演:李翰祥3.江山美人(1959)導演:李翰祥4.後門(1960)導演:李翰祥5.倩女幽魂(1960)導演:李翰祥6.千嬌百媚(1961)導演:陶秦7.花田錯(1962)導演:嚴俊8.楊貴妃(1962)導演:李翰祥9.白蛇傳(1962)導演:岳楓10.七仙女(1963)導演:何夢華/嚴俊/陳又新11.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導演:李翰祥12.故都春夢(1964)導演:邵氏全體導演13.妲己(1964)導演:岳楓14.花木蘭(1964)導演:岳楓15.萬花迎春(1964)導演:陶秦16.玉堂春(1964)導演:胡金銓17.王昭君(1964)導演:李翰祥18.血濺牡丹紅(1964)導演:何夢華19.魚美人(1965)導演:高立20.痴情淚(1965)導演:秦劍21.萬古流芳(1965導演:嚴俊22.大地兒女(1965)導演:胡金銓23.武則天(1965)導演:李翰祥24.宋宮秘史(1965)導演:高立25.大醉俠(1966)導演:胡金銓26.何日君再來(1966)導演:秦劍27.女秀才(1966)導演:高立28.文素臣(1966)導演:薛群29.邊城三俠(1966)導演:張徹30.藍與黑及續集(1966)導演:陶秦31.鐵觀音(1967)導演:羅維32.斷腸劍(1967)導演:張徹33.蘭姨(1967)導演:岳楓34.神劍震江湖(1967)導演:徐增宏35.烽火萬里情(1967)導演:羅臻36.女巡按(1967)導演:楊帆37.香江花月夜(1967)導演:井上梅次38.獨臂刀(1967)導演:張徹39.盜劍(1967)導演:岳楓40.大刺客(1967)導演:張徹41.珊珊(1967)導演:何夢華42.船(1967)導演:陶秦43.金燕子(1968)導演:張徹44.女俠黑蝴蝶(1968)導演:羅維45.追魂鏢(1968)導演:何夢華46.怪俠(1968)導演:岳楓/程剛47.神刀(1968)導演:程剛48.斷魂谷(1968)導演:羅維49.奪魂鈴(1968)導演:岳楓50.天下第一劍(1968)導演:潘壘51.毒龍潭(1969)導演:羅維52.鐵手無情(1969)導演:張徹53.三笑(1969)導演:岳楓54.春蠶(1969)導演:秦劍55.新不了情(1970)導演:潘壘56.報仇(1970)導演:張徹57.插翅虎(1970)導演:申江58.十三太保(1970)導演:張徹59.新獨臂刀(1971)導演:張徹60.女殺手(1971)導演:麥志和/桂治洪61.林沖夜奔(1972導演:程剛62.馬永貞(1972)導演:張徹63.大軍閥(1972)導演:李翰祥64.愛奴(1972)導演:楚原65.仇連環(1972)導演:張徹66.群英會(1972)導演:張徹/岳楓/程剛67.風月奇譚(1972)導演:李翰祥68.天下第一拳(1972)導演:鄭昌和69.刺馬(1973)導演:張徹70.七十二家房客(1973)導演:楚原71.風流韻事(1973)導演:李翰祥72.蛇殺手(1973)導演:桂治洪73.五虎將(1974)導演:張徹74.成記茶樓(1974)導演:桂治洪75.傾國傾城(1975)導演:李翰祥76.天涯明月刀(1976)導演:楚原77.香港奇案系列(1976~77)導演:程剛/華山/何夢華/桂治洪/孫仲/牟敦芾78.流星蝴蝶劍(1976)導演:楚原79.楚留香(1977)導演:楚原80.洪熙官(1977)導演:劉家良81.乾隆下江南(1977)導演:李翰祥82.五毒(1978)導演:張徹83.殘缺(1978)導演:張徹84.蝙蝠傳奇(1978)神劍震江湖85.少林三十六房(1978)導演:劉家良86.教頭(1979)導演:孫仲87.爛頭何(1979)導演:劉家良88.瘋猴(1979)導演:劉家良89.小樓殘夢(1979)導演:楚原90.萬人斬(1980)導演:桂治洪91.打蛇(1980)導演:牟敦芾92.長輩(1981)導演:劉家良93.邪(1980)導演:桂治洪94.屍妖(1981)導演:桂治洪95.十八般武藝(1982)導演:劉家良96.三十年細說從頭(1982)導演:李翰祥97.武松(1982)導演:李翰祥98.三闖少林(1983)導演:唐佳99.五郎八卦棍(1984)導演:劉家良100.唐朝豪放女(1984)導演:方令正
推薦閱讀:
※手機中存有以下照片的,請立即刪除!
※臉書認錯難擋憤怒浪潮 網民掀起「刪除」運動
※2007捨不得刪除的經典簡訊
※歷史上被刪除的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