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 抑鬱症調理:對因治症

無論患上什麼病,人們往往第一時間會想,我怎麼會患上這個病?

比如:感冒,那是因為著涼了吧;肚子痛,那是因為吃東西不對吧;胃痛,那是因為經常不按時吃飯吧……

於是,患上抑鬱症,很多人的反應也是一樣,一再的反思:我怎麼會患上抑鬱症?

是因為遺傳嗎?可是,雙親都沒有抑鬱症的,孩子一樣可能會患上抑鬱症啊。

是因為家庭環境嗎(單親家庭/家庭不和)?可是,來自類似家庭的孩子,也並非個個都抑鬱啊。

是因為失戀/離婚、學業壓力/工作壓力嗎?可是,別的人怎麼就能頂住類似的壓力?

是因為自己長期悶悶不樂、太過憂愁嗎?可是,我的家人/朋友也這樣,怎麼ta就沒有患上抑鬱症呢?

……

其實,抑鬱症的發病原因是很複雜的,或許以上這些都是相關因素,而並非只有某種單一的因素。

對於抑鬱症的原因,現在比較公認的一種醫學解釋是,抑鬱症是由於患者的大腦中,一種或多種神經遞質的活性改變,比如5-羥色胺在減少。抗抑鬱藥物可幫助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恢復平衡,調節情緒,緩解抑鬱。(相關閱讀:抑鬱症僅僅是心理問題嗎?)因此,對於較為嚴重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及時找到精神科大夫進行正規治療是第一步。

但是,很少有人單純依靠抗抑鬱藥物就徹底擺脫抑鬱症。這就說明,抑鬱症還與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密切聯繫。

幾天前,我從公眾號上看到一篇文章《絕望鍛煉了我》(相關閱讀:一個雙相患者的真實故事——絕望鍛煉了我),文中,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了抑鬱症三個致病原因:

1.先天不足導致身體神經系統不如常人強壯。

2.學生時代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學習,經常在凌晨後才上床睡覺。

3.性格與心理因素:沒有在剛一發病時就採用心理治療,忽視了很多心理上、成長環境、家庭教養方式上的誘因。性格上自律、自省,追求完美。

我想,每位抑鬱患者的患病原因都不盡相同,但在千差萬別的因素之中,也會有許多共同點:比如生活作息上的不規律;或者先天或者後天工作學習透支身體而帶來的精力損耗、氣血虧虛;加之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不良認知習慣。

不得不說,作者的總結,與我的感受非常一致。對很多抑鬱的朋友來說,治癒之路相當漫長,如果可以對因治症,在治療的基礎上加強調理,則更容易取得滿意的效果。

那麼,具體要如何調理呢?我從以下7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下面分享給大家。

1.尋找一個信任的人(必須的!最好是愛你關心你的家人、朋友,或你比較崇拜的人),給予溫暖關注與陪伴、溫柔愛語,還有安全感。

2.找出憂慮原因,三觀重塑;認識世界真相,了解空性思想,明白世事無常、當下最重要;向死而生,對病症放下憂慮;尋找信仰,特別推薦佛法;學會隨時隨地禪修,內觀內求,身心和諧。

3.做有意義的喜歡的事,如禪寺義工等。別人的尊敬可以令自己獲得價值感,轉移偏執。

4.適當釋放負能量並忓悔:如哭泣丶傾訴、發泄等。推薦王鳳儀老師的養生調養「叫性法」。

5.學習獨立,減少對外部的依賴。依賴性越少,越幸福。

6.運動昇陽出汗法,堅持運動。由堅持產生自信,利於排除負面思維。

7.中藥調理。嚴重者尋求西醫治療。

附:

患有憂鬱症的人也是一樣,都是迷失了自己,才陷入外物的魔掌之中(就像那棵被藤蔓纏住,並不斷吞噬其生命力的老橡樹)。很多時候,心理治療只關注問題的某一部分:不是叢生的藤蔓,就是自身的力量。而兩者卻是不可分割的:你不僅需要斬斷幾噸重的藤蔓,同時必須重新學習利用光合作用吸收養分。藥物治療剷除了藤蔓……但即使藤蔓鏟盡,你身上可能也只剩下些殘餘的葉子和淺根,現有的藥物沒有辦法讓你重建自我。重負除去後,乾枯的樹枝上稀稀落落的葉子開始有了接受養分滋潤的能力和機會。但這不意味著陰霾散盡、陽光普照,要重建自我,在治療憂鬱症的過程中,更需要愛、洞察力、努力,還有最重要的——時間,那是治癒一切頑疾的良藥。

——節選自《憂鬱》

[美] 安德魯.所羅門


推薦閱讀:

治足癬經驗分享,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賣家心得分享:亞馬遜2年的辛酸血淚史
美容院如何拓客才有效,聽聽他們怎麼說
一場乒乓球,一節哲學課
經驗分享 | 我的公立大學申請之路

TAG:經驗 | 抑鬱症 | 經驗分享 | 抑鬱 | 分享 | 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