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 |唐朝歷史

《安史之亂》第01章 唐玄宗(一)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孫,是唐高宗李治的孫子,是唐睿宗李旦的三兒子。

武則天年老後,在大臣狄仁傑等人的勸告要求下,迎廬陵王李顯回皇宮,立為太子。武則天病重,張柬之等帶領羽林軍五百人,殺死張易之、張昌宗等,逼武則天傳位於太子李顯,李顯重新登上了皇位,這就是中宗。

中宗生性懦弱。當年,他被遷到房陵時,韋後曾與他相依為命,經歷了不少痛苦磨難。那時,李顯就對韋氏說:「如果我有一天,重見天日,重新掌握了大權,就滿足你的一切慾望,不禁止你做任何的事情。」李顯登上皇位後,韋氏成了皇后,她就開始干預朝政,像武則天在高宗時那樣。之後,韋後又與武三思私通,合謀害死張柬之等人,唐王朝的大權就又旁落到皇后韋後手中。漸漸地,韋後與中宗也產生了矛盾,她就與安樂公主等密謀,指示為皇上做飯的廚子,在給中宗吃的餅中放了毒藥,將中宗毒死。中宗死後,韋後秘不發喪,自己總攬朝政,召集宰相們進宮。然後,命令親信統領五萬軍隊,駐守在了長安,她準備效仿武則天,自己進行執政。

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她們就假借中宗之名,草擬了一份遺詔,「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以削弱位後的權力。這份「遺詔」,遭到了韋後的死黨宗楚客等人的反對。楚宗客說:「相王輔政,在道理上是說不過去的,而且,韋後和相王是叔嫂關係,嫂叔歷來不相通問的,如果皇后參政,相望參謀政事,在朝廷之上,還有什麼禮儀可言!」楚宗客他們所說的確也有些道理,大臣蘇瑰雖然以「遺詔」的名義來反對楚宗客,但宗楚客等人一發怒,他也沒辦法了。楚宗客等又提議,讓相王李旦做太子太師,一個位高卻沒有實權的虛職。但是,相王畢竟是高宗的兒子,且做過皇嗣,他有很高的人望,讓韋後既怕他又不能太委屈他,為了穩住人心,韋後只好給相王加官進爵,加相王為太尉。幾天後,韋後正式發布了中宗病世的消息,立十六歲的李重茂為皇帝(殤帝,也稱為少帝),改元為「唐隆」。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按當時的習慣,一般由長子繼承父業。因此,當時的李隆基並不被人看好,因為就是要繼承李旦的家業,正常情況下,也很難輪到他。因此,青少年時期的李隆基,一直沒有受到多少人的重視。但李隆基的性格有些像他的曾祖父李世民,他年輕時就有大志,善於結交各種人才,他被封為臨淄王,他看著政局不穩的大唐朝,十分著急,就秘密在京城中結交羽林營中的豪傑,在暗中積蓄著力量,時刻著準備匡複大唐社稷。

韋後參政後,對自己手中的權力還不滿足,她想像武則天一樣,自己執掌朝廷大權,控制天下。因此,她和同黨密謀,想害死殤帝、相王和太平公主,剷除異己,這樣,大唐王朝就真正屬於韋氏集團了。可就是在關鍵時候,韋氏集團裡面出了一個叛徒——兵部侍郎崔日用。崔日用一直是韋後集團中比較核心的人物,和宗楚客也十分有交情。他聽說韋氏集團的這個陰謀後,擔心自己會遭到禍端,就秘密派寶昌寺的一個僧人去向李隆基報告。李隆基接到報告後,就聯合他的姑母太平公主及其同黨,決定先發制人,剷除韋氏集團。李隆基沒有將這件事告訴父親相王李旦,他知道,父親的性格比較懦弱,很可能不會同意自己這樣干,如果告訴他了,他會加以阻止。再者,如果這件事萬一失敗了,他父親如果不知情,也不會被牽連在其中,就不會有什麼危險。

李隆基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帶領人馬,在一個夜晚,開始發起了向韋氏集團的進攻。他私下結交的羽林營果毅葛福順,勇猛異常,在羽林營中有很高的威望。他接到了李隆基的命令後,就帶劍徑直闖入羽林營中。羽林營的指揮韋璿、韋播、高嵩三個人,是韋後的親信。他們平日里飛揚跋扈,不體恤下情,動不動就用錘擊打羽林營中的士卒。不少士卒對他們恨之入骨。葛福順闖入羽林營後,在一些士卒的幫助下,將韋璿、韋播、高嵩的腦袋砍了下來,拿在手中讓眾人觀看,並高聲大喊道:「韋後毒死了先帝,陰謀奪取政權,危害大唐社稷,我們大家要齊心協力,剷除韋氏和她的死黨,一起擁立相王做為皇帝,來安定天下。如果有人膽敢首鼠兩端,或者幫助韋氏逆黨,將會罪及三族!」看到葛福順兇猛的樣子,聽到他的大聲喊叫,羽林營中沒有人敢不聽從的,他們都歸順了李隆基。這樣,羽林營就被李隆基輕易地掌握了。

葛福順拿著三個人頭,帶著羽林營的士卒,來見李隆基。李隆基派葛福順帶領一支部隊攻打玄德門,派李仙鳧帶領一支部隊攻打百壽門,約定在凌煙閣前會師。李隆基則親自守在玄武門前,進行指揮。事情進行得很順利。到三更的時候,李隆基聽到了宮中亂鬨哄的聲音,便帶領人衝進了宮中。太極殿中,那些守衛中宗靈柩的衛兵們,聽到了李隆基攻打韋氏的消息,也全都披掛整齊了,主動起來響應李隆基,攻打韋氏集團。很快,皇宮基本上就在李隆基的控制之下了。韋後見大勢已去,就倉惶逃入飛騎營中。飛騎營中的一些士卒也起來響應李隆基,他們將韋後殺死了,將韋後的頭獻給了李隆基。當時,安樂公主正在照著鏡子畫眉,被衝進來的軍士們殺死了。

經過一夜的激烈戰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基本上控制了朝廷的大局,他們將韋後的親信全都處死了,又廢除了少帝,擁立相王李旦為皇帝,這就是睿宗。李隆基因為在剷除韋氏集團中立下的功勞,被立為太子。

睿宗這個人的權力慾望不是很強烈,再加上太平公主從中作梗,讓相術者告訴睿宗,皇帝將會有災難降臨,應傳位給太子。因此,睿宗當上皇帝後,沒有幾年就宣布退位了。睿宗退位後,做了太上皇,傳位給了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稱帝之後,就面臨著姑母太平公主的咄咄攻勢。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唯一女兒,她同她的母親一樣,有著很強的權力欲,且有著比較高超的政治手腕。在韋後掌權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招權攬勢,與韋後進行抗衡了。睿宗當上皇帝後,她的權勢更進一步得到了擴大,當時的七位宰相中,有五位宰相出於她的門下,朝廷中有一大半官吏依附於她。朝野上下到處都有她的親信,而且,負責保衛皇宮安全的禁軍將領中,也有不少人歸順了她。睿宗李旦將帝位傳給李隆基以後,太平公主控制權利的慾望並沒有任何收斂,反而倚仗著哥哥李旦太上皇,繼續擅權用事。而李隆基年輕氣盛,並且,想有一番作為,就對太平公主的權力開始進行限制。這樣,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的衝突就越來越厲害了,矛盾也越來越嚴重了,逐漸達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太平公主和自己的心腹進行秘密圖謀,準備廢掉李隆基,另立一個新的皇帝,以便自己繼續控制政權。太平公主還和宮人元氏密謀,準備用毒藥害死李隆基。李隆基的親信大臣們,都覺察到了太平公主的威脅,勸李隆基趕快採取行動,剷除太平公主,否則,自己就危險了。但李隆基卻因為太平公主是自己的親姑姑,而父親又與太平公主骨肉情深,所以,李隆基有些投鼠忌器,遲遲不能做出決斷。但李隆基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危急了。

開元元年七月,魏知古向李隆基報告說,太平公主要在七月四日發動兵變,奪取政權。得到這個消息後,李隆基不敢再拖了,先下手為強,他立即採取行動,親自布置指揮羽林軍,兵分幾路,搜捕太平公主和她的黨羽。太平公主見大勢已去,慌忙逃到一個山中的寺廟裡,不敢出來了。李隆基派人圍住了那座寺廟,不讓太平公主再逃到其他地方。三天以後,太平公主見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了,不得不出來,在軍隊的押送下,回到了家中。在她的家中,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賜死,數十名黨羽和她的子女們也被處死了

推薦閱讀:

唐朝秘史:皇位被奪、母親被害,末代皇帝的悲劇人生
不解!武則天為何想讓上官婉兒選擇永久性單身?
為車鄰詩評:唐朝雖廣,杜甫卻只一人
唐朝哪位詩人最偉大?
唐朝發生在佛教勝地的宮闈秘事

TAG:歷史 | 安史之亂 | 唐朝 |