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修道說 論打坐的真義
[導讀]什麼是打坐?怎樣的老師才能指導打坐?打坐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次序是什麼?初學者如何打坐?在評價小學生打坐代替午睡事件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問題。
文/盧理湘
撰寫此文的緣起是由近日一則新聞引起,這則新聞是人盡皆知的小學生打坐代替午睡事件,「打坐」校長違背教育規律,用行政命令強制學生打坐,二日後被教育主管部門勒令取消,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秩序。網友在口誅筆伐的同時,有幾個問題縈繞心頭,迫切需要釐清,即什麼是打坐?怎樣的老師才能指導打坐?打坐修行的目的是什麼?次序是什麼?初學者如何打坐?本文將圍繞這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文雖鄙陋,但發自肺腑,請讀者不吝賜教。
打坐姿勢不拘,心神打坐才是真打坐(資料圖 圖源網路)
一、打坐的含義:心神打坐才是真打坐
打坐是佛道中人為明心見性、修鍊內丹而必須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又稱「坐禪、「禪定」。打坐姿勢不拘,心神打坐才是真打坐,行住坐卧皆是禪。
心神如何打坐呢?
要訣:「雞能抱卵心常聽」
呂洞賓祖師在《太乙金華宗旨》中說:「丹書云:『雞能抱卵心常聽』,此要訣也。蓋雞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氣也。暖氣止能溫其殼,不能入其中,則以心引氣入,其聽也,一心注焉,心入則氣入,得暖氣而生矣。故母雞雖有時出外,而常作側耳勢,其神之所注未常少間也。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即暖氣亦晝夜無間,而神活矣。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稿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佛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
呂祖以雞抱卵為喻,說得很清楚,心神要專一歸於中宮,即玄牡之門。心神專一歸於中宮,久久則生暖炁,此炁稱為後天炁。如雞抱卵為打坐修行的訣中之訣,初學者要謹記。
學士只要置心一處,則行住坐卧,皆可體會禪的境界,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後世禪家將「道在目前」、「道在日用」、「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禪宗與儒家理論發展為「生活禪」。
王重陽祖師《立教十五論》云:「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須十二時辰,行住坐卧,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
馬丹陽祖師說:「道者行往坐卧,不可須臾不在道。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調息於綿綿,卧則沉神於幽谷。久久無有間斷,終日如愚。」
讀者觀二祖之語,可知小學生「打坐」不是真打坐,是擺個姿勢在休息,因為姿勢時間較長,不習慣,所以「頂不住」。
打坐需要明師指導(資料圖 圖源網路)
二、明師指導:明心見性乃明師
打坐需要老師指導,什麼樣的老師才能指導打坐?答案是明師。那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明師呢?
明師要明心見性,「洞曉陰陽,深達造化」,才能指導學士「追二炁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悟真篇·序》〕」。「二炁」為先天元精所化之先天炁、後天炁,「黃道」為督任二脈,「三性」為水、火、土,即先天炁、後天炁、真意,「元宮」為中宮。張伯端祖師之意是以後天炁擒制先天元精上行,化為甘露,甘露與後天炁凝於中宮結丹,此時目視中宮。明師難遇,明師難求,是修道學佛者都知道的道理。不遇明師,只能是盲修瞎煉,「迷以傳迷迷至老」。「打坐」校長說:「我們人類在沒床睡覺之前,全部都是打坐的,生命在娘胎里也是以倒立打坐的形式存在的」,這種說法實在荒謬絕倫,只能是偽師。好在教育主管部門取消小學生「打坐」,否則如果按校長原計劃推行一個月,「打坐」出毛病,誰負責?
三、百日築基:萬丈高樓從基起
龍門派百日築基之功,取萬丈高樓從基起之意,老聖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陽神之有基,在於元精所化之甘露。學士心神歸於中宮,漸生暖炁,暖炁日漸壯大,成團,然後以此暖炁沖督脈三關。待三關通後,於一陽來複之機採藥,將先天元精化為甘露。如此二候至而又至,將元精鍊完,下身馬陰藏相,稱為漏盡通成,人仙得矣!可在世長年。然於其中重要機關,龍門派至今未公布,紙上尋覓亦不得,因事關道脈之所系,擇徒嚴格之故。故非門內弟子,難以窺其堂奧。今略述之,以明次序。
四、打坐初步
《周易參同契·關鍵三寶章》說:「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即耳不外聽,目不外視,口閉不開,一心內守。守在何處?中宮也。外之耳、目、口三寶,實通內之精炁神,外之三寶「閉塞」,則「精炁神全守中黃」。魏伯陽祖師又說:「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兌為口,打坐時閉口,舌頂上齶,豎直脊樑,「養炁忘言守」。將皮帶解開,手錶摘下,使身體內之血脈運行通暢,如今之煉功家提倡的松靜自然。坐時環境要求是「處空房」,指入空房中打坐,小學生打坐環境肯定不合適。校長坐時皮帶緊縛,亦不合要求。坐下要墊和厚之軟墊,使坐時舒適,不生煩心,而僅給小學生一張報紙,在冰涼的水泥地面上打坐,顯然與禪堂要求不符。
僅給小學生一張報紙,在冰涼的水泥地面上打坐,顯然與禪堂要求不符(資料圖 圖源網路)
學道之士除平時在禪房清靜打坐之外,睡時還要敵此睡魔,須用五龍盤體之法:左手大拇指伸開,緊貼左臉頰,使耳朵位於大拇指和另外四指之間,大拇指靠耳後骨,右手握固放於髖骨上,側身而卧,如龍之蟠,一隻腳伸,一隻腳縮,未睡心,先睡目。要心神相抱,目視中宮,不可須臾有失活子時之機,如睡覺時昏沉,心神散亂,先天元精出陽關而不覺,化為後天有形之精液而泄,則大功廢也,一場空勞,又得重新安爐立鼎。左手貼臉頰,使耳朵露出好聽聲音,保持清醒,以防睡得過死,右手握固,為閉精炁之法,如此五龍盤體,方保真寶不泄,元精不失。睡時要訣為「寢寐神相抱,覺寤候存亡」,功夫到時,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白玉蟾祖師得訣後修道有成,在《謝仙師寄書詞》中自述「幾近桑榆之年,老頰猶紅",如小孩紅撲撲之蘋果臉,「如有神仙之分」,猶自感嘆「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猶塵緣」。祖師嘆惜少年時沒有修道,是因為少年人修道,有莫大之好處。因為童貞修道,毫無虧損,只要將其圓陀陀、光灼灼之慧命收歸中宮黃庭,時時醒悟,刻刻覺照,護持十月,即可大葯過關,養成仙體,再得岀胎口訣,將道胎引岀,成就此道,丹家稱之為丹法中之頓法。頓法不需百日築基之功,直接以十月懷胎之功頓超生死,因為少年人元精至足。《道德經》云:「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而中老年人必須百日築基,補破籬笆,補得精足、炁滿、神圓,無異童年之精神狀態,再往上修,為丹法中之漸法。
好道高尚之士如少年時沒有仙緣,則應和廣大的中小學生一樣,發奮讀書,努力鍛煉身體,「文明其頭腦,野蠻其體魄」。昔王陽明龍場悟道,「知行合一」留傳後世,曾國藩「吾日三省吾身」,精研《道德經》,明悟上善若水之理,終為晚清名臣。二人皆人傑也,「立功、立德、立言」,兼濟天下。希望青少年以先賢為榜樣,磨礪自己之意志,於挫折困難中愈挫愈奮,「屢敗屢戰」。成才後成人達己,經世致用,以儒家之進取濟世,以釋家之空寂、道家之無為修心養性,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真心希望小學生打坐「鬧劇」在教育界不要重演!
(編輯:斯清如水)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作者盧理湘,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打坐需要有什麼法門嗎?蒲團和香有什麼要求嗎?
※冥想具體要怎麼練?
※打坐時下丹田會跳動,就像呼吸般,是啥? 丹田自己出現蓮花, 蓮花中隱約有個光小人,這是什麼情況?
※學佛要在運氣好時,打坐要在精力旺時
※南懷瑾:如何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